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鎏金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2-12-11 13:10:32 阅读: 评论:0

imo最难试题-马价十倍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世界第一等谐音)

中国古代⽂化全景

精彩内容每天如期与您分享

壹:天⽂

1、“五星出东⽅利中国”彩锦护膊(汉魏,纵11.2厘⽶、横16.5厘⽶,1995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

这⾥的“五星”,是先秦所谓的太⽩、岁星、⾠星、荧惑和镇星。秦汉以后,由于五⾏说的普及,它们⼜被称为⾦星、⽊

星、⽔星、⽕星和⼟星。“五星出东⽅利中国”是古代星占学上很常见的占辞,“五星出东⽅”是指五⼤⾏星在某段时期内,

在⽇出前同时出现在东⽅。这种天象⾮常罕见,⼀般要⼏⼗年乃⾄上百年才出现⼀次。

2、四神⽡拓本——青龙、⽩虎、朱雀、⽞武(西汉,⾯径18厘⽶,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出⼟)

四神⽡流⾏于西汉。青龙、⽩虎、朱雀、⽞武(蛇蟠龟)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向。四神⽡中以⽞武最为稀见。四神

形制亦各⾃不恒定,不同时、地出⼟者亦有⼯拙蚩妍之辨。

3、王澍篆书汉尚⽅镜镜铭(清代,纵130.6厘⽶、横59.4厘⽶,上海博物馆收存)

镜铭的内容是:尚⽅御镜⼤⽏伤,左龙右虎避不祥,朱鸟⽞武顺阴阳,⼦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亲乐富昌。

4、甲⾻⽉⾷刻辞(《甲⾻⽂合集》第三三六九四⽚)

甲⾻上关于⽉⾷的⽂字为“癸⾣贞⽇⽉⼜⾷”。刻辞⽆年⽉,有纪⽇⼲⽀。属于历组⼘辞。属于商代王室,但有争议。胡

厚轩认为这⽚⼘辞的意思是:“癸⾣⽇占⼘,贞⼈(占⼘的巫师)问,假如发⽣⽇⾷或⽉⾷,会是吉利还是不吉利

呢?”这倒未必是说癸⾣这⼀天已经真的发⽣了⽉⾷。

5、伏羲⼥娲图(唐代,纵209厘⽶、上宽105厘⽶、下宽83厘⽶,1965年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出⼟)

新疆阿斯塔那地区是唐代⾼昌故国。这些图⼀般都画在⿇布或绢上,⽤⽊钉钉在墓室顶部,画⾯向下朝向被葬者的脸。

画中左边是⼥娲,右边是伏羲。

6、曾侯⼄⼆⼗⼋宿⾐箱(战国,长71厘⽶、宽47厘⽶、⾼40.5厘⽶,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曾侯⼄墓出⼟)

⾐箱顶上右边的动物是龙,左边的是虎。⾐箱正中是篆书的“⽃”字,围绕“⽃”字顺时针排列写有⼆⼗⼋宿的名称。⼆⼗⼋

宿起源于中国还是印度过去学界⼀直有争论,曾侯⼄⼆⼗⼋宿⾐箱证明,⼆⼗⼋宿是在中国产⽣的。

7、敦煌卷⼦紫微垣星图局部(五代,纸本,长299.5厘⽶、宽31厘⽶,敦煌莫⾼窟藏经洞出⼟)

三垣的正式⽂献记录只能追溯到唐代成书的《开元占经》和《天象诗》,但《史记·天官书》中已有和三垣相当的星官名

称。另外天市垣东西两藩的星都⽤战国时的国名命名,说明三垣的概念基本上始于战国时期。

8、星占图(唐代,新疆吐鲁番盗掘出⼟,已流失德国)

这幅星图残存⼆⼗⼋宿中轸、⾓、亢、氐、房、⼼、尾⼀共七个星宿以及黄道⼗⼆宫中双⼥、天秤、天蝎(残)三个

宫。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黄道⼗⼆宫图像。

9、黄道⼗⼆宫彩绘星图(辽代,直径2.7⽶,1974年河北宣化辽代张世卿(下葬时间为1116年)墓出⼟)

