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令狐冲“义”之内蕴
摘要:金庸在《笑傲江湖》中刻画了一个满怀侠义的令狐冲,他生性豪放,追求自由,
游走江湖,行侠仗义,惩善扬恶,以其武,将侠义的精神表达出来,以弘扬倡导人与人之间
的“义”。性格决定命运。令狐冲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对自由天性的追求。这种自由的、不
受约束的天性也是一个侠士所必备的品格。令狐冲虽然身在华山派下接受伪君子岳不群的抚
养和教导,但是他有自己的处事和交友原则,他心中的“正”与“邪”之分,并非江湖所公
认的那样(或者是岳不群教导的那样),他有自己的清晰的标准,并不是正派都是义士而邪教
都是奸邪、无恶不作之人。在华山岳不群的门下,他受到了双重压制。一方面是武功的压制。
他身为大师兄,必须对岳不群所教的武功一丝不苟,这也正是岳不群的要求,但这与他的天
赋与个性产生极大的反差。另一方面是师父对他的个性、人品、行为的限制,这使他痛苦不
堪,为了做同门师弟师妹的表率,就必须自我克制,而为了自己的天性,又难免“大错不犯,
小错不断”,他不敢对师父不满,但岳不群却对他十分不满,岳不群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端方儒雅,讲究气派,但实则却是一个“伪君子”,因而不能使岳不群满意,也没有继承师父
的风格。尽管矛盾重重,但令狐冲仍然对师门十分感激,师父对他不仁,心狠手辣,他却依
旧对岳不群讲义,最终岳不群之死证明了仁义者无敌。与这个名门正派的翩翩君子相比较,
另一个为江湖所可耻的人物田伯光却又是一位义士,这正是英雄不问出处。这是一个有着明
显的缺点和优点的人物,但他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并且改正错误,优点更在于讲求“义”,
可算作是明人不做暗事,比之岳君子来倒可算作真君子。同时与魔教向问天之交、与糊涂不
堪的桃谷六仙之交,都是真正的义士之交。在爱情面前,尽管岳灵珊背叛令狐冲,但他终以
一颗博大的胸怀原谅师妹,并且照顾可恨又可怜的林平之。这就是令狐冲的“义”之所在。
在这个空虚的物欲横流的时代里,金庸通过对侠的描写,带给我们侠义精神,这是今天社会
最缺乏的,因此是最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内在精神品质。
关键词:《笑傲江湖》;令狐冲;侠义
金庸在他的十五部武侠小说当中,塑造了一批武功高强、行侠仗义的大侠,
在《笑傲江湖》中,主人公令狐冲作为华山派大弟子,自小习得武功,勤奋习武
加之机缘巧合,使得他有了盖世武功,又因为他性格不羁,为人豪爽,心地善良,
不流于世俗,所以命运颠沛流离又处处闪烁着“义”的光辉。
什么是义?草布拉在《金庸小说的文化意蕴》中这样写道:“英雄侠士们士‘义’
的化身,为‘义’而生,为‘义’而死,‘义’提供侠义的基础,侠的核心,侠的
灵魂,侠的生命”①,因此,义是通过“武”这种形式变现出来的更深层次的灵魂。
金庸与池田大作的对话中,金庸说:“不管《三国演义》还是《红楼梦》也都强调:
不但将‘友谊’还讲‘义气’,友谊主要源自感情,义气则包含了理智的判断。即
使个一个人感情并不深厚,但为了‘应当这样做才合理’,往往会做出重大牺牲,
那就是所谓的‘义气’”②。金庸在《笑傲江湖》后记中这样写道:“聪明才智之士,
勇武有力之人,极大多数是积极进取的,道德标准把他们划分为两类:努力目标
是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是好人;只着眼于自己的权利名位,物质欲望,而损坏
旁人的是坏人”③。由此,可以看出“义”比“友谊”更广博,更崇高的一种情节,
这种义,在令狐冲身上充分表现出来。
一、侠义是性格使之然
令狐冲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对自由天性的追求。这种自由的、不受约束的天
性也是一个侠士所必备的品格。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挣脱礼教、社会等各方面条件
的束缚,则必同流于社会,也许会为了迎合世俗而漠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趋炎
附势,为追逐名利而不择手段,损害他人乃至社会的利益。对于这种人,武功高
