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符时值,也称为音符值或音值,在乐谱中用来表达各音符之间的相对持续时
间。一个完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等于四个四分音符,八个八分音符;十
六个十六分音符,三十二个三十二分音符。这只是音符时值的比例
在音乐作品中,只有加上拍号,我
们才知道是以什么音符为一拍。现在以÷拍为例(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
节4有两个四分音符的时值)。例1乐理教科书告诉我们:“V”就是一拍。
它使我们明白DO是第一拍的前半拍,RE是后半拍;MI是第二拍的前半拍,FA
是后半拍
(一)全音符
这个空心的白色音符叫“全音符”。它是音符家族的老大哥,其他音符的时
值都比它短,而且要以它为准。依次分为两半。
(二)二分音符
这个长着身子(学名叫符干)的白色音符叫“二分音符”。它只有全音符的一
半长,(它等于全音符1/2的时值)
(三)四分音符
这个黑脸的音符叫“四分音符”。它比二分音符又小一半。(它等于全音符
1/4的时值)
(四)八分音符
这个黑脸的音符长出了尾巴,它叫“八分音符”它比四分音符还小一半。(它
等于全音符1/8的时值)
(五)十六分音符
这个黑脸的音符长着两条尾巴,它叫“十六分音符”。它比八分音符还要小
一半。(它等于全音符1/16的时值)
(六)三十二分音符
这个有着三个尾巴的音符叫“三十二分音符”。它比十六分音符又少一半。
(它等于全音符1/32的时值)
(七)六十四分音符
长着四个尾巴的黑色音符名叫“六十四分音符”。它是“三十二分音符”的一半。
(它等于全音符1/64的时值)
纽姆记谱法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但不能显示音值长短。从7
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开始出现于欧洲的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1根线代表F音
高。这里要
额外提到的是,欧洲音乐的发展,宗教起到了很大的贡献。基督教的宗教音乐在
中世纪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圣洁的音乐可以传达上帝
给人们的启示,同时也能表现信徒对上帝的崇敬、赞美和祈求。当时的宗教
活动一般都是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宗教音乐是欧洲艺术音乐的源头。在18
世纪以前,欧洲音乐主要以教会音乐为主,而教会音乐则以圣咏为主。我在维
也纳演出时,曾经拜访过当地的圣斯蒂芬大教堂,正赶上里面在进行宗教仪式,
其中就有圣歌咏唱,声音极为纯净,确实有天堂般的感受。中世纪的圣咏是单
声调,没有固定节拍的,而纽姆谱的特点正是可以记载音高但是不记节奏,很适
合当时的教堂音乐使用。到了13世纪时,圣咏有时会以节奏调式(英语:R
HYTHMICMODE)来表现,这类音乐已经出现多个不同节奏的声部,不过仍
然没有像现代音符一样,以音符的形状来表达音符时值。
大约在
1250年,科隆的佛朗哥(英语:FRANCOOFCOLOGNE;一名教士)发明了有量
记谱法,利用不同的音符来表达持续时间的变化,在他的方法中,各种音符时值
之间的关系是不固定的,通常是3:1。而且在13世纪时期,3:1是最主流的比
例。
1320年,法国人菲利普·德·维特里(PHILIPPEDEVITRY)在著作《新艺
术》(ARSNOVA)中,定下了2:1的比例,并且使之与3:1比例拥有同等地位。
随着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原始的纽姆记谱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经过数
百年的发展,纽姆记谱法逐渐由一根线发展成4根线。规定音高为D、F、A、
C,并将F线画成红色,C线画成黄色。这也是后来五线谱中高音及低音谱号的
起源。到了13世纪,终于有人在4根线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根线,这样五条线
才算是真正具备。这种记谱法也就是五线谱的前身。
有量记谱法是13世纪科隆的一个传教士所发明。这是一种用音符、休止
符和其他符号严格规定音的长短的记谱法,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在1
450年左右,音符以黑色涂成,被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又被称为
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一直使用到大概17世纪左右。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到17世纪已经逐步完善并得
到普遍使用,18世纪开始定型并沿用至今。五线谱吸收综合了欧洲历史上
多种记谱法的精华,是一种经过了千年的漫长时间发展起来的,汇集了一千多
年来诸多音乐家才智的记谱法。
五线谱传入中国的时间也比较早,大概在明朝中后期就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传
教进入中国。最早的关于五线谱的详细记载则是清代的《律吕正义》续编,
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律吕正义》以我国清代时编撰的以乐律学为
主要内容的音乐百科全书著作。此书在康熙至乾隆时期由宫廷敕撰,分上、
下、续编,后又增加了后编。五线谱的相关内容能出现在这样一部由皇家主持
编撰的典籍中,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五线谱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后来随
着西方音乐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五线谱在中国的普及面也越来越广。
