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7页)
凸透镜的汇聚作用1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16•德阳)关于光现象,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A.影子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
B.缥缈不定的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C.“老花眼”戴“老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朗朗夜空的星光闪烁﹣﹣光的折射
2.(2014秋•郸城县校级期末)张老师从实验室中拿出一个凸透镜,用它不能解
决的问题是()
A.把天上的星星放大B.把文字放大
C.把文字缩小D.让一张干纸片着火
3.(2015•深圳模拟)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冰块必须磨成()
A.冰凸透镜B.冰凹透镜C.冰砖D.冰三棱镜
4.(2013春•凌海市月考)下列就凸透镜对光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光通过凸透镜会变成平行光
B.对平行于主轴的光才有会聚作用
C.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一定都比原来会聚一些
D.对成像的光才有会聚作用
5.(2012秋•上蔡县校级月考)雨过天晴,农民必须及时清除塑料大棚上的积水,
这是因为()
A.水太深,会压坏大棚
B.水会阻碍阳光对棚内蔬菜的照射
C.水会形成凸透镜,使阳光会聚到蔬菜上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2012秋•孟津县期末)下列透镜中,对光不具有会聚作用的是()
第2页(共37页)
A.B.C.D.
7.(2018秋•思明区校级期中)如图(a)是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光的色散情形,
图(b)是平行的红色激光通过凸透镜的情形。若将图(b)中的红色激光改
为蓝色激光,则焦点F′的位置将在图(b)中F位置的()
A.左侧B.右侧C.同一位置D.不确定
8.(2017秋•胶州市期末)假如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下列现象可能发生
的是()
A.照相机仍然使用凸透镜做为镜头
B.在野外可以用凸透镜会聚阳光来取火
C.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实像
D.阳光下,只利用刻度尺和白纸无法测得凸透镜的焦距
9.(2018春•义乌市校级月考)在下列光学器件中能会聚光线的是()
A.凸面镜、近视镜B.凹面镜、老花镜
C.平面镜、凹面镜D.放大镜、凹透镜
10.(2017秋•赣榆区期末)酒精是香水的主要成分之一。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
它们的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是()
A.B.
C.D.
第3页(共37页)
11.(2017秋•孟村县期末)消防专家建议公众,不要随意丢弃尚未喝完的矿泉
水瓶,因为这些瓶子有可能造成森林火灾。同学在炎烈的夏日将装满水的矿
泉水瓶和纸板放在太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纸板被烧出了一个洞,据此,
可以判断()
A.当天的温度很高,纸板直接放在太阳光下会着火
B.水吸收了热量,将热量传到了纸板上
C.板上烧出洞的位置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或接近焦点的位置
D.如果瓶子不装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12.(2018春•海淀区校级期中)很多人喜欢在汽车的中控台上放置香水,其实
这是非常危险的。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相同的香水,
透明的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
A.B.
C.D.
13.(2017秋•蓝田县期末)下列光学元件中,能在阳光下将火柴点燃的是()
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
14.(2017秋•灌云县期末)要使冰块能“向日取火”,就必须将冰块制成()
A.冰凸透镜B.冰凹透镜C.冰砖D.冰三棱镜
15.(2017秋•江都区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中间为“空气凹透镜”的
玻璃砖后将会()
A.还是平行光B.发散
C.会聚D.以上都有可能
16.(2017秋•大庆期末)下列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
第4页(共37页)
B.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
C.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
D.凸透镜能使发散的光线减小发散
17.(2018春•永登县期中)小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地上一个丢弃的透明
塑料瓶。她想如果下雨使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
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8.(2017秋•乐亭县期末)小明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
塑料瓶。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引发森林火灾,于是
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19.(2018•兰州模拟)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20.(2018•邵阳四模)在盛夏的中午阳光强烈时往花草上浇水,常会把叶片烧焦,
其原因是()
A.太阳使水温度升高,将叶片烧焦
B.水很快蒸发,使叶片受阳光直射而烧焦
C.水滴使阳光汇聚,将叶片烧焦
D.水滴使花草防晒能力降低,叶片易烧焦
第5页(共37页)
21.(2017秋•宝塔区校级期末)下列常用的光学元件中,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的是()
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22.(2017秋•安平县期末)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得叶子上浇水,常会把
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上的热
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二.多选题(共1小题)
23.(2010秋•栾川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能汇聚于一点
B.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效应进行防伪的
C.红外线可能用来对仪器设备进行遥控
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红外线灯来灭菌
三.填空题(共23小题)
24.(2015•黄冈)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填
“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象。激光
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填“会聚”或“发散”)在视
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25.(2014秋•许昌县期末)炎热的夏天,在森林中旅游时,不要随意丢弃饮料
瓶。原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填
“发散”或“会聚”)作用,容易使热量集中,造成树叶燃烧,引发火灾。
26.(2014•黔西南州)在森林游玩时不能乱丢矿泉水瓶,一旦瓶内进水后相当于
镜,对光线有作用。
27.(2010秋•西华县校级期中)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镜,它对光有
第6页(共37页)
作用。
28.(2007•广安)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瓶后对
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它对太阳光的作用,可能导致森林
火灾。
29.(2015秋•驻马店校级月考)在一场大雨之后,云开日出,风和日丽,一座
栽培苗木的塑料大棚(如图所示),突然失火了,幸亏发现得早,抢救及时,
没有造成大的灾害。事后,人们分析火灾的原因是积水和塑料薄膜形成
了,对光有会聚作用。
30.(2004•南京)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
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镜,
对太阳光有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31.(2011•吉林)如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
于,对光有作用。
32.(2017秋•洛宁县期末)如图所示,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
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镜。要
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位置,例如就是应用这种镜的一种
