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节制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2-12-11 12:17:45 阅读: 评论:0

中考科学专题分类集训2019-削铅笔拼音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connie talbot)

1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及其哲学意义初探

“认识你自己”是希腊宗教圣地德尔斐神庙墙上的箴言。苏格拉底多次提及

这句箴言,视其为实践哲学的精神法则和处世的人生信条,并将其作为哲学研究

的主题。在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中,他提到了“认识你自己”的相关涵义,为

人们认识和理解这句箴言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研究路线。

一、“认识你自己”的涵义

(一)自知无知

作为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除了知道自己无知外什么都不知道”。

苏格拉底的朋友凯勒丰去了德尔斐神庙,他问那里的神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

明。女祭司回答说没有。听到这个神谕后,苏格拉底非常困惑。因为他自认为自

己没有什么智慧,但是神又不可能撒谎。于是,他决定去拜访有智慧的政治家、

有名望的诗人和有本领的工匠。然而结果让他大失所望,他发现他们并不是真正

的智慧,只不过是不懂装懂罢了。最后他说:“真正的智慧是神的财产,而我们

人的智慧是很少的或是没有价值的,那个神谕无非是他用来告诉我们这个真理的

一种方式。在我看来,神并不是真的在说苏格拉底,而只是在以我的名字为例,

他就好像在对我们说,你们人中间最聪明的是像苏格拉底一样明白自己的智慧实

际上毫无价值的人。”在他看来,真正的智慧只有神才配享有,人的智慧是没有

价值的。人只有承认自己无知,才能称得上有知或智慧。苏格拉底也明确说道:

“他们很不情愿承认这个事实,他们在有些地方假装有知识,而实际上一无所

知。”这就是自知己无知和自以为己知之间的重大差别,实际上也证明了“认识

你自己”也即自知己无知,无知即智慧。

(二)察看人自己的能力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苏格拉底问曾经到过德尔斐神庙的欧绪德

谟是否看过、思考过“认识你自己”这几个字,有没有察看过自己是怎样的人。

欧绪德谟说他没想过,但却自以为认识了自己。后来苏格拉底说:“必须先察看

了自己作为人的用处如何、能力如何,才能算是认识自己。”只有认识了人自己,

才能知道什么事适合自己,并且才能分辨自己的能和不能,从而给自身带来极大

的益处。相反,那些对自己的才能未加以正确察看和估计的人,却会遭受祸患和

不幸。所以,“认识你自己”就是要察看自己的用处和能力,对自己的才能有一

个正确的评估。

(三)学会节制,万勿过度

在柏拉图《卡尔米德篇》对节制的探讨中,克里底亚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重

2

新对节制进行定义。克里底亚说:“我几乎要说,节制的本质就是认识自己,在

这一点上我和那位在德尔斐神庙刻下‘认识你自己’这句铭文的神的看法一致。”

