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2
婵娟的博客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2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
其答案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7题.(12分)缜①少孤贫,事母孝
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王献②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
献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王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③布衣,徒行
于路。王献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
《三礼》④。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⑤
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2
(二二)勤训《恒斋文集》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
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译文】
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说:“一天
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
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
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
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
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阅读训练】
1.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2.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愚公者,年且九十。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3.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答:
(二三)诫子书《诸葛亮》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
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
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
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
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
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
【阅读训练】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
②俭以养德
③非澹泊无以明志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
开论述的?
答: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
两句话。
答:
(二四)陶侃惜谷《晋书》
【原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
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
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译文】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
“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
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
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
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②执而鞭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D.去国怀乡
3.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译文:
4.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答:
答案:((一)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
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
苟的精神。(二)1.①不,没有②阻止2.D3.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
回来(继续学习)。4.有。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三)1.
①dàn;吃。②zh?;往往,总是。③jǐ;供应。④Chán;说别人坏话2.B3.
①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洗脸。②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
足罢了。4.①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②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
③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5.岳阳楼记,揭示主题。(四)1.①担心②等到
③才④吟咏2.D3.C4.韦编三绝
五)1.D2.①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②只是致力读书3.勤学苦
练、专心致志4.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六)1.①私下的意思②总
是(常常)③入迷④安祥的样子2.C3.C4.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
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
来成功的基石。(七)1.①降职远调贬官②总是③光,光亮④这2.双脚踏
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3.A4.略
(八)1.C2.①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②等到他高兴了,(我)就又
向他请教问题。3.①他好学,家贫,买不起书,但他借书不失信于人;抄书
不畏艰苦,从而得以遍观群书。②为求得先达的指导,常常远行百里之
外,登门请教,不耻下问,因此他能“卒获有所闻”。4.学习勤奋刻苦,尊
师,求学诚心。(九)1.①向②怎么;开玩笑③在黑暗中走路④点燃蜡烛
2.一个人要有活到才老学到老的精神。(一0)1.离开睡醒2.杨时谦虚
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学习。(一一)1.①到,及②雇用③供给,资助
④大学问2.见译文3.D4.凿壁借光;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读书
勤学苦读。
(一二)1.①钞通“抄”②才③洗④命名2.A、C3.见译文4.C5.一丝
不苟天才出自勤奋(一三)1.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2.只听
弈秋的教导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一
四)1.①zhì;同“识”记②shuì;劝说③xuán;同“旋”,转身④cuōtu
ó光阴消逝2.D.3.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4.C5.要点:①学贵
善思②不耻不问,择善而从之
(一五)1.①提出疑难②也许,或许③增加知识④判断,解决2.C.3.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4.好学尤当勤问(一六)1.①zhī;味美②zhǎng;
增加,促进③虽,suī;即使;道理,dào;道理④kùn;困惑,理解不透2.①
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透。②所以说:
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道理。3.教;学;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4.嘉肴
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教学相长。(一七)1.C.2.涂通“途”;
邪通“耶”。3.①读书具分别炻日,就该重新另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
么迟才改变算法呢!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4.说明了读书学习的重
要性,一个人不论事务有多繁(一八)1.①蚤同早②亡同无2.①哀痛到
了极点②更③谁④过失,错误3.(颜回)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
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4.不迁怒,不贰过。(一九)1.①能够②得到③
白白地④只是2.①狐儿容易悲哀,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②你如
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学费。3.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4.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二0)1.①背②背弃,辜负③见同“现”④拜见2.C3.①苦于没有时
间②见译文4.这句话是为了启发别人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它的用
意是要求人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
目的。(二一)1.B2.①想到②锻炼,此指反复思考③惊讶④详细3.赞
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
忙,只要肯抓紧学习,就必定学有甩获。
(二二)1.治生之道,莫尚乎勤。2.B、D3.以古代圣贤珍惜光阴的榜
样来鼓舞读者,使读者警醒。(二三)1.①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②
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③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
志向④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2.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
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
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
“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3.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
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4.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
远。(二四)1.拿用鞭子打2.B3.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4.赞扬。本文
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文言文阅读精选题(附答案)
(四)阅读《管宁割席》,完成15—18题:(岳阳市)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
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
席分坐,曰:“予非吾友也。”
婵娟的博客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2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
其答案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7题.(12分)缜①少孤贫,事母孝
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王献②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
献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王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③布衣,徒行
于路。王献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
《三礼》④。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⑤
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讲你从中得到的体会。
答案:15.A.曾经B.原来、以前16.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17.译:管宁把席子割开,两人分开而坐,说:“你不
是我的朋友。”18.从择友的角度: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应该选择
学习专注有修养的朋友,交友应慎重。从思想品德修养的角度:应加强
自己品德修养,学习应专注,这样才能成才。从学习环境的角度:要为学
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五)阅读下列诗文,蝉
虞世南
垂緌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②秋风。
注:①垂緌:緌(ruí),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
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所以说“垂緌”。②藉:凭借。
24.你觉得诗人笔下的蝉具有怎样的品性?