仪器。
33.(2012秋•孟津县期末)林雨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
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
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你认为林雨的猜想合理吗?(选填“合
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第7页(共37页)
34.(2012•菏泽)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
水后,相当于一个镜,对太阳光有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35.(2017秋•广陵区期末)光盘是利用光信息存储数据的物品,它是利用激光
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选填“反射”或“折射”)后
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象。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
度高,不能对着同学的眼睛照射。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
当于(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选填“会聚”
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36.(2018•宜宾)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上
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作用;若
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
该透镜的焦距一定2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7.(2018春•陈仓区期中)在森林和草原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饮料瓶就相当于一个透镜,对太阳光有
作用,容易引起灾。
38.(2018•江都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
上的A点,取走透镜后,光线相交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会聚/发
散)作用,由此说明,能把光线相交于一点的透镜(一定/不一定/一
定不)是凸透镜。
39.(2018•内江)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
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40.(2018•历下区三模)如图示一种小手电筒。为了能照的更远些,发光的二极
第8页(共37页)
管前方是一个塑料的凸透镜,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在使
用手电筒时,不能将电池的正负极装反了,这是因为发光二极管具有
的特点。
41.(2018•太原一模)张奶奶家的堆柴屋是用塑料薄膜作屋顶的,如图所示。一
个雨过天晴的正午,这个柴屋里的柴草突然着火了,小明和村里的人们一起
及时赶到,迅速将火扑灭可谁是纵火犯呢?小明决定当一次侦探,当分析了
事故现场后,他一拍脑门说道:“原来是它们!”小明所说的“它们”包括①阳光,
②。②的形状相当于。
42.(2017秋•庐江县期末)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
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镜,能将太阳光会聚在车身
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43.(2017秋•紫金县校级期末)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饮料
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镜,它对光有
作用;透过装了水矿泉水瓶看手指,看到的手指是的(选填“放大”、
“缩小”或“不变”)。
44.(2017秋•兰陵县期末)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
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镜对太阳光有作用,可能会导
第9页(共37页)
致森林火灾。
45.(2017秋•宁晋县期末)图中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字“无锡”的情景,
看到的“锡”字是正立、放大的像(填“实”或“虚”),这个玻璃瓶相当于
镜。它对太阳光有作用,所以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
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否则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46.(2018春•定兴县期末)夏天,小明的爸爸经常开车带他出外旅游。小明发
现爸爸喜欢在烈日下洗车,并认为这样洗车后车身上的水干得快。小明却告
诉爸爸这样洗车不好,原因是水滴能形成镜,对光起作用,
使车漆最上部温度升高,久之,车漆会失去光泽,并且造成色泽不均匀。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47.(2018•郑州模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小羽为了研究凸透镜对不同颜色
光的会聚作用。
(1)小羽第一次用红色平行光来研究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实验如图甲所示,则
他利用红色平行光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小羽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
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在图甲的实验装置中改用紫
色平行光来进行实验,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紫色平行光也会聚在光
屏上,则光屏沿光具座应该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
动。
48.(2018秋•张家港市校级期中)图(a)是中间镂空的玻璃砖形成的空气凸透
镜,当一束平行光射向空气凸透镜时,出射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请你进行
以下探究:
(1)图(b)是中间镂空的玻璃砖形成的空气棱镜,请在图(b)中画出光线O
1O2
第10页(共37页)
从空气进入玻璃后折射光线O
2T的大致位置;
(2)对比分析图(a)、(b),可以猜想:图(a)空气凸透镜对光线有作
用;
(3)将空气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当光屏在另一侧来回移动,如果能在
白纸上观察到很小很亮的光斑,说明。
49.(2018•浦东新区三模)如图所示,是小陈同学在中午阳光下用透镜做小实验,
根据地上形成的小亮点的现象可知,该透镜是(选填“凹”或“凸”)透
镜,地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形成的。由图示情景可判断:小陈是在做
测定透镜的小实验,地面上的小亮点,其实是太阳通过透镜所成缩小
倒立的像。
五.解答题(共1小题)
50.(2014秋•埇桥区期末)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
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镜,对太阳光有作用(填“发散”
或“会聚”),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第11页(共37页)
凸透镜的汇聚作用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16•德阳)关于光现象,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A.影子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
B.缥缈不定的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C.“老花眼”戴“老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朗朗夜空的星光闪烁﹣﹣光的折射
【分析】自然界中的光现象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①光沿直线传播: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
形成的。
②光的反射:知道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光的折射: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
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其中光的色散其实质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A、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缥缈不定的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折射形成的,不是光的反
射,故B错误;
C、“老花眼”是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变弱造成的,戴“老花镜”是利
用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C正确;
