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犹抱琵琶半遮面下一句

更新时间:2022-12-11 05:36:17 阅读: 评论:0

2019年中考政治考试范围-供不应求读音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证券投资基金销售基础知识)

【导语】⽩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的⼤诗⼈,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表

现,在中国诗占有重要的地位。⽩居易⾃⼰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类体现着他“奉⽽始终之”的兼济、

独善之道,所以重视。同时提出了⾃⼰的⽂学主张:“⽂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作。”⽽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

的讽谕诗的创作⽽发。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居易《琵琶⾏/琵琶引》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琵琶⾏/琵琶引

唐代:⽩居易

元和⼗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闻⾈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本长安倡

⼥,尝学琵琶于穆、曹⼆善才,年长⾊衰,委⾝为贾⼈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叙少⼩时欢乐事,今漂沦憔

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年,恬然⾃安,感斯⼈⾔,是⼣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六⾔,命⽈

《琵琶⾏》。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

忽闻⽔上琵琶声,主⼈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不得志。(不得志⼀作:不得意)

低眉信⼿续续弹,说尽⼼中⽆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六⼳⼀作:绿腰)。

⼤弦嘈嘈如急⾬,⼩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珠⼩珠落⽟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此时⽆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浆迸,铁骑突出⼑枪鸣。

曲终收拨当⼼画,四弦⼀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唯见江⼼秋⽉⽩。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裳起敛容。

⾃⾔本是京城⼥,家在虾蟆陵下住。

⼗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罗裙翻酒污。(银篦⼀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春风等闲度。

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嫁作商⼈妇。

商⼈重利轻别离,前⽉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守空船,绕船⽉明江⽔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

我闻琵琶已叹息,⼜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乐,终岁不闻丝⽵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绕宅⽣。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暂明。

莫辞更坐弹⼀曲,为君翻作《琵琶⾏》。

感我此⾔良久⽴,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

唐宪宗元和⼗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年秋季的⼀天,送客到湓浦⼝,夜⾥听到船上有⼈弹琵琶。听那声⾳,铮铮

铿铿有京都流⾏的声韵。探问这个⼈,原来是长安的歌⼥,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师学艺。后来年纪⼤了,红颜退尽,嫁给

商⼈为妻。于是命⼈摆酒叫她畅快地弹⼏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今漂泊沉沦,

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安,⾃得其乐,⽽今被这个⼈的话所感触,这天夜⾥才有被

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诗赠送给她,共六百⼀⼗六字,题为《琵琶⾏》。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助兴的⾳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倒映着明⽉。

忽听得江⾯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也不想动⾝。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出来,怀⾥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连续地弹个不停;⽤琴声把⼼中⽆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会⼉抹,⼀会⼉挑。初弹《霓裳⽻⾐曲》接着再弹《六⼳》。

⼤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珠⼩珠⼀串串掉落⽟盘。

琵琶声⼀会⼉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会⼉⼜像⽔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

好像⽔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不通畅声⾳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种愁思幽恨暗暗滋⽣;此时闷闷⽆声却⽐有声更动⼈。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浆四溅;⼜好像铁甲骑兵厮杀⼑枪齐鸣。

⼀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划拨;四弦⼀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之中映着⽩⽩秋⽉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插在琴弦中;整顿⾐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弹奏琵琶技艺⼗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队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歌*们嫉妒。

京都豪富⼦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消磨。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衰。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为妻。

商⼈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他去浮梁做茶叶的⽣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孤守空船;秋⽉与我作伴绕舱的秋⽔凄寒。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今⽇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浔阳这地⽅荒凉偏僻没有⾳乐;⼀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缭绕丛⽣。

在这⾥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夜那样好光景;也⽆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难道这⾥就没有⼭歌和村笛吗?只是那⾳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也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曲;我要为你创作⼀⾸新诗《琵琶⾏》。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了好久;回⾝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在座的⼈重听都掩⾯哭泣不停。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湿透青衫⾐襟!

