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文言文阅读强化练习突破
真题零距离突破
【真题一】(2012·北京)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第12-14题。(共9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绝境:
(2)未果,寻
.
病终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翻译:
14.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答:
【真题二】(2012·重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
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前人之述备
.
矣()(2)连月不开
.
()
(3)薄
.
暮冥冥()(4)至若春和景
.
明()
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文:
11.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
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4分)
迁客骚人的情:
古仁人的情: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
12.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
生活实际,谈谈看法。(4分)
答:
【真题三】(2012·福建福州)阅读《曹刿论战》,完成9~13题。(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
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小惠未徧
.
()(2)小信未孚
....
()
(3)公将鼓
.
之()(4)再
.
而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
12.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________,略写________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4分)
1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
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
答:
【真题四】(2012·山东烟台)文言文阅读。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
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
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
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
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
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
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1.下面加点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蒋氏大戚
.
B.殚其地之出
.
亲戚
.
畔之出
.
则无敌国外患者
C.吾恂恂而
.
起D.向吾不为
.
斯役
可远观而
.
不可亵玩焉缚者曷为
.
者也
12.翻译下面句子。(2分)
(1)谨食之,时而献焉。
译文:
(2)又安敢毒耶?
译文:
13.蒋氏把自己与乡邻的遭遇做了对比,“以捕蛇独存”与乡邻的进行对比,以“一
岁之犯死者二焉”与乡邻的进行对比,从而深刻揭示了苛税对百姓的毒害。(2分)
14.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真题五】(2012·江苏苏州)阅读《陋室铭》,完成6--9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而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名
.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B.斯
.
是陋室,惟吾德馨微斯
.
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苔痕上
.
阶绿,草色人帘青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上
.
赏(《邹忌讽齐王纳
谏》)
D.可以调素
.
琴吴广素
.
爱人(《陈涉世家》)
7.下面哪一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2分)
A.无案犊之劳
.
形
B.凄
.
神寒
.
骨.悄伦幽邃(《小石潭记》)
C.腰
.
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必先苦
.
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而举
例分析。(2分)
答:
9.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
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2分)
答:
【真题六】(2012·江苏南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
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
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
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
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
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
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
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
④便:安逸、安适。
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因取旧案反覆观之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读书辄
.
成诵()(2)晚更
.
号六一居士()
(3)虽
.
机阱在前()(4)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10.用同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译文:
11.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12.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4分)
【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
翁亭记》)
【真题七】(2012·江西)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
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眹
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
.
选人之多
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
眹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
。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
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
昭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C.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忿()狱()
11.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
卿欲守法而使眹失信乎?
译文:
12.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
要概括。(2分)
答:
1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2分)
答:
【真题八】(2012·福建厦门)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8题(15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
.
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与之,即书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
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
..
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
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
.
而窃听。
炊忘箸箅①,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
窃听,炊忘著箪,饭今成糜③。”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
.
?”对曰:“仿佛志之。”二子
俱说,更相易夺④,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箅:蒸锅中的竹屉。②馏:蒸饭。③糜:粥。④更相易夺:互相修整缺漏。
6.“猜想联想”是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请结合上下文或学过的古文,解释下列加点词在
句中的意思。(4分)
①未尝
.
识书具()②稍稍宾客
..
其父()
③俱委
.
而窃听()④尔颇有所识不
.
()
7.“联系比较”也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请你用此方法完成(1)-(3)小题。(6分)
(1)找出与乙文“乃俱窃听”中“乃”字用法相同
..
的一项:()(2分)
A.乃
.
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B.(曹刿)乃
.
入见
C.家祭无忘告乃
.
翁D.乃
.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联系“瞬息可就”、“一蹴而就”等词语,翻译“自是指物作诗立就”。(2分)
答:
(3)联系成语词典中“纤悉无遗”的解释,翻译“言无遗失”。(2分)[来源:Z+xx+k.Com]
【纤悉无遗】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意思为:一点都没有遗漏。
【言无遗失】
8.“读文品人”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古文的内容。请通读甲乙两文,完成(1)—(2)小
题。(5分)
(1)乙文中,陈元方兄弟俩为什么会蒸饭成粥?(要求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分)
答:
(2)同样是天资聪颖的孩子,仲永长大后“泯然众人矣”,元方兄弟长大后以博学多才而
天下闻名。结合甲乙两文中两位父亲的做法,分析原因。(3分)
答:
【真题九】(2012·安徽)(15分)
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巨,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元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齐师败绩。公将驰
.
之驰:(2)一鼓作气,再
.
而衰再: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
靡:(4)能面刺
.
寡人之过者刺:
(5)虽
.
