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HSE
文化建设
王朋云
(中石油东部管道有限公司银川管理处,宁夏银川750001)
【
摘要
】
本文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解读了HSE合力
、
指导了HSE文化建设
,
最终通过共建
“
心理契约
”
来实现HSE管理体系中的以
“
以人为本
”
为核心的人性化管理理念
。
【关键词】HSE文化;心理契约;“以人为本”
0引言化一方面是由一些特定的、与企业有关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所构
成
,
如顾客至上
、
质量第一
、
安全为天等
;
另一方面也是由个人在社会
化过程中带到企业里去的社会文化
、
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结果
。
当
企业员工走进企业时
,
他不是一个抽象的自然人
,
而是一个社会人
,
是
有一定信仰和价值观念的人
。
因此在培育企业HSE文化时
,
只有把上
述两个方面
,
即企业文化的双向生成过程有机融合起来
,
才能形成一
个更好的企业HSE文化。
我们应将以人为本
,
关心生命安全
、
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观定
性为企业所倡导和推崇的价值观念
,
应将追求最大限度的不发生事
故
、
不损害人身健康
、
不破坏环境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系
,
并定
性为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
进而通过人性化的教育
、
培训
、
沟通平台,对员工进行灌输、影响和修正,使员工固有的思维和价值
观
念更加趋近于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
,
包括企业HSE文化
。
如果运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来进行解读
,
如图2所示
,F个人为斜向个人
HSE文化分力
,F企业为斜向企业HSE文化分力
,
两者有机融合
,
叠
加合成为FHSE文化力
。
HSE管理体系是以人为本
,
关心生命安全
、
身心健康和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
。
在企业运营更趋市场化
,
竞争更趋激烈化的
今天
,
企业要想实现长久高效的运营和持续稳定的发展
,HSE体系的
建设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把“健康、安全、环境”培育成一种企业文
化
,
使其永恒贯穿于企业高效持续的发展之中
;
要将HSE文化纳入企
业文化体系
,
作为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
从企业HSE文化建设上
入手
,
建设和培育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观
,
符合HSE管理体系要求的
企业文化
,
这样才能促进HSE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落实
,
才能力保企业
发展长久而高效
。
本文应用力学原理
,
对HSE文化的建设进行了解
读
。
1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解读HSE合力
企业的每一个环节
,
每一个因素
,
开展的每一次营销
,
组织的每一
次活动都影响着企业的经营
,
牵动着企业的发展
。
因此
,HSE体系建设
需要企业自上而下全方位的专业化管理
,
需要协调高效的组织体系
,
需要科学
、
先进
、
安全的技术作支持
,
需要平等
、
互利
、
灵活的公关作桥
梁
,
需要强有力
、
严有理的规章制度作保障
,
更需要开放系统的企业经
营理念作基石等一系列因素的全方位支持
。
我们把物理学中的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引入到HSE体系建设中
来
,
即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解读HSE体系
,
如下面的力学公式
:
F=∑f(x1+x2+x3+…+xi+…+xn)
F即是HSE合力
,f(xi)为企业HSE文化
、HSE体系管理
、HSE相
关技术
、HSE组织等各项分力
。
因此HSE合力是一个由HSE管理力
、
HSE文化力
、HSE技术力
、HSE组织力和公关力等诸多分力叠加合成
的
,
多目标
、
多段位
、
多层次的复杂力系统
。
其合力和各个分力的方向
、
大小
、
冲击性
、
能量等都是可以用物理学中的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来
进行解读的
。
2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指导HSE文化建设
以企业HSE文化分力为例
,
这里的FHSE文化力又包括HSE理
念分力和HSE制度分力
。
一方面从长远说
,
企业的HSE文化建设
一定要为企业持续高效发展服务
,
即要建设和培育符合企业实际
,
满
足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HSE文化
。HSE文化建设的每一个因素
,
包
括相关的制度建设和理念培育等各个环节
,
都应为企业的高效经营和
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
另外一方面是局部的
、
短期的
,
以解决战术性质的经营隐患
、
文
化危机为目的的文化纠正
,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与系统的HSE合
力相矛盾的
,
即这种战术性的HSE文化力
,
同企业的HSE体系合力
的正向作用力并不完全一致
。
在这种情况下
,
就只能是其斜向分力
的合力
,
才能贡献为HSE合力
。
如图1所示
,F理念为斜向HSE理