25.第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19.用手分开从前20.D21.B22.A23.B24、品性高洁,不攀附
权贵。25.一个人品性高洁,有真才实学,即使没有外界的帮助,也可以
声名远播,取得成功。
(二)
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
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
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
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
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注释:①公孙仪:《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春秋时鲁穆公的相。
③下人:迁就他人。
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枉于法,则免于相免:避免。
B.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尽:都。
C.其弟子谏日,,谏:规劝。
D.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唯:正因为。
3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文:
33.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他什
么样的思想性格?
答案:26.A(A代它B把;因为。c被;给。D代它;的。)
27.①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②庞然大物:指高大的东
西。也用来形容外表强工团大实际却很脆弱的东西。
28.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29.B
30.①童年的“我”,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②“我”善于观察
和发现,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
31.A
32.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
33.公孙仪认为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欠了人情,顾虑到人情,执法就
有失公正。这表现了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性格。
(乙)阅读李肇的《王积薪闻棋》,回答问题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
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
“第几道②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
败矣。”妇曰:“伏局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④,意思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围棋高手。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
棋棋盘纵横各十九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分居
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成过程全凭记忆。③伏局:认输。④复其势:
复验那盘棋的局势。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那盘棋重新布子走
一遍。
4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宿地逆旅()②良宵难遣()
50.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
她们技艺高明具体表现在何处?
51.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
棋艺不及媪妇,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甲)43.(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一》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
法,委婉地规劝。(用含蓄的话劝说或指责)44.①长,这里指身高②穿戴
③偏爱④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或:(受)蒙蔽45.能围
绕内容或写法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述,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
述。示例,内容方面: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
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
讽劝的目的。46.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示例:不盲目
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47.“门可
罗雀”或“门庭冷落”《出师表》48.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
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
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
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乙)49①旅店②排遣,消遣(意思对即可)50此题能答出隔墙下棋
之意即可。示例:婆媳隔墙下棋,手中无子,心中有棋,进退取舍,全凭记
忆。51.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示例:天外有
天,不可孤芳自赏。(或艺海无涯,不可夜郎自大。)
(二)阅读《刺客列传》选文,完成69—71小题。
刺客列传(节选)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
三败北①。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③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
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
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④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
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⑤就⑥群臣之位,颜色不变,
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⑦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⑧,
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
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①败北:战败。②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③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
阿城镇。④坏:倒塌。⑤北面:面朝北。⑥就:趋向,回到。⑦倍:通“背”,
违背。⑧快:快意。
6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以勇力事鲁庄公。()
②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7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②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71、通读全文,你认为曹沫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66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
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67.①这
个消息(或这件事)②聪明68.①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
成后,将要拿去攻打宋国。②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的人还懂得不合理,
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明白事理。69.①替,,做事(或侍奉)②
结盟(会盟或订约)70.①曹沫是鲁国的将领,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
②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他。71.具有胆气过人,
