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心照不宣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2-11-13 03:42:42 阅读: 评论:0

2019南宁中考英语试卷-八面玲珑打一生肖


2022年11月13日发(作者:小时代 青木时代)

⼼照不宣的魏徵——我看历史名⾂之六

历史上,魏徵是犯颜直谏的第⼀谏⾂,唐太宗是虚⼼纳谏的第⼀明君,⽆须置疑,他俩是中国历史上明君贤⾂的典范,是敢

⾔与纳⾔前⽆古⼈、后⽆来者的绝配。

魏徵的犯颜直谏是贞观之治的⼀道亮丽风景,深为后世推崇景仰。其实,魏徵并不是贞观时期唯⼀的谏⾂,那时候的谏⾂是

⼀个庞⼤的群体,象王珪、马周、禇遂良等都是有名的谏⾂,甚⾄连⼀些被划到奸佞之流的⼤⾂如封德彝、裴矩等也以进谏为

荣,魏徵只是这个群体的旗帜性⼈物。这样庞⼤的谏⾂群体出现,主要是因为后⾯有⼀个伟⼤的胸怀,这个胸怀的主⼈就是李

世民。如果说“宰相肚⾥能撑船”,那么李世民的肚量就能够飞“嫦娥”了。⼀个帝王因⼀个时代⽽名垂千古,⼀个⾂⼦也因⼀个

帝王⽽青史传颂,帝王与⾂⼦⼜共同缔造了⼀个时代。这就是贞观之治、李世民、魏徵的因果关系,不知道是⼈造就了历史,

还是历史成就了⼈。但不管怎样,贞观盛世、李世民和魏徵是不可复制的。

史书上对魏徵评价极⾼,称他是“前代诤⾂,⼀⼈⽽已”,并说他的谏⾔“其要实根于道义,发为律度,⾝正⽽⼼劲,上不负时

主,下不阿权幸,中不侈亲族,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所载章疏四篇,可为万代王者法。”

关于唐太宗与魏徵的⾔论,有很多已成为今天⼈们治世修⾝的信条。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太宗刚刚即位,对于为君之

道还不甚明了。有⼀天他问魏徵:“爱卿,你说何为明君,何为暗君?”魏徵从容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主如果能⼴泛

地听取各⽅⾯的意见,就可称得上是⼀位明君,但要是只相信⼀个⼈的说法,那就不可避免是昏聩的君王了。昔⽇尧经常咨询

下民的意见,所以有苗的恶⾏他才能了解;⽽舜善于听取四⾯⼋⽅的声⾳,故共、鲧、欢兜这些奸⾂都不能蒙蔽他的视听。反

之,秦⼆世只相信赵⾼,最终导致亡国;梁武帝任⽤朱异⼀⼈,才引发侯景之乱;隋炀帝偏听虞世基之⾔,天下⼤乱⽽不⾃

知。所以⼈君应该兼听⼴纳,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各⽅⾯的情况,⽽不会受到⼀两个⼈的蒙蔽。”贞观⼗⼆年(公元638年),太

宗⼤宴群⾂,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说说,是创业难啊还是守成难呢?”尚书左仆射房⽞龄回答说:“隋末天下⼤乱,群雄竞

起。陛下⾝经百战,历经重重危险,才打下今⽇江⼭,⾃然是创业更难。”魏徵回答说:“帝王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都是天下⼤

乱。⽽得天下之后,渐渐有了骄逸之⼼,为满⾜⾃⼰的欲望不断滥⽤民⼒,最终导致国家衰亡。以此⽽⾔,守成更难啊。”唐

太宗对魏徵的回答很是赞同。贞观⼗五年(公元641年),太宗再次提出守天下难易的问题,魏徵说:“守业难。”太宗反

问:“只要任⽤贤能之⼈,虚⼼接受进谏,不就可以了。为何说很难呢?”魏徵进⼀步作了发挥,说:“⾃古⽽来的帝王,在忧患

危险的时候,往往能够任贤受谏。但到了天下安乐之时,必定会懈怠,这样⽇积⽉累,问题渐渐出现,最终导致国家危亡,这

就是居安思危的道理所在。天下安宁还能⼼怀忧惧,岂不是很难吗?”

