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体育颂作者

更新时间:2022-12-11 07:03:57 阅读: 评论:0

正规免费中考冲刺班-拂袖成云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快乐的一天)

《体育颂》说课稿

一、说教材:

《体育颂》这首散文诗热烈、充满激情的歌颂了体育,把体

育看成是美丽、正义、勇气、荣誉、健康、进步与和平的化身。

全诗高度评价了体育在现代社会的功能和作用。这篇课文是一首

散文诗,诗人用充满诗意的形象化的语言赞颂体育,每段以“啊”

字开头奠定了抒情色彩,每一自然段都可以从句末找到押韵的文

字,例如第一段就有“力”、“地”、“已”、“意”、“地”,其它的

段落也具有同样的语言标志。体育被诗人拟人化,运用第二人称,

使文章亲切而热烈,情真而意浓。全文采用比较简短的句子构成

段落排比,以简洁明快的节奏表现高昂、欢快、活泼的激情,读

起来琅琅上口,音韵铿锵有力。

二、说教法:

此篇散文诗,主要以朗读的方法来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朗

读的基调,体会作者的激越、高昂对体育充满赞美的激情。

三、说学法: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四、说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的愿望,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鼓励

学生投身体育事业,树立为体育事业作出贡献的理想。

五、教学重难点:

1、抓住各段领起句,把握它们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感受

作者的情感。

2、引导正确领会体育真正的内涵,认识现代体育对人类产

生的巨大影响。

六、教学安排:

1、有条件的学生可上网查寻有关奥运会及顾拜旦的资料,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此环节在课前完成)

2、朗读指导,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品味文章内容及感情。

3、合作探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热情,在合作中

探究。

4、品读,让学生选择自己体会较深或喜欢的段落进行品读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5、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说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

1、多媒体展示引入

2、速读资料,了解作者。

3、学生初读,处理生字词。

4、教师范读,把握基调。

(二)研读课文。

1、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赞颂体育的,

写出内容提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从以下九个方面赞颂体育的:

1)体育是生命的动力。

2)体育能塑造美丽。

3)体育能体现正义。

4)体育能使人赢得荣誉。

5)体育能培养人的勇气。

6)体育能给人带来乐趣。

7)体育能增强体质。

8)体育可以推动进步。

9)体育可以促进和平。

2、学生激情朗诵:

1)学生任选一段自己最喜欢或者理解最透彻的段落反复品

读,在全班交流时做到先表情朗读,再对文段进行理解。(学生

展示)

2)学生质疑并解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

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

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

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选择自己体会较深或

喜欢的段落进行品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感受文本亮点:

(1)语言隽永,句式整齐,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如

“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条

理……且段末押韵。

(2)拟人和排比等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使

文章具体、形象、生动,一气呵成、有气势。

(3)运用第二人称,使文章亲切而热烈,情真而意浓。

(4)段首中心句构成排比段。

(四)总结课文:

这首散文诗热烈歌颂了体育,阐明了体育的内涵,揭示了体

育对个人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五)巩固练习

模仿本文散文诗的形式,结合自己对“幸福”的切身体验写

一小段文字歌颂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振颤,幸福就是没有

痛苦的时刻,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

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空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的

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

八、说板书设计:

1)体育是生命的动力。

2)体育是美丽。

3)体育是正义。

4)体育是荣誉。

5)体育是勇气。

6)体育是乐趣。

7)体育是健康。

8)体育是进步。

9)体育是和平。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7:03: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41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目标飞行器
标签:体育颂作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