强反而会成为社会的公害,又有什么侠义可言呢?令狐冲在他的身上闪烁着“义”
的光辉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受约束。令狐冲虽然从小是孤儿,但被华山派
掌门岳不群夫妇收养,成为华山派的大弟子,岳不群夫妇待他如亲生儿子,给他
父母之爱,教授武艺,因此也可算是名门出身。接受了名门正派的良好教育,但
是令狐冲心中的“正”与“邪”之分,却并非江湖所公认的那样,他有自己的清
晰的标准,并不是正派都是义士而邪教都是奸邪、无恶不作之人。所谓英雄不问
出处。他心中的“正”是品行的高洁诚挚、率义情侠之士,至于那些虽表面为人
正派,实则虚伪狡猾、野心勃勃之徒,他从来是不屑、不耻、鄙而远之。他可以
结交田伯光,却忍受不了“青城四秀”;对绿竹翁礼敬有加,却对金刀王不理不睬。
他的与江湖所不能接受的行为,正是率性而为的结果。
令狐冲是一个自由之魂。然而在华山岳不群的门下,受到了双重压制。一方
面是武功的压制。他身为大师兄,必须对岳不群所教的武功一丝不苟,这也正是
岳不群的要求,但这与他的天赋与个性产生极大的反差。因而,当风清扬说学剑
与用剑全在于一个“活”字时,他不禁耳热心跳,似遇到了久觅不见的知音。当
他学会了“独孤九剑”时,更是如鱼得水,因为这一套剑法正是以其灵活为纲,
是“以无招对有招”的绝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正符合令狐冲的天性。而
“独孤九剑”也称得上“自由之剑”,不光是剑法上的自由更是只有天性自由的人
才能真正掌握它的奥秘。令狐冲也正是用这一套剑法保卫了自由的生命与事业。
令狐冲在师门中受到的第二种限制是师父对他的个性、人品、行为的限制,这使
他痛苦不堪,为了做同门师弟师妹的表率,就必须自我克制,而为了自己的天性,
又难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他不敢对师父不满,但岳不群却对他十分不满,
岳不群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端方儒雅,讲究气派,但实则却是一个“伪君子”,
因而不能使岳不群满意,也没有继承师父的风格。令狐冲有自己的风格与价值观
念。也正是因为自由与对自由的追求,使他与岳不群从内心产生了根本的分歧与
矛盾,也是这种自由天性的压抑与束缚,使得令狐冲的反叛显得更加激烈,因而
更加显出了义。
二、令狐冲江湖显侠义
(一)令狐冲对华山派之义。令狐冲是无父无母的孤儿,自幼被华山派掌门
人岳不群收养,养育成人,成为华山派的大弟子,从小到大,岳不群夫妇对令狐
冲十分器重,传授武艺。华山派是江湖名门正派,师父“君子剑”岳不群为江湖
人士敬重。因此,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令狐冲对岳不群夫妇的感激,敬重都发自
于肺腑。后来令狐冲在酒楼喝酒中听不惯“英雄豪杰,青城四秀”的名号,挑衅
说:“狗熊野猪,青城四秀”差点引起两大门派的纷争,并且又与臭名昭著的采花
大盗田伯光一起喝酒。带着小尼姑仪琳上酒楼招摇等诸多行为不端,违反华山派
门规,便被岳不群罚上玉女峰的思过崖面壁思过一年。对于这样的惩罚,令狐冲
没有怨意,认识错误,心存愧意。在玉女峰上,令狐冲遇到风清扬指点武功,讲
到武学之活子时,风清扬对五岳派中人毫不留情的批驳,令狐冲听了这些话,知
是将师父岳不群也骂在其中,但令狐冲以来觉得有理,二来没有直接提到岳不群
的名字,英雌没有抗辩。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令狐冲知道岳不群的刻板,但出
于对师傅的敬重,他并未和风清扬一起骂自己的师父,反而如果风清扬指名骂岳
不群,令狐冲肯定和风清扬抗辩,从举手投足家展示了一个义士的风范,反之后
来,《紫霞秘籍》丢失,陆大有因自己而死,岳不群怀疑这一切是令狐冲所为。这
时,令狐冲没有恨自己师父的不明清理,而只一心想找出凶手,然后了解生命一
些六师弟。此时,“义”成为令狐冲活下去的勇气,否则岂不是将自己永远陷入不
仁不义之地了吗?再者,在令狐冲面壁期间,因机缘巧合而学得风清扬传授的“独
孤九剑”,剑术大进,却也由此引起岳不群的猜疑,怀疑是他吞没了福威镖局林家
的避邪剑谱。最后,岳不群将令狐冲逐出华山派,并通告天下武林人士。对于这
一切,令狐冲不知是岳不群的阴谋,但在真相大白之后,任盈盈要杀岳不群,而
令狐冲还怀念岳不群的养育之恩,父子之义,让任盈盈放岳不群一条生路,岳不