“如果我没弄错,那么这句铭文写在那里用作这位神对进入庙宇者的欢迎词,就

好像人们通常所用的欢迎词‘万福’是不正确的,而要用‘节制’这样的告诫要

好得多。”“‘认识你自己’和‘要节制’的意思在我看来是一样的。而随着这些

语词的使用,人们以为它们是不同的。后来的贤人又添上‘万勿过度’。”从克里

底亚的话中可知,“认识你自己”的重要表现就是要节制,节制的本质就是要认

识自己。要想认识人自己,必须做到万勿过度,保持节制。如能节制,人便能认

识自己;如不能节制,人就不能认识自己。“节制”一词的意思就是人要谨慎、

聪慧、心智健全等,是人的德性的重要表现。希腊人憎恶高傲、自以为是、自高

自大和目空一切这些品质,而把“节制”视为其对立面。在这里,“节制”表现

出了对人的品行的规定,不容许人对其所限定的范围有所逾越。

(四)考察灵魂,追求智慧

智者把人的感觉作为是非判断的标准,如此一来,真假便无界限划分。苏格

拉底作为智者的竞争对手,严厉批判智者的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以便探寻和确

立普遍的、不变的、永恒的知识。为此,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关注灵魂,追求智

慧。他说:“哲学家并不关心他的身体,而是尽可能把注意力从他的身体引开,

指向他的灵魂。”身体的诸感官、痛苦和各种快乐会把灵魂引入歧途,成为考察

真理的障碍。要想获得确定的、普遍的知识,人们应该抛却身体的诸感官、欲望

和恐惧,对灵魂进行认识和考察。苏格拉底说:“如果我们要想获得关于某事物

的纯粹的知识,我们就必须摆脱肉体,由灵魂本身来对事物本身进行沉思。”要

想获得这种“纯粹的知识”,必借助灵魂。“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识人的灵魂,

依靠灵魂去追求智慧。他说:“实际上,使勇敢、自制、诚实,总之一句,使真

正的善得以可能的是智慧。”智慧本身作为一种净化方式,洗涤人类情感的罪恶,

使人实现真正的道德理想。所以,“认识你自己”在于认识灵魂,积极去追求智

慧,从而实践哲学。

二、“认识你自己”的哲学意义

“认识你自己”就是对人的本质(灵魂)进行考察和反思,从而确立一个追

求智慧和善的主体“自我”的存在。这个主体“自我”有其认识的局限性,故以

追求智慧和真理为其毕生的奋斗目标。因此,“认识你自己”有着深刻和丰富的

哲学意义。

(一)“认识你自己”实现了哲学主题从神和自然到人和社会的转变

古希腊早期,希腊人对诸神有着极大的崇拜和敬畏之情。他们遵从神谕,视

诸神为正义、勇敢、光明等的象征。“在城邦时代,神被视作城邦的最高庇护者,

3

作为神之居所的神庙也就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建筑,更被认为是城邦的标志,是国

家意识的体现。”271所以,诸神享受着希腊人对其的尊敬和崇拜。人不能对诸

神有半点亵渎和逾越。人性被淹没在诸神的统治之中,人也是通过神话才得以认

识自己。到了自然哲学时期,自然哲学家们把自然纳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抱着极

大的热情去探讨宇宙万物的始基和本原,试图找到主宰宇宙万物的终极原因。于

是,自然便成了哲学研究的主题,人也同样淹没在自然万物中。到了德谟克利特

时期,自然哲学发展到了极盛,不可避免走向衰颓。

与智者同时代的苏格拉底面对此思想困境,毅然把哲学主题由神和自然转变

到人和社会,并对智者的学说进行批判和继承。“他(苏格拉底)也是第一个论

述生活行为的人。”“他在工场和集市中讨论道德问题,因为他确信研究自然对我

们的生活没有意义。”898于是,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哲学命题,

劝诫人们对自身要认识和关注,并积极和身边的人探讨灵魂、智慧、自制、善和

诸美德等,把哲学重点移到了人和社会上。此后,他也是沿着这个方向实践着自

己的哲学,并拟定了哲学未来发展的方向。黑格尔说:“苏格拉底实践了这条诫

命,他使‘认识你自己’成为希腊人的格言;他是提出原则来代替德尔斐神的英

雄;人自己知道什么是真理,他应当向自身中观看。”1196苏格拉底引进了新神,

而这个新神就是他心中智慧和原则的表现者。他相信和遵从心中的神,并提出“认

识你自己”这个原则来代替德尔斐的神,把注意力放在了人的身上。与此同时,

苏格拉底还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实现了哲学研究的重大转向。苏格拉底实

现的哲学转向实际在于“突出关于人和社会的知识的重要性,引导人们关注人类

自身的问题”1286。于是,哲学便在人间扎下了根,朝着苏格拉底指引的方向发

展。

(二)“认识你自己”确立了人的历史主体性

苏格拉底在自然哲学研究达到极尽之际,把哲学的主题从自然和神转到了人

的身上,实际上就是确立了人类的历史主体性,“认识你自己”正好对这一意义

进行了表述。叶秀山先生认为:“苏格拉底哲学的重大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

次在真正的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13466这个“自我”就是人类的历史主体性,