欲言,无可进者虽: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1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曹刿论战(节选)》第一段,叙述了的经过;《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第一段,邹忌分析了的原因。
17.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4分)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
【真题十】(2012·江苏南京)
古镜
(宋)沈括
[甲]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
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
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
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
透。意古人别自有术。(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①鉴:镜子。②原:推究。③差:略微。
9.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收人而今
.
小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
B.予
.
观之同予
.
者何人(《爱莲说》)
C.又见
.
他家所藏才美不外见
.
(《马说》)
D.文画铭字无纤异
.
者渔人甚异
.
之(《桃花源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译文:
12.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题目(4分)
(1)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1分);制
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用一
个词语概括,1分)
(2)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
么?(2分)
答:
冲刺演练提分突破
【冲刺题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5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造饮
..
辄尽造饮:(2)短褐穿结
..
穿结:
(3)每有会意
..
会意:(4)衔觞
.
赋诗觞:
12.翻译下列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
13.你眼中的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人?尽可能依据文中的语言想象出来。
答:
14.据说诸葛亮少时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三人一起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
大略”,正是这种“观大略”的读书法,使诸葛亮学了一肚子文韬武略。你认为诸葛亮读书
的方法与陶渊明是否有相同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15.东晋以后,很多文人欣赏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以陶渊明自况,这正是中国文
人张扬个性、自我欣赏的“风骨”。下面,我们再看一篇《老舍自传》(节选)。
二十七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起。三十四岁
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笑。闲时养花,不甚得法,每每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
不读,全无收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
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请你想一想两篇传记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相似点?
答:
【冲刺题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17-20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
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
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
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
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衩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
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请广
.
于君广:(2)岂直
.
五百里哉直:
(3)大王尝闻布衣
..
之怒乎布衣:(4)寡人谕
.
矣谕:
18.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19.理解并填空。(3分)
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在和秦王较量的第一回合,唐雎
重申安陵君的“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断然拒绝秦王的“”要求。第
二回合,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列举了三个“士”的事例,并表
示自己要效法他们,随即,以“”的实际行动,震慑秦王,不辱使命。
20.请你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某一特点。(3分)
安陵君:秦王:唐雎:
【冲刺题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5—17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
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5.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
(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
..
也。苟得: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
有所不辟
.
也。患:辟:
(3)乡
.
为身死而不受。乡:
(4)是亦不可以已
.
乎?已: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
(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译:
17.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
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分)
译:
【冲刺题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6-21题。
陈情表①(节选)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③;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
愍④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
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⑤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⑥;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
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
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
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⑦,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
所共鉴。愿陛下矜愍⑧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
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注释]①陈情:陈述衷情。李密,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司马昭灭蜀汉后,密成为亡国
之臣。晋武帝司马炎屡次征召李密出仕,李密无心事晋,又不愿得罪晋武帝,故有此表。②
闵凶:不幸。闵,同“悯”,忧患。凶,指死丧事。③见背:相弃(指丧亲)。④愍:同“悯”,
怜惜。⑤婴:缠绕。⑥矜育:怜悯抚育。⑦乌鸟私情:乌鸦反哺情。⑧矜愍:怜悯。
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至于成立
..
()②终鲜
.
兄弟()③日薄
.
西山()④卒
.
保余年()
17.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译:
19.李密之孝,情动千古。试从文中摘录出表现其孝行的句子。
答:
20.“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读了这篇《陈情表》,晋武帝司马炎终
于准许李密回家奉养祖母。结合全文内容思考,除了李密的千古孝心外,还有哪些理由打动
了司马炎?(答出两点即可)
答:
21.积累链接。诸葛亮的《出师表》与本文同为表中典范,光耀史册。请默写出《出师表》
中表明诸葛亮避身乱世、不逐名利的两个句子。
答:
【冲刺题五】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
读书之法
曾国藩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
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
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①
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
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a)读书则深沟坚垒,
得地能守(b)。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
者不可偏废。
(摘自《曾国藩书信》)
[注释]①密咏恬吟:密,静寂,默默地。恬,安静。形容读书时静下心来,默默地吟诵,
细心体会其中含义。②日知所亡: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wú),月无
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即: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
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9.阅读全文,请在文中(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答:
10.请根据上下文,在文中(b)处填一个合适的文言虚词(两个字)。
答:
11.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后填空。
A.本文作者着重从和两方面谈读书之法。
B.根据文章内容写出“看书”“读书”中“看”和“读”的具体意思。
看
.
书——读
.