D、朗朗夜空的星光闪烁是因为星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
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了解自然界中的光现象,能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区分,是正确解答的关
键。
2.(2014秋•郸城县校级期末)张老师从实验室中拿出一个凸透镜,用它不能解
决的问题是()
第12页(共37页)
A.把天上的星星放大B.把文字放大
C.把文字缩小D.让一张干纸片着火
【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
【解答】解:A、天上的星星一定处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所以此时通过凸
透镜只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不可能将天上的星星放大,故该选项符
合题意;
B、当将字放到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时,此时看到的就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当将字放到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时,此时看到的就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
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所以它可以让一张干纸片着火,故不符合
题意。
故选:A。
【点评】知道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其成像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3.(2015•深圳模拟)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冰块必须磨成()
A.冰凸透镜B.冰凹透镜C.冰砖D.冰三棱镜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平面镜会发生光
的反射,而三棱镜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
【解答】解: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必须让其冰块能使光线会聚,而凸透
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4.(2013春•凌海市月考)下列就凸透镜对光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光通过凸透镜会变成平行光
B.对平行于主轴的光才有会聚作用
第13页(共37页)
C.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一定都比原来会聚一些
D.对成像的光才有会聚作用
【分析】凸透镜对所有不过透镜中心的光线都有会聚作用,不仅仅是只对平行光
线;
所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都可以会聚到一点,即焦点上;
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也能会聚,但是不能会聚到焦点上;
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强,光线通过后偏折得越厉害。
【解答】解:A、只有通过焦点的光通过凸透镜会变成平行光,故A错误;
B、C、D、所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都可以会聚到焦点上;不平行于主光
轴的光线也能会聚,但是不能会聚到焦点上,因此,所有光线经过凸透镜折
射后的光线一定都比原来会聚一些。故B错误;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会聚作用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5.(2012秋•上蔡县校级月考)雨过天晴,农民必须及时清除塑料大棚上的积水,
这是因为()
A.水太深,会压坏大棚
B.水会阻碍阳光对棚内蔬菜的照射
C.水会形成凸透镜,使阳光会聚到蔬菜上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塑料薄膜和
水都是透明的,雨水积压在塑料棚上会使塑料布下凸,导致中间厚边缘薄,
类似凸透镜。
【解答】解:下雨后,在塑料棚上的积水就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凸透镜”,阳光
通过这些“凸透镜”会聚,照到蔬菜上,被照蔬菜可能会被烤坏,其它未照到
的蔬菜光照又不足,所以雨过天晴后,要将塑料棚上的积水放掉。
故选:C。
【点评】此题灵活考查了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的理解和应用,此题与实际生活联
系密切,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6.(2012秋•孟津县期末)下列透镜中,对光不具有会聚作用的是()
第14页(共37页)
A.B.C.D.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而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
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可知,A是凹透镜,B、C、D是凸
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有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征和对光的作用。
7.(2018秋•思明区校级期中)如图(a)是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光的色散情形,
图(b)是平行的红色激光通过凸透镜的情形。若将图(b)中的红色激光改
为蓝色激光,则焦点F′的位置将在图(b)中F位置的()
A.左侧B.右侧C.同一位置D.不确定
【分析】由图(a)判断出红光与蓝光的折射率,在判断焦点位置。
【解答】解:由图(a)可知,透过厚薄不均的透明物体后,蓝光比红光的折射
角度大(折射率大),因此平行的蓝色激光通过凸透镜后会比红色激光提前会
聚到主光轴上,即焦点F′的位置将左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色散的原因和对凸透镜焦点的理解。
8.(2017秋•胶州市期末)假如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下列现象可能发生
的是()
A.照相机仍然使用凸透镜做为镜头
B.在野外可以用凸透镜会聚阳光来取火
第15页(共37页)
C.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实像
D.阳光下,只利用刻度尺和白纸无法测得凸透镜的焦距
【分析】首先明确题意,然后再根据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
具有发散作用分析即可。
【解答】解: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应用于照相机镜头,在底片上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假如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不能会聚光线,则照
相机就不使用凸透镜做为镜头,故A错误;
B、在野外可以用凸透镜会聚阳光来取火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假如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就不能使光线,则不能会聚阳光来取火,故B
错误;
C、假如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不能成实像,能成虚像,故C错误;
D、假如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光线不能会聚一点,所以阳光下,只利用
刻度尺和白纸无法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凹透镜和凸透镜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
题。
9.(2018春•义乌市校级月考)在下列光学器件中能会聚光线的是()
A.凸面镜、近视镜B.凹面镜、老花镜
C.平面镜、凹面镜D.放大镜、凹透镜
【分析】凸面镜和凹面镜利用光的反射,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
线起会聚作用;
凸透镜和凹透镜利用光的折射,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
作用。
【解答】解:
如下图,经凸透镜折射的光线向主光轴方向偏折,经凹透镜折射的光线向远离主
光轴方向偏折,故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第16页(共37页)
平行光照射到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反射情况,如下图:
由以上画图分析可知,在所给光学元件中,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和凹面
镜,老花镜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近视镜是凹透镜,而平面镜对光既无会聚
作用,也无发散作用;
由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通过画图分析,效果
会更好。
10.(2017秋•赣榆区期末)酒精是香水的主要成分之一。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
它们的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是()
A.B.
