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望断南飞雁

更新时间:2022-12-11 05:14:34 阅读: 评论:0

中国正能量网红的名人-欹怎么读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七律长征赏析)

毛泽东诗词精选

1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925年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

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

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

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

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

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

土。: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

起游泳?

毛泽东诗词精选

2

采桑子·重阳(1929)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廖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

十一日。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黄花:指菊花。不似:不类似,不象。廖廓:空阔远大。

【题解】

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

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

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十一月二十

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

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毛泽东诗词精选

3

《清平乐·会昌》毛泽东(1934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注释:

〔会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早在

一九二九年,毛泽东为开辟赣南根据地,就率领红军到过会昌,以后又常途

经和居住在这里。这首词是一九三四年夏天作者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

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所作。

〔莫道君行早〕旧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这边〕指中央革命根据地南线。

〔会昌城外高峰〕指会昌城西北的会昌山,又名岚山岭。作者在六十年代曾

回忆说: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颠连〕起伏不断。

〔东溟(míng明)〕指东海。

〔南粤〕古代地名,也叫南越,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这里指广东。

毛泽东诗词精选

4

十六字令三首(1934—1935)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其一】

山,高耸入云端。给快跑的马儿再加几鞭,翻越山巅未下鞍。惊诧高又险,

回头瞥一眼,离天只有三尺三!表面上是极写山之高,实质上是写红军越过

高山时,所表现出的藐视困难、一往无前、不可屈服的精神气概。

【其二】

山,起伏如波涛,浩瀚似江海,倒海翻江卷巨澜。山势奔腾迅猛如奔马,好

似万马厮杀正酣战。第二首表面上是极写山之大,写群山之磅礴、险峻,实

质上是写红军在万山丛中英勇战斗的雄伟、豪迈的气概。

【其三】

山,傲立苍穹如长剑,刺破青天剑锋没伤残。天像快要塌下来,全靠着山的

支撑,天才得以铺展于宇宙间。表面上是极写山之坚,写众山之坚固、坚强,

实质上是写红军崇高、坚韧的意志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赏析:

这三首小令都描写了长征路上的山,气势博大雄浑,豪放洒脱,气韵天成,尽显山之

体势、风骨,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负。

毛泽东诗词精选

5

忆秦娥·娄山关(1935.2)

(上)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译文:

西风正壮烈地吹送,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嗒嗒的马蹄令人心碎,

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

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白诗“秦娥梦断秦楼月”

娄山关:又名太平关.遵义市北大娄山脉中段遵义.桐梓交界处,从四川入贵

州的要道上的关口。海拔1440米,古称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烈:猛烈,强劲。长空:辽阔的天空。碎:细碎。

咽(yè):在这里读入声。本义是声音因梗塞而低沉,这里用来描写在清晨寒

中可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漫道:莫道。

从头越:重新跨越。残阳:夕阳。

毛泽东诗词精选

6

清平乐·六盘山(1935.10)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

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

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着飞到了天边。不登临目的地绝不是英

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的路途。

六盘山上高峰挺拔,烈烈的西风吹卷着红旗。现在革命的武装正在共产党的

领导之下,哪一天才能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注释

望断:望得久,望得远。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六盘山: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

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在手,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缚住:捉住。苍龙:指国民党反动派。

毛泽东诗词精选

7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译文:1.革命的暴风雨震荡着蒋家王朝都城南京,解放军以百万雄师

突破长江天险,直捣蒋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根据地—南京城。

2.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

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3.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可

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4.自然界如

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

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注释——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的东面。苍黄:同仓皇。

虎踞(jù)龙盘:形容地势优异。

毛泽东诗词精选

8

浪淘沙·北戴河(1954.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

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

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译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鱼船,在起伏的汪洋

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边?

往事已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吟咏过诗篇。秋

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注释

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魏武:魏武帝曹操。

碣(jié)石:碣石山,在北戴河外,靠近渤海,汉朝时还在陆上,到六朝

时已经沉到渤海里了。

遗篇:指曹操的诗作《观沧海》,曹操于建安12年(公元207年)北征乌

桓,路过碣石山。曹操登山观海,写了《步出夏门行》四首,其中有“东临

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之句。

毛泽东诗词精选

9

水调歌头·游泳(1956.6)

1.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2.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3.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4.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译文:

毛主席畅游长江后向群众招手刚饮过长沙的水,现又吃了武昌鱼。我在万里长江上

横渡,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今天我终可以尽

情流连。孔子在岸边叹道:光阴如流水般远去了!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

胸中宏图升起。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

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神女想必很健康,但她会惊愕世界

变了模样。

宽余: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风樯:樯,桅杆。风樯,指帆船。龟蛇:见《菩萨蛮•

黄鹤楼》“龟蛇锁大江”注。实指龟山、蛇山。一桥飞架南北:指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

长江大桥。天堑:堑,沟壕。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

毛泽东诗词精选

10

蝶恋花·答李淑一(1957.5)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

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

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注释:

李淑一:当时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师,杨开慧的好友。

杨柳:杨开慧(参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题解)和李的丈夫柳直荀(一

九三三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

嫦娥:《后汉书•天文志》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

吴刚:《酉阳杂俎》称汉朝西河人吴刚,学仙犯错,被罚在月宫砍桂树。树

高五百丈,刚砍过的地方立刻长好,因此他一直在砍。

桂花酒:贺子珍因为生于中秋,丹桂飘香,圆月当空,取名“桂圆”。后来,

她自己取“自珍”为学名,即善自珍重之意。参加革命后,改为“子珍”,

如今以贺子珍之名传世。“桂花”也是贺子珍的小名,作者在这里是在隐晦

表达与贺子珍的美好感情。

伏虎:指革命胜利。

毛泽东诗词精选

11

七律两首送瘟神(1958.7)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创作背景:

1965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

员,消灭血吸虫病",同年,中共中央成立了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派出大

批医疗队到疫区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并大力兴修水利,填平沟壑,根绝

毛泽东诗词精选

12

血吸虫的滋生地,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根绝了血吸虫病。1958年6月30日

《人民日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个消息,毛泽东读后十分欣慰,彻夜未眠,

第二天早晨便写了这两首诗,并在诗题下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述了作诗时的

第一首

首联概括写出了旧社会血吸虫病危害的严重,暗示了血吸虫病祸害的根源在

于反动的社会制度。

颔联在首联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血吸虫病危害坐具体描述,这两句不仅

仅是江南血吸虫病患区的真实写照,也是整个中国黑暗社会的缩影。

颈联以无穷无尽的宇宙来比拟旧社会劳动人民无边无际的苦难,更为有力地

批判了旧社会。

在尾联中,诗人挖掘了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积极意义,把牛郎作为劳动人民

的神,在天上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

第二首

首联第一句写英雄的时代,第二句写英雄的人民。尧舜是我国古代传统的明

君,诗人在这里用以比作6亿中国人民。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千百年来

一直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血吸虫病才能得以根治。诗人这这里对人们群众创

造人间奇迹的英雄气概给予了高度的赞美和评价。

颔联描写山山水水之驯服,表现出6亿人民无穷智慧和创造精神,

颈联从正面来描述劈山治水的劳动场面,有力的表现了"送瘟神"的真正动力。

尾联点题,总结全诗,又回到消灭血吸虫病这个问题上来。用一个设问句,

突出"送"字的意思,幽默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瘟神"的轻蔑和嘲讽,同时也

说明了人民群众已经发动起来,危害人民多年的"瘟神"已经走投无路,处在

人民群众包围之中。

毛泽东诗词精选

13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65.5)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

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

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

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注释:

重上井冈山:一九六五年五月下旬,作者重上井冈山游览视察。二十二日,先后到

黄洋界和茨坪。在茨坪居住期间,了解井冈山地区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会见了

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和群众。

黄洋界: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从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到

这次重来,已经过去了三十八年,作者却觉得只是弹一下指、挥一下手的短时间。

九天揽月:九天,天的极高处。捉鳖:喻擒拿敌人。

毛泽东诗词精选

14

满江红·和郭沫若(1963.1)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

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

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译文:

小小的地球上,有那么几个国家,像几只碰壁的苍蝇一样嗡嗡叫唤,貌似

声色俱厉,又像哭泣声一样。这些国家好比那大槐树下的蚂蚁一样吹嘘自己

的国家有多强大,却不知道他们的所做所为,就像蚍蜉撼大树一样可笑!我

们吹响冲锋的号角(飞鸣镝),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席卷他们。

天下的事情,从来都是那样急切;日月轮回,光阴紧迫。要等一万年后才

等来胜利,实在是太久,我们要抓紧时间,力求主动,只争朝夕。当今的世

界上,四海翻腾,风云变幻,五洲震荡,形势诡谲,我们要消灭所有危害人

类的败类,还世界一个太平

注释——蚂蚁缘槐: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有个叫淳于棼的人,一天喝

醉梦见自己在“大槐安国”当了驸马,做了南柯郡太守,醒来才知是梦。后

来他在屋后发现一个白蚂蚁穴,还建有王城,原来这就是“大槐安国”。

蚍蜉撼树,蚍蜉指苍蝇,在这里指霸权主义国家。

鸣镝(dī):响箭,汉时匈奴冒顿单于用来发号施令。

毛泽东诗词精选

15

七律·登庐山(1959.7)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四百旋:庐山盘山公路三十五公里有近四百处转弯。

译文:

庐山凌空挺拔屹立长江岸边,在一路青翠中我驱车盘旋登临。以冷漠的目光

朝向大海展望,世界暖风吹来了,雨滴又洒向江面。

云飘江河之上,黄鹤当空高翔,波涛直下,江东腾起袅袅烟雾。昔日的陶潜

也不知去到哪儿了,桃花源里是否可以躬耕劳动。

创作背景:

1959年庐山会议前夕毛泽东登上庐山立足峰巅极目远眺江山胜览尽收眼底。

置身雄伟高耸、满目苍翠的庐山面对开阔辽远、云海弥漫的景致诗人心中涌

动着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豪迈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讴歌奋发的诗篇。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广

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继续高涨但国际国内出现了极大的困难。国

内遇到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人民公社和大跃进出现“极左”问题党在工作中

出现失误。在诗中毛泽东针对当时国际国内的斗争形势表现出中国人民独立

自主、勇往直前的决心与勇气。

毛泽东诗词精选

16

七律·到韶山(1959.6)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译文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

年。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

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再喜看大

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创作背景:

韶山,在湖南湘潭西北90里,是毛泽东的故乡。这首七律,记述了毛泽

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

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

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

的思想境界。

⑷黑手:指封建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国民党右派等黑暗势力的

魔掌,喻反动派。高悬:高高举起。霸主鞭:指反革命武装,即蒋介石反动

武装。⑸为有:因为有。⑹日月换新天:谓半封建半殖民地韵旧中国变为社

会主义的新中国。菽:豆类的总称。千重浪:一层层波浪,喻指随风起伏的

大片庄稼。⑻英雄:此指新中国的农民。下夕烟:从黄昏时的炊烟和暮霭中

归来。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5:14: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36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碘酒是什么
标签:望断南飞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