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动作描写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2-12-11 14:01:04 阅读: 评论:0

初一数学几何入门-红冲是什么意思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元宵节手抄报简单好看)

1/9

语文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一、正面描写:

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

1)肖像描写:

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

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

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

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

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二、侧面描写:

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1)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

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

B、社会环境描写:

2/9

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

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

三、细节描写:

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

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

细描:

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

白描:

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

物形象。

静态描写:

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

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文学类文本鉴赏·小说鉴赏的各种手法及其作用

一、写作手法(描写方法):

肖像描写:

以形传神;动作描写:

3/9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心情,寄托感情;推动情节发展。

白描:

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细节描写:

准确传神鲜明

【细节描写】

“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细微末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如

人体的细胞。

说得通俗一点,细节就是具体的描写那些动作、神态、环境等等的细微的

表现的地方。

好文章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贺知章“笑问客从何处来”综合运用情态细节和语言细节,在一“笑”一“问”之

间,把老归故里人不识的凄凉,生动的再现在读者面前;《范进中举》后范进

发疯的细节描写,则刻画了一个为科举而读书,为科举而活着,中举后喜极而

疯的科举禄蠹形象。

细节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成功的作品,任何重大的主题,任何生动的情节,都必须依靠一定的

细节描写体现出来。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丰富情节、增强艺术感染力,使人物性格生动、突出的

手段之

一。

4/9

一个画龙点晴的细节如果用得恰到好处,就能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具

体、生动。

二、表现手法:

【象征】

用某一种事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一种抽象的概念、理性、情感或社会

意义,就叫做象征。

由于象征手法运用时隐去了其原来的事物或某些显见的意义,使得我们在

理解时感觉有些困难,但只要仔细思考,逐步深入还是会发现其象征意义的。

小说中用上了象征手法,就可以避开原先有所顾忌的事物或事理,因为采

用了较曲折隐蔽的表现方法而能够大胆地,比较放手地进行叙述或描写。

同时也正因为此而可以更深刻地揭示被象征物的本质,使文章更有意蕴。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1)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

步。

(2)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

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

例(1)中毛泽东运用了暗喻这一形式,说明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仅仅是

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这里用大家熟悉的“万里长征”和“第一步”来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民主革命

胜利后的路更长。

抽象的道理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说明,读者一目了然。

5/9

例(3)是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都出现的例子。

“月光”月光“是本体,”“流水”是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如”是比喻词。

例(2)中的“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它是通过海燕这一具

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例(4)中是直接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可见,比喻和象征是不同的。

它们表现在:

一、两者的表现不同:

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

二、两者介绍的对象不同:

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

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的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

具体事物、具体人。

三、两者范围大小不同: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对象是整篇的文章,至少是文章

中的一大段话,因此在范围上远远超过了比喻涉及的范围。

比喻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局限于一两个句子中。

【衬托】

所谓衬托即把两类或同一类不同性质的事物放在一起或对比或映衬,使主

体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其可分为两类:

正衬和反衬。

6/9

一、以环境衬托人物

二、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对比】

作用:

突出人物(对比物)的特点(性格、品质),起突出强化的作用,彰显主

题。

一、环境的对比

二、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对比

三、主要人物的前后对比《史记》非常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

物的性格特点。

先看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对比。

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好勇斗狠、脾气直率的项羽,与狡诈

多智、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对比。

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截然不同。

两个都见过秦始皇,都说过一句不甘于现有地位的话,但说法却大不相

同。

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真是率直,刘邦却说: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说得含蓄,却不怀好意。

两个人先后入驻咸阳,刘邦从谏如流,不入秦宫室,封其资财府库,与百姓

约法三章,秋毫无犯。

项羽则屠杀掳掠。

7/9

肆意而为。

有人劝他称霸关中,他听不进去,还杀掉嘲笑他的人。

刘邦的深谋远虑,项羽的识见短浅,便如画出。

《吴太伯世家》里的夫差与《越王勾践世家》里的勾践,又是一个对比鲜明

的例子。

夫差骄傲自大,爱好美色,喜听谗言,外逞武功,内耗民财,最后落得个国破

家亡。

勾践却卧薪尝胆,苦思复国,对外卑辞厚币,结纳邻国,对内则强兵富

国,最终灭吴称霸。

【悬念】

亦称“紧张”。

根据观众看戏时情绪需要得到伸展的心理特点,编剧或导演对剧情作悬而

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观众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

它是戏剧创作中使情节引人入胜,维持并不断增强读者兴趣的一种主要手

法。

引发下文情节,激起观众的情绪。

二是悬念有助于情节的展开。

【照应】

照应:

对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现的内容作暗示,前后呼

应,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突转】

8/9

也称陡转、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

由顺境转入逆境。

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

三、修辞手法:

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来描绘

的事物可以让形象鲜明生动,用来说明道理,能让道理通俗易懂。

夸张:

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想象力。

对偶:

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传诵。

排比:

结构整齐,语调一致,说理周密表现充满论证雄辨气势磅礴,可以周密全

面地表达思想。

反复:

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感情。

反问:

表达鲜明,加重语气作用。

设问:

婉转表达情感,引起读者思考和重视,领会主题。

插叙:

内容丰富,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

9/9

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4:01: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60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凫水的读音
下一篇:套组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