注释

左迁:贬官,降职。古以左为卑,故称“左迁”。

明年:第⼆年。

铮铮:形容⾦属、⽟器等相击声。

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的乐曲声调。

倡⼥:歌⼥。倡,古时歌舞艺⼈。

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的意思。

委⾝:托⾝,这⾥指嫁的意思。

为:做。

贾(gǔ)⼈:商⼈。

命酒:叫(⼿下⼈)摆酒。

快:畅快。

悯然:忧郁的样⼦。

漂沦:漂泊沦落。

出官:(京官)外调。

恬然:淡泊宁静的样⼦。

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为:创作。

长句:指七⾔诗。

歌:作歌。

凡:总共。

⾔:字。

命:命名,题名。

浔阳江:据考究,为流经浔阳城中的湓⽔,即今九江市中的龙开河(97年被⼈⼯填埋),经湓浦⼝注⼊长江。瑟瑟:形

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

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

主⼈:诗⼈⾃指。

回灯:重新拨亮灯光。回:再。

转轴拨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以调⾳定调。

掩抑:掩蔽,遏抑。

思:悲,伤。

信⼿:随⼿。

续续弹:连续弹奏。

拢:左⼿⼿指按弦向⾥(琵琶的中部)推。

捻:揉弦的动作。

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挑:反⼿回拨的动作。

《霓裳》:即《霓裳⽻⾐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中原。

《六⼳》:⼤曲名,⼜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弦:指最粗的弦。

嘈嘈:声⾳沉重抑扬。

⼩弦:指最细的弦。

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鸟鸣声。

幽咽:遏塞不畅状。

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凝绝:凝滞。

迸:溅射。

曲终:乐曲结束。

拔:弹奏弦乐时所⽤的拔⼯具。

当⼼画:⽤拔⼦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曲结束时经常⽤到的右⼿⼿法。

舫:船。

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部表情。

虾(há)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教坊:唐代官办管领⾳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秋娘:唐时歌舞*常⽤的名字。

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

缠头:⽤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

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钿(diàn)头银篦(bì):此指镶嵌着花钿的篦形发饰。

击节:打拍⼦。

颜⾊故:容貌衰⽼。

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

去来:⾛了以后。

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阑⼲:纵横散乱的样⼦。

重:重新,重⼜之意。

唧唧:叹声。

呕哑嘲哳:形容声⾳噪杂。

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暂:突然。

却坐:退回到原处。

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掩泣:掩⾯哭泣。

青衫:唐朝⼋品、九品⽂官的服⾊。⽩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

赏析

本诗的诗眼(主旨)是“同是天涯沦落⼈,相逢何必曾相识。”

通过写琵琶*活的不幸,结合诗⼈⾃⼰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声。社会的动

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中的沉痛感受,都⼀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

的成功还在于运⽤了优美鲜明的、有⾳乐感的语⾔,⽤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然景⾊和离情别

绪,使作品更加感⼈。

诗⼈在这⾸诗中着⼒塑造了琵琶⼥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的悲惨命运,抒

发“同是天涯沦落⼈”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

后歌⼥才“半遮⾯”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

接着以描写琵琶⼥弹奏乐曲来揭⽰她的内⼼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平不得

志”和“⼼中⽆限事”,展现了琵琶⼥起伏回荡的⼼潮。

然后进⽽写琵琶⼥⾃诉⾝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曲红绡不知数”。然

⽽,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她的弹⽔,“暮去朝来颜⾊故”、最终只好“嫁作商⼈妇”。这唱互为补充,完

成了琵琶⼥这⼀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感情的波涛为琵琶⼥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

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胸怀,情味⽆限。语⾔铿锵,设喻形

象。“如急⾬”“如私语”“⽔浆迸”“⼑枪鸣”“珠落⽟盘”“莺语花底”。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诗的⼩序交代时间、地点、⼈物和故事,概述了琵琶⼥的悲凉⾝世,说明写作本诗动机,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