精于谋划,以死卫国的性格特点。
(十六)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80—84题。(乐山市)
岑文本官高而忧
岑文本①初仕萧铣②。江陵平,授秘书郎③,直中书。校省李靖骤称
其才,擢拜中书舍人,渐蒙恩遇。时颜师古谙④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冀复用之。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乃以文本为中书侍郎,
专与枢密。及迁中书令,归家却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对曰:“非
勋非旧,滥登宠荣,位高责重,古人所戒,所以忧耳。”有来贺者,辄曰:“今
日也,受吊不受贺。”江东之役,几所度支,一以委之,神用顿竭。太宗忧
之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反。”俄病卒矣。(选自刘肃《大唐
新语》)
注释:①岑文本(595~645)。②萧铣(583~621),隋末起兵重立梁国号,
建都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市)③“秘书郎”“校省”(检校
婵娟的博客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2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
其答案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7题.(12分)缜①少孤贫,事母孝
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王献②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
献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王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③布衣,徒行
于路。王献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
《三礼》④。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⑤
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侍郎”“中书
令”,均为唐朝时的官职。④谙:熟练。
80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B.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C.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D.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
8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长于文诰,时无逮
②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④其母怪而问之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8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省李靖骤称其才称:称赞
B.及迁中书令,归家却有忧色迁:降职远调
C.恐不与我同反返:同“返”,返回
D.俄病卒矣卒:死
83、下列对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陵平,授秘书郎。
译文:江陵平定后,岑文本进入朝廷任秘书郎。
B.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
译文:唐太宗说:“我自己选拔一个人,你(颜师古)就不再担任原职
了。”
C.今日也,受吊不受贺。
译文:今天,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
D.非勋非旧,滥登宠荣。
译文:我既不是功臣,又不是皇帝的老朋友,却乱用职权得到了很多
的恩宠。
84、下列对文意解说不正确的一句是
A.岑文本一直都在唐朝当官,并多次受到朝廷的奖赏。
B.岑文本当上中书侍郎,原因之一就是唐太宗不想让颜师古官复原
职。
C.岑文本被提拔到中书令后反而感到忧虑,可见他不是狂妄自大的
人。
D.综观全文,岑文本的后半生可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概括。
答案:80、D81、D82、B83、D84、A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郭林宗至汝南①,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
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
不浊,其器⑥深广,难测量也。”
注:①汝南:地名。②袁奉高:和后文的黄叔度都是郭林宗的朋友。③
鸾luán:车;轭a:驾车时套在脖子上的曲木。④弥日信宿:指住了几天。
⑤陂bēi:池塘。⑥器:气量、气度。
8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鸾不辍扼辍:
(2)诣黄叔度诣:
90.你从这个故事中,领悟到做人应当具备哪些美好的品质。(答出一
个方面均可)(3分)
答案:8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86、(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
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87.例如:《红楼
梦》曹雪芹(每答对一处得1分。)
88、(1)化作春泥更护花(2)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3)浅草才能没
马蹄《钱塘湖春行》(4)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
百年(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89.辍:停止诣:到、去、前往、
拜访90.此题答案可多元化,学生言之有理,答对一点即可。例如:做人
要有宽广的胸怀;学会与人相处等等。
全国重点省市中考文言文试题精选精解解
一、莆田市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7~10题。(18分)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
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
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
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
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
业,遂七年不返。
何岳得金不昧
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
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
金为谢,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曰:“俟②
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
去。
【注】①封识:封存的标记。②俟:等待。
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
A.羊子尝行路B.还以与妻
何岳尝夜行因托以寄去
C.还以与妻D.羊子感其言
遂以还之闻其侄以他事南来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6分)
(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答:
(2)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答:
3.请谈谈乐羊子妻是如何巧妙地劝诫丈夫专心完成学业的。(4分)
答:
4.乐羊子与何岳都有拾金不昧的美行,但他们的做法不同。请你对这
两个人的行为作简要评价。(5分)
答:
参考答案:1.(3分)C
2.(16分)(l)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
舍。(2)拾到银子却没人知道,那银子就都是我的了,又怎会贪图这几两
银子呢?(每句各3分)
3.(4分)乐羊子妻用纺织作比,说明读书应当日积月累,不可半途而废
的道理。(大意对即可)
4.(5分)乐羊子是因妻子的劝诫才没有占有拾金的。他乐于接受批
评、勇于改过的精神是可嘉的,但他以丢弃失物来显示自己的清白的
做法不妥。(3分)何岳行为端正,处理方式稳妥,从不贪图他人财物。(2
分)(答案能自圆其说即可)
附加题(1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6分)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
杀之、皇后谏曰:“昔
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
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
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大宗意乃解。又谓房
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分)
