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什么”
——语文本体与语文构成
1.本体论的提问与构成论的回答
语文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有许多种:语言+文字,语言+
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历来的争论大致上都是在“文
字”“文章”“文学”和“文化”之间的选择或权重的分配上。
从来没有人想过,“语文是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
A+B用这种回答方式是关于“语文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
吗?
这里,我们需要区别两个概念:本体与构成。
语文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是一个语文本体论的问题,它
要回答的是,语文的本源与实质。而A+B这种回答方式,则
是一个语文构成论的回答方式,它所回答的,是语文有哪些
成分和要素。
语文本体论,属于语文教育哲学的范畴,对这个问题的
回答,就构成一个人的语文观;语文构成论,属于语文课程
论的范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一个人的语文课程观。
如果说语文的本体论设问所期待的答案是“语文是什么”,
那么,语文构成论设问所期待的答案则是“语文课教什么”。
这两个问题处在不同层次上,它们的答案,也处在不同的领
域。
从研究方法上来讲,语文本体论是一种认知思维,它需
要的是思辩。它首先要确定人的实践系统,然后弄清楚语文
在人的实践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他实践系统的关
系,最后才能对语文的本源与实质作出判断。过去,我们试
图用释名的办法来获得答案,要么是求之于训诂,要么是求
之于“语文”名称发明人的约定;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求之
于语文教材或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这都不是语文教育哲学
的研究方法。训诂法也好,考证当事人的约定也好,从教材
或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中总结归纳也好,都是证实的办法。
这种办法把语文教学当作一种“客观实在”而不是当作一种
“实践设计”来看待,陷入了一种以实体证明来探寻本源和
实质的路子。语文教育首先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它的本源
和实质,是人的一种价值选择。忘记这一点,永远也无法获
得关于语文本体的说明。
语文构成论的研究方法则与之相反,它是一种筹划性思
维,它需要的是归纳、总结。它首先要确定的是语文课要达
到什么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开展哪些活动,开展这些活
动要涉及到哪些“材料”,从这些活动和“材料”中,就总
结出语文教育的成分和要素。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7:38: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43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