C.D.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BD瓶盖相当于凹
透镜,A瓶盖相当于玻璃砖,只有C瓶的玻璃瓶盖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
聚作用,所以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
故选:C。
【点评】只要是透明材料制成的凸透镜,无论是什么材料,都有对光线的会聚作
用。
11.(2017秋•孟村县期末)消防专家建议公众,不要随意丢弃尚未喝完的矿泉
水瓶,因为这些瓶子有可能造成森林火灾。同学在炎烈的夏日将装满水的矿
第17页(共37页)
泉水瓶和纸板放在太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纸板被烧出了一个洞,据此,
可以判断()
A.当天的温度很高,纸板直接放在太阳光下会着火
B.水吸收了热量,将热量传到了纸板上
C.板上烧出洞的位置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或接近焦点的位置
D.如果瓶子不装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
A、当天温度很高,纸板直接放置在阳光下,不能达到纸板的着火点,纸板不会
燃烧,故A错误;
BCD、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这样就
会使太阳光会聚于一点,即焦点位置;凸透镜焦点位置的温度高,达到纸板
的着火点,纸板上会烧出洞;纸板上烧出洞的位置就是最亮或接近最亮的位
置(即该位置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或接近焦点的位置);
如果瓶子不装水不会形成凸透镜,不出现这种现象;也不是水吸收热量,将热量
传递到纸板上的结果;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凸透镜的特点及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问题,平时学会利用身边的
器材做实验,多动手、多思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018春•海淀区校级期中)很多人喜欢在汽车的中控台上放置香水,其实
这是非常危险的。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相同的香水,
透明的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其中在阳光下最容易引发火灾的是()
A.B.
C.D.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
发火灾的应该是B瓶,因为B瓶的玻璃瓶盖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第18页(共37页)
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
故选:B。
【点评】只要是透明材料制成的凸透镜,无论是什么材料,都有对光线的会聚作
用。
13.(2017秋•蓝田县期末)下列光学元件中,能在阳光下将火柴点燃的是()
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
【分析】根据平面镜、凸面镜、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光学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解:能在阳光下将火柴点燃,说明该光学元件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根据平面镜、凸面镜、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光学特点可知,只有凸透镜对光具有会
聚作用,所以应该是凸透镜。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面镜、凸面镜、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光学特点。同时考查
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14.(2017秋•灌云县期末)要使冰块能“向日取火”,就必须将冰块制成()
A.冰凸透镜B.冰凹透镜C.冰砖D.冰三棱镜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平面镜会发生光
的反射,而三棱镜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
【解答】解:要使冰块能会聚太阳光取火,必须让其冰块能使光线会聚,而凸透
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15.(2017秋•江都区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中间为“空气凹透镜”的
玻璃砖后将会()
A.还是平行光B.发散
C.会聚D.以上都有可能
【分析】可以看作是两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了,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第19页(共37页)
【解答】解:中间为“空气凹透镜”的玻璃砖可看作是两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了,
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变得会聚,经过两个凸透镜变得更加会聚。
故选:C。
【点评】本题容易答成是发散的,是由于没有看清题意中强调的是“空气凹透镜”
的玻璃砖,这样的玻璃砖相当于两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6.(2017秋•大庆期末)下列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
B.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
C.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
D.凸透镜能使发散的光线减小发散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光线的夹角变小。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
光线提前会聚,但不一定会会聚于一点。
【解答】解:A、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故A正确;
B、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故B正确;
C、凸透镜能使光线的夹角变小,但并不是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
于一点,故C错误;
D、凸透镜能使发散的光线减小发散,即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故
D正确。
故选:C。
【点评】正确理解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会聚不一定有交点,发散不一定没有交
点。
17.(2018春•永登县期中)小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地上一个丢弃的透明
塑料瓶。她想如果下雨使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
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第20页(共37页)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解答】解:盛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将射来的太阳光会聚在
一点上,会聚点的温度比较高,可能会引起火灾。因此,不能在森林里随意
丢弃透明塑料瓶。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于凸透镜和凸透镜会聚光线特点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我们要能够根据凸透镜的定义分析出生活中的凸透镜。
18.(2017秋•乐亭县期末)小明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
塑料瓶。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引发森林火灾,于是
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分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解答】解:盛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将射来的太阳光会聚在
一点上,会聚点的温度比较高,可能会引起火灾。故只有选项A的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于凸透镜和凸透镜会聚光线特点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我们要能够根据凸透镜的定义分析出生活中的凸透镜。
19.(2018•兰州模拟)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有实
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2)对于凸透镜来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与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
第21页(共37页)
向不变。
【解答】解: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但光线通过凸透镜不一定能会聚于
一点,故A错误;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故
