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装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作者:内蒙古工业大学印刷工程系09届学长
一.印后装订概念介绍
印后装订指印刷以后对印张的订装加工。它是将印刷好的一批批分散的半成
品页张(包括图表、衬页、封面等),根据不同规格和要求,采用不同的订、锁、
粘的方法,使其连接起来,再选择不同的装帧方式进行包装加工,成为便于使用、
阅读和保存的印刷品的加工过程。书籍(含本册)的加工实际上是先订(联)后
装(帧)的,由于在加工中是以装为主,故称装订。订联的过程(折、配、订、
锁、粘等)称书芯加工;将订联成册的书芯,包上外衣封面的过程称书封加工,
也称装帧加工。总之将印好的页张,经过订和装的过程。就可以成为一本可以阅
读、使用和保存的印刷品了。简而言之,装订就是将印好的书页、书帖加工成册,
或把单据、票据等整理配套,订成册本等印后加工。订就是将书页订成本,是书
芯的加工,装是书籍封面的加工,就是装帧。
根据包装程度的不同将装订分为平装装订和精装装订两种。本文主要是介绍
平装装订工艺。
二.平装装订工艺
平装是书籍常用的一种装订形式,以纸质软封面为特征。手工和半自动装订
工艺流程为:撞页裁切→折页→配书帖→配书芯→订书→包封面→切书。
1.撞页裁切
印刷好的大幅面书页撞齐后,用单面切纸机裁切成符合要求的尺寸。
裁切是在切纸机上进行的。切纸机按其裁刀的长短,分为全张和对开两种;按其
自动化程度分为全自动切纸机、半自动切纸机。操作时,要注意安全,裁切的纸
张、切口应光滑、整齐、不歪不斜、规格尺寸符合要求。
2.折页
印刷好的大幅面书页,按照页码顺序和开本的大小,折叠成书贴的过程,叫
做折页。折页的方式,大致分为三种。
2.1垂直折页法
每折完一折时,必须将书页旋转90°角折下一折,书帖的折缝互相垂直。
这种折页形式,操作方便,折数与页数有一定关系。
2.2平行折页法
折出的书贴折缝互相平行。适用于折叠较厚纸张的书页,如少儿读物、画
册。
2.3混合折页法
在同一书帖中的折缝,既有平行,又有垂直的折页方式来混合折页法。用
机器折成的书帖大部分是这种形式。目前,我国的印刷厂,大部分采用机械折页。
折页机分为刀式折页机、栅栏式折页机和栅刀混合式折页机,有全张和对开两种。
刀式折页机,是采用折刀将纸张压入旋转着的两个折页辊的横缝里,通过两个辊
与纸张之间的摩擦力来完成折页过程。这种折页机可以折全张的印张,折页精度
高,但占地面积大。栅栏式折页机,是使运动的纸张,通过折页辊沿着栅栏往前
运动,直至档板,在折面辊的摩擦作用下,纸张被弯曲折叠。这种折页机,折页
速度快,占地面积小,但不适合折幅面大、薄而软的纸张。同一台折页机,是由
刀式和栅栏式组合而成,叫做栅刀混合式折页机。这种折页机的折页速度比刀式
折页机快。
3.配书帖
把附加页或插页按页码顺序套入或粘在某一帖叫做配书帖。
4.配书芯
把整本书的书贴按顺序配集成册的过程叫配书芯。有套帖法和配帖法两种。
4.1套帖法
将一个书帖按页码顺序套在另一个书帖里面或外面,形成两贴厚而只有一
个帖脊的书芯。该法适合于帖数较少的期刊、杂志。
4.2配帖法
将各个书帖按页码顺序,一帖一帖地叠摞在一起,成为一本书刊的书芯,
供订本后包封面。该法常用于平装书或精装书。配帖可用手工,也可用机械进行。
手工配帖,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还只能小批量生产,因此,现在主要利用配帖
机完成配帖的操作。配帖机的工作是将书帖按顺序放在传送带上,依次重叠,完
成书芯的配帖。为了防止配帖出差错,印刷时,每一印张的帖脊处,印上一个被
称为折标的小方块。配帖以后的书芯,在书背处形成阶梯状的标记,检查时,只
要发现梯档不成顺序,即可发现并纠正配帖的错误。将配好的书帖撞齐、扎捆,
除了锁线订以外,在毛本的背脊上刷一层稀薄的胶水或浆糊,干燥后一本本地批
开,以防书帖散落,然后进行订书。
5.订书
把书芯的各个书帖,运用各种方法牢固地连结起来,这一工艺过程叫做订书。
常用的方法有骑马订、铁丝钉、线订、胶粘订等四种。
6.包封面
通过折页、配帖、订合等工序加工成的书芯,包上封面后,便成为平装书籍
的毛本。包封面也叫包本或裹皮。手工包封面的过程是:折封面、书脊背刷胶、
粘贴封面、包封面、抚平等。现在除畸形开本书外,很少采用手工包封面。
7.切书
把经过加压烘干、书背平整的毛本书,用切书机将天头、地脚、切口按照
开本规格尺寸裁切整齐,使毛本变成光本,成为可阅读的书籍。切书一般在三面
切书机上进行。三面切书机是裁切各种书籍、杂志的专用机械。三面切书机上有
三把钢刀,它们之间的位置可按书刊开本尺寸进行调节。书刊切好后,抽样检查,
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书刊出厂。
三.平装装订的质量要求
1.书页与书帖
1.1三折及三折以上书帖,应划口排除空气。59g/m2以下纸张最多折四折;
60g/m2~80g/m2纸张最多折三折;81g/m2以上纸张最多折二折。
1.2书帖平服整齐,无明显八字皱折、死折、折角、残页、套帖和胜迹。
1.3书帖页码和版面顺序正确,以页码中心点为准,相连两页之间页码位置允
许误差≤4.0mm,全书页码位置允许误差≤7.0mm;画面接版允许误差≤1.5mm。
1.4胶粘装订书帖的划口排列正确,划透,均在折缝线上。
2.书芯订联
2.1锁线订
a)锁线订针位与针数见表1。针位应均匀分布在书帖的最后一折缝线上。
表1锁线订针位与针数
开本数上下针位与上下切口的距