调。

《琵琶⾏》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共⼗四句,为第⼀段,写琵琶⼥的出场。其中的前六

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

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交代了背景,是诗⼈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就叫⼈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侍应,当

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这⾥⾯“主⼈下马客在船”⼀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陪着客⼈⼀道骑马来⾄江边,⼀同下马

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这⾥的景⾊和⽓氛描写都很好,它给⼈⼀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

⼈与客⼈的失意、伤别融合⼀体,构成⼀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句是正⾯写琵琶⼥的

出场:“忽闻⽔上琵琶声,主⼈忘归客不发”。声⾳从⽔⾯上飘过来,是来⾃船上,这声⾳⼀下⼦就吸引了主⼈和客⼈的注意,

他们⾛的不想⾛、回的不想回了,他们⼀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

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这⾥的描写⾮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由于他们听到的

只是⼀种声⾳,他们不知道这声⾳究竟来⾃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所以这⾥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接

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的呼问;“欲语迟”与后⾯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相⼀致,都表明这位演

奏者的⼼灰意懒,和惭愧⾃⼰⾝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了。这段琵琶⼥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她未见其⼈先

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之隐痛,为后⾯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秋⽉⽩”共⼆⼗⼆句为第⼆段,写琵琶⼥的⾼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

奏前的调弦试⾳;⽽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续续弹”,写到舒缓的⾏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

的⼿法。霓裳:即《霓裳⽻⾐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个舞曲名。六⼳:当时流⾏的⼀个舞曲名。从“⼤弦嘈嘈如急⾬”到“四

弦⼀声如裂帛”共⼗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声,到突然⽽起的疾风暴⾬,再到最

后⼀划,戛然⽽⽌,诗⼈在这⾥⽤了⼀系列的⽣动⽐喻,使⽐较抽象的⾳乐形象⼀下⼦变成了视觉形象。这⾥有落⽟盘的⼤珠

⼩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声胜有声”,有突然⽽起的银瓶乍裂、铁骑⾦

⼽,它使听者时⽽悲凄、时⽽舒缓、时⽽⼼旷神怡、时⽽⼜惊魂动魄。“东⾈西舫悄⽆⾔,唯见江⼼秋⽉⽩。”这两句是写琵琶

⼥的演奏效果。⼤家都听得⼊迷了,演奏已经结束,⽽听者尚沉浸在⾳乐的境界⾥,周围鸦雀⽆声,只有⽔中倒映着⼀轮明

⽉。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共⼆⼗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述的⾝世,⾃述早年曾⾛红运,盛极⼀时,到

后来年长⾊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的样⼦。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郑重见礼。虾蟆岭:即下马

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从“⼗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句极写此⼥昔⽇的红极⼀时。她年纪幼⼩,

⽽技艺⾼超,她被⽼辈艺⼈所赞服,⽽被同辈艺⼈所妒忌。王孙公⼦迷恋她的⾊艺:为了请她演奏,⽽不惜花费重⾦;她⾃⼰

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就这样年复⼀年,好时光像⽔⼀样地很快流⾛了。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

部:如同说第⼀团、第⼀队。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的歌伎。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

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弟。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的财礼,唐代⽤帛,后代⽤其他财

物。红绡:⼀种⽣丝织物。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云篦:指⽤⾦翠珠宝装点的⾸饰。击节:打拍⼦。歌舞时打拍⼦原本

⽤⽊制或⽵制的板,现在兴之所⾄,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

从“弟⾛从军阿姨死”以下⼗句写此⼥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衰,贵族⼦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个

亲属也相继离散⽽去,她像⼀双过了时的鞋⼦,再也没⼈看、没⼈要了,⽆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个商⼈。商⼈关⼼的是赚钱,

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外出,⽽抛下这个可怜的⼥⼦留守空船。⼈是有记忆的,⾯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的