星图绘在墓后室半球形穹窿顶内部。星图正中的圆实际是⼀⾯嵌在砖上的铜镜,外绘莲瓣,可以与《营造法式·⼩⽊作制

度三》相印证。莲花外画着唐代的九曜及⼆⼗⼋宿。⼆⼗⼋宿最外⼀圈绘有西⽅古巴⽐伦天⽂系统中的黄道⼗⼆宫,即

度三》相印证。莲花外画着唐代的九曜及⼆⼗⼋宿。⼆⼗⼋宿最外⼀圈绘有西⽅古巴⽐伦天⽂系统中的黄道⼗⼆宫,即

西⽅传来的⼗⼆星座。1000多年以前,⼗⼆星座就已传⼊中国。

10、彗星图(《马王堆汉墓帛画·天⽂⽓象杂占》(局部),西汉,纵48厘⽶、横150厘⽶,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

号汉墓出⼟)

帛书上有⼆⼗九幅彗星图,⼗九种彗星。古代彗星是⼤凶之兆。⼆⼗九幅彗星图的占辞⼏乎全是兵、丧的倒霉内容。这

些彗星图中有的彗星名字在后世星占作品中仍然沿⽤,⽐如蚩尤旗(听名字就知道不是好东西)。

贰:历法

1、“太阳神鸟”⾦饰(商周时期,直径12.5厘⽶,2001年四川成都⾦沙遗址建筑⼯地拣选)

太阳神鸟⾦饰正中描绘的是顺时针旋转的太阳,⼀共放射出⼗⼆道光芒,象征⼗⼆个⽉。周围逆时针飞翔有四只鸟,象

征⼀年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也象征东南西北四个⽅向。鸟的脚为三趾,即所谓“三⾜乌”,或许和“⾦乌负⽇”(⾦乌背着

太阳在天上飞⾏)的传说有关。

2、周公测景台(唐代开元年间重建,总⾼198厘⽶,河南阳城)

“景”通“影”,“测景”就是测量太阳的影⼦。周公测景台实际就是⼀个⽯制⽇冕,⽤来测量太阳影⼦的长短和⽅位。⼀年中

影⼦最短的⽇⼦是夏⾄,最长的是冬⾄。均分冬⾄到夏⾄影⼦长短的差值,就可以定出⼀年的⼆⼗四节⽓。

3、甲⾻⽂⼲⽀表(《甲⾻⽂合集》第三七九⼋六⽚)

这份⼲⽀表属于黄组⼘辞(所属商代王世为⽂丁⾄帝⾟[商纣王],约公元前11世纪)。其功⽤⽬前有两种猜测的解释:

⼀是贞⼈(占⼘的巫师)练习契刻甲⾻⽂字的习作;⼆是贞⼈计算⽇期时供核检之⽤)

4、故宫⽇冕

⽇冕盘上有⼗⼆个时⾠的刻度,中竖铜针。⽇冕是靠影⼦辨识时间的⼯具,必须在有太阳的时候才能⽤。

5、武王征商利簋(西周早期武王时期,通⾼28厘⽶,传1976年陕西临潼零⼝镇南罗村出⼟)

簋,装⽶饭的青铜利器。铭⽂为:“珷征商,唯甲⼦朝,岁⿍,克闻岁有商。⾟未,王在阑师,赐右史利⾦,⽤作旜公

宝尊彝。”意思是:“周武王攻伐商纣王,在甲⼦⽇的早晨,岁星正在适当的位置上。经过黄昏到第⼆天的早晨,(武王

的军队)就把商国攻打下来。在⾟未⽇周武王在阑师,赐给右史利(‘利’是⼈名)吉⾦(即青铜)。利⽤赏赐所得的青

铜制作了这个祭祀祖先旜公的青铜簋。”“岁⿍”就是“岁星在⼀个适当的位置上”,古⼈⽤岁星(今天的⽊星)纪年。

6、长沙⼦弹库战国楚帛书摹本(战国,纵39厘⽶、横47厘⽶,现存于美国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

帛书四⾓画有彩⾊树⽊。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树⽊分别为绿、红、⽩、⿊四⾊,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帛

