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危机来袭!各国开始纷纷囤货,吃饱饭成为了难题?俄乌冲突是主
因?
俄乌战争持续了⼀个多⽉了,俄乌冲突的多⽶诺⾻牌效应正在发⽣。
这段时间,除了油价暴涨引起⼤家的关注之外,另⼀连锁反应,粮⾷危机也甚嚣尘上,泽连斯基警告称,乌克兰粮⾷出
⼝困难或将导致全球粮⾷危机。
乌克兰粮⾷出⼝困难会有这么⼤的影响吗?
这⼏天,马克龙,七国集团也都纷纷开始呼吁⼤家警惕全球粮⾷危机。
全球粮⾷危机真的来了?
填饱肚⼦也成难题了吗?
虽然咱们现在都能吃饱穿暖,似乎觉得粮⾷危机离我们很远,但是粮⾷危机这件事情并不简单。
⼀、俄乌冲突只是⼀味“添加剂”
⾸先,我们要明⽩且理清⼀件事,在俄乌冲突之下,乌克兰粮⾷出⼝困难只是加剧了潜在的全球粮⾷危机,是导致全球
粮⾷危机的⼀个诱因。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地诸候纷争、烽⽕连绵,齐国政治家管仲利⽤极富智慧的⼿段,通过削弱他国
的粮⾷最终达到了“不战⽽屈⼈之兵”的战略⽬的。
在我此前题为《警惕!刚刚,⼀场“经济保卫战”已经打响!》⽂章中提到这⼀故事,在此处就不多赘述了,⽽且当时的
⽂章中也分析到了“粮⾷安全”的重要性,结合这篇⽂章,相信⼤家对本⽂所提到的粮⾷危机会有更深的感触。
进⼊21世纪以来,⽓候变化导致各种极端天⽓发⽣的频率不断增加。东南亚地区的拉尼娜⽓候,⾮洲地区的⼲旱,埃塞
俄⽐亚和肯尼亚的蝗灾,澳⼤利亚的森林⽕灾等极端⽓候与天⽓,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再次加剧了各个产业链的危
机,⼀些农业⼤国,农资的供应能⼒、物流的通畅性等问题凸显,农产品种植数量和质量都受到了影响。
⽬前除了俄乌因素影响之外,美国也正在遭遇千年不遇的⼲旱,⽽美国在全球粮⾷市场的地位举⾜轻重,⼩麦占全球
7%产量,11%出⼝量;⽟⽶占全球31.7%产量,35.1%出⼝量,产量和出⼝量皆是世界第⼀;⼤⾖占全球31.33%产
量,37.42%出⼝量,都仅次于巴西。
另外,经济下⾏,财富缩⽔,⼀些国家开始收紧粮⾷出⼝,⼀些国家抬⾼出⼝价格,粮⾷正在成为国际战略物资,在多
重因素的作⽤下,粮⾷危机正在悄然来临。这些事实也证明,俄乌冲突只是全球粮⾷危机的⼀味“添加剂”,加剧了本就
潜在的粮⾷危机,触发全球粮⾷危机的到来。
⼆、“添加剂”的连锁反应
众所周知,乌克兰是著名的“欧洲粮仓”,是全球重要的粮⾷出⼝国之⼀,但在俄乌冲突不断升级的影响下,乌克兰的粮
⾷种植出现了⼀系列问题。
1、乌克兰春季播种的重要农作物⽟⽶、⼤麦、向⽇葵、甜菜、⼤⾖等,⾯临⽆法播种的问题。
2、已播种的⼩麦,⾯临着施肥、浇⽔、病⾍害防治以及未来收割的难题。
3、春季作物播种⾯积将从去年的1500万公顷减少⾄700万公顷左右。其中,⽟⽶播种⾯积将由2021年的540万公顷下
降⾄330万公顷。⼩麦虽然种植⾯积达到了650万公顷,但受冲突的影响,收割⾯积积只有400万公顷左右。
从乌克兰粮⾷种植现状以及当前全球粮⾷库存处于低位的情况来看,乌克兰春播情况不好,这必然会给全球粮⾷供应带
从乌克兰粮⾷种植现状以及当前全球粮⾷库存处于低位的情况来看,乌克兰春播情况不好,这必然会给全球粮⾷供应带
来挑战。
泽连斯基所说将要应验?