孔⼦说:“三谏不听可以去矣”,但是魏徵却是⼀条道⾛到⿊,“性⼜抗直,⽆所屈挠”。后⼈总结魏徵诤谏有如下特点:国事

家事事事要谏、不分场合不顾颜⾯、不达⽬的誓不罢休。他不仅谏军政“国事”,也谏皇上纳妃的“家事”,还谏太⼦废⽴的“险

事”,甚⾄也谏皇帝养宠物的“闲事”。唐太宗的妃⼦与⼤⾂争夺住宿的档次、待遇闹⽭盾,他敢批评唐太宗重⼥⼈轻⼤⾂;长孙

皇后请求太宗将郑姓官员的⼥⼉纳⼊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聘为妃⼦。魏徵听说这位⼥⼦已经许配陆家,便

⽴即⼊宫进谏劝阻,太宗听后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龄等⼈却认为郑⽒许⼈之事,⼦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

家也派⼈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订亲之事。太宗半信半疑,⼜召来魏徵询问。魏徵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

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分清楚,不⾜为怪。”太宗这才恍然⼤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唐太宗欲⽴魏王李泰为太⼦,他冒着杀头风险坚决反对;唐太宗闲暇时逗玩⾦丝雀(有书记载是鹞⼦),看见魏徵过来,赶紧

把⾦丝雀藏进怀⾥,魏徵佯装不知,和唐太宗扯东道西,直到把⾦丝雀活活闷死,他才告辞扬长⽽去。

魏徵是贞观的⼀⾯旗帜。他的敢⾔直谏值得后世借鉴学习,但也不能否认他有⼈为制造的成分,制造的主谋就是贞观旗⼿李

世民。看⼆⼈的⼀谏⼀纳,颇有⼀唱⼀合的感觉,很像⼀出⼼有灵犀、⼼领神会、⼼照不宣的“⼆⼈转”。

唐⼈吴兢的《贞观政要》,其中记载:“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奏事,必假颜

⾊,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欲⾃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主若⾃贤,⾂不匡正,欲不

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亦不能独全其家。…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必须极⾔归谏。”⼤致意思是,唐

太宗⾼⼤威猛,表情严肃,⾂⼦觐见时⼀个个战战兢兢、⼿⾜⽆措,因此每当有⼈奏事,唐太宗就换⼀副和颜悦⾊的⾯孔,嘉

勉⾂⼦多说话敢说话,并阐明君与⾂、国与家的依存关系,⿎励⾂⼦积极上谏。

唐太宗为了江⼭社稷、君王形象,苦⼼设计了⼀个“欢迎骂我”的⼴告剧。应该说,看透唐太宗⽤意的⼤有⼈在,所以才出现

贞观时期的⼤⾯积谏⾂群体。但是在这个群体中,魏徵是最洞悉唐太宗⼼意的,他的表演也是最到位的,所以,⼴告剧的主⾓

历史性地选择了魏徵。魏徵之所以成为青史第⼀谏⾂,主要有以下⼏⽅⾯:其⼀,唐太宗创造了⼀个好的环境,摆出⼀个“⼴

开⾔路、⼴纳谏⾔”的⾼姿态,魏徵适时适势地顺应了这种需要。其⼆,魏徵⾝份特殊,具有很好的“⼴告”效应。魏徵早年跟随

李密,随李密⼀起降唐,在出使河北途中被窦建德俘虏归降,后来武牢关⼤战,窦建德溃败,魏徵才⼜回归长安,被太⼦建成

收归东宫,官为太⼦洗马。在⽞武门之变前⼣,魏徵曾建议李建成抢先对李世民采取极端⼿段,但未被采纳。魏徵曾有两次险

些被唐朝处死,⼀次投降窦建德溃败之后,⼀次是李世民⽞武门兵变以后,但是李世民⾮但没有杀他,⽽且重⽤他。对魏徵这

样履历复杂的⼈尚可纳谏如流,对其他⼈会给⼩鞋穿吗?其三,诤谏是魏徵的本职⼯作,职责使然。在李世民⼿下,魏徵先是

做东宫⼀个⼩官,后来做正五品的谏议⼤夫,在门下省办公,唐朝的谏官包括谏议⼤夫、左右拾遗、补阙等,谏议⼤夫是其中

最重要的,主要任务就是给皇帝进谏。后来,魏徵做从三品的秘书监,虽然是管理图书、资料的⽂官,但是他还挂了⼀个“参

与朝政”的头衔。唐朝的重要会议主要有三种,⼀个是“⼋座议事”,就是部长级会议,六部尚书和左右仆射⼀起开会;⽐⼋座议

事⾼级的会议是“政事堂会议”,就是宰相会议;最⾼级的会议就是皇帝亲⾃召开的“御前会议”。后两种会议,凡是有“参与朝

政”头衔的⼈都可以参加。所以,诤谏⼀直是魏徵的本职⼯作,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谏⾔⽐别⼈多的原因。其四,唐太宗和魏徵