锦绣年华,对⽐之下,怎不让⼈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天不知要想多少

遍的。浮梁: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红阑⼲:泪⽔融和脂粉流淌满⾯的样⼦。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六句为第四段,写诗⼈感慨⾃⼰的⾝世,抒发与琵琶⼥的同病相怜

之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相逢何必曾相识。”⼆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见

倾⼼之机。⾃“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句,写诗⼈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乐,终岁不闻丝⽵

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绕宅⽣。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猿哀鸣。春江花朝秋⽉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歌与

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伤怀,⼀点开⼼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程度上都是由诗⼈⾃

⼰的苦闷移情的结果,我们对⽐⼀下《⽔浒传》⾥宋江赞赏江州的⼀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

看了真⼭真⽔。我那⾥虽有⼏座名⼭古迹,却⽆此等景致。”诗⼈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

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他是“谪居卧病”于此,⽽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底去了。这

就是他⽿闻⽬睹⼀切⽆不使⼈悲哀的缘由。接着他以⼀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个患难知⾳的⾝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

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再弹⼀个曲⼦,⽽⾃⼰要为她写⼀*诗《琵琶⾏》。琵琶⼥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

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更为悲恻的曲⼦。这⽀曲⼦使得所有听者⽆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呢?

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促弦:紧弦,使调⼦升⾼。青衫:⼋、九品⽂官的服⾊,司马是从九品,所以穿青衫。

这⾸诗的艺术性是很⾼的,其⼀,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为⼀,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

同、息息相关。琵琶⼥叙述⾝世后,诗⼈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诗⼈叙述⾝世后,琵琶⼥则“感我此⾔良久⽴”,琵琶⼥

再弹⼀曲后,诗⼈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处处动⼈怜爱。其⼆,诗中的写景物、写⾳乐,⼿段都极其⾼超,⽽

且⼜都和写⾝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氛⼀致,使作品⾃始⾄终浸沉在⼀种悲凉哀怨的氛围⾥。其三,作品的语⾔⽣动形象,

具有很强的概括⼒,⽽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诗脍炙⼈⼝,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

⾯”;“别有幽情暗恨⽣,此时⽆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嫁作商⼈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同是

天涯沦落⼈,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扉的语句啊!

鉴赏

作为⼀⾸叙事长诗,这⾸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

第⼀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作交代。从“浔阳江头夜送客”⾄“犹抱琵琶半遮⾯”,叙写送别宴⽆⾳乐

的遗憾,邀请商⼈妇弹奏琵琶的情形,细致描绘琵琶的声调,着⼒塑造了琵琶⼥的形象。⾸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

就把⼈物(主⼈和客⼈)、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送客⼈)和时间(夜晚)⼀⼀作概括的介绍;再⽤“枫叶荻花秋瑟

瑟”⼀句作环境的烘染,⽽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惟其萧瑟落寞,因⽽反跌出“举酒欲饮⽆管弦”。“⽆管弦”三

字,既与后⾯的“终岁不闻丝⽵声”相呼应,⼜为琵琶⼥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分有

⼒,再⽤“别时茫茫江浸⽉”作进⼀层的环境烘染,构成⼀种强烈的压抑感,使得“忽闻⽔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之感,

为下⽂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管弦”“惨将别”⼀转⽽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

见”,这对于琵琶⼥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要经历⼀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

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份。正象“我”渴望听仙乐⼀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

也是由于有⼀肚⼦“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诗⼈正是抓住这⼀点,⽤“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的肖

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之痛的。这段琵琶⼥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她未见其⼈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之

隐痛,为后⾯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第⼆部分写琵琶⼥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体⽽⽣动地揭⽰了琵琶⼥的内⼼世界。琵琶⼥因“平⽣不得志”⽽“千呼万唤始出