答:
(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
么?(2分)
答:
(3)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际点符号
的位置o(2分)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
杀之。
2.对对联。(4分)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参考答案:1、(1)2分(唐)太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宫人,经皇后劝谏
才改变主意。
(2)2分劝谏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3)2分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
马宫人/将杀之。(错、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值为止)
2、4分宽对即可。
示例: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二、杭州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岁,僧
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
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
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
婵娟的博客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2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
其答案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7题.(12分)缜①少孤贫,事母孝
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王献②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
献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王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③布衣,徒行
于路。王献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
《三礼》④。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⑤
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
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
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
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干:岸边。②圮(pí):倒塌。③阅:经历。④棹(zhào):船桨,这里作
动词用。⑤柿(fai):木片。⑥颠:颠倒、荒唐。⑦河兵:治河的士兵。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4分)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
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
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二石兽于水中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以为顺流下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则移其民于河东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
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参考答案:(4分,各2分)(4分,各2分)3.C(3分)
4.①你们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流水
带走呢?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
面的很多了,怎么可拘泥于一般事理主观推断呢?’
(6分,各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5.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
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3分。意思符合即可)
七、文言文阅读(共15分)
(一)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
花。(3分)
(龚自珍《己亥杂诗》)
1.此诗第一句写诗人离别的忧伤,其中直接表现离愁深重的词语
是:。(1分)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
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
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
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
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参考答案:(一)1.浩荡(1分)2.D(2分)
(二)1.①凭依(或:凭借、依仗)②美丽(若答“友好”也可给分)(2分)
2.A(2分)
3.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
出相同的颜色。(或: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
的颜色。)(3分)
4.空一: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空二:千丈见
底
空三:幽静(或:寂静、静等)
空四: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空五:皆生寒树(5分)
九、无锡市
(一)(10分)
约不可失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
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
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
(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
螂守。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罢;停止,取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②是日,饮酒乐,天雨()
③公将焉之()④岂可不一会期哉()
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且焉置土石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不复出焉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乃往,身自罢之。
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候表现出来的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2分)
参考答案:1.①约定②下雨③到,,去,往④难道,哪里(各1分)
2.A(2分)
3.(魏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打猎活动。(2分,意思对就行,“之”
的指代义要译出。)
4.言而有信,或讲信用。(2分)
十二、武汉市
文言文阅读(15分)
终不知车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
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
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
以为绐⑤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
车也。
注:①越:越国。②“辐(fú)”与下文的“輗(ní)”、“辕(yuán)”均是
古代大车上的部件。③诸:相当于“之于”。④相属:—个接着一个。⑤
绐:dài,欺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4分)
①辐腐而轮败败:
②以为车固若是固:
③效而为之者相属效:
④越人以为绐己,不顾顾: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译文:
②及寇兵侵其境
译文:
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5分)
答:①
②
参考答案:1、(4))①坏、毁坏;②本来;③模仿、仿效;④理睬。
2、(6分)①用船运回家并向别人夸耀。②等到敌人侵入他们的国境。