B正确;
C、凸透镜对所有光线有会聚作用,故C错误;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透镜的光线性质,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解决该
题的关键。
20.(2018•邵阳四模)在盛夏的中午阳光强烈时往花草上浇水,常会把叶片烧焦,
其原因是()
A.太阳使水温度升高,将叶片烧焦
B.水很快蒸发,使叶片受阳光直射而烧焦
C.水滴使阳光汇聚,将叶片烧焦
D.水滴使花草防晒能力降低,叶片易烧焦
【分析】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在花或者草的叶子表面很容易形成圆形的水滴,
而水滴的形状是凸透镜的形状,因此晶莹剔透的水滴就有了凸透镜的性质。
【解答】解:夏日中午,温度比较高,太阳光含有的能量多,在水滴凸透镜的会
聚作用下,能量更强,所以很容易就会把叶子烧焦。
故选:C。
【点评】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水滴在此就起了凸透镜的作用。
21.(2017秋•宝塔区校级期末)下列常用的光学元件中,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的是()
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分析】平面镜能够反射光线;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可以利用的光的折射将射来的光线会聚;
凹透镜对光线发散作用。
第22页(共37页)
【解答】解:具有会聚作用的光学元件有凸透镜和凹面镜;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各种光学元件对光线的作用,是一道光学基础题。
22.(2017秋•安平县期末)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得叶子上浇水,常会把
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上的热
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分析】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在花或者草的叶子表面很容易形成圆形的水滴,
而水滴的形状是凸透镜的形状,因此晶莹剔透的水滴就有了凸透镜的性质。
【解答】解:夏日中午,温度比较高,太阳光含有的能量多,在水滴凸透镜的会
聚作用下,能量更强,所以很容易就会把叶子烧焦,
故选:D。
【点评】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水滴在此就起了凸透镜的作用。
二.多选题(共1小题)
23.(2010秋•栾川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能汇聚于一点
B.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效应进行防伪的
C.红外线可能用来对仪器设备进行遥控
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红外线灯来灭菌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但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不一定能汇聚于一点。
(2)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
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3)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但照射在物体上都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红外线
的应用:电视遥控器的发光二极管、红外线夜视仪、热CT等。
【解答】解:A、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因此通过凸
第23页(共37页)
透镜的光线不一定能汇聚于一点,故A错误。
B、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效应进行防伪的,故B正确。
C、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红
外线还可以用来进行遥控,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
同的功能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C正确。
D、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紫外线灯来灭菌,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此题考查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紫外线、红外线的特点作用,难度不大,
属于基础知识。
三.填空题(共23小题)
24.(2015•黄冈)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反射(填
“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象。激光
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
透镜(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会聚(填“会聚”或“发散”)
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分析】激光具有平行度好,亮度高等特点;故可用来进行光纤通信及雷达测距
等;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是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激光束射入光盘,经过反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
成声音和图象,这是利用了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这一特点。
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
用,激光经过眼球会聚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这是因为激光的亮度高。
故答案为:反射;凸透镜;会聚;
【点评】本题考查了激光的特点及应用以及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识记性较
强。
25.(2014秋•许昌县期末)炎热的夏天,在森林中旅游时,不要随意丢弃饮料
瓶。原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填
“发散”或“会聚”)作用,容易使热量集中,造成树叶燃烧,引发火灾。
第24页(共37页)
【分析】丢弃的饮料瓶类似于凸透镜,会使太阳光会聚到一点,从而使局部的温
度过高,从而引起火灾。
【解答】解: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
镜的形状特点,它能使太阳光会聚于焦点,使焦点的光最集中,温度最高;
可点燃枯草、枯枝和树叶等易燃物,造成火灾。
故答案为:会聚。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凸透镜的认识及其作用,会利用凸透镜的特点解释一些自
然现象。把物理知识渗透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考查,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
理走向社会的具体体现。
26.(2014•黔西南州)在森林游玩时不能乱丢矿泉水瓶,一旦瓶内进水后相当于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分析】装有饮料的饮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容
易引发火灾。
【解答】解: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由于凸
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易引燃位于焦点处的树叶等。所以不允许随便丢弃
矿泉水瓶。
故答案为:凸透;会聚。
【点评】透明物质都可以制成凸透镜或凹透镜,不同的形状对光线的作用是不相
同的。
27.(2010秋•西华县校级期中)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它对光
有会聚作用。
【分析】(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故答案为:凸透;会聚。
【点评】能分辨凸透镜和凹透镜,记住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掌握凸透
镜和凹透镜的成像情况和用途。
28.(2007•广安)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瓶后对
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对太阳光的会聚作用,可能导致森
第25页(共37页)
林火灾。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
用。
【解答】解: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
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
火灾;
故答案为:凸透镜,会聚。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凸透镜的认识及其作用,会利用凸透镜的特点解释一些自
然现象。
29.(2015秋•驻马店校级月考)在一场大雨之后,云开日出,风和日丽,一座