离mm
针数针组
≥820~258~144~7
1620~256~103~5
3215~204~82~4
≤6410~154~62~3
b)用线规格:42支纱或60支纱、4股或6股的白色蜡光塔线,或相同规格的塔
形化纤线。
c)订缝形式:40g/m2及以下的四折页书帖,41g/m2~60g/m2的三折页书帖,
或相当以上厚度的书帖可用交叉锁。除此以外均用平锁。
d)锁线前根据开本尺寸与要求,调好订距、针数,并检查配页有无差错。
e)锁线后书芯各帖应排列正确、整齐,无破损、掉页和油脏。
2.2胶粘订
a)胶粘订用粘合剂应粘度适当,以使粘合剂能渗透到书帖最里页张上,并以粘牢
为准,严禁使用植物类粘合剂。
b)书帖划口排列正确,均在最后一折缝线上。
c)锯口深度:2.0mm~3.0mm,宽度:1.5mm~2.5mm。锯口数见表2。
表2胶粘订开本与锯口数
开本数锯口数
810~12
168~10
326~8
644~6
d)铣背深度:三折书帖为2.0mm~3.0mm,四折书帖为2.5mm~3.5mm,以书
帖最里面一页能粘牢为准,铣削歪斜≤2.0mm。
2.3铁丝平订
a)铁丝平订的订位为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1/4处,允许误差±5.0mm。钉
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书芯厚度≤4mm时,为3.0mm~6.0mm;书芯厚度>4mm时,
为4.0mm~7.0mm。
b)无坏锯、漏订、重订,订脚平服牢固。
c)根据纸质及书芯厚度,选用直径为0.50mm~0.70mm的铁丝。
3.包封面
3.1胶粘装订封面
a)机械粘贴封面的侧胶宽度为3.0mm~7.0mm。
b)粘贴封面应正确、牢固、平整。
c)定型后的书背应平直,岗线≤1.0mm。无粘坏封面,无折角。
d)粘合剂粘度要适当,书背纸和封面应粘牢,无粘合剂溢出。
3.2铁丝平订和锁钱订封面
a)根据书芯和封面纸的厚度,正确选用粘合剂的种类、粘度和用量。以书背为
难,浆口≤7.0mm。封面与书芯应吻合,包紧、包干,无双封面,上下误差≤3.0mm。
b)烫背后,书背应平整,无马蹄状压痕及杠线、变色等。
c)封面用纸超过200g/m2时,粘口应压痕。
d)书背及粘口压痕误差≤1.0mm。
4.成品质量
4.1封面与书芯粘贴牢固,书背平直,无空泡,无皱折、变色、破损。粘口符
合要求。
4.2成品尺寸符合GB788的规定,非标准尺寸按合同要求。
4.3成品裁切歪斜误差≤1.5mm。
4.4成品裁切后无严重刀花,无连刀页,无严重破头。
4.5书背字平移误差以书背中心线为准,书背厚度在10mm及以下的成品书,书
背字平移的允许误差为≤1.0mm;书背厚度大于10mm,且小子等于20mm的成品
书,书背字平移的允许误差为≤2.0mm;书背厚度大于20mm,且小于等于30mm
的成品书,书背字平移的允许误差为≤2.5mm;书背厚度在30mm以上的成品书,
书背字平移的允许误差均为3.0mm。书背字歪斜的允许误差均比书背字平移的
允许误差小0.5mm。
5.封面覆膜
5.1粘结牢固,表面平整不模糊,光洁度好。无皱折、起泡、粉箔痕和亏膜。
5.2分割尺寸准确,不出膜,无明显卷曲,破口≤4.0mm。
5.3干燥程度适当,无粘坏表面薄膜或纸张的现象。
5.4覆膜后放置10h~20h,覆膜质量应无变化。
5.5覆膜环境应防尘、整洁,室内温度适当,涂胶装置应密封。
6.烫箔质量
6.1烫箔后字迹、图案清晰,不糊版、花版,烫箔牢固,光泽度好。
四.平装装订的检测方法
1.测量法
按照有关要求标准,用符合规定的计量工具检验相应的部位,例如:用高
精度的尺子对书页与书帖进行页码误差的检验,对书芯订联进行针数、针组进行
检验,看其是否达到要求。此外,还要对包封面、封面覆膜、烫箔质量以及成
品的质量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进行每一项的单项检测。
2.目测法
这一方法适合经验丰富的检验员来完成。人眼睛可以观测到的误差范围虽然
没有那么精确,但是有些项目的检测要求并不是十分高,所以只要用眼睛初略的
测量一下就可以判定平装装订印刷品的质量是否合格。
参考文献:
唐万有印后加工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孙帮勇周世生《印刷质量控制条的检测原理及应用》印刷杂志2005
许文才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张选生施向东印后加工工艺与设备印刷工业出版社2007
赵伟立印刷品质量检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陈世军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魏瑞玲杨雏刚印后原理及工艺印刷工业出版社2004
李永强印后装订操作教程印刷工业出版社2011
宋春萌包装印刷印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许文才《包装印刷及印后加工技术的新发展》包装工程2002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4:01: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60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