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世外桃源出自

更新时间:2022-12-11 05:06:10 阅读: 评论:0

初中数学圆难题压轴题60道-一桶矿泉水多重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中国梦我的梦)

1

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教案

陶渊明《桃花源记》课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字词与基本内容。

3.对文章所写社会现实与社会生活有所了解。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读、评、讲、议。

2.提高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兴趣,在比较阅读中品鉴文言文。

3.理解作者寄托的理想生活。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

方法,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深入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

1.学生对文章字词的理解是通过朗读及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师在

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2.学生对文章基本内容及主旨思想的分析主要通过课堂讨论来

完成,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

3.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阅读基本方法的掌握主要通过教师讲授与

课堂实践来完成,在实践中掌握与运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从《消失的地平线》中对香格里拉的描写,引导学生走进“世

外桃源”。

2.引导学生说一说“你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

导语:英国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虚构”

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东方城市,那里有着旖旎的风光、蔚蓝的天

空和纯净的土地,是一个宁静、安逸、悠远、知足、明朗、和谐的理

想归宿。人们常常将自己理想中的居所成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

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

什么说它在“世外”呢让我们一起跟随陶渊明的脚步,探访那片神秘

的土地。

【设计意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作品入手,有助于学生走进将要

学习的课文,并初步感知“桃花源”的.内涵。

(二)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3

2.学生自读课文,尝试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3.逐句疏通文意,教师进行纠正和强调。

【设计意图】本文注释较为详细,让学生先结合书下注释、运用

所学方法疏通文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课在初中语

文学习中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和强调重点文言字

词有助于学生文言词语的积累,同时也为理解文章做好铺垫。

(三)理解内容

1.梳理行文线索。

(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不同片段。

(2)为故事的不同片段拟写小标题。

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走进桃源生活。

教师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探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

归纳,引导学生明确桃源人的生活及处世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1)渔人进入桃花源后,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引导学生从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两个角度去思考。)

(2)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村中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

怎样的社会风气

(3)桃花源中的人“避秦时乱”之后为何“不复出”渔人“──

为具言所闻”后,桃花源中的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行文线索的梳理与文章细节的探究,学生可以

从整体把握故事内容,对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有所理解,为

4

明确文章主旨做好准备。

3.明确文章主旨。

(1)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桃源生活。

陶渊明为我们呈现的桃花源是一个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

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

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

(2)引导学生明确文章写作主旨。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

的理想社会,描写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

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隐含了作者对黑

暗现实的不满和抨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这一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明确文章

主旨变得水到渠成,有利于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拓展比较

1.文意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秦时妇人》。

(2)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简要疏通文意,进行口译。

(3)学生逐句翻译文章,教师进行点拨和纠正。

【设计意图】《秦时妇人》字词难度不大,由学生自读、自译,有

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快读阅读的能力。

2.勾连回顾。

(1)引导学生由《秦时妇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并初步发现两

5

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2)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比较阅读的意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调动已学内容,为后面比较阅读打好基础。

3.方法讲授。

(1)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提出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

角度。

(2)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给予方法指导。

方法点拨:文言文比较阅读可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1)文章内

容;(2)中心主旨;(3)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已知联系到未知,有助于学生迁移运用

已学阅读方法,同时“降低”比较阅读的陌生感和难度。

4.方法应用。

(1)学生结合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和要点,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就

《桃花源记》《秦时妇人》进行比较阅读,发现其中的异同。

(2)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

【设计意图】《桃花源记》《秦时妇人》两篇故事架构“大同小异”,

但表达主旨、表达方式“小同大异”的文章比较阅读,有助于学生掌

握方法。

5.小结。

教师在学生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

角度。

【设计意图】小结回顾,有助于学生夯实本课重点。

6

(五)布置作业

拓展迁移:课后运用所学方法,从比较阅读的角度,分析《桃花

源记》和《乙亥北行日记(节选)》的异同。

【设计意图】再阅读一篇与《桃花源记》有相似之处的《乙亥北

行日记(节选)》,可以帮助学生迁移所学方法,能够在“旧文章”中

有“新发现”。

拓展阅读:续写桃花源记

话说这渔人出了桃花源,沿溪而下的时候,脑袋里就盘算着:我

既然寻得了这一群深山之人,又是秦朝之后,如果禀报给太守,太守

念我忠于晋朝定会给我不少的赏银。主意已定,渔人在沿途的桃花林

中做了些许标记,又留心了四处的景致,心中更是得意,仿佛那白花

花的银子已经到手。可他不知道,在暗处,有一个人惊出了一身冷汗:

村中智者之言果不其然,此人贪得无厌,在受了村中人热情款待后既

然还妄图利用他们讨得赏银,幸好自己被派出暗中跟踪,不然村中的

事可就要泄露了。刚想上前将那奸人一举拿下,这人心中陡然一转,

何不让他去禀报,再来个自食恶果。这位智勇双全的村中汉子,用草

叶将渔人所作的标记如数遮掩,不留丝毫痕迹,然后又不动声色的跟

在渔人身后。身上的衣服是村中的巧妇仿着渔人的衣服制的,应该不

会有什么问题。此人便跟随渔人来到一座府邸前,见渔人进去后不久,

便有一大队人马跟随渔人来到那条溪边。但渔人无论如何都找不到明

明标识的很清楚的标记,不知该带领他们往何处去了。太守手下的士

兵一看渔人根本找不到桃花源的方位,以为他在欺骗太守,便把他暴

7

打一顿,拿走了渔人从太守那得到的赏银,愤愤的走了。跟随而至的

村中汉子看到眼前的一幕,心中大喜,连忙撑船回到了桃花源。

村中闻此人归来,群聚,听此人将事情经过娓娓道来。心中大惊

后分外叹惜,自此识外界之人心机深重,故下定决心,堵塞了与外界

的唯一通道。希望这之后再没有外界之人来此打扰。

但南阳人刘子骥自持品德高尚,愿往之,与桃花源中的人共享平

静的生活,谁知还没启程就病逝于榻中。迷信之人便传言,那传说中

的桃花源会诅咒想要前往的人。自那之后,再无人妄图寻得这仙境般

的世外桃源,故世外桃源之地倒也得了清净,又是一代一代自给自足

的生活下去了。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5:06: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3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白蝴蝶花
下一篇:俨然造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