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丰乐亭记翻译

更新时间:2022-12-11 05:23:20 阅读: 评论:0

小学免费课件网-共轭复根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李尧棠)

《丰乐亭记》古文赏析

《丰乐亭记》这篇散文,融记叙、议论、抒情和描写于一体,以“乐”开篇,

以“乐”终结,“乐”贯串始终,景怡人,情动人,理启人。他的《醉翁亭记》让

人跟着“醉”,他的《丰乐亭记》让人跟着“乐”,真不愧为传世的姊妹篇呀。当

然,还必须认识到,这两篇散文都间接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乐”与“醉”之中

的愤郁和不平。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丰乐亭记》古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丰乐亭记①

作者:[北宋]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②,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

丰山,耸然而特立③;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④;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⑤。俯仰

左右,顾而乐之⑥。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

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滁州丰乐亭其山

川,按其图记⑦,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

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⑧?及宋受

天命⑨,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

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

⑩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

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

不可爱。又幸⑾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⑿,道其风俗

之美⒀,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

⒁,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注释】

①丰乐亭:在今安徽滁县城西丰乐北麓。苏轼曾将这篇《丰乐亭记》书刻于

碑。明年:第二年。

②滁:州名,治所在今安徽滁县。

③耸然:高高矗立的样子。特立:独立。

④窈然:幽暗深远的样子。

⑤滃然:水盛大的样子。

⑥顾:向四周看。

⑦按:查核。

⑧胜:尽。

⑨及:等到。

⑩涵煦:滋润化育。

⑾幸:庆幸。

⑿因为:于是就。本:根据。

⒀道:称道。

⒁夫:句首语气词。宣:宣扬。A滁:滁州[安徽省]

【译文】

我担任滁州的太守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觉得甘甜。向滁州人

讯问泉水的发源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面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耸地

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

上下左右地看,很爱这里的风景。因此,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

地,造了一座亭子,于是我和滁州人在这美景中往来游乐。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互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

兵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

姚凤,就这样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滁州地区的山水,查核过滁州地区的图

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人都

已经不在,因为天下太平的时间长久了。

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成

为敌国的,哪能数得清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以

前的凭靠险要的割据都被削平消灭。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

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年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

河之间,是乘船坐车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

的事情,安心耕田穿衣吃饭,欢乐地度过一生,死后被人送进坟墓。有谁晓得这是

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化育到一百年的长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

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

幽香的花草,夏天荫凉于茂密的`乔木,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削裸露,

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

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

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而宣扬皇上的

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

太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点评】

本文名为“记丰乐亭”,实际上作者却用了较多的篇幅,通过今昔对比的手法

歌颂了当时的“太平盛世”。尽管北宋前期的局势还远远比不上以前的“文景之

治”、“贞观之治”,但从结束了唐末开始形成的战乱纷争的割据局面这一点来

说,还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作者虽把这种安定局势的形成归功于“宋受天命,圣

人出而四海一”,但是,他能同情并讴歌滁州百姓的“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

死”的安闲生活,确实有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本文是在欧阳修被

贬后写出的。当他在宦海失意,地位一落千丈时,还能处之泰然,从中可以看到他

的胸襟是何等开阔!

文中写景的地方有两处。开头介绍清泉附近的环境,作者用了简练的语言概括

出“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在第三段中,作者描绘

游客们在一年四季中的不同感受时,只用了“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

秀”寥寥十五个字,其用字之节省真令人拍案叫绝。对于这一点,我们可参看后面

的《醉翁亭记》,便可悟出其中的奥妙。

此外,本文充分反映了作者真挚而深厚的感情。他身为地方长官,能在百忙中

“与滁人往游其间”,“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正体现了他“与民同

乐”的爱民思想。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5:23: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37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mathplayer
下一篇:三纲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