3、(5分)①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吹嘘①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③不
能凭主观判断事物,应认识事物的本质④不要自以为是⑤要听从劝
告,接受正确的建议。
十五、阅读下面《不食嗟来之食》,完成文后问题。(6分)
齐(齐国)大饥(饥荒)。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
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有饿者蒙袂(mai)辑屦(jù)(袖子遮着脸,拖拉
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
“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
斯也!”,,终不食而死。(选自《礼记.檀弓》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
面横线上。(2分)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
婵娟的博客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2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及
其答案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7题.(12分)缜①少孤贫,事母孝
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王献②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
献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王献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矰③布衣,徒行
于路。王献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
《三礼》④。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⑤
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
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4分)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
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
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
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
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参考答案:(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2分。多答少答扣1分。)
(2)参考答案: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
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就是
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
弓》)。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4分。故事叙述大致完整得2分,
点明出处得1分,成语意基本解释清楚得1分。)
十九、(二)阅读《商汤见伊尹》一文,回答1---3题。(6分)
昔者汤(商朝建国君主)将往见伊尹(商朝初年的贤相),令彭氏之子
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
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
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
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
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令彭氏之子御御:驾车B.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贱人:出身低贱的
人C.彼受赐矣赐:恩惠,恩德D.因下彭氏之子下:下令
2.请将“君将何之?”一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这个故事中,作为君主的商汤有什么特点?试概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参考答案:(一)1.(1)希望;(2)同“悦”,高兴;(3)明智,聪明;(4)引见
2.D两次(A中两个“为”一是“替”.一是“造”;B中两个“以”
一是介词“用来”,一是动词“认为”;C中两个“之”一是指“这
件
事”,一指“他”)
3.(1)先生有什么见教?(2分。译对“夫子”、“何命”1分,句意、语
气1分)(2)我已经对大王说过这事了。或:我已经向大王禀报过这件
事了。(2分。译对“既”“言”1分;句意1分)
4.(1)智、仁、忠、强、义。(2分。写出两个得1分,写出四个可得
2
分)(2)反对不义战争、能吃苦耐劳(不畏艰辛)、坚守正义、善于说
理(能言善辩)、机智等。(2分。只要答出以上一点可得1分,答出两
点可得2分)
(二)1.D(“下”是“使,,下车”之意)
2.君王(大王、您)将要去哪里(到哪里去)?(译对“之”“何”可得1
分,句式1分)
3.贤明,敬重人才,嫉恶如仇。(答出“贤明”或“敬重人才”即可得
2
分;答“嫉恶如仇”也能得2分)
二十四、湖北省鄂州市
恶少年愠其诞,瞳其夜归,分五六人栖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巫过,
下砂石击之。巫以为真鬼也,即旋其角,且角且走。心大骇,首岑岑加重,
行不知足所在。稍前,骇颇定,木间砂乱下如初。又旋而角,角不能成音,
走愈急。复至前,复如初。手栗气慑,不能角,角坠;振其铃,既而铃,惟大
叫以行。行闻履声及叶鸣谷响,亦皆以为鬼。号求救于人甚哀。
1、用“/”正确标出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号求救于人甚哀。
1、译出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①相去各里所。
②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
1、试分析越巫夜归遇鬼后的心理变化过程,结合选文说说越巫是什
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1、号求救于人/甚哀
2、①相互间隔一里左右(1分)②头胀痛得厉害,走路都不知道走到
哪里了。(2分)
3、越巫心理变化过程:先是强作镇静,再就是心慌意乱,最后是丧魂
落魄(或六神无主)。
越巫是一个既无真才实学,又胆小如鼠的江湖骗子。
二十八、江西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2-17题.(12分)
缜①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王献②聚众讲说,始往从
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献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王献门下积年,去来归
家,恒芒矰③布衣,徒行于路。王献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
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④。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
唯与外弟萧琛相⑤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
【注:①缜(zhěn):范缜.南朝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②刘王献
(huán):博通五经,世推为大儒.③芒(juē):草鞋.(④《三礼》:《仪礼》
《周礼》《礼记》的合称.⑤萧琛:南朝人.】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闻沛国刘王献聚众讲说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少:⑵从:⑶善:
3.范缜”性质直”在文中表现为:(用原文句子回答),而”恒芒布衣,
徒行于路”又可见他的性格.(2分)
4.选出对画线句子”王献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意
思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A.刘王献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他的门下,觉得无
比羞愧.
B.刘王献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在他的门下,一点也
不觉得羞愧.
C.刘王献家门前有许多豪华的车马经过,范缜在家门口(看),觉得
无比羞愧.
D.刘王献家门前乘车马的显贵客人很多,范缜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6:45: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41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