书——
12.揣摩。文中“日知所亡”中“亡”字与下列哪一句中的“亡”字意思相同()
A.亡羊补牢B.河曲智叟亡以应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D.国恒亡
1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译:
【冲刺题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5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
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挟①太山以超北海,语②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③,语人曰:
“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④,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
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注释]①挟:(用胳膊)夹着。②语(yù):告诉。③折枝:本处意为揉胳膊,捶腿。
④王(wànɡ):统一天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不独亲
.
其亲亲:(2)男有分,女有归
.
归:
(3)盗窃乱贼而不作
.
作:(4)货恶
.
其弃于地也恶: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
(2)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译:
14.请摘出乙文中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一语意思相同的一句。
答:
15.(1)甲文提出“大道之行”的目的是要实现的理想社会。
(2)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
。(用乙文的语句回答)
【冲刺题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2题。
语段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语段二:
自西山①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②北而东,
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③、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
焉。窥之正黑④,投以小石,洞⑤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
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⑥,益奇而坚。其疏数偃⑦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选自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注释]①西山:在今零陵县西潇水边。②少(shǎo):稍微,略微。③睥睨(pìnì):
亦作“埤堄”“僻倪”。城上锯齿形的有孔的小墙。也叫“土墙”“女垣”。④正黑:纯黑色。
⑤洞:象声词,像空洞的声音。⑥箭:一种竹名。这里泛指竹。⑦疏数:稀疏、稠密。偃仰:
俯仰,高低。
18.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含义。
(1)从小丘西
.
行百二十步西:(2)皆若
.
空游无所依若:
(3)自西山道口径
.
北径:(4)有积石横当其垠
.
垠:
19.请阅读语段一,把作者写发现小石潭过程的语句找出来。
答:
20.语段二中所写的洞穴深不深?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答: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
(2)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译:
22.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语段一中作者观鱼时和游览到最后所描写的景物可看出作者的心
情发生了变化,你认为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可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理解分
析。)
答:
【冲刺题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
[材料一]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不做贼,心不惊;不吃鱼,嘴不腥。常运
动,浑身轻;不运动,易生病。书不在厚,有味则馨;言不在多,醒世则经。山静养性,水
动慰情。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节选自《中华圣贤经》
[材料二]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
隐之心,也;羞恶之心,也;恭敬之心,也;是非之心,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材料三]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
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②,紫绮裘,素娥③无赖④,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樽对客,明夜孤帆
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⑤,相对永登楼。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①》
注释:①这首词写于神宗熙宁十年,当时苏轼出任徐州知府,四月离家赴任,苏辙与之
同往,并在徐州停百余日,临别之际,适逢中秋佳节,他们一同泛舟赏月,苏辙就写了这道
词来告别其兄。②帔:披肩。③素娥:月亮。④无赖:无可奈何。⑤王粲(177—217):三
国时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作有《登楼赋》。
13.请将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出来。
译:
14.我们曾学过的一篇古文中有一组句子与材料一中的“书不在厚,有味则馨;言不在多,
醒世则经”句式完全一致,请在横线上写出。
答:
15.为材料二的第一句加标点。(直接在材料原句上加)
16.结合句意,将礼、仁、智、义四个字分别填入材料二中的空格处。
恻隐之心,也;羞恶之心,也;恭敬之心,也;是非之心,
也。
17.材料三中点明兄弟曾离别之久的词句是:;点明苏轼对苏辙怀念
之久的词句是:。
18.苏氏兄弟可谓情意深厚,请写出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经典名句。
答:
答案部分
【真题零距离突破】
【真题一】12.(1)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不久13.(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
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就顺着原路(回去),处处作了记号。14.答
案要点:①自然环境优美②社会安定和平③百姓生活和乐
【真题二】9.(1)详尽(2)放晴(3)迫近(4)日光(各1分)10.(1)政事顺
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许多已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分)(2)离开国都,
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2分)11.迁客骚人的情:
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各1分)目的是:
通才两种感情的对比,(1分)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
负,突出文章主旨。(1分)12.表明观点,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能。这说的是一种
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
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
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
便宜是这个道理。(判断1分;理由,2分;联系实际,1分。辩证的思考,答有时能、有
时不能,只要理由恰当,就可得分)
【真题三】9.(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2分,每小题1分)10.(1)通
“遍”,遍及,普遍(2)为人所信服(3)击鼓进军(4)第二次(4分,每小题1分)11.我
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2分)12.曹刿关于战争的
