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相长教案
【教材分析】
《教学相长》节选自《礼记》中的《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
它是一篇有关古代大学教育的论文。它首先阐明教育能够化民成俗的重要功能,
因而国君必须尊师重道,使全民知道学习的重要。它是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教
学原则、教学方法的总结,是研究中国教育史的经典著作。
《教学相长》主要论述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文章开头运用了类比的手
法,从“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
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的道理。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
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
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最后得
到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并且言简意赅,浅显易懂。
【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掌握几种文言字词的学习方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
文。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领
会文中教学相长的道理。
3.通过诵读法反复朗读背诵文章,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4.领会教学相长道理,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掌握几种文言字词的学习方法。
难点:理解文章大意,领会文中教学相长的道理,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一案两单
【教学过程】
2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
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作品,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礼记》
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其中很多篇章具有相当
的文学价值,有的短小生动,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
永,它对我国几千年的思想、教育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就让我们一
起来研读其中的一篇《教学相长》。
二、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熟读课文,给加点字的注音。
佳肴
.
(yáo)自强
.
(qiǎng)兑
.
命(yuè)学
.
学半(xiào)
三、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1.教学相长,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但不去品尝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
方。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反省自己;知道了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然
后才能自我勉励。
5.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6.《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分析课文,质疑解难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明确:“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文章开头从“虽有佳肴”引申到“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
3
系。最后得到教学相长的结论。
2.读完本文,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畅谈。
3.你还了解《学记》中的其他有关学习的内容吗?
明确:例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译: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
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译:单独学习而不与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孤陋寡闻。
五、梳理归纳,盘点提升
几种文言现象:
1.古今异义
虽
.
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不知其旨
.
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虽有至
.
道(古义:好到极点;今义:到)
教然后知困
.
(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教学相长
.
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
2.通假字
《兑命》曰:“学学半。”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达标测试】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教学相长()(2)不知其旨
.
也()
(3)虽有至道
..
()(4)是故
..
学然后知不足()
(5)教然后知困
.
()(6)然后能自反
..
也()
(7)然后自强也()(8)教学相长
....
也()
(9)学学半
...
()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4
(1)虽
.
有至道古义:()今义:()
(2)不知其旨
.
也古义:()今义:()
(3)虽有至
.
道古义:()今义:()
(4)教然后知困
.
古义:()今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教学相长,弗食,不知其旨也。
翻译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翻译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翻译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翻译
(5)故曰:教学相长也。
翻译
(6)《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翻译
4.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布置作业】
掌握字词及译文,完成相关练习。
【自我反思】
【知识链接】
《礼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重要文献,全书共收集论文49篇,大多
成文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由汉代哲学家戴圣选编成书。无论从理论的重要性和流
5
传的广泛性上说,这本《礼记》都远远超过由戴圣之兄戴德所选编的另一本称作
《大戴礼记》的选集。《礼记》是“四书五经”中的一“经”。《礼记》对包括
冠礼、婚礼、燕射礼(交往礼)、丧礼、祭礼这五大礼作了全面的规范,使传统的
中国社会中的人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有“礼”可循。除了“礼”,文集还收集
了多篇有重要理论价值的文献。《礼运》篇中提出的“天下为公”、“大同”和
“小康”的观念,是中国古代的最高社会理想;《乐记》是一篇美学论文,对艺
术理论提出了深刻的见解,这两篇还分别从历史演变和从人性的角度说明“礼”
的起源这一理论问题。《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最富哲学和伦理思想的
文献,它提出了影响中国社会二千多年的社会伦理和人生修养理论。宋代哲学家
朱熹将这两篇文章抽取出来作为单行本与《论语》、《孟子》一起列为“四书”,
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性教材。《礼记》在重视“礼”与“乐”的同时,还重
视“学”。《礼记》中的《学记》是文化史上最早的专题教育论文,《学记》介
绍了古代学校和考试制度,讨论了学的重要性,并指出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化民
成俗”(见所附原文)。《礼记》一书记载了大量的有关先秦的典章、礼制、文物
以及儒家的治国理想,对于我们研究传统文化和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
伦理、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6:49: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41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