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孟母戒子

更新时间:2022-12-11 08:33:20 阅读: 评论:0

核按钮2019版答案-启拼音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貂多少钱一只)

《孟母戒子》原文及译文赏析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

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

阅读训练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孟子辍然中止(突然停止的样子)处士笑而然之(认为…是对的)

②何为中止?(为什么)何有于我哉?(何有,即有何,有什么)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失:(諠)②此:(是)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D)

A、呼而问之B、以此戒之C、多作自能见之D、自是之后

二:

1.这篇短文主要讲____的重要。

2.孟母剪断正在织的布匹,是为了告诫孟子。

3.“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这句话中,“其母”的“其”

指,“其织”的“其”是指。

答案

1.熟读成诵(意思对即可)

2.只有达到熟练,才不会像裂织一样前功尽弃。(意思对即可)

3.孟子孟母

[阅读提示]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

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

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注释

(1)少时:小时候

(2)诵:背诵,背书(读出声音来)。

(3)方:正在。

(4)织:织布。

(5)辍(chuò)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

(6)乃复进:然后再背诵下去。乃:于是,就。复:再,又。进:

背诵下去。

(7)喧:这里指“遗忘,忘记”之意。

(8)何为:即“为何”,为什么。

(9)有所失,复得: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

(10)引:拿来,拿起。

(11)裂:割断。

(12)戒:告诫。

(13)自是之后:从此之后。自是:从此。

译文

孟子小时候,在他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

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

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

(后来)又想起来了。”(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以这件

事作为警告。从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启发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能半途而废,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

致志,不应当因环境嘈杂而分散注意力。故事也同时告诉我们:作为小

辈要善于理解长辈的教导,因为长辈总是为我们好。

这篇短文主要讲(熟读成诵)的重要性。

方法

父母教育孩子要用适当的方式,言传身教,事半功倍。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8:33: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45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萌芽投稿
下一篇:its是什么意思
标签:孟母戒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