彼此互有默契,各⾃⼼照不宣。唐太宗需要⼀个好的“榜样”来激励群⾂,他对魏徵的赞誉也是世所罕见,“卿所陈谏,前后⼆百

余事,⾮卿⾄诚奉国,何能若是”,“贞观之后,尽⼼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民犯颜正谏,匡朕之违者,唯魏徵⽽已。古之名

⾂,何以加也。”还夸魏徵是“正⼰”的明镜,地球⼈都知道。对魏徵来说,直谏本就是⼀件青史留名的美事,⾃⼰既有能⼒⼜是

⼯作需要,君王⼜有雅量⼜刻意树⽴⾃⼰做⼴告,何乐不为。如果换成别的皇帝,这种直谏很可能给⾃⼰的仕途甚⾄⽣命带来

风险,现在稳赚不赔,当然要全⾝⼼投⼊了。所以,⼆⼈之间的配合由开始的⼼照不宣,到后来就是标准的“双簧”了。

还有⼀个反证可以证明唐太宗与魏徵之间的“⼼照不宣”不是妄⾃揣测,从正史中可以看到⼀些蛛丝马迹,⼆⼈并不完全象后

世标榜的那样⽔乳交融。魏徵曾秘密向唐太宗推荐中书侍郎杜正伦及吏部尚书侯君集有宰相之才,太宗当时依⾔⽽⾏。但魏徵

死后,杜正伦犯罪,侯君集谋反,太宗遂怀疑魏徵是在结党营私。起先太宗曾允许以衡⼭公主嫁给魏徵的长⼦魏叔⽟,这时就

下诏停婚,魏家从此⼀蹶不振。可见唐太宗对魏徵并不像想像的那样推⼼置腹绝对信任。他对魏徵忠贞的称誉,在很⼤程度上

是说给群⾂听的。

魏徵是唐太宗纳谏如流最好的证明,是唐太宗向天下昭⽰雅量的代⾔⼈。有⼈提出来,从魏徵的⾓度看,他在被太宗利⽤的

同时也在利⽤着太宗,太宗在通过他来表明⾃⼰是个明君的同时,他也在通过太宗来使⾃⼰成为历史上的“第⼀谏⾂”,这⼏乎

可称为是⼀种于两⼈于国家都有利的“三赢策略”。我对此话深以为然,看魏徵的履历表,他⼀⽣⾄少跟随过四五个主⼈,不能

说是反复⽆常,⾄少可以说“良禽择⽊⽽栖”,魏徵⼀直在选择能让⾃⼰施展抱负的明主,在利⽤君主实现⾃⼰⽬标的问题上,

魏徵可以说是“御君有术”。皇上不仅是魏徵实现抱负的寄托,也是使⾃⼰名传后世的⼯具。这样说是有依据的,魏徽曾把⾃⼰

对太宗的谏诤⾔论收集整理起来,交给负责起居注的史官禇遂良。要知道按规矩皇帝是不能看“起居注”的,魏徵的⽤⼼就值得

见仁见智了。消息传到唐太宗那⾥,于是“愈不悦”。这也可能是两个⼈最后⼀次“⼼照不宣”吧。⽐魏徵稍后的另⼀⼤⾂马周,

也是⼀个有名的谏⾂。他在临死前,令家⼈将⾃⼰陈事劝谏的草稿拿来,亲⾃烧了个⼲净,并慨然说:“管(仲)、晏(⼦)

彰君之过,求⾝后名,吾弗为也。”⽐较之下,魏徵不但⾃留谏⾔还希望史官记载下来,看来是想通过彰君之过以树⽴⾃⼰⼀

代谏⾂的“⾝后名”。

中国⼈的思维都习惯向后看,喜欢在如烟历史中为今天的道德体系和价值坐标寻找参照物,我也有这个⽑病。经常痛恨⾃⼰

没有⽣在贞观盛世,没有亲⾝体会到“天可汗”时期“提三尺剑,定四海,远夷率服”的⼤唐雄风。剖析历史之余,对唐太宗、魏

徵还是衷⼼钦佩的,不管怎样,这种于⼈于国有利的“⼼照不宣”,我们是提倡的,那种蝇营狗苟的“⼼照不宣”,还是尽量避⽽

远之吧。

⼼思机巧,⽤于天下社稷,就是谋略,⽤于个⼈得失,就是权术,⽽权术与谋略的关系,我们能划得清吗?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03:4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5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鱼和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