书甲篇中说到:“如果⼀年出了⼗四个⽉(历法置闰⽉出错,⼀年内有了两个闰⽉),⼀年的长短就出⽑病了。”“⼀⽉、

⼆⽉、三⽉不能置闰⽉,否则会有‘逆终亡’的灾殃;四⽉、五⽉中也不能置闰⽉,否则会有‘乱纪亡’的灾殃。(如果推错

历法)国家的东邻、西邻会发起战争,带来祸乱。”

叁:乐律

1、曾侯⼄编钟(战国,短架长335厘⽶、⾼273厘⽶,长架长748厘⽶、⾼265厘⽶,1978年随县即今随州市曾侯⼄墓

出⼟。)

曾侯⼄编钟钟架上悬挂有镈钟、钮钟和甬种共65件,全部是双⾳钟。曾侯⼄编钟是迄今已发现的古代编钟中数量最多、

规模最⼤、保存最好、⾳律最全、⾳域最⼴的乐器,是我们认识西周乐悬制度最为重要的实物。曾侯钟⽆可辩驳地表

明,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国已经有了七声⾳阶,有绝对⾳⾼的概念,有旋宫转调的能⼒。所有这些从世界⾳乐史、数学

史、科技史、⽂明史的⾓度看,都是最⾼级别的震撼。

2、⾻笛(新⽯器时代,距今约8000年,长22.7厘⽶,1987年河南舞阳贾湖出⼟)

当时共出⼟16⽀竖吹⾻笛,都是⽤鹤腿⾻钻孔制成,⼤多有七个孔(不计吹孔)。出⼟的⾻笛在实际测⾳时⼤多⼀吹即

裂,只有保存最完好的⼀⽀勉强吹出了⾳。但有些中国古代⾳乐史研究者仍然相信:七⼋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已经掌

握了⼀定的乐理知识,能够制作出吹奏“⾄少是六声⾳阶,也可能是七声齐备的、古⽼的下徵⾳阶”。

3、陶埙(商代,⼩的⾼4.2厘⽶,⼤的⾼7.3厘⽶,1951年河南辉县琉璃阁⼀五零号墓出⼟)

今天可见最早的陶埙是半坡遗址的⼀孔埙(不计吹孔的情况下,指孔只有⼀个),其实就是可以模仿鸟叫的狩猎⼯具。

新时期时代⼀孔埙逐渐发展成⼆孔埙、三孔埙(商代中期)乃⾄五孔埙(商代晚期),其发⾳能⼒也由⼀孔埙的⼩三度

逐渐发展为四声、五声乃⾄七声⾳阶的发声。河南安阳⼩屯出⼟的武丁时代的陶埙表明,公元前13世纪左右,中国已经

出现了七声⾳阶。

4、曾侯⼄建⿎(战国,通⾼390厘⽶,1978年湖北随县即今随州市曾侯⼄墓出⼟)

“建”的意思就是“树⽴”。竖插在⿎座中的有柄⿎就是建⿎。曾侯⼄建⿎的⿎座⽤青铜制作,由⼋对曲旋蟠绕的龙组成,像

⽕焰升腾的形状。

5、⽜⾸纹青铜镈钟(商代,⾼31.6厘⽶,1989年江西新⼲⼤洋洲商代⼤墓出⼟)

镈盛⾏于春秋战国时代,是宴飨或祭祀时与编钟编磬组合使⽤的乐器。众乐并奏时击打镈来控制节奏,起到定⾳打拍⼦

的指挥作⽤。这件⽜⾸纹青铜镈异常精美,同时也是已知镈类器物时代最早的考古发掘品。

6、曾侯⼄编磬(战国,宽215厘⽶、⾼109厘⽶,1978年湖北随县即今随州市曾侯⼄墓出⼟)

磬是⽯制打击乐器,是⼋⾳之⼀。单个使⽤的磬叫特磬,多个或成组配套使⽤的磬叫编磬。曾侯⼄编磬⼀共有32块,磬

上刻有编号和乐律铭⽂。据复原研究,它的⾳域跨三⼗⼋度,⽽且⼗⼆个半⾳齐备,⾳质清越。其磬⽯材料主要是⽯灰

⽯,仅有极少数采⽤了⼤理⽯。编磬下层左起第⼗⼀块磬⽯上还能看到三叶⾍化⽯,⾮常有趣。

肆:饮⾷

1、猪⾯鸟⾸彩陶壶(新⽯器时代,距今约5500年,半坡晚期⽂化类型,⾼20.8厘⽶,1981年出⼟于⽢肃秦安王家阴

洼。)

