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贤哉,回也!
(十四)例举颜回“不相”
详解:本章是紧接着上一章的意思来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是典型的“恶
衣恶食”了,“人不堪其忧”,这里的“人”就是“人不知”的人,就是不能行“圣人之道”
的人,他们对这种情况不能忍受,但“回”,颜回,孔子最出名的学生,也是孔子心目中立
志行“圣人之道”的一个典型,他“不改其乐”,孔子因此给“贤哉,回也!”的赞誉,而且
是一句话前后两次。为什么?因为此颜回能“不相”,是真立志行“圣人之道”。
必须强调的是,颜回这个“安贫乐道”的典型,并不是故意去“贫”,并不是故意要“恶
衣恶食”,也不是如某些宗教所教唆的故意去苦行,这些都是严重地“相”了,这些都是和
君子谋“圣人之道”所必须坚持的“不相”原则背道而驰的。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11:12: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53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