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折戟沉沙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2-12-11 13:26:36 阅读: 评论:0

长春全日制学校哪家好-野菊花阅读答案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几分温暖在心头)

1/12

杜牧《赤壁》参考答案

篇一:《赤壁》答案

《赤壁》

一、作家与作品:本诗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是〔杜牧〕,〔唐代〕〔朝

代〕著名的诗人,他和〔李商隐〕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二、朗读节奏: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

雀春深/锁二乔。

三、诗句意思理解:

四、内容理解:

1、《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感的句子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赤壁》中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性,曲

折地反映自己抑郁之情及豪爽胸襟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

乔〕。

五、原句填空练习: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诗中的“周

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2、诗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说明历史的开展进程由偶然因素决定的诗句是〔东风不

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杜牧以小见大,发表深刻警策的历史兴亡感

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诗人借物兴感,评论赤壁

之战胜负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从反面落笔进行

2/12

议论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诗人写设想中的东吴

败亡,不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着笔,仅以二乔命运代表东吴命运的诗句是〔东

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六、综合问题分析: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尾联,这二句的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答:诗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性,曲折地反映

自己抑郁之情及豪爽胸襟,同时也说明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

篇二:赤壁中心赏析试题答案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鉴赏关键点】怀古咏史之作,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

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思想内容】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

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欣赏了古战场的遗物,

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

情感,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

【名句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同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

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

3/12

【中考链接】

2022年贵州铜仁市

13、阅读杜牧《赤壁》,答复下列问题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

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

分〕

答: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

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答:

13.〔3分〕〔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2分〕3分〔2〕

“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

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2分〕。

篇三:赤壁复习题

《赤壁》中考复习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12

一、解题〔体裁七言绝句〕

赤壁,是个地名,赤壁这个地方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三国时期在这里曾经发

生过一场恶战,即赤壁之战,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作者杜牧对发生于

几百年前的赤壁之战的评论,这首诗的题材是咏史诗。〔诗歌的题材一般有送别

诗如《送杜少辅之任蜀州》、边塞诗、哲理诗、怀古诗、咏史诗等〕咏史诗指

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挖苦时事。一般咏史诗的写作

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

二、作者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齐

名,并称“小李杜〞。

三、请学生朗诵,纠正字音

四、释义

一截折断了的铁戟漂浮于水底沙中还没有完全腐蚀。

我把它擦洗干净认出是三国赤壁的遗物。

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

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

1、诗的第一句告诉我们什么,作者为什么要从一只折断的戟写起?

因为这是一首咏史诗,所谓的咏史诗是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

事,来抒发情怀的诗。折戟与古代的战争有关,而作者又是在赤壁这个地方发现

的这只折戟,把它洗干净识别之后,很自然的就让作者联想起几百年前曾在此处

发生过的那场战争,从而引起作者下文对历史的感慨,为下文对赤壁之战的议论

作了必要的铺垫。

5/12

在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与周郎便〞这个句子中,“东风〞不仅仅是指自然界

中的风,还含有一个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的典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这个典故是怎么回事,播放视频。

关于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结果,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历史学家都是对吴蜀

持赞赏态度,对曹操那么贬低得太多,说曹操骄傲轻敌,赤壁一战的失败是必然

的,大快人心的。但在我们杜牧的这首诗中,作者却一反传统的看法,认为假设

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从诗的第几句可以

看出这种观点?

作者说,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

雀台。大乔小乔分别是东吴掌权者孙权和周瑜的妻子,铜雀台是曹操的后宫,里

面有他从全国各地网罗而来的美女或歌伎,供他寻欢作乐,什么情况下大乔小乔

会被锁近曹操的铜雀台呢,对,假设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孙策和周瑜的妻子,

这两个大美女,就可能会被曹操掳走,所以,大乔小乔的命运其实是暗示了东吴

的命运,作者说美丽的大乔和小乔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其实意思是说东吴

也灭亡了,那么事实上东吴在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吗,作者认为之所以赤壁之

战中东吴没有灭亡时因为什么?东风帮助了周瑜火烧战船,大败曹军,也就

是说,作者认为,东风的到来为吴蜀联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提供了一次什

么?机遇!好,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本文的作者认为,赤壁之战中吴蜀联

军的胜利,不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实力,而是机遇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当

时没有东风,没有那一次机遇,周瑜的火攻之计就不会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

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

6/12

那么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与其他史学家的观点不同,把周瑜的成功说成是机遇

起了很大的作用呢,作者是为了讲清一个什么道理?一个英雄人物,一个天才,

有了机遇的帮助,才可能施展自身的才能和抱负,才能成功。否那么的话,哪怕

他再有才能,再有本领,如果没有机遇,也很难成功,这个道理看上去是在说周

瑜,请大家想一想,作者其实还说了谁?