哲学也就是通过这个“自我”来对世界的本原、演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探究

的,从而实现了哲学的“自我”思考。所以,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

箴言,高扬了人的主体性,把人放到哲学研究的中心。人作为历史主体,应该正

确认识和评估自己的能力,发挥出作为历史主体的优势,从而有效地探索和认识

客观世界。“因为哲学思考就是一种自由的思考,只有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才有可

能自由地进行哲学的思考。”1435“自我意识”即人类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只有

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才能进行自由的哲学思考。“认识你自己”就是一种对人

4

类主体性的宣示,而“自我意识”正好就是其本质表现。

(三)“认识你自己”高扬了主体人的反思性

苏格拉底一向以无知自称,并提出“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和精

神法则。“认识你自己”在苏格拉底看来,就是要以无知为知,对人自身进行反

思,让主体人进行自我定位。关于人的反思性的另一方面,他说道:“不可一日

不谈论善和其他各种主题,你们听到我和其他人谈论和考察这些事情,这确实是

一个人能做的最好的事,不经受这种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327苏格拉底

主张对善和其他各种主题进行考察,其实就是借助主体人自身的反思性来实现这

项活动,从而过一种有价值的生活。这种反思就是主体人认识和观照自身的灵魂、

德性和智慧,对善和其他主题进行考察和辨清,以此来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进

行规定。“认识你自己”要求“一切爱好学习的人都必须思考他们自己,并且相

互讨论。”364主体人对自己的思考其实就是一种反思,一种对自身的认识和考

察。这是一切爱好学习和想要认识自己的人必须具备的精神。苏格拉底倡导对人

自身的认识,企图建立完美的理性知识,其结果就是“内在反省的原则被成功地

唤醒了,并把对外部存在的沉思热情转向了对精神生活之价值的沉思”15120。正

是依托“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苏格拉底实现了对精神生活的思考,并建立起

“内在反省的原则”,高扬了主体人的反思性。

(四)“认识你自己”唤起了人追求智慧的使命感

“认识你自己”就是要关注人的灵魂,追求智慧。人应该自知己无知,去追

求普遍的、永恒的、不变的知识。因此,苏格拉底服从神的命令,履行神给他安

排的义务。他去考察人们的智慧以辨清有知或无知,去和人们交谈以探究真理和

美德,去和不公与不义作对以彰显公正和正义。在他面临决定生死的审判时,他

还是坚定奉行神的命令,以是对非,而不是以错对错。他说:“我已经习惯了灵

异的声音,它在过去一直是我的伴侣,如果我将要做什么错事,无论事情多么微

小,它都会加以阻止。”330但是在他面临最为凶恶的审判时,神灵并没有发出

神圣的警告,即使在他申辩发言时也是如此。在他看来,死亡是一种福气,而人

们错认为死是一种恶。所以苏格拉底为了真理和智慧,毅然赴死。他认为人死后

灵魂会抵达另一个世界,和诸神在一起,享有幸福和智慧。“任何事情都不能伤

害一个好人,无论生前还是死后,诸神不会对他的命运无动于衷。”331于是,

苏格拉底在危亡时刻更加坚定了赴死的决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伤害他的灵魂和

精神,也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他对智慧的追求。诸神会为他的灵魂提供寄居地,他

死后也会和诸神在一起。最后他说:“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

去活,但是无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332这就是苏格拉底对

智慧追求的强烈使命感,即使是死也毫不畏惧。使苏格拉底生和死的真正原因就

5

在于他对智慧执著地追求,死对于他而言就是一种很好的归宿。

卡西尔在《人论》中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

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

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人

只有认识了他自己,才能认识这个世界,从而去改造世界。自我认识对于我们来

说,仍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2:17: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56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节制的意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