其实,泽连斯基的话或多或少的有点夸张,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之下,只有说的夸张⼀些,才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继
⽽引起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讨伐,为乌克兰现政府获得更多的谈判空间。
当然,我们也不能认为乌克兰粮⾷现状对全球粮⾷供应不会产⽣影响。
乌克兰拥有全球40%的⿊⼟地。众所周知,⿊⼟地是粮⾷种植的上等⼟地,是⼤⾃然给予⼈类得天独厚的宝藏,⿊⼟地
的肥沃性是其他⼟壤所不可⽐拟的。
全世界只有三⼤块⿊⼟地以及⼀块红化⿊⼟区,除乌克兰之外,其他拥有⿊⼟地资源的地区分别是美国的密西西⽐平
原、中国的东北平原、南美洲阿根廷连⾄乌拉圭的潘帕斯草原。
就这么⼏块⿊⼟地,乌克兰就占了40%,这也是为什么泽连斯基要发出这样的警告,毕竟⿊⼟地的资本摆在那。
2021年,乌克兰粮⾷总产量为8700万吨,其中6500万吨⽤于出⼝,出⼝的主要品种是⼩麦和⽟⽶,⼩麦出⼝占全球
10%,⽟⽶出⼝占15%。除此之外,乌克兰种植作物中⼤麦产量仅有6%,但出⼝量却达15%,⽽且乌克兰还是第⼀⼤
葵花籽⽣产国和出⼝国。
按照当下乌克兰播种⾯积的损失,粮⾷产量⾯临腰斩,那么出⼝的粮⾷产量就要减少3000万吨。
以我国粮⾷⽣产为例,湖南粮⾷产量为3070万吨,⽽今年乌克兰粮⾷产量的缺⼝,相当于我们⼀个省的产量,放在国
内,这也是⼀个⼤缺⼝。
同理,当前乌克兰出现的粮⾷问题,在全球粮⾷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会给全球粮⾷供应带来不⼩的影响,从⽽影响全球
粮⾷的供应,乌克兰号称欧洲的粮仓并⾮浪得虚名。
看到这,有⼈可能有疑问:
这是缺⼝,为啥要说是粮⾷危机呢?
因为有缺⼝就会有恐慌,不同⾷品之间的价格就会传导,产⽣连锁反应。
像2008年粮⾷危机,起因是⽔稻短缺,然后引发⼩麦价格上涨,最终延伸到了整个粮⾷的供应链。
这⼀次俄乌冲突,俄罗斯和乌克兰粮⾷种植相关的产业链都受到了影响。
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除了要⾯临播种问题之外,乌克兰政府还宣布禁⽌出⼝⿊麦、⼤麦、荞麦、⼩⽶、糖、盐和⾁,
⽽且这份禁令要持续到2022年底。
⽽俄罗斯也出了禁令,在8⽉31⽇之前禁⽌出⼝⽩糖和原糖,6⽉30⽇之前禁⽌向邻近的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出⼝⼩麦、
⿊麦、⼤麦和⽟⽶。除此之外,两国还相继禁⽌所有类型的化肥出⼝,要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第⼆⼤和第三⼤钾
肥⽣产国,之前⽩俄罗斯的钾肥也禁⽌出⼝,这三国的禁⽌,⼀下⼦让全球少了近40%钾肥供应。
⽽这三个国家的肥料需求⽅,分别是印度,巴西。其中巴西是化肥最⼤的进⼝国,同时巴西⼜是农产品出⼝⼤国,没有
优渥的⿊⼟地,巴西的作物⽣长要依靠肥料提供营养,现在肥料价格疯涨,市场供应量减少,根据机构CRU统计的数
据,化肥价格⾃今年年初以来已经上涨了30%,超过了2008年粮⾷和能源危机期引起价格飙升时的⽔平。
⾼昂的种植成本和存在缺⼝的市场供应量,⽐如在巴西,⼀⽅⾯如果没有⾜够的化肥供应,农作物产量会减少,同理全
球其他地⽅也会⾯临这些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粮⾷短缺,价格必然上涨;另⼀⽅⾯,化肥价格上涨,种植成本升⾼,
粮⾷作物价格也必然上涨。⽽且化肥价格不断上涨,农民能否负担也是⼀⼤问题。
所以,综合各种情况来看,今年全球粮⾷紧张肯定会进⼀步加剧。