栽培苗木的塑料大棚(如图所示),突然失火了,幸亏发现得早,抢救及时,
没有造成大的灾害。事后,人们分析火灾的原因是积水和塑料薄膜形成了凸
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
用。
【解答】解: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的积水窝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
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火灾。
故答案为:凸透镜。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会聚作用知识的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
30.(2004•南京)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塑
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对太阳光有会聚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
用。
【解答】解: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
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使树叶燃烧,造成火
第26页(共37页)
灾;
故答案为:凸透;会聚。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凸透镜的认识及其作用,会利用凸透镜的特点解释一些自
然现象。
31.(2011•吉林)如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
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分析】通过观察图片中A部分的形状判断出与其类似的光学元件,并判断出它
的光学作用。
【解答】解: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
会聚作用。
故答案为:凸透镜,会聚。
【点评】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中间薄边缘厚的透
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2.(2017秋•洛宁县期末)如图所示,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
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凸透镜。
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焦点位置,例如放大镜就是应用这种镜
的一种仪器。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
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幻灯机;
u=f,不成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第27页(共37页)
【解答】解:要取火需要将光线会聚,所以应该将冰块制成凸透镜,透镜会把光
线集中在焦点上时,所以当把艾放在焦点上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到燃点
时即可燃烧;生活中利用凸透镜的仪器很多,比如:放大镜、投影仪、幻灯
机等;
故答案为:凸透,焦点,放大镜。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特点及灵活利用凸透镜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中考考查的热点。
33.(2012秋•孟津县期末)林雨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
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
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你认为林雨的猜想合理吗?合理(选填
“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盛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将
射来的太阳光会聚在一点上,会聚点的温度比较高,可能会引起火灾(只要
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
用。
【解答】解:因为装水的透明饮料瓶,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
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火灾。
故答案为:合理;盛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将射来的太阳光会
聚在一点上,会聚点的温度比较高,可能会引起火灾(合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凸透镜的认识及其作用,会利用凸透镜的特点解释一些自
然现象。
34.(2012•菏泽)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
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分析】透明圆塑料瓶装水后,中间后而边缘薄,类似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
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
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
火灾;
故答案为:凸透;会聚。
第28页(共37页)
【点评】此题联系实际考查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物理知识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
落,同学们要注意思考、积累。因此在森林中旅游,导游向你建议,不要随
意丢弃玻璃瓶,就是这个道理。
35.(2017秋•广陵区期末)光盘是利用光信息存储数据的物品,它是利用激光
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反射(选填“反射”或“折射”)后
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象。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
度高,不能对着同学的眼睛照射。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
当于凸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会聚(选填“会
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分析】激光经过反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激光具有平行度好,亮度高等特点;
故可用来进行光纤通信及雷达测距等;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是一个凸透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
激光束射入光盘,经过反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象,
这是利用了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这一特点。
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
用,激光经过眼球会聚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这是因为激光的亮度高。
故答案为:反射;凸透镜;会聚。
【点评】本题考查了激光的特点及应用以及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识记性较
强。
36.(2018•宜宾)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上
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
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2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分析】(1)太阳光可以看作是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形成最小最亮光斑,
第29页(共37页)
表明光线会聚;
(2)太阳光是平行光,凸透镜正对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会聚到主光轴上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解答】解: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
光有会聚作用;
如图所示,F点为焦点,白纸最初距凸透镜20cm;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
小段距离,相当于白纸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已知光斑一直变小,结合下图
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20cm。
故答案为:会聚;小于。
【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同时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掌