联系作者自身经历。

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他的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

大学者。因此他从小也是一个非常博学有才能的人,他不但有文学上的才华,而

且政治军事才能也很出众。可就是这样一个完全具备做宰相的能力的人,一生却

总是郁郁不得志,和什么有关呢,和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有关,我们都知道,杜

牧是晚唐时期的人物,当时的朝廷已经是江河日下,日趋没落,朝政被宦官把持,

政治腐败,黑暗,有才能之士都被打压,空有一腔救国救民的抱负而无法施展。

杜牧也是如此,因此,诗人在文章的最后两句说明一个道理,说有才能的人

要想获得成功也要靠机遇阿,这句话不仅是说周瑜,其实也是在借说周瑜来

说自己,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除此之外,诗人好似还

想告诉我们: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身上一

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但凡在历史上留下过

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殆尽,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

又常因偶然时机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诗人无法平静,他要磨洗并

7/12

识别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这两句为下文的议

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2)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片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尾两句,这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

眼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1)这首诗以地名为题,实为怀古咏史之作。诗人借一把沉沙的折戟发

表对赤壁之战的看法:当时周瑜如不得东风之助,战争的胜败,吴国政权的存亡

都会成为未知数。诗人讥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胜得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关键

问题发表了独特而戏谑的议论。

(2)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但这两

句的主要作用并不在此,它本身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

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但

凡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殆尽,也易从人们

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时机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片铁戟,诗人无法

平静,他要磨洗并识别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这两句为下文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3)史学家们在论赤壁之战这场关系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大事件时,根本的政治

倾向常常是同情吴蜀,杜牧一反传统的看法,认为假设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

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从不被人疑心的地方提出疑问,发表议论,

反映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首先,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

8/12

——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其次,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

遇。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

机遇,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

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

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杜牧出生于诗书之家,虽不是钟鸣鼎食般的生活,但未受过半点穷。祖父杜

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著有二百卷的《通典》。这给

了自幼好学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学功底,早在他参加科举之际,就曾以一篇《阿房

宫赋》传诵于文士之间。太学博士吴武陵击掌称好,甚至跑去向主考官登门直荐。

杜牧确实有才华,而且政治才华出众。他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

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

成功。

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不逢时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

去不返,诸帝才庸,边事不断,宦官专权,党争延续,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

溃堤,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死后不过数年,农民起义便如风起云涌,再过五

十年,江山易帜。“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杜牧的才能,湮没于茫茫人海

之中。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周瑜。诗人题咏“赤壁之战〞

这一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却从一件“折戟〞写起,这是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9/12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两句,这两句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

的命运,以小见大,别出心裁。抒发了诗人慨叹时势造英雄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

慨。

中考题例

2022乐山市

4.读下面这首唐诗,答复后面的问题(4分)

①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

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

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答出咏史给1分,答出

特点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

②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

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以上两点,答到任何一点都得2分)

2022湖北省恩施

2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

之由说明: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

21.假设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表达诗句的形象性;能以

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说明: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10/12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折断的铁戟沉埋黄沙还没有销掉,拿起

来一番磨洗仍可识别出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东风没有帮助年少的周瑜,铜雀台

春宫深处就会关着二乔。

主旨: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曲折地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爽胸襟。

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二句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

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

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

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

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从体裁看这是一首_______,从内容看这是一首_______;诗中前两句由

_____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为后两句作铺垫。七绝诗咏史诗折

▲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假设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

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不

以成败论英雄〔或是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折戟沉沙铁未

销,自将磨冼认前朝。

从反面落笔进行议论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本诗的以小见大手法是怎样表现的?

11/12

提示: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

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

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

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

得具体、可感。

▲杜牧在《赤壁》中借小物抒怀有何用意?

中小学

《赤壁》中除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借物抒怀。人借物

抒怀,把他深沉的感慨寄寓在一件“小小〞的历史遗物中。只描写一只小小的断

戟和诗人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此时此地的情绪和心态。拿着那

支断戟,引起了读者无限联想。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小;赤壁之战——大;

国家的命运——大〕

▲《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

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

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12/12

▲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

好?为什么?.不好,因为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那么是形

象思维的直接现实。如果我们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写成“国破人亡在此

朝〞,平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

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写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这

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

活,乃是诗的生命。

▲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

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周瑜。

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假设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银

河教育网

答:杜牧其实是借《赤壁》表现这样的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

遇。▲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

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就有可能战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有直说,而是以两个

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

征。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3:26: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59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