古代常⽤猪代表财富和⽣育,代表⼥性;鸟则代表权⼒,代表男性。游农经济的时代,猪的饲养成本⽐定居农业时代饲

养成本⾼,其价值也就更⼤。商代的猪被认为是贵重、吉祥的礼物。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居住地的稳定(游农经济渐渐

被定居农业经济取代)和猪的驯化,很多和猪有关的字产⽣出来,例如“家”——房⼦底下有猪,“⾗”就是猪;再⽐

被定居农业经济取代)和猪的驯化,很多和猪有关的字产⽣出来,例如“家”——房⼦底下有猪,“⾗”就是猪;再⽐

如“圂”——意思是厕所,即厕所通猪圈。

2、花式⾯点(唐代,1960—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

唐代的花式⾯点得以保存下来的原因应该归结于新疆⼲燥的⽓候。这些⾯点有的是⽤模具压制出来的,有的则是⼈⼿⼯

捏制的。中间碗⾥所装的是饺⼦,饺⼦发明的时代远早于唐代。在四川省博物馆的通史陈列中展有⼀件新都出⼟的东汉

庖厨陶俑,陶俑⾯前的菜案上就赫然放着⼀个饺⼦。

3、备茶图壁画(辽代,长181厘⽶、⾼152厘⽶,1993年河北宣化辽代张匡正<下葬时间为1093年>墓出⼟)

图中我们能看到两个函盒,⼤盒五层,⼩盒三层,据推断是⽤来装⾷品的。桌⼦上除带藤套的梅瓶和执壶之外,还有⼀

把曲柄锯⼦、⼀把⽕钳、⼀把棕刷和⼀件铁柄⼔形器。锯⼦是⽤来锯茶饼的,⽕钳是拨炉内炭⽕的,刷⼦是去除茶汤上

浮着的茶沫的,铁柄⼔形器是陆⽻《茶经》中所谓的“则”,即⼀种长柄浅匙,专门⽤于烹茶时向滚⽔中加⼊碾碎的茶

粉。

4、摩竭纹蕾钮三⾜架银盐台茶具(唐代,⾼27.9厘⽶,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

5、鎏⾦飞鸿纹银则茶具(唐代,长19.2厘⽶,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

伍:⾐饰

1、乾隆明黄⾊缎绣云龙⼗⼆章袷龙袍(清代,纵144厘⽶,两袖通长194厘⽶,北京故宫博物院收存<⽂物号故

41984>)

这件乾隆的龙袍是“吉服”⽽不是“朝服”或“⾏服”,是乾隆过节或参加应嘉(节)礼、吉礼、军礼活动时穿的。(⽽“朝

服”是皇帝登基、⼤婚、祭天、祭地等重⼤典礼和祭祀活动时穿的;“⾏服”则是皇帝在围猎时穿的。)乾隆穿这件袷龙袍

的季节是春季。(袷,通“夹”。皇帝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穿夹、纱、棉、裘不同的袍。)龙袍的⾐袖是典型的“马蹄袖”。

这件龙袍列有“⼗⼆章”花纹,即⼗⼆种花纹。乾隆朝对⼗⼆章进⾏了改制,改制后的⼗⼆章排列⽅法沿⽤到清朝灭亡。

2、⼈物驭龙图帛画(战国·楚,长37.5厘⽶、宽28厘⽶,1973年湖南长沙⼦弹库战国楚墓出⼟)

出⼟时帛画位于椁盖板与外棺中间的隔板上⾯,画⾯向上。画中⼈物⾼冠长缨,穿曲裾深⾐,佩长剑,驾驭着⼀条龙御

风飞⾏,⾐袂飘扬。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先秦楚地的冠制,画中细节可以与屈原的《离骚》、《涉江》相印证。

3、漆纚纱冠(西汉,冠长26厘⽶、宽15.5厘⽶、⾼17厘⽶,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