目前,五线谱已经成为音乐界通用的记谱法。无论是中国还是法国,无论是巴
西还是俄罗斯,大量音乐文献都是用五线谱记录、出版、传播。所以即使是业
余爱好者,也应该适当学习一些五线谱的使用知识。
音符时值并不是表示一个音符的绝对时间长度,而是用来使人了解它与
其他音符之间的相对时间长度。在下表中每个音符的持续时间,都是下一个
音符的两倍长度。
怎么认识五线谱
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
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计算的。假使音乐作品是写在数行五线谱上,那么,
这数行五线谱还要用连谱号连结起来。在五线谱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
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但到底高多少?低多少?却无法确定。在
五线谱上要确定音的高低,必须用谱号来标明。
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条线上,便使这条线具有了固定的音级名称和高度,
同时也确定了其他各线上或间内的音级名称和高度。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
G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又叫高音谱号;另外有记
在第一线上的,叫古法国式高音谱号。F谱号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
的第四线上,也叫低音谱号;另外还有记在第五线上的,叫倍低音谱号。C
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目前被采用的C谱
号有C三线谱号(又名中音谱号)为中音提琴所用,有时也长号所用。C四线
谱号(又名次中音谱号)为大提琴、大管和长号所用。其他C谱号一般较少
应用。使用许多谱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过多的加线,以使写谱和读谱更加方
便。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连接起来使用,如高、低音谱号所组成的
大谱表便是。
「变音记号调号临时记号」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
变音记号。变音记号有五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降记号
(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
(一个全音)。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还
原记号(ヰ)表示将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变音记号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和间内;可以记在音符的前面和谱号的后
面。记在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叫做调号。在未改变新调之前,它对音列中所
有同音名的音都生效。如果在乐曲中间要更换调号时,可能有三种情况。更
换调号如果发生在一行乐谱的开始处,这时应该在前一行乐谱的末尾处将所
要更换的调号预先记写清楚,并将最后一条小节线向前移,以便记写新调的调
号。增加原有升号或降号的数目时只要在更换调号处的小节线右边写出新调
的调号便可以了。减少原有升号或降号的数目时需要在更换调号处的小节线
左边将多余的变音记号还原。在小节线的右边写出新调的调号。升号变降号
或降号变升号时需要在更换调号处的小节线左边将原来的变音记号还原,在
小节线的右边写出新调的调号。直接放在音符前的变音记号叫做临时记号。
临时记号只限于同音高的音有效,而且只到最近的小节线为止,在多声部乐曲
中临时记号往往只对一个声部有效。为了提醒废除前面所用的临时记号,有时
在小节线后面加上另外的临时记号。[等音]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
音,叫做等音。等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而来的,因为只有在半音相等的情况下才
有可能产生等音。除去#G和BA两个音级外,其他每个基本音级和变化音
级都可能有两上等音,连它本来的共有三个。而BA和#G只有一个等音,
连它本身共有两个。[连谱号]包括起线(连结数行五线谱的垂直线)和括线(连
结数行五线谱的括弧)两个组成部分。括线分花的和直的两种。[花括线]为
钢琴、风琴、手风琴、竖琴、扬琴、琵琶等乐器记谱使用。[直括线]为合奏、
合唱、乐队记谱用。在总谱中用直括线来连接同为乐器,把它们分成完全的或
不完全的乐器组。有时在直括线之外还加上辅助括线(花的或直的)来连接同
种乐器。在总谱中,独唱独奏声部如果只包括一两行五线谱的话,左边只画
一条起线,而不加括线。[加线]为了标记过高或过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
面或下面还要加上许多短线,这些短线叫做加线,在五线谱上面的叫上加线,
下面的叫下加线。[加间]由于加线而产生的间,叫做加间,在五线谱上面的加
间叫上加间,下面的叫下加间。加线和加间的计算方法是:上加线和上加间,
由下向上计算,下加线和下加间由上向下计算。
音符休止符
用以记录不同长短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
间断的符号叫做休止符。音值的基本相互关系:每个较大的音值和它最近的较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5:29: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37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