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凸透镜成像习题中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37.(2018春•陈仓区期中)在森林和草原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饮料瓶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
聚作用,容易引起火灾。
【分析】透明圆塑料瓶装水后,中间后而边缘薄,类似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
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
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
火灾。
故答案为:凸;会聚;火。
【点评】此题联系实际考查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物理知识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
落,同学们要注意思考、积累。因此在森林中旅游,导游向你建议,不要随
意丢弃玻璃瓶,就是这个道理。
第30页(共37页)
38.(2018•江都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
上的A点,取走透镜后,光线相交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发散(会聚/
发散)作用,由此说明,能把光线相交于一点的透镜不一定(一定/不一
定/一定不)是凸透镜。
【分析】根据题目中放透镜与不放透镜的会聚点位置的变化确定该透镜对光线的
作用。从而得到此题的答案。
【解答】解:放上透镜的会聚点A要比不放透镜的会聚点B更要远离透镜,由
此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该透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可以将光线会聚于一点,但在此种情
况下,会聚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也会会聚于一点,由此可知,能够
使光线会聚于一点的不一定是凸透镜。
故答案为:发散;不一定。
【点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是发散了还是会聚了,其判断标准就是看经透镜折
射后的光线和不经过透镜折射沿直线传播的光线相比,其范围大小是变大了
还是变小了,若变大了就是发散了,若变小了就是会聚了。
39.(2018•内江)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
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
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分析】透明圆塑料瓶装水后,中间厚而边缘薄,类似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
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因为瓶内灌了雨水后,瓶中水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
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
火灾。
故答案为:凸透镜;会聚。
【点评】此题联系实际考查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物理知识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
落,同学们要注意思考、积累。因此在森林中旅游,导游向你提醒不要随意
第31页(共37页)
丢弃玻璃瓶,就是这个道理。
40.(2018•历下区三模)如图示一种小手电筒。为了能照的更远些,发光的二极
管前方是一个塑料的凸透镜,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在
使用手电筒时,不能将电池的正负极装反了,这是因为发光二极管具有单
向导电的特点。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使平行光会聚在一点上,从焦点发出的光
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变为平行光线。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解答】解: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变
为平行光线,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能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
变成平行光,能照的更远些;
将电池的正负极装反了灯不发光,说明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故答案为:会聚;单向导电。
【点评】利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
的一个明确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会知识,而且更会运用知识。
41.(2018•太原一模)张奶奶家的堆柴屋是用塑料薄膜作屋顶的,如图所示。一
个雨过天晴的正午,这个柴屋里的柴草突然着火了,小明和村里的人们一起
及时赶到,迅速将火扑灭可谁是纵火犯呢?小明决定当一次侦探,当分析了
事故现场后,他一拍脑门说道:“原来是它们!”小明所说的“它们”包括①阳光,
②积水。②的形状相当于凸透镜。
第32页(共37页)
【分析】仔细观察题中的图,可以发现雨水在塑料薄膜上,形成一个上平下凸的
凸透镜,这样太阳光经过凸透镜后就会聚集在一点上,会使处于这一点的干
稻草温度急剧上升,而导致失火。
【解答】解:纵火犯是塑料薄膜顶棚的积水和阳光。
由题图知棚顶积水形成了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水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当正午的太阳光竖直向下照射时,在柴草堆上将太阳光会聚成面积小、温度
高的点,引燃柴草而失火。
故答案为:积水;凸透镜。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凸透镜对光线会聚作用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42.(2017秋•庐江县期末)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
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能将太阳光会聚在车身
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分析】水滴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的,所以可以看做是凸透镜,而凸透镜对光
线有会聚的作用。
【解答】解: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使得
局部高温,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面。
故答案为:凸透。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够将水珠与凸透
镜两者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43.(2017秋•紫金县校级期末)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饮料
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有会
聚作用;透过装了水矿泉水瓶看手指,看到的手指是放大的(选填“放
大”、“缩小”或“不变”)。
【分析】丢弃的饮料瓶类似于凸透镜,会使太阳光会聚到一点,从而使局部的温
度过高,从而引起火灾;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装水的饮料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它能使太阳光会聚
第33页(共37页)
于焦点,焦点处的光最集中,温度最高,可点燃枯草、枯枝和树叶等易燃物。
透过装了水矿泉水瓶看手指,此时的矿泉水瓶相当于放大镜,故看到的手指是放
大的。
故答案为:凸透;会聚;放大。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凸透镜的认识及其作用,会利用凸透镜的特点解释一些自
然现象。把物理知识渗透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考查,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
理走向社会的具体体现。
44.(2017秋•兰陵县期末)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
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可能会
导致森林火灾。
【分析】丢弃的饮料瓶类似于凸透镜,会使太阳光会聚到一点,从而使局部的温
度过高,从而引起火灾。
【解答】解:
雨水进入饮料瓶之后,瓶中水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
它能使太阳光会聚于焦点,使焦点处的光最集中、温度最高,可点燃枯草、
枯枝和树叶等易燃物,造成火灾。
故答案为:凸透;会聚。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凸透镜的认识及其作用,会利用凸透镜的特点解释一些自
然现象。把物理知识渗透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考查,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
理走向社会的具体体现。
