站长统计
读《记游松风亭》有感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疲乏,思欲就亭⽌息。望亭宇尚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此间有甚么歇不得
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悟此,虽兵阵相接,⿎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初读此⽂,只觉得⽂章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不像很多游记,景物描写⽣动形象。再次阅读,渐渐品味⽂字背后作者的情感。⽂章写于苏轼贬官
惠州期间,惠州偏远荒僻。作者⼀路遭贬谪,内⼼抑郁可想⽽知。“⾜⼒疲乏,思欲就亭⽌息。”⾜⼒疲乏,作者⼀定⾛得很累,也可
能是仕途的不顺,使作者⾝⼼疲惫。可是还是想到亭⼦⾥再歇息,可以想像作者内⼼的坚持。“良禽择良⽊⽽栖”,何况是不肯苟且的苏轼。他不
是⼀个可以将就和随便的⼈,不然也不会到⼀贬再贬的境地。可是路途尚远,如何才能到达?作者再次挣扎,内⼼⽭盾重重。“良久”可见内⼼⽃
争时间之久。最终选择就地休息。“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这是下定决⼼,⽽且这个决⼼下得咬⽛切齿,有⼀种破罐⼦破摔,随它去的⽓势。尤
其是把这样解脱喻为挂钩之鱼,是⼀种⼈为⼑俎,我为鱼⾁的⽆奈之感。
作者悟出这个道理,实在是⽆可奈何之举,实在是作者在不能改变环境之后和环境的⼀种妥协。我们⼀⽣也是如此,内⼼⾼洁,有⾃⼰的追
求肯定是最棒的!但是当⼀时不能实现,需要暂时放下,甚⾄不得不将之隐藏,以它的相反⽅式呈现出来之时,也⼀定要像苏轼那样,懂得曲线救
国,懂得放下(放下是为了更好的成就它)。暂时的隐忍是为了更好的绽放!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4:49: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62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