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增长幅度

更新时间:2022-12-11 02:08:13 阅读: 评论:0

小学托管辅导班招生简章-偏正关系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余额宝充值)

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

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

一、增长与结构

(一)经济增长概况

中国经济自1991年开始出现回升,GDP增长从1990年3.9%的波谷上

升到8.0%。1992年,由于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经济增长迅速加快,全年

GDP实际增长达13.2%。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进一步刺激了本已

旺盛的投资热情,使来年的经济形势更趋高涨。1993年上半年,GDP的

增长幅度高达14.1%。虽然下半年开始的金融整顿使经济增长势头趋缓,

全年GDP增长仍高达13.4%。1994年,在财税、金融、外汇以及投资、

价格等方面一系列重大改革相继出台的同时,政府在财政、金融等宏观政

策上采取主动和适度的调控,使经济增长速度在高水平上稍有回落。全年

GDP的增幅为118%。(见表1)表1增长与结构

-19931994

国内生产总值(GDP)

名义值(亿元)17,681.320,188.324,362.931,380.343,800.0

实际GDP(1990不变价,

亿元)

17,681.319,095.821,691.824,599.727,502.4

实际GDP增长率(%)3.98.013.613.411.8

其中:第一产业7.32.44.74.03.5

十四大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9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

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经济的增长,既反映了周期性经济扩张的固有趋势,

也受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深刻影响。一方面,“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的战略要求,构成了宏观经济决策的主线,决定了经济迅速增

长的基本格局;另一方面,以稳定经济、整顿经济秩序为着眼点的宏观经

济政策,构成了政府调控的基本内容,影响着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宏观环境

和结构变动。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成因

9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是以投资

推动为明显特征的。199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855.0亿元,比

上年增长42.6%,其占GDP的比重由1991年的27.29%上升至32.24%;

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高达12458.0亿元,比1992年上升58.61%,其

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至39.70%;1994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6000

亿元,比上年增长28.43%。与前两年相比,尽管增长率有较大下降,但

由于是在前一年的高基数上继续增长,投资规模的增幅仍是较大的,其占

GDP的比重保持在36.53%的高水平。(见表2)

表2国民帐户

-19931994

名义GDP(亿元)17,681.3020,188.3024,362.9031,380.3043,800.00

消费占GDP比重

(%)

62.9862.7661.3857.4656.73

其中:公共消费9.529.879.638.738.51

私人消费53.4652.8951.7548.7348.22

固定资产投资

占GDP比重(%)25.1627.2932.2439.7036.36

其中:公共投资16.5117.9721.6524.4025.92

私人投资8.669.3210.6013.3010.44

存货投资占GDP

比重(%)

9.687.815.415.085.71

净出口占GDP比

重(%)

2.332.120.96-2.231.05

*注:公共投资指国有单位投资,包括国有单位与境外合资、联营及股份制

投资。

**注:私人投资包括集体经济项目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

(三)增长中的结构变化

90年代以来,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动趋势反映出中国工业化的明显特

征,即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

升,且第二产业的增长领先于第三产业。(见表1)

增长与结构

-19931994

国内生产总值(GDP)

名义值(亿元)17,681.320,188.324,362.931,380.343,800.0

实际GDP(1990不变价,

亿元)

17,681.319,095.821,691.824,599.727,502.4

实际GDP增长率(%)3.98.013.613.411.8

其中:第一产业7.32.44.74.03.5

第二产业3.213.321.820.417.5

其中:制造业3.413.821.921.118.0

第三产业2.15.58.99.38.7

名义GDP结构(%)

第一产业28.426.223.821.218.8

第二产业43.645.148.051.848.5

第三产业28.028.728.227.032.7

实际GDP结构(%)

第一产业28.426.924.822.721.0

第二产业43.645.849.052.154.6

第三产业28.027.326.225.124.5

从名义GDP的结构看,1994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8.8%,比1990

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在1993年就超过了50%,达到

51.8%。1994年第二产业继续保持领先增长。只是由于统计口径的调整,

以GDP名义值计算的比重下降到48.5%。如果以实际GDP增长计算,1994

年第二产业的比重继续上升,达到54.6%,比1990年上升了11个百分

点。尽管在第二产业高幅增长的情况下,第三产业的比重呈相对下降趋势,

其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却是稳步上升的。从1991年开始,第三产业已超

过第一产业的比重,并且逐年拉大,反映出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的势头。

90年代以来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幅度之大,是中国过去几十年以至

80年代所未曾出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90年代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可

