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犯罪学(一)试卷
(课程代码00235)
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犯罪学的研究基础是
A.犯罪现象B.犯罪行为C.犯罪原因D.犯罪对策
2.最先提出自然犯罪与法定犯罪区分的学者是
A.菲利B.加罗法洛C.李斯特D.塔尔德
3.下列选项中关于20世纪之后现代西方犯罪学的研究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学派单一,理论一元的景象
B.犯罪社会学理论成为研究的主流
C.犯罪预防理论得到更多研究
D.青少年犯罪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4.18世纪之前中国的犯罪问题研究历程可划分为
A.先秦时期和封建制时期B.商周时期和先秦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封建制时期D.先秦时期和宋元时期
5.从事科学研究或课题研究的计划、手段和过程的总称,被称为
A.行为方式B.思维模式C.研究方法D.技术手段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定量研究方法优点的是
A.能够对研究对象进行更加准确的认识
B.能够推进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化,促进现象之间关系的精确分析
C.可以用来研究十分复杂的犯罪现象和犯罪问题
D.能够对大量的对象进行研究
7.德国著名犯罪学家李斯特在犯罪三原因论的基础上,提出犯罪原因二元论,将犯罪原因
归结为
A.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B.生理原因和社会原因
C.心理原因和自然原因D.文化原因和自然原因
8.通过调查研究来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是
A.当面访谈法和电话访谈法B.自填问卷法和结构访问法
C.个别发送法和集体填答法D.个案研究和非结构访谈法
9.对于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在侦查、起诉、审判、矫正等环节,采取有别于成年人的方法,
有效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这一犯罪预防属于
A.控制性预防B.改造性预防C.保护性预防D.疏导性预防
10.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人的心理学特征的是
A.犯罪人的居住区域B.犯罪人的人际关系
C.犯罪人的人生观D.犯罪人的家庭情况
11.无被害人犯罪的研究核心为是否应当将该类犯罪
A.犯罪化B.轻刑化C.除罪化D.重刑化
12.下列人物中属于刑事古典学派的是
A.孔子B.胡顿C.费尔巴哈D.萨瑟兰
13.双重角色型的被害人主要发生在
A.侵财性案件B.暴力斗殴案件
C.性侵案件D.诽谤案件
14.在犯罪生物学派中持有体型说的学者是
A.龙勃罗梭B.菲利C.加罗伐洛D.克雷奇曼
15.至2006年,美国监禁罪犯人数为230.86万,约占受到刑事处罚罪犯总数734.38万
人的31%;社区矫正的总人数为503.52万人,占受到刑事处罚罪犯总数的69%,其中缓
刑共有423.7万,假释共有79.82万。这一数据说明西方国家的罪犯矫正呈现的特征是
A.监控手段的科技化B.矫正机构的民营化
C.处遇方式的多样化D.矫正模式的社会化
16.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社会预防对策的制定主体的是
A.国家B.执政党
C.群众自治组织D.国家执政党或社会
17.下列选项中,保安处分中的非监禁性处分不包括
A.限制居住B.禁止从业C.驱逐出境D.强制劳作
18.下列关于现代社会罪犯矫正的未来发展趋势表述错误的是
A.从单一的以监禁刑为主体向非监禁刑刑罚措施发展的趋势
B.扩大社区矫正的适用已成为各国刑罚改革的发展趋势
C.社区矫正蕴含着刑罚的惩罚性和恢复性双重价值
D.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有效、人道、经济的罪犯处遇制度,没有不足之处,代表了罪犯
矫正的未来趋势
19.下列表述不属于罪犯矫正原则的是
A.人道化原则B.体系化原则C.社会化原则D.个别化原则
20.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居于主导地位的罪犯矫正方法主要有
A.管理矫正、心理矫治、劳动矫正
B.心理矫治、教育矫正、劳动矫正
C.劳动矫正、教育矫正、管理矫正
D.教育矫正、心理矫治、管理矫正
21.长期以来,我国矫正罪犯的基本方法是
A.管理矫正B.心理矫治C.劳动矫正D.教育矫正
22.刑事立法政策面临的最难解决的问题是
A.除罪化问题B.轻刑化问题C.犯罪化问题D.重刑化问题
23.下列选项中关于刑事惩罚对策与犯罪社会预防对策的联系,表述错误的是
A.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预防、控制和遏制犯罪
B.二者的制定主体基本相同,都是国家、政府或执政党
C.二者都要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
D.从二者的内容范围看,刑事惩罚对策的范围要远远大于社会预防对策
24.下列选项中关于特殊预防表述错误的是
A.特殊预防是指预防犯罪人重新犯罪
B.对于过失犯罪入而言,对之进行特殊预防没有任何作用
C.并非判处刑罚就能自然实现特殊预防的目的,还必须保证行刑的公正性与科学性
D.死刑不应成为当今社会实现特殊预防的主要途径
25.各国和各个地区保安处分的立法形式与内容不尽相同,从各国相关制度规定上看,保安
处分一般不适用于
A.无责任和限制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B.特殊危险者和刑罚不适者
C.城市乞讨人
D.未成年人
26.狭义的刑事司法对策是指
A.刑事侦查对策B.刑事起诉对策
C.刑事立案对策D.刑事审判对策
27.下列选项中关于刑罚目的与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A.刑罚的目的需要以刑罚功能为其确立的前提和赖以实现的中介因素
B.刑罚的目的只能顺应刑罚的功能
C.刑罚的目的一经确定,对刑罚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D.刑罚的目的通过刑罚的功能来实现
28.下列选项中关于保安处分与刑罚的联系与区别,表述正确的是
A.刑罚是一种保安处分
B.保安处分是以预防未然犯罪为其主要功能
C.二者都主要适用于有严重危险陛的初犯
D.保安处分表现为对适用对象财产的剥夺,而刑罚表现为对适用对象自由的剥夺
29.下列选项中关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表述错误的是
A.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我国最近刚刚确定的基本刑事政策
B.宽严相济的“宽”,表现为非犯罪化、非监禁化、非司法化三种情形
C.宽严相济的“严”是指严格、严厉和严肃
D.宽严相济的“济”是指救济、协调与结合
30.下列选项中属于监禁刑执行政策的是
A.依法办事、文明行刑、人道待人
B.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
C.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监控与帮助相结合
D.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恐怖主义犯罪
32.广义犯罪被害人
33.挫折.攻击理论
34.心理矫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5.简述被害人的物质损失的种类。
36.简述犯罪数量统计“漏斗效应”的主要内容。
37.简述日常活动理论主要内容。
38.简述刑罚的功能。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分)
39.(本题10分)试用塞林的“文化冲突论”论述刑法与犯罪的关系。
40.(本题13分)试述三级预防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材料分析题(15分)
41.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了隐案问题的实证研究。国家“七五”社会科学重点规划
项目《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5个省市300余个派出所进行了为期三
年(1985年、1987年、1988年)的隐案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犯罪统计中也存在着隐案
问题:(1)犯罪明数最多只占实际发案的1/3。危害较大的重大案件的明数较接近于实际,
占接报案数的2/3。(2)各类犯罪的明数与暗数之比值差异较大。杀人、强奸等严重侵犯人
身案件的隐案小,明数占900/旷95%;侵犯财产案件犯罪暗数较大。盗窃非机动车、扒窃、
抢夺、破坏生产案的明数只占接报案的1/10。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犯罪黑数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4:17: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33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