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平均数是代表和理解一组数据的一个代表值,是描述和比拟数据
的统计量;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开展统计观念。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引导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板书课题〕,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非常广泛。比方,篮球比赛中的换人就要用到统计。请看屏幕〔课件出示情境图〕这是
一场正在进行的篮球赛,红、蓝两队打得非常剧烈,你争我抢,你攻我防。突然,蓝队一名
队员受伤了,这时候蓝队的比分还落后,怎么办?
二、解决问题,理解概念
(一〕上场次数相同时派谁上场?初步感知平均数的意义。
1、讨论收集信息的标准。
〔1〕问题。谈话:现在有7号和8号两名替补队员,假设你是教练,你准备派谁上场?
根据什么?
〔2〕交流。
预设:①看身高,谁高就让谁上。②看速度,谁跑的快就让谁上。③看经验,谁打球时
间长经验多就让谁上。④看得分,谁的得分多就让谁上。
〔3〕小结。谈话: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不管是看身高、看速度还是看经验,都是
为了这个队员上场后能干什么?所以,决定派谁上场,应该比拟他们的什么情况?
2、收集处理数据,作出决策。
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第四场第五场
〔1〕问题。谈话:
请看屏幕,〔课件出示7、
8号队员得分表〕,这是7号和8号队员在小组赛中的得分统计表,看了这个表,你知道了
什么?根据对得分情况的分析,你觉得应该派谁上场?
〔2〕思考。谈话:不仅要说出派谁上场,还要讲清楚比拟的方法,先自己想想,再
和组内同学说说。
〔3〕交流。
预设:
方法一:派7号上场,因为7号总分高。追问:7号总分怎么算的?那么8号的呢?
随机板书算式;
方法二:前两场7号比8号多4分,第三场7号比8号少1,因为7号比8号一共多
3分,所以要派7号上。
方法三:把8、10提上去,一场对一场,因为7号两胜一负,所以要派7号上。
〔4〕追问:现在有这么多方法确定派7号上场,看来解决一个问题,方法可以有多
种多样,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预设:学生想不到用平均得分比拟。教师引导:想一想课前倒水的经验,还可以根据
什么分进行比拟?怎样找到平均得分?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算一算。
〔5〕交流:
预设:
①移多补少。引导学生用学具演示并解释移多补少的过程。
②列式计算。〔结合学生交流,板书算式,引导学生弄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总结
谈话:刚刚同学们用多种方法比拟,最后都确定应该派7号队员上场。看来解决一个
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思考。
〔二〕上场次数不同时派谁上场?体会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进一步感知平均数的意义。
7号9没上场810没上场
8号7611没上场没上场
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第四场第五场
7号9没上场810没上场
1、问题。谈话:正当
教练准备派7号队员上场时,〔课件出示〕6号队员急急忙忙的跑过来也要求上场。这时
候还要把3个人放在一块比吗?请看6号、7号两位队员的得分统计表。你觉得应该派谁上
场,为什么?
2、思考、交流。
预设:
〔1〕根据总分比拟。追问:同意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明白:6号队员因为上场次数
多,所以总分多,在这里用总分比拟就不合理。
〔2〕根据平均每场得分比拟。追问:怎样计算6号队员的平均每场得分?根据得分应
该派谁上场?用总分比拟行不行?引导学生明白:6号队员因为上场次数多,所以总分多,
在这里用总分比拟不合理。
3、小结。谈话:刚刚通过对6号和7号的比拟,你觉得在上场次数不同的情况下,用
什么方法来确定人选比拟合理?〔平均每场得分〕。在这里,通过比拟平均得分,最终确定
还是应该7号上场。看来,上场次数相同和上场次数不同的情况下,都可以用平均得分来比
拟。
三、小结
1、揭示概念。谈话:同学们看黑板,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或计算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
数,在数学上,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2、分析理解。谈话:〔指8号队员的平均得分8〕这里的8是7、6、11这三个数的平
均数,它表示的是哪一场的得分吗?那么它表示什么意思?〔它不是8号哪一场的得分,而
是8号三场的平均数,表示8号三场的整体水平。这就是说,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整
体水平。
追问:谁能说一说,在这里9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它表示什么意思?
3、归纳总结。谈话:平均数在统计中经常用到,它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也可以代表一组数据与其它组数据进行比拟。
四、稳固拓展、应用概念
谈话:刚刚,我们用平均数帮助蓝队教练确定了上场的人选,再来用平均数的知识
研究一下两队队员的身高情况。
1、估计平均身高,体会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出示问题:红队场上五名队员的身高如右图。
6号78没上场116
〔1〕小明说:红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他说的对吗?为什么?
〔2〕算一算,他们的平均身高到底是多少?
小结:平均数一定比该组数据中的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也就是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
间。
2、猜身高,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1〕两人比拟。
①提问。谈话: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研究队员的身高问题。请看屏幕,这是7号和9号的
平均身高,这是9号队员的身高,谁能说说7号队员的身高在哪个位置?为什么?
②演示交流。预设:7号身高应该比平均身高高。同意吗?高到什么程度谁来演示一下?
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说。
③小结。谈话:看来7号高出平均身高的局部和9号比平均身高矮的局部应该是相同的。
〔2〕三人比拟。
①提问。谈话:现在2号又来了,如果现在的平均身高是2号、7号和9号三人的平均
身高了,那2号应该多高?如果7号和9号一样高,那2号又应该是多高?
②演示交流。谈话:谁来演示一下?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说。
③小结。谈话:看来2号高出平均身高的局部和7号、9号比平均身高矮的局部的和应
该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平均数就是把多的和少的匀一匀,匀得正好一样多。
3、改编课本自主练习第2题,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体会平均数描述的是一组数
据的整体水平,而不是个体的水平。
五、回忆总结、梳理方法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方法?有什么
感受?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知道平均数是一种常用的统计量,在生活中经常帮助人们进行
统计分析并作出决策。
六、举例〔生活中的平均数〕
谈话:同学们学得不错!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运用到了平均数的知识,我们一起来
看一看。谁还能举个例子?
四、小结
五、作业练习1、2
六、教学反思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03:41: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5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