45.(2017秋•宁晋县期末)图中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字“无锡”的情景,
看到的“锡”字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填“实”或“虚”),这个玻璃瓶相当于
凸透镜。它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所以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
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否则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分析】①根据透镜中间和边缘的厚薄判断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第34页(共37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装满水的玻璃瓶中间比边缘厚,相当于凸透镜,纸上的字在凸透镜
的一倍焦距以内,字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
热量集中,会使树叶燃烧,造成火灾;
故答案为:虚;凸透;会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无论是什么透明材料,只要制
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对光线都有会聚作用,都符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6.(2018春•定兴县期末)夏天,小明的爸爸经常开车带他出外旅游。小明发
现爸爸喜欢在烈日下洗车,并认为这样洗车后车身上的水干得快。小明却告
诉爸爸这样洗车不好,原因是水滴能形成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使车漆最上部温度升高,久之,车漆会失去光泽,并且造成色泽不均匀。
【分析】水珠的形状是中央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
作用。
【解答】解: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同时
也会聚了太阳光的能量,使得局部高温,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
故答案为:凸透;会聚。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够将水珠与凸透
镜两者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47.(2018•郑州模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小羽为了研究凸透镜对不同颜色
光的会聚作用。
(1)小羽第一次用红色平行光来研究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实验如图甲所示,则
他利用红色平行光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小羽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
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在图甲的实验装置中改用紫
色平行光来进行实验,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紫色平行光也会聚在光
第35页(共37页)
屏上,则光屏沿光具座应该向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
动。
【分析】(1)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定义得出凸透镜的焦距。
(2)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
是因为不同颜色的光经玻璃的折射本领不同。
【解答】解:(1)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
图知,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40.0cm﹣30.0cm=10.0cm;
(2)由乙图可知,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所以,他在图甲的实验装置中改用紫
色平行光来进行实验时,紫光会聚在光屏上时焦距小,故应将光屏靠近凸透
镜。
故答案为:(1)10.0;(2)靠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需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特别
注意成像的三种情况。
48.(2018秋•张家港市校级期中)图(a)是中间镂空的玻璃砖形成的空气凸透
镜,当一束平行光射向空气凸透镜时,出射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请你进行
以下探究:
(1)图(b)是中间镂空的玻璃砖形成的空气棱镜,请在图(b)中画出光线O
1O2
从空气进入玻璃后折射光线O
2T的大致位置;
(2)对比分析图(a)、(b),可以猜想:图(a)空气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
用;
(3)将空气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当光屏在另一侧来回移动,如果能在
白纸上观察到很小很亮的光斑,说明空气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第36页(共37页)
【分析】(1)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
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根据b中的图,可得到光线是怎样偏折的。
(3)当空气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当光屏在另一侧来回移动,如果能在
光屏上观察到很小很亮的光斑,说明空气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1)过入射点O
2作法线,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
入射角,由此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
(2)由上图可知,当光线通过空气凸透镜时是发散的;
(3)将空气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当光屏在另一侧来回移动,通过在白
纸上能否观察到很小很亮的亮点(光斑),说明空气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故答案为:(1)见上图;(2)发散;(3)空气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点评】本题研究了空气凸透镜的对光的发散特点。既可以通过光的折射规律作
图得到结论,也可通过用实验的方法得到验证。
49.(2018•浦东新区三模)如图所示,是小陈同学在中午阳光下用透镜做小实验,
根据地上形成的小亮点的现象可知,该透镜是凸(选填“凹”或“凸”)透镜,
地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由图示情景可判断:小陈是在
做测定透镜焦距的小实验,地面上的小亮点,其实是太阳通过透镜所成
缩小倒立的实像。
第37页(共37页)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凸透镜能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由图可知,垂直于透镜的平行太阳光经过透镜后会会聚到一点上,
这说明该透镜是凸透镜;
地面上透镜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此时最小最亮的点在焦点的位置,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焦距,据此可以测
出焦距;
地面上的小亮点,其实是太阳通过透镜所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故答案为:凸;直线传播;焦距;实。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焦距的测量方法等,属于基础知识。
五.解答题(共1小题)
50.(2014秋•埇桥区期末)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
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填“发
散”或“会聚”),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分析】丢弃的饮料瓶类似于凸透镜,会使太阳光会聚到一点,从而使局部的温
度过高,从而引起火灾。
【解答】解: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
镜的形状特点,它能使太阳光会聚于焦点,使焦点的光最集中,温度最高;
可点燃枯草、枯枝和树叶等易燃物,造成火灾。
故答案为:凸透;会聚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凸透镜的认识及其作用,会利用凸透镜的特点解释一些自
然现象。把物理知识渗透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考查,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
理走向社会的具体体现。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2:5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29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