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网红的作文素材-左昭右穆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电脑液晶显示屏)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9岁
九龄:为9岁。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为15岁。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
二八:为16岁。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花甲之年:指60岁。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61岁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
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中寿:七十为中寿。
悬车之年:指70岁。
77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 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99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指百岁。
108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另外称儿童的有:
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
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另外称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称老人的有: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一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 东汉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 张
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避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国建立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30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3年 魏灭蜀
265年 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 东晋灭吴
316年 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 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875年-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 《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83年-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
中国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四、 近代史
民国(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年 红军长征开始
1936年 西安事变
1937年 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7年 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五、 现代史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6年 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 改革开放
1992年 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
1997年 香港回归
1999年 澳门回归
中华古国始夏商, 文明状况尚未详。
夏占殷卜习为故, 千年蒙昧如浓雾。
武王挥师指牧野, 杀声骤起城垣裂。
周人旗帜遍殷都, 四处顽民抗未休,
手握权杖仍忧思, 传宗守业欲何之?
寻思往昔出观念, 集约一语曰“殷鉴”。
千顷云天鸣雷电, 东方破晓曙光现。
理性思维自此生, 由一得百百而万。
疑天、“敬德”又“保民”, 人间理路一连串。
三千年名儒与名臣, 政见草拟上万卷,
检视立论何因由, 考史拟古居太半。
“殷鉴”理念势既成, 典诰自在整编中。
《尚书》开卷存古训, 《春秋》书事定华风。
“君举必书”悬金镜, “书法不隐”镌铁铭。
东周五百四十载, 史权欲比神权行。
战国策士游各地, 诸子争鸣如蜂起。
说辞论道时称史, 摇唇鼓舌随己意。
孟子开口出奇语, 《春秋》、孔子两相系,
推崇儒宗功无比, 标榜微言与大义。
大儒哓哓成一子, 小儒默默撰书史,
原典文献纳箧中, 《左传》《国语》相继成。
百家哲人各立说, 惟有儒者得六经。
忽有竹书写纪年, 述史另辟半片天。
囿于魏宫未广传, 随葬王陵没九泉。
孔门后生喜开颜, 指点史坛已独占:
往古兮一揽入吾囊, 未来兮何愁不风光!
长空星陨降石雨, 大海波凝潮不举
,
钟崩磬裂琴弦脱, 箫管流出呜咽曲。
祖龙焚坑行苛政, 刀斧劈碎怀旧梦。
大泽狐鸣起风雷, 阿房纵火化烟灰。
萧何簿册皆陈账, 七雄史册无孑遗。
汉帝下马欲观书, 朝堂《新语》惹欢呼。
官场添设博士位, 轺车四派访宿儒。
飘零经传渐凑出, 郡县、封国建学塾。
董氏对策显良能, 勾通天人气概雄。
公羊《春秋》言三世, 纵观上下古今通。
武帝经国谋大略, 内外军政见豪情。
司马相如撰大赋, 类聚万事骋笔锋。
呜呼大时代兮大视野, 马迁《史记》应运生。
钩稽千古创史体, 包吞百代势恢宏。
究天人之际兮神思勇; 通古今之变兮识见明;
成一家之言兮树个性; 见盛观衰兮信有徵。
自古云飞天而雨漫地, 云天雨地人迷矇,
太史公辟开一隅晴, 光彩绚丽展霓旌。
续写《史记》不乏人, 多仿其形讦其心。
指摘其言违圣教, 扬雄、班彪议论频。
班固发凡欲尊汉, 西京一代作断限。
起止分明人称便, 断代为书成规范。
东观《汉记》又开新, 官私修纂互依存。
荀悦说史议“五志”, 名教道义定本根。
鉴戒、教化兼惩劝, 撰述宗旨继先秦。
史学回归旧伦理, 个性神思即沉沦。
魏晋史职设专官, 记史、修史列朝班,
政权机制拉长链, 史官建置扣一环。
人生倏忽若旋踵, 一时富贵乃云烟。
得有史册存事略, 声名流传可万年。
北方胡族迭兴起, 十六国各立政权。
烧杀劫掠无忌惮, 铁骑冲腾舞戚干。
乘尔晋室乱, 嗤你汉人孱,
惟有记史与修史, 青册留名堪仰攀。
仿作官修史, 必染中夏历史观,
民族融和孰关键? 文化认同史为先。
三国两晋南北朝, 撰史多方做探讨。
编年纪传齐兴旺, 杂史别传颇繁浩。
百类专书纷沓出, 史注、史评兼史考。
太半飘散留余迹, 断篇残简存参照。
《竹书纪年》出汲冢, 轩然一时渐渺杳。
史家多未惜珍稀, 束之高阁音波小。
学界异动兴玄谈, 蔑礼弃教任自然。
奇思怪举生联翩, 纵情放诞无拘牵。
名士风度人间闹, 乙部风格仍儒教。
洒脱旷达诚有味, 国计民生何功效?