漆纚纱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乌纱帽”,出现时代可追溯到西周。这件纱冠是⽤⽣丝(蚕丝)编结后涂上“⼤漆”,因此称

为漆纚纱冠。上了漆的纱冠坚硬⽽有弹性,成为⼀个笼状的“甲壳”。漆纚纱冠的戴法是将它嵌在头顶的帻上。

4、彩漆屏风所绘坐步辇穿冕服的汉成帝(北魏前期,1965年⼭西⼤同司马⾦龙墓出⼟)

5、乐舞杂技陶俑群(西汉,地盘长67厘⽶、宽47.5厘⽶,1969年⼭东济南⽆影⼭出⼟)

陶盘上右侧三个讴员头上戴的就是“爵弁”。左侧四个讴员头上戴的是结缨⾼冠。这种竖环状、中间有个圆孔的⾼冠到底

叫什么名字,⽬前还没有统⼀的看法,有可能是汉代所谓“术⼠冠”,也有可能是“进贤冠”。不过⼤家都承认左侧四个官员

戴的是⽆帻冠(即不戴头⼱的冠)。

6、壁画《相扑图》(东汉,1960年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出⼟)

壁画中两个男性⼤⼒⼠穿的是“犊⿐裈”。犊⿐裈⾥的犊⿐,是⽜⿐⼦。⽜⿐⼦如果不计算⿐孔,形状是曲边三⾓形。所

谓犊⿐裈,就是今天所说的“三⾓内裤”。穿犊⿐裈的动作叫“缠”,说明犊⿐裈就只是⼀块布。

7、丝缕⽟⾐(西汉,长173厘⽶,1983年⼴州象岗南岳王墓出⼟)

⽟⾐是供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葬服,⼜称⽟柙或⽟匣。“细缕⽟⾐”是⽤丝绳连缀⽟⽚制成的⽟⾐,“⾦缕⽟⾐”则是⽤黄⾦

拉成的丝连缀⽟⽚制成的⽟⾐。

8、如意云头锦鞋(唐代,长29.7厘⽶、宽8.3厘⽶<单只>,1973年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四号墓出⼟)

这双鞋在唐代也是⾮常奢侈的。鞋头翘起内卷成如意云头,鞋⾯采⽤的是黄⾊地织蓝宝相花纹锦。不论从形制还是制作

材料,我们都可以判断出这双锦鞋是当时⾼昌国贵族的穿着。

陆:什物

陆:什物

1、司母戊⿍(商代晚期,⾼103厘⽶<不含修复后的⽿朵>、长110厘⽶、宽79厘⽶,1939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

撇开假⽿朵的遗憾不谈,司母戊⿍庄严伟阔,是迄今为⽌发现的最⼤、最重的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之王,是传国重

器。司母戊⿍四个柱⾜和⿍⽿都是中空的。整个⿍的⿍⽿事先铸好后嵌⼊⿍范(即⽤来铸⿍的模⼦),再⼀次浇铸制成

⿍⾝⿍⽿,在商代晚期制造难度是惊⼈的。⼤⿍腹内壁铸有铭⽂“司母戊”三个字。

2、嵌贝青铜⿅形席镇(西汉,⾼9.8厘⽶,1957年河南陕县后川出⼟)

嵌贝青铜龟形席镇(西汉,⾼6.3厘⽶,1984年⼭西朔县出⼟)

席镇是⽤来压席⼦的,⼀般是⽅形席的四⾓各放⼀个席镇。从春秋战国到西汉,我们见到的考古出⼟席镇的制造材料有

⽯、⽟、青铜、⾦四种。古⼈是直接坐在铺在地上的席⼦上吃饭聊天的,对于贵族⽽⾔,“不席⽽坐”(不铺席⼦直接坐

在地上)和“席不正”(席⼦边和墙不平⾏或不垂直)都是不合于礼的。

3、宫乐图(晚唐,绢本,纵48.7厘⽶、横69.5厘⽶,台北故宫博物院收存)