念分力
,F制度为斜向HSE制度分力
,
两者叠加合成为FHSE文化
力
。
图2个人理念与企业理念对HSE文化的影响
3用力学原理解读HSE管理体系中的以人为本
HSE管理是以关心生命安全
、
身心健康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方针
和目标的
,
是一种以
“
以人为本
”
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
所以在建设和落
实HSE管理体系时
,
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
只有管好了人
,
充分调动
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才能做到以HSE管理促经营
、
创效益
,
以
HSE管理保安全
、
保稳定
。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
,
其成长与发展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
过程之中
,
正如美国一管理学家所言
:“
没有凝滞的organization(
组
织
),
它永远处在organizing(
形成组织
)
之中
。”
在这一过程中
,
企业
人力资源的物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也都在处于一个不断的流变过程中
。
如
何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有效地长期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
而不至于随
着企业的变动成长而发生人心离散
,
这既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
标
,
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所在
。
企业能与员工达成并维持一份动
态平衡的
“
心理契约
”
是这一目标状态的生动体现
。
“
心理契约
”
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
()
教授提
出的一个名词
。
他认为
,
心理契约是
“
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
所获取之间
,
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
合
。”[1]它虽然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
,
但它确实又是发挥着一种有形
契约的影响
。
他的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
:
企业的成长与员工
的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
,
而且因为是动态变
动的也不可能加以载明
,
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
“
焦
点
”,
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
。
即企业能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
,
并
满足之
;
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全力奉献
,
因为他们相信企
业能实现他们的预望
。
共建企业的
“
心理契约
”
的实现
,
在于建设以人的能力为本的企业
文化
。
因此
,
这种企业文化的建设要求企业及其管理者应为职工的能
力发挥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
有效机制
、
正确的政策和宽松的企业氛
图1理念与制度对HSE文化的影响
另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社会文化,有着二元性特征,即企业文
250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Vision
Science&TechnologyVision
科技视界管理科技科技·探索·争鸣
围,换言之,它要求建立一个以能力发展为价值导向的企业经济体制
及其运行机制
;
还要求每个企业员工把能力最大限度地正确发挥作为
自己价值追求的主导目标
,
并积极为此而努力
。
在这种文化之下
,
企业
领导与员工上下同欲
,
使经营理念得以落实
、
共识得以建立
、
公司使命
得以实践
,
实现人与事的理想结合
。
HSE管理体系中的以
“
以人为本
”
为核心的人性化管理并不是一
种
“
乡村俱乐部式
”
的管理
,
并不是只关心人
,
在管理中只强调组织成
员之间的融洽和谐,它是建立在一系列强有力、严有理的组织制度体
系之上的
。
如果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来对HSE管理体系中的以
人为本进行解读
,
如图3所示
,F制度为一系列HSE组织政策和
HSE制度体系分力
,F人性化为强调以人为本
,
以民主
、
平等和相互
尊重为基础的人性经管理分力
,
前者是后者的保障
,
后者是前者的升
华
,
两者相辅相成
,
叠加而合成为FHSE合力
。
4
结束语
通过共建
“
心理契约
”
来实现HSE管理体系中的以
“
以人为本
”
为
核心的人性化管理理念
,
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
目标所在。S
【参考文献】
[1]E.H.施恩.职业的有效管理[M].三联书店,1992,6.
[责任编辑:张涛]
图3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对HSE的影响
(
上接第222页
)
试点叉车证的考核考点工作
,
目前已有两届共36名学
生已经获得叉车上岗证
。
学校与市质监总局正在洽谈进一步合作事项
。
[7]
彭勃
.
