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颔联

更新时间:2022-12-11 14:32:52 阅读: 评论: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9八年级-一卢比等于多少人民币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稻的拼音)

周志新《阮籍》的颔联

第一个给“白眼”赋予引申意义的人,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

那年,阮籍母亲去世。

众人去吊唁。

由于来者众多,样本很足,很快被人看出了规律。

凡是平日与他话不投机的,他皆白眼相加、爱搭不理。比如被他视作

俗人的嵇康的哥哥嵇喜。

而让他以青眼(黑眼珠正视)相待的人,又皆是与他脾性相近之人。

比如对礼法不屑一顾的嵇康。

因为阮籍是名士,兼职引领潮流风尚,“白眼”这种不够美观、但实

用又表意精确的行为方式,便自此流传千古。

“白眼看他世上人”(王维)

“举觞白眼望青天”(杜甫)

“平生白眼人,今日折腰诺”(黄庭坚)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鲁迅)

……

通过“白眼”,有人表达着不屑与蔑视,有人寄寓着自己不流于世俗

的态度,有人更是在走过千山万水、历经诸多难言,棱角看似被磨平后,

以其捍卫着本心最后的倔强。

恰如阮籍本人。

习惯翻白眼之前,阮籍是公认的狂放不羁。

最喜欢干的,就是明目张胆地表达着自己的特立独行。

礼教上说男女要大防,授受都不能亲,他不顾别人闲言碎语,嫂子回

娘家时专门去送行,送完还大放厥词:我就是来打破规则的。

邻家有个小酒馆,老板娘很漂亮,他就经常到那里去喝酒,喝醉后就

直接睡在老板娘脚边上。

人人都以为他要当隔壁老王,老板也备好了棍棒,就等着机会抓个现

行。

谁料,他每次酒醒后爬起来就走,看不出半丝邪念。

到最后,酒馆老板都随他去了。

可能有人觉得,这样的人生看似很酷,但除了增些谈资,消极而无意

义。

但谁又天生如此呢?

最初的阮籍,也曾年轻,也曾有梦。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谁还没过建功立业的理想?

老子学问扎实,人品好、三观正,文能提笔安天下。

少年学击剑,妙技过曲城。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挥剑临沙漠,

饮马九里坰。

老子还功夫一流,有胆、有谋,武能上马定乾坤。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虽说人的一生终将尽化作尘埃,但也有人越过生死,让自己换一种方

式存于世间啊,比如那些名垂千古的雄杰之士。

所以啊,与其消极一生,不如建功立业、求取功名。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是残酷的。

学成文武艺,还没来及得贩卖给帝王家的阮籍,反手就被现实给了一

个巴掌。

大批有同样想法的名士,在曹氏与司家马的权力角逐中,成为了牺牲

品。

何晏,玄学发起人,被司马懿杀,诛三族;

夏侯玄,曹魏时玄学领袖,被司马师杀,诛三族;

桓范,文学家、画家,被司马懿杀,诛三族;

……

史称“天下名士去其半”。

阮籍,作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也是承过曹家恩情的。

而且这时,三国群英已经谢幕,三国归晋也将成大势,沙场鏖战的激

情被权力的争斗所替代。

阴谋、权术、明争暗夺、投机取巧,生命在这时越发的卑微,豪情壮

志也只能随暗潮涌动。

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也是一个不需要英雄的时代。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晋书·阮籍传》)

当踏上楚汉古战场,人人称颂着刘、项,阮籍竖了个中指。

此后,再不做英雄梦。

是的,他怂了。

他改变不了世界,抗争也无力,能做的就只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这么大也不容易。

鉴于祸多从口出,他首先让自己学会的便是不乱说话。

为此,他还发明了一套阮言阮语。

每当有人想从他那儿问一些针对人事的看法时,他都能给你谈到玄学

上,并在最后落点到万事皆空、你这问题毫无意义或生命到底意义是什么

的终极思考中。

这点司马昭都无可奈何。

阮籍这个人啊,境界太高,说的话老让人听不懂;而且背后从不说人,

谁也不得罪。

但作为一个文人,免不了还是难以克制住文字带来的诱惑。

毕竟宣告生命曾经在场,唯有文字能担当此任。

而文字呢,免不了又会透露出一、二真情。

被人翻出作文章怎么办?

不怕,阮籍也有对策。

写的时候多绕几个弯,用自然更迭代替人事变迁……反正就是让你认

识字也不懂什么意思。

八十二首《咏怀诗》,被人称作是“文多隐蔽、兴寄无端”,更有一

个词“阮旨遥深”,专门形容这种写作方式。

“唯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

,《文心雕龙·明诗》

不过有些事,并不是想逃就能逃的。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这句话不仅适合超级英雄的世界,

同样适用于每一个处于一定位置的人。

更何况阮籍这样的大名士,司马昭需要他这么个人作为自己礼贤下士

的典型。

这官不当也得当。

阮籍见推托不过,就漫不经心地对司马昭说:“我曾经到过一个叫东

平的地方,觉得不错,就去那吧。”