三、粮⾷危机背后的博弈及对中国的影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粮⾷除了满⾜⼈类的⽣存需求,填饱肚⼦之外,也是“核武器”,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类命运。
基⾟格曾经说过:“谁控制了⽯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就控制了⼈类;谁控制了货币,就控制了全球
经济。”
以粮⾷为“武器”的做法,今天依然屡见不鲜。
此前我说过,掌握全球粮⾷命脉的是西⽅资本。全球有四⼤供应商,分别是美国的ADM、邦吉、嘉吉和法国的路易达
孚,全球80%的粮⾷贸易都被他们掌握。
在2008年,他们带头囤粮,⼤量囤积⼩麦、⽟⽶、⼤⽶,导致三类⼝粮分别上涨171%、200%、221%,导致全球粮⾷
价格上涨。
最近⼏年,美国为拯救国家经济⼤量印发美元,导致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宗商品的价格⼀路疯涨,其中就包括粮
⾷。⽽粮⾷贸易⼤部分都在他们⼿中,为了收割全世界财富,让美元回流,长期来看,⼤家都明⽩西⽅资本的⾏事风
格,⼀旦他们没有达到⾃⼰战略⽬的,粮⾷这颗棋⼦也⼀定会被疯狂利⽤,粮⾷危机不容⼩觑。
此时,在俄乌冲突背景之下,除了泽连斯基警告外,联合国粮⾷及农业组织也发布警告称:
俄乌危机冲击了全球粮⾷贸易并削减了收成预期,如果僵局持续,全球粮⾷价格可能在⽬前创纪录的⽔平上再激增
20%,世界或⾯临⼀场粮⾷危机。
欧洲、中东等地区也因此开始了新⼀轮恐慌性囤粮。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世界第⼀粮⾷进⼝国,是否会被影响呢?
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中国也不例外,这波粮⾷价格上涨必然会让我们受到影响,但好消息是影
响有限。
从俄乌进⼝的粮⾷数量来看,2021年,中国从俄罗斯进⼝⼤⾖、⼩麦、⽟⽶、⼤麦数量,连中国进⼝总量中1%都不
到,⽽我们⼩麦的库存占全球总量的⼀半以上,能够满⾜中国⼈⼀年左右的需求。
乌克兰虽然是我国葵花籽油的主要进⼝国,但我国居民对于葵花籽油消费占⽐不⾜10%,主要以⾖油、菜籽油、花⽣油
为主。
在⽟⽶⽅⾯,2021年我国从乌克兰进⼝的⽟⽶占进⼝总量的29%,但我国⼀直采取贸易进⼝多元化的⼿段,如果⼀个国
家的进⼝减少,可以从另⼀个国家进⼝进⾏弥补,但是当前油价飙升,贸易运输价格、粮⾷价格都在增长,所以进⼝价
格只会涨不会跌。
所以虽然整体上影响有限,但我们不能忽视粮⾷安全问题。因为我们⼈⼝众多,为了满⾜多样化需求,粮⾷对外依赖度
较⾼,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2021年1~12⽉,中国进⼝粮⾷16453.9万吨,占粮⾷总产量68285万吨的24.1%,
粮⾷对外依存度为19.4%。其中,进⼝⼤⾖9651.8万吨,占总进⼝的58%,其余进⼝较⼤的⾕物包括⽟⽶、⼤麦、⼩
麦、⾼粱等,但数量都⽆法与⼤⾖相提并论。
在种业⽅⾯,我们还有卡脖⼦风险。
因为中国农业的种⼦对外依存度也很⾼,⽽且很多跨国企业还运⽤“基因利⽤限制技术”优势,为中国上了两种“⽣物锁”。
第⼀种“⽣物锁”:不育技术。
中国农民可以买种源,但只能结果,⽆法利⽤果实留下种⼦再次播种。
第⼆种“⽣物锁”:控制技术。
第⼀代种⼦很好,第⼆代种⼦功能急速下降。
由于这种对外依存,我们的种业就如同芯⽚⼀样,经常会被卡脖⼦。
这也是我们为何要强调粮⾷和种业安全,不过这场种⼦持久战,我们正在逐渐突破。
2010年,中央⼀号⽂件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此以后,我国开启了种业现代化、产业
化和加强国际竞争⼒的进程,“打好种业翻⾝仗”也是近⼗年来我们的⽬标,通过“两⼿抓、两⼿硬”的策略,中国种业实⼒
⼤幅提⾼,中国化⼯集团成功跻⾝全球第⼀梯队,⾃主研发道路也实现了巨⼤突破。