群终不悔过,没有好的下场。面对岳不群这样一个阴险恶毒奸邪的伪君子,令狐
冲把父子之义永远放在最前面,这是人性中多么美好的一面。
(二)令狐冲对朋友之义。令狐冲初出江湖,为使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尼姑仪
琳免遭采花大盗田伯光之辱,明知不是对手,却还是想尽办法与田泊光纠缠苦斗,
终于保全了仪琳的清白,随后便于仪琳和田伯光结缘,令狐冲救仪琳完全是出于
义字,是因该这样做所以就做了,他不认识仪琳,又艺不如人,为义字虽未舍生,
却也因此而处在死亡的边缘,令狐冲于田伯光之间迂回打斗也体现了义士之交,
可谓不打不相识,令狐冲和仪琳潜伏在草丛中,田伯光用剑刺在令狐冲的身上,
他完全可以将令狐冲刺死,但他没有,因为他不做暗事,后在山洞中,田伯光找
到仪琳,却没有发现令狐冲,此时令狐冲也可以将采花大盗明正言顺地杀了,但
他也没有,因为对于如此一位光明磊落的义士如何能去暗杀对手呢?几经回合,
令狐冲发现这个武林中人人见而诛之的臭名昭著、作恶多端、好色,残害少女连
一个小尼姑也不放过的恶人,除过好色,还是讲义气的磊落之人,因而与之结为
兄弟。后来田伯光答应不戒和尚把令狐冲请下思过崖于仪琳见面,于是他又不顾
生命危险冲上华山,与令狐冲死缠滥打,即使吃到令狐冲独孤九剑的苦头也不放
弃,坚持履行自己的诺言,他知道令狐冲喜好喝酒,于是,上山时给他带上酒。
后来岳不群在华山见到了田伯光,便痛下杀手,要让令狐冲亲手杀了身负重伤的
田伯光,着使得令狐冲百般为难,心里极其复杂,原文如下写道:
令狐冲好生为难,他从来不敢违背师命,但先前临死时和田伯光这么一握手,
已经是结交为友,何况他确实已经答应改过迁善,这人过去为非作歹,说过了的
话确是必定算数,此时杀他,未免不义。他从岳灵珊手中接过剑来,转过身摇摇
晃晃地向田伯光走去,走出十几步,假装重伤之余突然两腿无力,身子向前直扑
出去,扑的一声,长剑插入了自己左边的小腿。④
由此可见,令狐冲宁愿伤害自己而成全一个“义”字。如果在众人面前直接
违背师命则是对师父的不敬,若杀了田伯光,则是对这个“无恶不作”的兄弟的
不义,因此,为了既保全师父的尊严而又不使朋友遭受性命之忧,只得以自己做
出牺牲。如若令狐冲非仁义之士,那么,此时完全可“仗势杀人”,既讨得师父的
信任,又可以“替天行道”,为江湖除去“公害”而留得美名于江湖,为华山派争
光,但令狐冲是一个义士,也正是在这种危难的时刻,真正地显现出了“义”的
光辉。
不仅是与田伯光之交,令狐冲与向问天之交也是如此。向问天虽出身邪教,
但却是为人正直豪爽,他不满于东方不败的统治。因机缘巧合而与令狐冲结为金
兰,随他到西湖梅庄,一剑连败江南四友,使得向问天得以帮助日月神教原任教
主任我行脱困,最后,与向问天一起,助任我行杀死东方不败,重登教主之位。
然而,任我行重登教主之位后,被权力熏昏了头脑,要“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与先前结交的任我行大相径庭。他不为任我行的威逼利诱所动,坚决不入魔教,
甚至宁愿永世再也不得见到他所爱的任盈盈和承受恒山派灭门的巨大危险。当然,
小说最后,任我行因练功不慎而致死消除了所有江湖隐患,终构成了一个完满的
结局。正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样,正义最终要战胜邪恶,这正是“义”在个
体命运与江湖命运中所显现出的光辉。
令狐冲还有一群糊涂朋友,就是桃谷六仙。这群糊涂不堪,永远争喋不休的
荒诞不经的人,给令狐冲带来了许多麻烦,给令狐冲乱治病,使令狐冲险些丢掉
性命,但他们却也算得上是磊落之人,心无城府,心直口快,不暗中做事,因此
比起“君子剑”岳不群、左冷禅之类的名门正派的道貌岸然的“侠”,这群愚拙木
讷之人,越加显现出愚拙之侠的可爱之处。
在正派之中,令狐冲所敬重的是他的师母宁女侠、刘正风、曲洋、方证大师、
冲虚道长、风清扬等这些真正的侠士。在他们的世界中,正与邪是由自己的心去
判断,他们厌恶那些所谓名门正派中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赏识真正的侠义之
士,不论出身邪教还是为世人所厌弃的“恶人”,都结为兄弟,这才是真正的侠士,
不拘于世俗,做一个真性情的人。
(三)令狐冲对爱情之义。令狐冲虽未能与岳灵珊终成眷属,甚至最后给他
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令狐冲自始至终对岳灵珊的爱是深刻的,及至最后,这种