司马昭见他这样配合,迅速颁布命令,让他就任。

于是,阮籍就这样上了一生中最正儿八经的班。

上班期间,他先是把衙门的墙拆了,让所有工作人员互相监督、透明

化办公;

再就是精简了法令条例,分工明确执行效率大大提升。

等一切走上正轨,他大袖一挥,骑着小毛驴就回了洛阳。

而满打满算,也就十来天。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

东平这事,让自诩狂人本尊的李白都大大折服,自此成为他的迷弟。

6

阮籍流传于世的名号中,被叫得最多的当属“阮步兵”。

这是他挂名职位最长的官衔,还是他自己求的官。

你以为他对功名重燃希望,非也,他当这个官只因为步兵校尉营的厨

子酒酿的特别好。

除了讨酒喝,他在此任上一件事都没管过。

阮籍爱酒,因为酒解千愁;阮籍爱酒,因为醉能避世。

酒里,哭笑不必当真,醉后,万事与我无尤。

阮籍喝醉最久的一次,是连续60天不醒人事。

那段时间,司马昭想要与他结成儿女亲家。

为了让奉命提亲的人开不了口,他就不停地喝酒。

每次提亲的人到他家,就看到他在躺尸,叫都叫不醒。

司马昭纵有不满,可又挑不出错。

最后只能表示:这个醉鬼,随他去吧。

然而,喝酒也不能当成屡试不爽的借口。

司马昭想要更进一步,效仿曹操加九锡、封王。

按昭惯例,得有人写篇《劝进表》,以表示臣民们的期盼之意。

阮籍一看,不好,又被盯上了,只能故技重施,不停地灌自己。

这次,司马昭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命人贴身候着,不写大家就这么耗着,而且他的耐心也不准备留太久。

阮籍见逃不过去,只能就范。

却依然没放下酒杯,等司马昭的人来收稿,就在半醉半醒间写了篇

《劝进箴》。

看过的人都说好,称之为“神笔”。

阮籍却一片心如死灰。

周旋了一辈子,还是躲不过低头的宿命。

游戏人生,人生戏我。

现实里没有模棱两可,最终都要被迫选择。

而在此之前,阮籍的至交好友嵇康,因为明确表明与司马氏的不合作

态度,被人构陷,押赴刑场。

一曲《广陵散》弹毕,嵇康从容就戮,时年39岁。

7

《滕王阁序》里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很多人都以为阮籍是个爱哭鬼,实则不然,他从来都是一个“喜怒不

形于色”的人。

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晋书·阮籍传》

他哭得并不多,但因每一次都让人感同身受,才哭名远扬。

而其中又以这三次尤为出名。

阮籍一哭为丧母。

来人通报母亲去世时,阮籍正在与人下棋。

听到消息,阮籍并未起身而是坚持将棋下完。

待到下完棋,阮籍又不荒不忙地喝了两斗酒。

报信的人都快怀疑他没心没肺时,他号哭一声,吐血不止。

母子永别,断人肠。

阮籍二哭为兵家女。

有一位兵家女,传言中才貌双全,不幸还未出嫁就香消玉殒。

阮籍并不认识这家人,但听到消息,跑到了兵家女的灵堂上大哭了一

场。

没有任何其它理由,只为一个美好生命的流逝。

纯粹而慈悲。

阮籍三哭为自己。

洛阳城外,道路崎岖的荒野之处,常见一牛车随意而行。

车上的人守着数坛酒不停地饮,丝毫不在意牛会把他拉往何方。

待到无路可走,车上的人就停下来,先是听号啕大哭,哭够了再找回

头路。

那个哭的人,是阮籍。

这种哭法,就是《滕王阁序》里的“穷途之哭”。

无路可走的绝望,只能自己尝。

8

竹林七贤,曾经追求自由、超然物外的竹林七贤。

山涛、向秀按部就班成了公务员;

嵇康坚守自己的信仰选择就义;

王戎沉迷于存钱;

阮咸在音乐和行为艺术中找到了归属;

刘伶万事看开随缘,一心只做酒中仙;

只有阮籍最苦,不停地失望,逐渐地绝望。

曾经相信的,要一件件推倒;

本能地活着,又找不到活着的方向。

没法接受,又无从逃脱。

像不像深夜莫名痛哭时的自己,那个自嘲着活成狗的自己?

人的成长是一个越来越沉默的过程。

很多哭泣,无法张口说理由,有些绝望,只能深深压在胸口。

人的成长也是个逐渐丢失自己的过程。

以为故作洒脱就代表着坚强,以为一脸假笑就能遮掩所有的心酸。

隐忍着、压抑着、沉默着、迷失着,趋利避害、后退妥协,然后慢慢

活成了自己都不认识的模样。

而翻白眼的阮籍,展露出真性情的阮籍,不也正像逐渐麻木的我们那

最后的倔强。

不屑与蔑视,是那个最初的自己还有的坚持,是那个有梦有追求的自

己对生活竖起的中指。

如果你还有梦,如果你还未向现实屈从,不如翻个白眼,等到天亮,

迎来新的一天,老子/老娘还能再战。

最后,送上些经典翻白眼表情包,祝您好眠~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4:32: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62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牛成语
下一篇:双耳旁
标签:颔联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