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历久弥新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2-12-11 06:46:58 阅读: 评论:0

初一语文试卷题人教版-印记的意思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平行班)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太庙前的三座雕像代表什么意思?

太庙前的三座雕像代表什么意思?

据传在周王朝太庙的石阶前,曾立有三尊人物雕像,分别为“玉

人”、“金人”和“石人”的形象。这三座雕像有什么寓意?为什么会

立于周王朝供奉祖先的太庙前呢?还是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三尊雕

像的风采威仪吧。

第一尊为以布匝嘴,表情严肃的铜铸“金人”。用布勒住嘴

巴,意为少说多做,惜言如金。胸前勒文“金人”,背后有“无多言,

多言必败;无多事,多事必多患”的铭文。教人慎于言行。

第二尊为双手张开,作侃侃而谈状的“石人”。与“金人”

相对而立,此尊雕像的用意是教人要仗义执言,敢于伸张正义,立场

坚定。面对异端邪说要不屈从,不阿就,心如磐石。石人胸后勒文“无

少言,无少事”。

第三尊为一尊“玉人”,为绿衣打扮,象征玉的温润洁净,

“玉人”表情温恭,谦谨,不动声色的表情似是在教导人们面对一切

都应心如止水,淡然处之。要人们控制内心的欲念,修身养性,克己

复礼,洁身自好,方能守身如玉。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历史沧海横流,大浪淘沙。这三尊雕像已无迹可考,或毁于

兵燹战火,或长眠于地下。但据记载,孔子曾立于周朝太庙石阶下,

抚金人而感叹。出自《说苑》的成语“三缄其口”,其中“三”现在

往往理解为“多”之义。其实,真正的意思可能是来源于周太庙前用

布绕嘴三周的“金人”形象,是对“金人”的客观描写。

穿越千年,我们仿佛依然能够看到周王朝的历代帝王在袅袅

香火中参拜开创基业的先祖,神情恭敬,庄重肃穆。得江山不易,守

江山更难。先王用目窥千里的睿智,为后代子孙廓清了一条通达之路,

使周王朝享祀帝业六百余年。这不可不谓“玉人”、“金人”和“石人”

的教化之功吧。

而这三尊湮没不可考的雕塑,其包含的精神却源远流长,孕

育了一代代的圣贤。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于仁”。重温孔子这些依然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哲

言,无不教人慎于言行,管住自己的嘴巴,防止祸从口出。让那些夸

夸其谈者原形毕露,褪去假象。再现“金人”风范。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昌黎,触龙颜,批逆鳞,

犯颜上书,谏迎佛骨,结果“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但其仗义执言的精神,震古烁今,与“石人”无异。

面对前来劝降的宋恭宗和忽必烈,南宋状元宰相文天祥脱口

吟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这不正是“玉

人”所为吗?守身如玉,高风亮节,纤尘不染,成为彪炳史册的伟丈

夫。

“玉人”、“金人”和“石人”所蕴含的精神内质历经时光的

变迁,不但没有随风湮没,反而历久弥新,成为儒生、士子、知识分

子革命者的精神钙质。朱自清的不食美国的救济粮,闻一多面对反动

派的枪口拍案而起,共产党人面对老虎凳、辣椒水等酷刑折磨,严守

党的机密,视死如归,这不都是“玉人”、“金人”和“石人”三尊雕

塑精神的再现吗?

时光荏苒,流年偷换。流去的只是芜杂尘埃,时间淬火的思

想精华必将在历史长河中赓续传承。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6:46: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41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韩愈的名言
下一篇:呢喃细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