爱最多的是“义”字,是应该这样做而去这样做,并没有把个人的恩怨置于首要
位置,这也是令狐冲,作为一个大侠,与常人所不同的。令狐冲与岳灵珊青梅竹
马,两小无猜,然而在被师父岳不群罚上思过崖面壁思过期间,岳灵珊却移情别
恋,爱上他的师弟林平之,这使得令狐冲伤心欲绝,不能自拔。不仅如此,与他
一起长大的小师妹竟然怀疑他的为人,疑心他吞没了林家的辟邪剑谱,这使令狐
冲万念俱灰,爱之深,伤之痛,但他依旧保持了一个大侠的风范。岳灵珊被林平
之所杀,最后命在旦夕,她请求令狐冲照顾林平之,岳灵珊至死也还挂念着那个
没有父母的可怜的林平之。而令狐冲,他也明知道如若答应此事,以后便受累无
穷,而且是要强迫自己去做许多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令狐冲却答应的岳灵珊,
这是出于对岳灵珊的爱,更多的是完成一个将死之人的遗愿,放下对林平之的厌
恶和恨而践行自己的诺言。他要照顾双目失明的林平之,在他的眼前已经不是狭
义的情敌,而是“应当这样做才合理”因而才去做,在令狐冲眼里,林平之固然
做过不义之事,但此时已经俨然成为一个值得同情的弱者,他是江湖政治斗争的
牺牲品,是一个悲剧人物,因而不会落井下石。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一个有着博大
胸怀的义士的形象。
这就是金庸为我们塑造的义士的形象,在这个空虚的物欲横流的缺乏道义的
时代之中,这正是我们要寻找的精神财富。然而,吴思在《金庸给我们编了什么
梦》中写道:“大侠赢了以后怎么办?大侠在逃避了追杀,赢得了美人心,清除了
各种威胁之后,终于可以过正常生活了,就好像我们大多数人如今每天面对的问
题一样,那时候,他怎么过?如何养家糊口供房子?当保镖?当武术教练?他不
觉得口中寡淡吗?”⑤,对于这样的质疑,我想只存在于今天的现实生活,而不适
合解读文学作品。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所接受的是文学作品更深层次
的灵魂,而不是等同于生活去质疑。对于文学的审美“是一种体验与超越矛盾的
统一,具有超功利的性质”⑥,因此面对文学,这个虚构的想象世界,在阅读时一
方面要联系社会的实际生活和自身实践加以领会,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一种静观态
度和适当的距离去感受和评价。因此,金庸的小说,透过武的形式带给我们的是
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总而言之,金庸通过对侠的描写,带给我们侠义精神,这是今天社会最缺乏
的,因此是最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内在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曹布拉:《金庸小说的文化意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2]金庸:《笑傲江湖》[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8页.
[3]《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转载自曹布拉.《金庸小说的文化意蕴》[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4]金庸:《笑傲江湖》[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年版;第450页.
[5]吴思:《金庸给我们编了什么梦》.转载自葛涛编.《金庸评说五十年》[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年版:第152页.
[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四版:第360页.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3:45: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32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