图中宫⼥的发式、服装和开脸留三⽩(额头、⿐⼦、下颌留⽩不施脂粉)是典型的晚唐时尚。画⾯正中的桌⼦与今天的

桌⼦⾼度接近,但是当时的桌⼦主要还是⽤来置物的。桌⼦和凳⼦相配、⼈坐在桌⼦旁写字是到北宋才流⾏起来的。

4、漆案(西汉,⾼5厘⽶、长76.5厘⽶、宽46.5厘⽶,1972年长沙马王堆⼀号汉墓出⼟)

漆案平底,四⾓有矮⾜。出⼟时案上放着五个盛有⾷物的⼩漆盘,两个酒卮(酒杯)、⼀个⽻觞(⽿杯)和⼀双筷⼦。

汉代的分餐制,从中看得很清楚,吃饭不⽤筷⼦,⽽是⽤⼿抓送进嘴⾥、马王堆出⼟的这双筷⼦仅⽤于分餐和从滚汤中

捞取⾷物。⼩漆盘正中写有“君幸⾷”,酒卮上写有“漆布⼩卮”,⽻觞上写有“君幸酒”,全部⽤⽊作胎。

5、⼷射收获画像砖拓本(东汉,纵36厘⽶、横42厘⽶,四川⼤学博物馆打拓)

画像砖上部是⼷射图,⼷射是在射出的箭后拴上绳⼦,便于将射中的鸟兽收回。在⼷射的猎⼈⾝后我们还可以看到⼀个

⼸形器物,下⽅并列⼀排线轴,这应该是⼀种类似纺锤的绕线⼯具,⽤于收回绳⼦。画像砖下部是收获图,他们收的应

该是⽔稻,最左边的⼀个⼈是送饭的。

6、亚鱼⿍(商代晚期,⾼19厘⽶,1984年河南安阳孝民屯南⼀七⼀三号墓出⼟)

⿍是炊煮⾁类的⾷器。从这件⿍可以看出,⿍是由三⾜有袋⿀演变来的。先秦的⿍因为青铜材料本⾝的原因,经常是煮

⾁时⿍中的⽔还未烧开,青铜⿍腿却被烧化。所以⿍中盛放的⾁类⼀般都是先在陶器中烧熟后再倒⼊⿍中的。

7、伯矩⿀(西周早期,⾼33厘⽶,1975年北京房⼭琉璃河⼆五⼀号墓出⼟)

青铜的⿀由新⽯器时代晚期已普遍使⽤的陶⿀演变⽽来,是⽤来烹煮⾷物的炊器。⿀从春秋中期衰落,战国时已很少,

到秦汉就完全绝迹了。

8、妇好分体甗(商代晚期,通⾼35.3厘⽶,1976年河南安阳妇好墓出⼟)

甗是蒸⾷器,⼀直到汉代都能见到。甗的下半部是⿀(⽤作⽔锅),上半部是甑(蒸锅)。甑下⾯有带孔的篦⼦,⽤来

通⽔蒸⽓。出⼟铜甗中有⾷物遗存的例⼦并不多见,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出⼟⼀件铜甗,甗中放置的赫然是⼀颗⼈头。

9、天亡簋(西周初期<武王时期>,通⾼24.2厘⽶,道光末年陕西岐⼭礼村出⼟)

簋是盛⿉稷的礼器,从商代出现,⼀直流⾏到西周,所以形制也有诸多变化。簋和⿍⼀样,使⽤的数量表明了贵族⾝份

的级别,使⽤时⼀般是九⿍陪⼋簋,七⿍配六簋,五⿍配四簋,三⿍配⼆簋。

10、遂公盨(西周中期,⼝长24.8厘⽶、⾼11.8厘⽶,近年盗掘品,传河南出⼟,现存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盨是盛⾷⿉稷(⽶饭之类)的器物,形体⼀般接近长⽅体。盨出现在西周中期,春秋以后不再使⽤。这件盨内有铭⽂98

字,铭⽂劈头就讲⼤禹治⽔和为政以德,内容⾮常重要。

字,铭⽂劈头就讲⼤禹治⽔和为政以德,内容⾮常重要。

11、伯公⽗簠(西周晚期,通⾼19.8厘⽶,1977年陕西扶风云塘村西周窖藏出⼟)