来”,⼜通过琵琶声调的描写,表现琵琶⼥的⾼超弹技。⽤⼿指叩弦(拢),⽤⼿指揉弦(捻),顺⼿下拨(抹),反⼿回拨

(挑),动作娴熟⾃然。粗弦沉重雄壮“如急⾬”,细弦细碎如“私语”,清脆圆润如⼤⼩珠⼦落⽟盘,⼜如花底莺语,从视觉和

听觉⾓度描述。“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的弹奏过程,其中既⽤“低眉信⼿续续弹”“轻拢慢

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似诉平⽣不得志”“说尽⼼中⽆限事”概括了琵琶⼥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四句,在

借助语⾔的⾳韵摹写⾳乐的时候,兼⽤各种⽣动的⽐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弦嘈嘈如急⾬”,既⽤“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

⽤“如急⾬”使它形象化。“⼩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

出现,再⽤“⼤珠⼩珠落⽟盘”⼀⽐,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眼花缭乱,⽿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

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这种声⾳⼜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

咽”之声,悲抑哽塞,⽽这种声⾳⼜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个“声渐

歇”的过程,诗⼈⽤“别有幽愁暗恨⽣,此时⽆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袅袅、余意⽆穷的艺术境界,令⼈拍案叫绝。弹奏⾄

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穷的⼒量,⽆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浆奔迸,

如“铁骑突出”,⼑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才到*,即收拨⼀画,戛然⽽⽌。⼀曲虽终,⽽回肠荡⽓、惊⼼动魄的⾳

乐魅⼒,却并没有消失。诗⼈⼜⽤“东船西舫悄⽆⾔,唯见江⼼秋⽉⽩”的环境描写作侧⾯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阔

空间。

第三部分写琵琶⼥⾃述⾝世。从“沉吟放拨插弦中”⾄“梦啼妆泪红阑⼲”:诗⼈代商妇诉说⾝世,由少⼥到商妇的经历,亦

如琵琶声的激扬幽抑。正象在“邀相见”之后,省掉了请弹琵琶的细节⼀样;在曲终之后,也略去了关于⾝世的询问,⽽⽤两个

描写肖像的句⼦向“⾃⾔”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内⼼⽭盾;“放拨”“插弦中”,“整顿⾐

裳”“起”“敛容”等⼀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现了她克服⽭盾、⼀吐为快的⼼理活动。“⾃⾔”以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

笔调,为琵琶⼥的半⽣遭遇谱写了⼀曲扣⼈⼼弦的悲歌,与“说尽⼼中⽆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主⼈公的形象塑造。

⼥主⼈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动真实,并具有⾼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

们、艺⼈们的悲惨命运。

第四部分写诗⼈深沉的感慨,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六句写诗⼈,为第四段,写诗⼈贬官

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感慨⾃⼰的⾝世,抒发与琵琶⼥的同病相怜之情。诗⼈和琵琶⼥都是从繁华的京城沦落到这偏僻

处,诗⼈的同情中饱含叹息⾃⼰的不幸,“似诉⽣平不得志”的琵琶声中也诉说着诗⼈的⼼中不平。诗⼈感情的波涛为琵琶⼥的

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

处处点缀。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见倾⼼之机。

这是⼀⾸脍炙⼈⼝的现实主义杰作,全⽂以⼈物为线索,既写琵琶⼥的⾝世,⼜写诗⼈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沦落

⼈”⼆句上会合。歌⼥的悲惨遭遇写得很具体,可算是明线;诗⼈的感情渗透在字⾥⾏间,随琵琶⼥弹的曲⼦和她⾝世的不断

变化⽽荡起层层波浪,可算是暗线。这⼀明⼀暗,⼀实⼀虚,使情节波澜起伏。它所叙述的故事曲折感⼈,抒发的情感能引起

⼈的共鸣,语⾔美⽽不浮华,精⽽不晦涩,内容贴近⽣活⽽⼜有⼴阔的社会性,雅俗共赏。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5:36: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37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至若春和景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