编年、纪传具本然, 征实、入世轻佛老。
巧言异趣终小道, 史林难于栖玄鸟。
大唐立国重书史, 设官分馆定建置。
前代纪传成八部, 本朝实录树一帜。
君臣交口讲史鉴, 官私修撰求经世。
继起名著曰《通典》,
典章沿革详编次。
分门别类统筹观, 历代制度得通识。
后启郑樵、马端临, 合称“三通”声名炽。
官私双轨紧密联, 修史体制开新端。
千年史道须条理, 肩承此任刘子玄。
《史通》横空映天光, 乙部义例定维纲。
讥弹众书无避忌, 批驳群贤现锋芒。
《疑古》《惑经》抒特见, 《直书》《曲笔》辨莸芳。
篇章组合成体系, 洋洋洒洒语琳琅。
横扫百代若狂狷, 恰似电闪破迷茫。
编修应具才学识, 史苑花木可丰穰。
五代末世人伦凉, 诗词文史均未僵。
北宋史才接踵起, 纂辑稽考俱隆昌。
欧阳笔法《春秋》义, 吴缜指责若严霜。
政争未妨编纂事, 朝野共助司马光。
《通鉴》一成声鹊起, 编年书事显优长。
撰述繁简皆有策, “节要”略而“长编”详。
纪事又创本末体, 明道犹待《纲目》匡。
两宋官史极繁复, 床上架床屋上屋。
册籍动辄逾千卷, 衙署纷立多门目。
起居注稿先御览, 史权沦落如奴仆。
人言宋室史兴隆, 兴隆内里实烦黩。
元朝修得三史成, 《宋史》芜滥受讥评。
却将辽、金另分立, 昔遭攻诋今赞称。
明祖仿宋试行难, 修纂无奈效蒙元。
惩戒之史含威慑, 辅翼皇权路向偏。
诸般记述断续废, 仅有实录历朝连。
官方修史无起色, 普及史学满民间。
书坊刊印互抄纂, 买卖风行广流传。
商机利益为驱动, 粗编滥写自率然。
芜杂有若草丛草, 特色却成山外山。
榛狉漫野休厌恶, 力加垦拓即良田。
闯王策马踏京师, 烽烟大起来八旗。
刀云箭雾自号“清”, 罡风吹得斗柄垂。
长空彗孛亘南北, 天崩地解河川溃。
雷声激荡震江山, 时代精神重砺淬。
亭林、船山及梨洲, 三地学术暗相俦。
放言不类湘竹泪, 更非越女对吴钩。
忧世金丝系万里, 论史铁剑贯千秋。
学界再开新生面, 严谨求实探微幽。
学术风气交替变, 空言性理极则反,
乾嘉考据靡一世, 实学俊乂满史苑。
史文校订真讹辨, 史事追纠真实显。
锱铢不遗细稽查, 末流支离亦不免。
莫言考订惟饾饤, 文化总结充先遣。
清廷修史何所仿, 宋繁明陋均无状 。
探索斟酌定格局, 官方史学渐兴旺。
实录、国史终不废, 会典、方略各有例。
新纂“六通”大而精, 千般书史难胜计。
章学诚、乾隆帝, 史学理论有见地,
尽心名教能翻新, 一私一官
成匹对。
丰硕论说传至今, 正与考据相补益。
官修、私考汇一泓,史学总结呈伟绩。
谁言清代史学衰? 民国眼光多障翳。
汉雨洒三韩, 唐风吹大倭,
中华史学播域外, 东亚邻邦祖述多。
日本纂修常变例, 朝鲜仿真求无讹。
言史莫囿江海岸, 眼界应脱老旧窠。
东南海面起西风, 毒烟散处炮声隆。
千载外夷常内犯, 而今来者迥不同,
军兵民器制作巧, 论世说人理义丰。
天朝方知大地广, 新学渐次开童矇。
世纪交接风云涌, 海外书史浪涛冲。
梁任公高唱“新史学”, 饮冰喷火势熊熊。
西人论史亦百家, 蜂拥而至众声哗。
激荡更添治史热, 纷争正可识瑜瑕。
中西融会成沃土, 万木逢春绿无涯。
敦煌卷、甲骨片, 更兼清宫故档案。
史学大师并世出, 有赖史料大发现。
独秀欲独十月秀, 守常不守五伦常,
振臂高呼学马列, 唯物史观得激扬。
近代学派多元化, 多元相竞争短长,
各家治史成果多, 真讹且待再评量。
经世宗旨成传统, 政治与史形携影。
乙部繁荣赖此因, 坦途时或变逆境。
反看前古与近代, 史狱横生逞苛猛。
南史不惜一腔血, 史公死因犹费解,
崔浩触祸头断落, 魏收难逃身后厄,
南浔大案冤魂众, 名世坐史死非命。
专制威权诚暴虐, 直笔呼声从未歇,
蘸墨写实一字字, 青册辉光一页页。
千秋是非何由明? 史坛直道悬日月。
长枪大剑无足诩, 毛锥子有真功烈。
溥天之下皆王土, 四海之内无二主。
人君得志即专制, 一统观念由来古。
无奈鼎革频频发, 群雄割地历历睹。
历史品评欲归一, 正统之论作弥补。
政权分立建国时, 史册帝位属阿谁?
公婆争理舌相抵, 聚讼纷纭多悬疑。
习凿齿,破喉嚷, 玄风之内缺回响;
欧阳修,发宏论, 司马《通鉴》未首肯;
朱子《纲目》列统绪, 夸诩声中成绳矩。
明人说统大发挥, 正闰争辩入细微,
论“正”严执纲常理, 言“统”极力贬狄夷。
高谈未竟天崩析, 榆关揖迎薙发师。
清廷面对华夷辨, 雍正皇帝发论断,
忠君位居纲常首, “夷”之本因地域判。
乾隆皇帝审众史, 《通鉴辑览》亲批点,
忠节、正统细分说, 御定评史新章宪。
近世史学欲转型, 仍与政治连体生,
影射宣传求实用, 外似新颜内陈病。
未来发展孰为重? 强化史学学术性。
权利休
攀附, 旧说不苟循,
独立思考尊理性, 求真、求是更求新。
回顾风烟滚滚, 展望万象森森,
今日史林摘硕果, 应念自古植林人,
学史不知史学史, 识见难言浅与深。
纵览千年载笔事, 信口翻作史学吟,
吟罢方觉拉杂甚, 博雅君子幸莫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