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救援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2-12-11 09:23:42 阅读:13 评论:0

初一基础知识语文-劳怎么组词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流苏树种子)

1

第十课

名称:野外避险与救援(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

境的自然现象。它包括了: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

等。

一、水害的预防与求生方法

水害是指一切与水有关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包括:洪水、

暴风雨、冰雹、急流、海啸等。

求生方法:

1.在洪水到来时,如果是在坚固的建筑物里,可以爬到建

筑物的上面,同样别忘了带上求生必需品。

在一般情况下,水往往是浅的地方急,深的地方缓;窄的地

方急,宽的地方缓;陡的地方急,平的地方缓。所以急流往往出

现在山坡、壶口、水道变窄处。

2.顺流斜下:如果被急流冲到宽阔的水域,水流会逐渐缓

下来。这时应该是想办法上岸的时候了。游向岸时,不要横渡,

更不能逆流,应该顺应水流的方向,斜着向岸上游去。如果有

漂浮物,就抱着漂浮物,用脚拍打水,这样拍打是有效果的。

3.先下后上:如果是处在有浪、旋涡的湍急区域,千万不要

惊慌,也不要胡乱挣扎。扑腾上来以后马上深吸一口气,干脆

就向水底扎去。水底巨大的翻腾力量会把人掀到很远的地方,

并举上水面。

2

无论是否会游泳,先下后上的原则都适用。即使不在急流

区域,在不需要呼吸的时候,把头放在水里都是节省体力的好

方法。记住:身体在水里比例越大,浮力也就越大。

4.减少负担:尽量甩掉鞋子和吸水后比较笨重的衣物。

口袋里如果装了很重或者吸水后很重的东西,即使很贵重也

要放弃。

5.如果是在一只马上就要下沉的船上,应该提前下水,不

要等到最后。因为船在沉没的最后时刻会形成巨大的旋涡,

很危险。当然,下水之前别忘了穿好救生衣,或者找好可以信

赖的漂浮物。

救援方法:

1.堵截搭救:在急流中,救援人员要跑向下游准备实施搭

救。

2.抛物搭救:如果落水者意思清醒,可以向水中抛投漂浮

物、绳子等物品。

3.下水搭救:不要盲目下水搭救落水者。因为救援者往往

会被落水者牵连而发生意外。

如果你的水性很好,可以下水救援,但是,一定注意不要接

近落水者。你可以伸过去一根木棒让他抓住,也可以递给他一

个漂浮物,总之,一定要让他手里有的抓,而不是抓住你。

如果一旦发生被落水者抓住不放的情况,救助者可以马

上潜水,落水者这时才有可能放手。

3

预防措施:

1.在野外宿营时,先看看这里是不是容易发水的地方。

2.去野外前,听听当地的天气预报。

3.雨季,不要在干洒的河床上宿营。既然是河床,就说明曾

经是水道,现在是干的,下起雨来就不一定了。

4.在可以预料洪水到来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往高处跑,

如果有时间,尽量带上火种、食物、衣服、可以信赖的漂浮物。

这样,一旦跑不了,可以有个漂浮物做依靠。

5.没有高点,或者来不及跑向高点,应该马上寻找漂浮物,

最好是方便固定或者是容易抓住的。

6.如果必须面对水里逃生,又不会游泳,下水前用棉花或

者软布等堵上鼻孔。这是一个必要方法。当人在水下缺氧时,

会不由自主地做出吸入动作。一般从鼻腔吸入的会直接进入

肺部;从口腔吸入的气体会进入肺部,液体会受到阻碍而进入

胃部,这就避免了呛水死亡。当然,这样只是能起到一定的作

用,并不是解决了人可以长时间呆在水下的问题。

7.在暴风雨到来前,选好宿营地;用不透水的布包好备用

的衣服;预备干燥的引火物同样重要。

二、应对泥石流的方法

雨季,地表水饱和后,多余的水分会汇集在一起,向低处流

动。在坡度较大的山坡,水流会将已经被水浸泡得没有固着力

4

的土壤、砂、石砾带走,并形成流体,向下流动。这种现象称

为泥石流。

泥石流多发生在雨季,在雨中和雨后出现。有时,泥石流

的流速很快,有很大的冲击力,可造成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

求生方法:

1.避免滑倒:泥石流最大的危险是埋葬、吞没低处的物体。

如果人在泥石流中滑倒,很可能被接下来的泥石流吞没。所以,

一定要保持身体的高度。站立不稳时,可依靠山坡上的树木,

岩石保持体位。

2.避免撞击:如果泥石流较大,可能带动较大的石块冲下

来,注意躲避。如果身边有比较大的树木或者岩石,可以躲在

后面,以防石块撞击。

3.保护头部:想尽一切方法避免头部损伤,并防泥水呛入

口中。

救援方法:

1.在山坡下方,发现有人被困在泥石流当中,又无法直接

拉出来,可以通过挖掘泥石流的方法营救。挖掘时注意方向,

应该从侧面挖掘,不要垂直挖,以免震动上面的泥石继续下滑,

伤害救援人员。

2.在泥石流正在进行中,应该从侧面,垂直泥石流的方向

5

直接或者间接拉出遇险者,不要顺着或逆着泥石流方向救援

以免越陷越深。

3.如果有人发生休克、昏迷,应及时检查是否发生骨折或

脑损伤。

三、怎样处理中暑患者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下,散热功能调节障碍或调节失

败而引起的不良反映。一般发生在持续高温环境,降温不及时,

或者体质虚弱时。

主要症状:

1.先兆中暑:重要表现为头晕、眼花、乏力、胸闷、口渴、

体温稍微升高等。

2.轻症中暑:重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在纬度以上)、面部潮

红或者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等。

3.重症中暑:高热、肌肉痊孪、意识模糊、昏迷等。

处理方法:

1.出现先兆中暑时,马上让患者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

风处体息,多喝冷却的盐开水,一般可逐渐恢复。

2.轻症中暑时,也应该让患者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

6

处休息,并多喝冷却的盐开水。除此之外,还要解开患者的衣

服,在头部和胸部作冷敷,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

3.中医的刮痧疗法对治疗中暑也很有效。

4.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原则上应该马上送医院治疗,做电

解质平衡治疗在野外,可以采用物理疗法,如扇风、大面积冷

敷、酒精擦浴等。

预防措施:

1.高温环境工作,要间歇性休息,每次工作时间不要太长。

2.出汗过多时,喝水要加入一定量的食盐(稍微感到咸味

的浓度)。

3.伏天在太阳下活动,要尽量穿着浅颜色的衣服,并戴好

遮阳帽。

4.穿越沙漠时,尽量选择晚间赶路,白天休息。

四、地震中的救生方法

地震是地壳压力的释放方式,是地球自然运动的结果。地

震具有范围广、突发性、破坏性强等特征。地震不但直接毁

坏建筑,间接的破坏性也不小,如引发山体滑坡、洪水、海啸

等。

地震的预报工作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课题,但是,对于个

人来讲,能够预知地震到来是十分困难的。

7

在野外,有经验的人可以通过动物的异常行为预感地震

的发生。因为动物可以敏锐地感觉到前震的发生,并在地震的

前夕做出反应。例如:冬眠的动物会提前返回地面;哺乳动物

会频繁向同类发出警戒信号:鸟类会高枝惊叫:家畜会焦躁不

安。

求生方法:

1.在晃动中,保持平衡或通过滚动的方法,逃离建筑物或

可能有重物压下来的地方。

2.在建筑群中,一时无法逃离,可以选择角落或者有较好

支持物(如:保险柜、结实的家具)的位置。

3.如果在车里:周围没有建筑物或山崖,马上停车;如果有,

加大油门驶离危险地带停车;没有特殊情况尽量留在车里。

4.在山上,尽量往山顶移动。

5.在平原,尤其是黄土地面,如果要趴在地上,就会减少掉

进裂缝的几率。

6.在乱石岗,蹲在原地,以免摔倒。

7.在堤坝下,马上逃离,以免堤坝决口。

8.如果时间允许,逃跑或躲避时,随便拿点水和食物,一旦

被困,可以延长等待救援的时间。

9.如果被压在废墟中,认真分析你的处境,并制定逃生计

划。如果在覆盖物不多的情况下,要自己想办法爬出来,移动

8

覆盖物时要试着用力,以免引起新的倒塌。

如果覆盖物较多,确定不可能逃生,要耐心等待救援。等

待期间要合理分配体力和给养(如果有给养的话)。不要大喊

大叫,因为在地震发生后的短时间内是没有救援人员的。等待

期间要时刻鼓励自己,增强信心。要知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希望和意志可以延长人的生命。

听到有人活动,立刻通过呼喊、有节奏敲打发声等方式发

出求救信号。

救援方法:

1.搬动废墟覆盖物时,要遵循先上后下的次序,观察倒塌

物的上下结构,以免引起新的倒塌。

2.挖掘时,开始可以使用大型机械、工具,发现室内物品和

服装等日常用品时,尽量徒手操作,以免给遇险者造成伤害。

3.救援人员要有保护设备,并时刻警惕余震发生。

五、火灾的预防求生与救援

火灾的成因很多,雷电、火山、摩擦、化学反应、爆炸、

人为因素都可能引发火灾。火灾除直接引起烧伤外,火灾引起

的塌方、窒息、一氧化碳中毒等也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因

素。

求生方法:

1.如果只是衣服着火,可以马上脱下衣服拍打,如果一时

9

不方便脱下,可就地打滚将火压灭。

2.如果是被火围困,即使衣服着火,也不要脱下衣服。衣服

可以保护身体不被烧伤。

3.遇有浓烟、一氧化碳、有毒气体时,应避免烟呛。可用

湿手巾捂住口鼻,并尽量使自己贴近地面。

4.利用隔绝层:棉被、苫布、麻布等虽然能燃烧,但可临时

阻挡火焰和热辐射。把衣服弄湿再穿越大火。

5.顶风逃跑:在草原遇到草地大火,一定要向来风方向转

移,在被大火包围时(火已经接近时),要顶风逃跑。

6.利用地形:在野外,如果遇到大面积火灾,可以利用附近

的地形逃生,最佳的地点是水塘、河流。其次是缺少植物的干

涸河道,乱石岗。

7.建立空地:如果被火包围,又无法逃脱,而附近的草丛又

很快可以燃烧完。那么,主动烧出一块空地,并躲在空地上也

是有效的逃生方法。

8.如果在野外被火包围,而又可以确定无法通过大火逃

出火海,有一个冒险的方法:找一个可以挖掘的地方,挖个地洞

钻进去。

救援方法:

1.阻隔氧气:没有氧气就不可能燃烧,阻隔空气是有效的

灭火方法。例如: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住,马上熄灭;刚燃烧的

火苗用毯子、棉被一盖就灭。室内着火,不打开窗户也会减少、

10

至少是不帮助燃烧。

2.打防火道:在火势凶猛,无法直接扑灭时,可以在火点周

围拆除可燃物,使火势无法曼延。在城市可以通过拆除建筑物

的方法实现;在野外,可以砍伐树木、割草,也可通过火烧的方

法烧出防火道。

3.对烧伤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没有消毒、包扎条

件时,尽量使患处与外界隔离,可以用干净的塑料布覆盖患处,

或者用干净的塑料袋罩住受伤的股体。

4.对窒息患者,马上进行急救(参阅本章的野外急救)

预防措施:

1.在有易燃物品的地点工作、活动,应该预备灭火设备。

2.在高楼办公,而楼内人员复杂,有火灾隐患,除公共防火

设施外,个人应配备逃生面罩。

3.在野外生火,要有专人负责。

注意:生火地点要远离树木、草丛;不要在风口点火;有风

天点火要用石块、泥块垒好防火墙:干树叶会引起飞舞的火星,

有风天不要往火堆里填加干树叶。

4.学会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注意事项:

1.除非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遇到火灾马上报警无论

在什么时候都是必须的。

2.在救援人员没有到达前,应该积极组织灭火,救助伤员。

11

3.在楼上遇火,千万不要乘电梯,应该从方便楼梯逃生。现

代建筑一般都在建筑物外侧墙体上设有火灾疏散通道,这里

应该是首选的逃生路线。

六、紫外线伤害预防与处理方法

紫外线的强度在不同的地方有一定的差异。在高原地区、

臭氧层比较薄的区域紫外线就比较强烈。在雪域,由于紫外线

受到冰雪的反射,被吸收的少,所以会比其他地方强烈得多。

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表现为晒伤和雪盲。

受害症状:

1.紫外线对皮肤伤害主要表现为:皮肤灼伤(红肿、起泡、

脱皮)、皮肤息肉、局部开裂等。

2.雪盲的主要症状是: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畏光、红肿、

流泪、角膜粗糙、角膜起泡、疼痛、晶状体浑浊等。

处理方法:

1.紫外线灼伤一般无须特殊治疗,防止继续伤害是关键。

2.在野外,雪盲的治疗也以防止感染和恢复为主:防止继

续伤害;使用抗菌(口服、滴眼液);覆盖遮光(戴上眼罩)。不要

因为眼睛痛痒而揉搓眼睛。

戴隐形眼镜的,要摘掉。

预防措施:

1.用衣服把暴露的皮肤包裹起来,可以遮挡一定的紫外

12

线。遮盖效果要看服装的材料。

2.尽量戴有宽边的帽子。在有强烈紫外线的地方,甚至手

套也不可少。

3.如果皮肤非暴露不可,一定要用防晒用品。市场上的化

妆品柜台有防晒霜出售。专业登山和冰雪地区活动一定使用

专业防晒霜。

4.防止发生雪盲的方法很简单,戴上登山眼镜是最简单

最有效的方法。

5.如果你不是主动去野外活动,而是在野外遇险,当然不

可能事先预备护目镜。这时的防止发生雪盲的方法只有眯起

眼睛,并在休息的时候闭上眼睛。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9:23: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48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整齐的反义词
标签:救援的意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