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所谓的重化工业时期。

(四)经济发展的展望

中国经济经过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总体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与1990

年相比,GDP增长了55.6%,其增长之快,令世人瞩目。而且,在经济

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经济机制、经济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经

济正在步入工业化进程中的新的阶段。

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决于有远见的发展战略的

制定,取决于通过合理的政策调整所营造的宏观环境,取决于微观经济机

制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结构和世界经济环境的适应性。

二、积累与投资

(一)基本概况

1990年以来,消费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且幅度不小。1994年为

56.73%,比1990年下降了6.25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1994年投资率为

42.24%,比1990年上升了7.40个百分点(差值部分为净出口份额)。(见表

2)

国民帐户

-19931994

名义GDP(亿元)17,681.3020,188.3024,362.9031,380.3043,800.00

消费占GDP比重

(%)

62.9862.7661.3857.4656.73

其中:公共消费9.529.879.638.738.51

私人消费53.4652.8951.7548.7348.22

固定资产投资

占GDP比重(%)25.1627.2932.2439.7036.36

其中:公共投资16.5117.9721.6524.4025.92

私人投资8.669.3210.6013.3010.44

存货投资占GDP

比重(%)

9.687.815.415.085.71

净出口占GDP比

重(%)

2.332.120.96-2.231.05

与此相联系,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上升。1994年余额为21519.0

亿元,为1990年的3.06倍。居民边际储蓄倾向的明显上升,成为近几年

高投资率的资金基础。(见表6)

财政与金融

-19931994

国家财政总收入(亿

元)

3,312.63,610.94,153.15,088.26,005.0

国家财政总支出(亿

元)

3,452.23,813.64,389.75,287.46,451.7

收支差额(亿元)-139.6-202.7-236.6-199.2-446.7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

18.717.917.116.213.7

赤字占GDP比重(%)0.81.01.00.61.0

国家银行各项存款

余额(亿元)

11,644.814,864.118,891.123,230.329,328.0

其中:企业存款3,997.74,918.16,815.87,671.611,467.0

国家银行各项贷款

余额(亿元)

15,166.418,044.021,615.526,461.131,603.0

现金流通量(亿元)2,644.43,177.84,336.05,864.77,289.0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年末余额(亿元)