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双方交战的过程(4分,每空2分)
13.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④“公问其
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⑤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庄公知人善任。
⑥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曹刿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庄公胸怀宽广,从善
如流。(3分,任选一处分析,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均可)
【真题四】11.D(评分:3分)12.(1)小心地喂养它,到规定的时间把它交上去。
(2)又怎么敢怨恨这件差事呢?(评分:2分。每小题1分)13.非死则徒尔旦旦有是
(评分:2分。每空1分,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14.参考答案: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
同情;对统治阶级苛税的不满;希望统治者能关心百姓疾苦。(评分:3分)
【真题五】6.B7.C8.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苔痕、草色的青翠,
表现环境的清幽,可见陋军不陋。9.刘禹锡追求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欧阳修追求与民同
乐的政治
【真题六】8.因∕取旧案∕反覆观之9.(1)就(2)改变,更换(3)即使(4)
有人10.(欧阳修)在一个废书簏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留下地书稿,读后对韩愈十分仰慕。
11.因为欧阳修认为“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12.欧阳修具有“与民同乐”的从
政思想,他宽松待民,简易做事,达到了“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
故所至民便之”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也就是《醉翁亭记》中“太守之乐其乐”的原因。(意
思对即可)
【真题七】9.A10.发怒、生气;案件。11.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
吗?12.唐太宗认为之前已经宣布过:弄虚作假不自首者死。坚持要兑现守信用。戴胄认
为应该流放。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应该维护国法,而不是凭君王一时的喜怒来决断事情。
1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
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
的人。
【真题八】6.①曾经②以……为宾客③停下,丢下④不,通“否”7.(1)B。A
项理解为“才”,C项解释为“你”,D项解释为“竟然”(2)从此,指着每一件事物(让
他)写诗,一会就完成了。(3)大人说的话,一点也没有遗漏。8.(1)俱委而窃听。炊忘
箸箅①,饭落釜中。(2)方仲永的父亲只知让自己的孩子去挣钱,“不使学”,因而成为“泯
然众人”;而陈太丘在元方兄弟做错事时,没有指责,而是以提问所听谈话的内容的方式来
考验他们,对待他们的过错,用宽容来原谅。这种教育方法,让他们最终成为博学多才的人。
【真题九】14.(1)驱车追赶。(2)第二次。(3)倒下。(4)指责。(5)即使。(各占
1分)15.(1)他们的勇气已尽而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气概不凡了他们。(2)能在公
共场合议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可得到下等赏赐。(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16.(2
分)齐鲁长勺之战齐威王受蒙蔽17.(1)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2)齐威王纳谏,
燕赵韩魏来朝。(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真题十】9.A10.B11.花纹(文字)虽在背面,但镜面上有隐隐约约的痕迹,所
以在日光下就显现出来了。(每小句1分)12.(1)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1分)精湛(高
超)(1分)(2)别的形制相同的镜子都不能透光,只有这面透光(2分)
【冲刺演练提分突破】
【冲刺题一】11.(1)到(别人家里)去喝酒(2)打补丁(3)体会书中的意旨(4)
酒杯1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13.一个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14.有
相同之处。他们读书讲究心领神会,求其真谛,不死抠字句,即“观其大略”与“不求甚解”
有相同之处。15.自赏自嘲的语言风格。
【冲刺题二】17.(1)扩充(2)只,仅仅(3)平民(4)明白18.秦王吓得变了脸
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19.易地天子之怒挺剑而起20.安陵君:软弱可欺秦
王:色厉内荏唐雎:智勇双全
【冲刺题三】15.(1)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苟且偷生”不得
分)。(2)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3)“乡”通“向”,从前。(4)停止,放弃。
16.(1)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2)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
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3)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4)(有
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17.答案示例:(1)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是孟子有哲理的名言均可。)
【冲刺题四】16.①长大成人②少③接近④最终17.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18.祖母刘氏,怜悯我孤苦弱小,亲自抚养(我)。19.而刘夙婴疾病,常
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20.(三个理由答出两点即可,原文或自己归纳均可)①伏
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对武帝的赞颂)②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感激武帝的提拔)③臣生
当陨首,死当结草。(尽忠报恩的思想)2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冲刺题五】9.;10.者也11.A.看书读书B.阅读朗诵12.B13.读书的
方法(中),阅读、朗读、抄写、作文,这四种方法是每天缺一不可的。
【冲刺题六】12.(1)以……为亲(2)出嫁(3)兴起(4)厌恶13.(1)选拔品
德高尚、能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2)这是不去做(它),不是不能做到(它)。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5.(1)大同(2)天下可运于掌
【冲刺题七】18.(1)向西(2)好像(3)径直,一直(4)边界19.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0.深。因为从原文中“投以小石,
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可以看出来。21.(1)青青的树枝,翠绿的藤蔓,
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错落,随风飘扬。(2)竹木的疏密高低适中,很像是有智慧的人
所安排设计的。22.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
悲凉随之而来。这虽是触景生情,其实与作者当时被贬的处境是有很大关系的。
【冲刺题八】13.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1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16.依次为:仁义礼智17.离
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1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5:36: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37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