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
气质情感等核心因素,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在我们少数民族中,有10个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的“藏戏”、“热贡艺术”、
“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蒙古族的“长调”、“呼麦”;侗族的“大歌”;
朝鲜族的“农禾舞”;西北少数民族的“花儿”;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
卓简与你一起回味与欣赏:
-01-藏戏(传统戏剧)
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
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
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
有人声帮和。
-02-热贡艺术(民间美术)
2006年5月20日,热贡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热贡艺术是中国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具广泛影响的流派,从十五世纪开
始,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流域。数百年来,这里有大批艺人从事
民间佛教绘塑艺术,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妙,都为其它藏区所少见,故被誉为“藏
族画家之乡”,而同仁地区在藏语中称为“热贡”,因此这一艺术便统称为“热贡艺术”。
勤劳的热贡艺人数百年来足迹遍及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国内各地和印度、尼
泊尔、泰国、蒙古等国,给这些地方留下了众多精美艺术品。
这门独具一格的古老藏族文化艺术,其作品造型准确生动,工笔精细绝美,色彩艳亮,
富于装饰性。其质朴的画风、匀净协调的设色、惟妙惟肖的神态刻画,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
勤劳的智慧和灿烂的文化。
热贡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枝瑰丽的奇葩,也是藏族不同地区之间、藏汉民族文化之
间交相辉映的产物。
-03-格萨尔(藏族史诗)
2006年5月20日,格萨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年,《格萨尔》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格萨尔》是一部篇幅极其宏大的藏族民间说唱体英雄史诗。这是我国藏族人民在十一
世纪以来漫长的岁月里,用集体智慧创作出来的一部极为珍贵的文学巨著。
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斯)尔》也叫《格萨尔王传》。主要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
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
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
-04-玛纳斯(史诗)
2006年5月20日,玛纳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
玛纳斯,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玛纳斯描写了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前仆后继、率领柯尔克孜人民与外来侵略者和各种邪
恶势力进行斗争的事迹。《玛纳斯》体现了柯尔克孜人顽强不屈的民族性格和团结一致、奋
发进取的民族精神。
-05-长调(民歌)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
遗产代表作”,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
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
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
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
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06-呼麦(民间音乐)
呼麦(图瓦语:Х
өө
мей;蒙古语:Х
өө
мий,意为“咽喉”),又称喉音唱法、双声
唱法、多声唱法或浩林潮尔,是阿尔泰山周围地区诸多民族的的一种歌唱方式,并非蒙古族
所独有。
呼麦是阿尔泰山原住民族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早在12世纪蒙古形成民族之前
就已在广袤的地域上流传: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
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
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
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
-07-大歌(侗族歌曲)
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
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它
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
音乐中都极为罕见,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
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08-农禾舞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
2006年5月20日,朝鲜族农乐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农乐舞”俗称“农乐”,流传于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等地的朝鲜族聚居区。历
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农乐舞分为十二部分。朝鲜
族农乐(象帽舞、乞粒舞)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9-花儿
花儿盛行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陕西宝鸡以西、四川若尔盖一带及西藏部
分地区也有流传,是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和部分藏、裕固等民族都喜爱的山歌。
多数人认为花儿自明代开始流传。“花儿”,亦称“少年”,又称“山歌子”,因对歌
时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而得名。
花儿是西北人民表达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最好形式。无论是田间收割的阿哥,地
头拔草的小妹妹,还是为谋生而奔走他乡从事长途贩运的人,黄河泛舟的筏子客,猎手,牧
人等等,都是花儿的创造者、传唱者。人们放开歌喉,漫唱嘹亮的山歌,有感而发,情真意
切。纵然生活困苦,但其纯真的情感、热爱生活的天性、对爱情的渴望,并不因生活的压抑
而泯灭,这是流淌于高原人民心中的歌。
-10-木卡姆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是流
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十二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
密木卡姆”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东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在乌鲁木齐等大、中、
小城镇也广为流传。
特别是“十二木卡姆”,它是维吾尔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广泛流传于新疆的南疆地区和
北疆的伊犁地区。
传播传统中华文化,保护传统非遗文化,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9:53: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49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