簠是祭祀和宴飨时盛放⿉、稷、稻、梁等饭⾷的器具。簠基本形制为对扣着的⼀对梯形台状盛器,分开则成为两个⼀样

的器⽫。簠出现在西周早期后段,盛⾏于西周末春秋初,到战国晚期后消失。

12、变形蟠龙纹敦(战国中晚期,通⾼21.5厘⽶,1981年北京通县中赵甫村砖⽡⼚出⼟)

敦(dui四声)是盛放⿉、稷、稻、梁等饭⾷的器⽫,有簋发展变化⽽来,所以《仪礼》中簋与敦不分。敦产⽣于春秋

中期,盛⾏于春秋晚期和战国。

13、乳钉纹爵(夏代晚期,⾼22.5厘⽶,1975年河南偃师⼆⾥头出⼟)

爵是饮酒器。图中的爵左上部分管状结构叫“流”,右上部尖⾓叫做“饮”或者“尾”。这件爵⾮常纤细,但仍给⼈很好的平衡

感。按照邹衡的意见,爵的三⾜就是在模仿⼀种长尾鸟的尾和两只细脚。爵上有两个蘑菇形⼩柱,其具体⽤途到现在也

没有合格的解释。

14、兽⾯纹斝(商代晚期,通⾼48.2厘⽶,传世品,上海博物馆收存)

斝屡见于三礼,其⽤途是饮酒或在祭祀时盛⾹酒。发现于商代和西周早期,是祭神时的祼酒器。祼的意思是酌酒灌地的

祭礼。

15、亚鸟觚(商代晚期,⾼32.2厘⽶,1980年河南罗⼭蟒张出⼟)

觚是饮酒器,流⾏于商代和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期就彻底绝迹了。

16、鸮纹觯(商代晚期,⾼19厘⽶,传河南安阳出⼟)

觯是⼀种盛酒器,流⾏于商代和西周早期。这件觯壁上饰有鸮(猫头鹰)纹,⾮常精美。

17、何尊(西周早期<成王时期>,⾼39厘⽶,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镇出⼟)

尊是盛酒器,流⾏于整个商代和周代。何尊是⼀个名叫“何”的贵族⽤作祭祀的尊,内底有122字铭⽂,可与《逸周书·度

⾢》相印证。何尊的铸造时间是西周成王第五年。

18、⼏⽗尊(西周中期,通⾼60厘⽶,1960年陕西扶风齐家村西周窑藏出⼟)

铜壶是储存酒的容器。壶流⾏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商代铜壶数量⽐较少。

19、伯各卣(西周早期,⾼33.6厘⽶,1981年陕西宝鸡⽵园沟七号墓出⼟)

通常,带提梁的青铜酒器都定名为卣。完整的礼器配套关系中,西周带提梁的卣应该是⼀⼤⼀⼩两件。

20、鸭形盉(西周早期,通⾼26厘⽶,1988年河南平顶⼭滍阳岭应国墓地出⼟)

盉是⽤于调节酒与⽔的浓度的器物,以控制酒精度的⾼低,盉出现在商代早期,盛⾏于商代晚期到西周。

21、透空云纹铜禁(春秋晚期,⾼28.8厘⽶、长131厘⽶、宽67.6厘⽶,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楚墓出⼟)

⼀般来说,“禁”是商周时期⽤于摆放“尊”的座⼦。青铜铸造的“禁”⾮常稀少,⾄今总共仅发现七件。⼤家推测,“禁”有很

多都是⽊质的,所以不易保存。

22、祭祀贮贝器(西汉,⾼53厘⽶、盖径32厘⽶,1952年云南晋宁⽯寨⼭出⼟)

从器盖上可以看到西汉时期滇国的房屋样式。房屋内坐得最⾼的妇⼥应该是主祭⼈,她⾝边⼀共放了16⾯铜⿎。主祭妇

⼥⾯前左右侧都是祭祀参与者。房屋外有多个活动场⾯,我们可以看到持⼑的屠夫,喂猪喂孔雀的妇⼥,击打⿎和錞于

的⼈和待刑的裸体男⼦等。这件器物表现的应该是滇王杀(⼈)祭诅盟的典礼。

(⽂章源⾃收藏家俱乐部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章,均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

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

作!

本刊客服微信:guliuxiang002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3:10: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58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16盎司
下一篇:嫌弃的反义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