从耕地上来看,据⾃然资源部2021年8⽉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调查数据,我国耕地总⾯积约19.18亿亩,相⽐于⼗年
前降低了1.13亿亩。虽然我国耕地⾯积降低,但是其降低速度减慢并有回升的趋势,⽽且⽣态⽤地不断增长,显⽽易
见,我国⽣态建设和农业改⾰有很好的成效,长久来看,这是⼀个积极的信号。
从种植业⾃给⾃⾜来看,⽬前我国⼩麦、⽔稻等主粮作物已基本实现⾃给⾃⾜,⾃给率超过95%,杂交⽔稻更是处于世
界领先地区,但在⽟⽶、⼤⾖等品种单产⽔平与国外差距较⼤。
在粮⾷产量⽅⾯,我国粮⾷产量连续7年在1.3亿吨以上,⽽且从2005年,中储粮开始承担国家下达的政策性粮⾷收储任
务,实现了深挖洞,⼴积粮,并且利⽤⾼科技保证粮⾷储存,保质保量,中国⼈民吃饱穿暖已经不成问题。
⽽我们之所以进⼝粮⾷,只是为了满⾜⽼百姓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全球粮⾷危机对我们的影响有限。
当然,种⼦技术卡脖⼦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因为⼀粒粮⾷可以救⼀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个国家。
另外,在某些危机之下,西⽅资本经常道德别的国家,特别是打着⼈道主义危机的旗号,呼吁全球捐粮⾷,捐与不
捐,西⽅资本的嘴都不会停下来。
因此虽然我们可以保证我们⾃⼰⼈的⼝粮,但⾝处国际社会且不断崛起的我们,也要⾯临巨⼤的外部压⼒。
⽽中国⼈的⼝粮⽆忧,也⼀直让西⽅国家眼红。
⽐如彭博社发表⽂章指责是中国进⼝并囤积了很多粮⾷,过度追求粮⾷⾃⾜⽽推⾼全球粮价。
⽇美也紧跟其后发⽂批评,表⽰中国⼩麦库存已经可以满⾜全国⼈18个⽉的供应量,但仍然在进⼝粮⾷,中国需要对全
球粮价上涨负责,需要对贫困国家的饥荒负责。
谁掌握粮⾷贸易的命脉,谁推动了粮⾷价格的增长,⼤家⼼⾥都有⼀杆秤,这种强盗逻辑,甩锅戏码,真的令⼈厌恶。
今天的中国,⽤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将近20%的⼈⼝,这是中国⽼百姓和科研⼈员⾃⼒更⽣、艰苦奋⽃的结
果,这已经为全球做出了巨⼤的贡献,⽽且中国这些年,在对外粮⾷援助⽅⾯从未停⽌,当国际社会需要时,中国都毫
不犹豫地伸出了援⼿。
对斯⾥兰卡的援助
对阿富汗的援助
对肯尼亚的援助
对⾮洲的援助
⽽反观西⽅资本,从来就没有真正的⼈道主义,援助的时候不忘打压其他伸出援⼿的国家,显⽰⾃⼰的⾼姿态,因为他
们眼中只有利益,只有霸权,⽤霸权操纵着利益,让⾃⼰的钱包⿎起来,让全世界⼈民陷⼊⽣存危机。
因此,全世界向往和平的国家都应该有⼀个共识,在全球化的今天,谁也不能独善其⾝,但饭碗不能成为博弈棋⼦,饭
碗要掌握在全⼈类的⼿中!
没有⼈希望粮⾷危机真的到来!
在避免粮⾷危机⽅⾯,⼈道主义可以起到缓解作⽤,但长期来看,真正杜绝粮⾷危机,还要溯本清源,那就是西⽅资本
不要拿粮⾷当做武器,更不能成为⾦融游戏的标的,从⽽保证粮⾷贸易的正常化,不让种业卡世界各国的脖⼦,⼀切危
机都会迎刃⽽解!
霸权主义必须⽴刻放下屠⼑,把和谐还给全世界,让⼀切贸易⽣产⽣活恢复正常,这才是⼈类的未来,也是你我的未
来!
⼿⾥有粮,⼼中不慌,疯狗的叫嚣,不必理会,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国,西⽅资本就好好地抄作业吧!
最后,提醒⼀下,⼤宗商品的游戏,个⼈和企业都要谨慎,切莫掉进西⽅资本⾦融游戏的圈套!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4:17: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61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