长三角地区需求物流管理专业模块化体系构建研究
[J].
管理观察
,2014,4.
[8]贾苏绒.高职物流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案设计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2-12-
21.
[9]胡艺.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基于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的分析
[J].重庆师范大学,2012,9.
[
10
]仰炬
.
基于合作博弈的上海与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J].
国际商
务研究,
2007
(
5
)
.
[11]赵林度.我国三大城市群物流人才结构比较分析[J].物流技术,2008,27(10).
[12]王明玉.长三角地区物流人才培养思路研究[J].物流科技,2009(10).
[13]彭勃.长三角地区需求物流管理专业模块化体系构建研究[J].管理观察,
2014.
[
14
]林小芳,杨玉玉,王海船,夏慧玲
.
长三角高职类物流人才核心竞争力研究
[J].价值工程,2011(28).
结语3
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长三角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直接拉动
了物流量的持续增长
;
长三角经济发展需要一大批物流人才
,
培养一
支高素质
、
强能力的高水平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前高职校面临
的首要任务
。
建构完整的
、
适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
以培养地区经济建设
所需的紧缺型物流人才既是紧迫性工作
,
又是周期性和复杂性的工
作
,
需要政府
、
企业
、
行业
、
高职校联手推进
,
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
引导
,
形成合力
,
实现倍增成效
。S
【参考文献】
[1]张晓燕.论长三角物流人才需求及培养[J].经济师,2008(3).
[
2
]优小良,詹玉铸
.
中心企业物流运营状况调差分析:以扬州市为例
[J].
扬州
职业大学学报,
2012
,
3
,
16
(
1
)
.
[3]孟桐.应用型临港物流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研究[J].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2013,12.
[
4
]房翠
.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
2014
,
2
,
27
(
1
)
.
[5]杨凌奕.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
学,2011-5-1.
[6]桂德怀.长三角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战略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
(7)31总605期.
注释:
①中国采购与联合协会,2005,1.
②
优小良,詹玉铸
.
中心企业物流运营状况调差分析:以扬州市为例
[J].
扬州
职业大学学报,
2012
,
3
,
16
(
1
)
.
③
房翠
.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
2014
,
2
,
27
(
1
)
.
④杨凌奕.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内蒙古师
范大学,2011-5-1.
[责任编辑:薛俊歌]
(
上接第134页
)
展的总体态势
。
项目设置以及市场定位随意性
、
盲目
性较强。企业规模小,设施简陋,从业人员水平、素质偏低。
(6)从事体育经营管理的人员多缺乏体育经营所必需的专门知识。
[3]
上海市民营类营业性体育场所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
2006,1,14(1).
[4]王丽秀,马纯锋.健身娱乐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1.
[
5
]葛毅
,
李仪
,
力翔
.
关于江苏省体育健身娱乐场所的调查研究
[J].
南京体育学院
学报
,2005,4,19(2).
[6]赵永高,王丽莉,唐伟.北京市健身娱乐市场的“显性”分析与发展对策体育
[J].
成人教育学刊,2005,8,21(4).
[
7
]刘次琴
.
我国体育健身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
[J].
安徽体育科技
,2006,6,27
(3)(
总第
115
期
).
[8]杜熙茹.论我国健身业研究的新视野[J].体育文化导刊,2006.
[9]王岳洲.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8,27(8).
[10]张金宏.我国健身娱乐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6(4).
结论4
体育健身娱乐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
发展前景
。
它不但促进社会体育的广泛开展
、
全民健身,推动体育产业
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我国社会的稳定
、
经济的发展也具
有重要的意义。加大健身产业的投入和管理,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
抓住机遇,大胆创新,促进健身娱乐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让健身
娱乐产业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S
【参考文献】
[1]钟天朗,陈慧,等.上海市全民健身服务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4,40(5).
[2]钟天朗.上海市民体育健身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8,24(3).
[责任编辑:薛俊歌]
Science&TechnologyVision科技视界251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2:57: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57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