7,034.29,110.311,545.415,203.521,519.0

存货投资方面,1993年投资额为1594亿元,其占GDP的比重从上

年的5.41%下降到5.08%,与1990年以来的趋势是一致的。1994年的情

况有所不同。库存投资约2500亿元,占GDP比重为5.71%,比重出现了

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国家通过信贷增加了企业流动资金的投入,以缓解

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而受市场需求的约束,产品销售率有所下降,引起

库存增加。

与日本、前西德、韩国、新加坡等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存货投资率

(3%强)相比,中国的存货投资率偏高。因此中国的存货投资率将继续前几

年的趋势,再有适度的下降。当然,不排除某些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年份

出现存货投资率暂时上升的可能。

固定资产投资率从1991年开始逐年上升,1993年达到39.70%的高水

平,一方面反映了重化工业时期高投资率的特征,另一方面,也与外国直

接投资增加及投资品价格上升相关。1994年固定资产投资率比上年下降

3.17个百分点。与该年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投资增长回落有关,也与

消费资料价格大幅上升,生产资料价格增幅较小有关。

(二)投资结构的变化

从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看,90年代以来对农林牧渔水利业的

投资持续下降,1994年占全部国有单位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仅为1.9%。

能源工业方面,1994年投资比重为21.8%,与1990年持平。电力工业投

资在近几年增长迅猛,1994年的增幅高达67.3%。主要是由于电力需求迅

速上升和新的电价政策刺激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投资积极性。煤炭工业则

由于全行业亏损局面影响了投资积极性,投资比重连年下降。仅1993年

和1994年投资比重就下降近一半,从1992年的4.1%降至1994年的2.2%。

机电行业投资也呈连续下降趋势,1993年和1994年投资比重分别下降1.4

和0.8个百分点。运输邮电业的投资则呈现持续和高幅增长的局面。1994

年投资比重已达到20.7%,比1990年上升了7.2个百分点。

从上述情况可看出,中国投资结构改善方面,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投

资增长较快,运输邮电业、能源工业尤其是电力工业投资迅速增长。主要

问题有:农业投资过少且投资比重持续下降;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机

电行业投资不足,比重下降;某些行业如冶金、煤炭、有色金属的投资受

短期的市场供求和价格影响过大,缺乏长期考虑。

总的来说,未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将表现出高积累和高投资的

特征,并以此作为增长的重要源泉。而这种高积累和高投资的实现,将首

先取决和依赖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发育和国内资金的有效利用。外资的进

入,将继续以直接投资为主的方式,对中国的投资和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对外贸易

(一)外贸增长状况及特点

90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1991年至

1994年,进出口额年均增长达19.66%。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8.15%,进口

年均增长21.36%。特别是在1994年,中国的对外贸易表现了更为良好的

发展势头。全年海关统计的进出口总值为2367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

20.94%。其中出口1210亿美元,增长31.87%,进口1157亿美元,增长

11.30%。实现贸易顺差53亿美元。尤其是一般贸易出口增长迅猛,比上

年的增幅高达42.5%,总值615.6亿美元。实际创汇能力因此增强,国际

收支状况明显改善。全年现汇收支盈余约300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到516

亿美元。(见表3)

表3对外贸易及结构

-19931994

出口总额(海关统计

口径,亿美元)

620.91718.43849.40917.631,210.00

其中:初级产品158.86161.45169.89166.75196.70

工业制成品462.05556.98679.51750.881,013.30

进口总额(海关统计

口径,亿美元)

533.45637.91805.851,039.501,157.00

其中:初级产品98.53108.35132.16142.15164.80

工业制成品434.92529.56673.69897.35922.20

进出口差额(亿美

元)

87.4680.5243.55-121.8753.00

出口结构(%)

初级产品25.5922.4720.0018.1716.26

工业制成品74.4177.5380.0081.8383.74

进口结构(%)

初级产品18.4716.9916.4013.6714.24

工业制成品81.5383.0183.6086.3385.76

贸易依存度

出口占GDP比重(%)16.8918.9619.1916.8424.03

进口占GDP比重(%)14.5616.8318.2419.0722.98

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已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形成更为紧密的联

系。1994年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已上升至47.01%,这意味着中国对外部经

济的高度依赖性,也说明中国在开拓国际市场及利用国际资源方面的良好

成效。从出口来看,1994年的出口依存度达到24.03%。作为一个大国经

济,如此高的依存度,反映了中国经济相当强的外向特征。

(二)对外贸易的结构

1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

从出口结构来看,1994年工业制成品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

1013.3亿美元,是1990年的2.19倍,占出口比重从1990年的74.41%上

升到83.74%。这说明中国的出口结构在逐步改善,机械、机械设备、家

用电器等工业制成品在中国的出口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进口结构的变化趋势

从进口结构来看,自80年代上半期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重经过较多

增加后,近十年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大致在80%至87%之间变化。1994

年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为85.76%,较1990年只上升4.23个百分点。这与

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迅速上升有着较大的不同。

初级产品的进口在较长时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尤其是以石油为

主的“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类进口,90年代以来呈现出迅猛上升

之势。

(三)贸易前景及结构变化趋势

未来中国的出口贸易,首先需要在出口产品档次上下功夫。如上所述,

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持续上升,目前已达到83.74%的较高水平。

然而在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低附加值的产品仍占一半以上,影响了整个

出口工业品的档次。尽管近两年加工层次较高的机电产品增加较快,但主

要表现为粗放经营,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和档次都缺乏明显的改善,基

本上是依靠价格低廉的优势拓展国际市场。这不仅影响了出口效益,也将

成为中国贸易出口增长的根本性制约。

由于中国出口的较高依存度,与出口相关的经济活动已经渗透到国民

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

问题,不仅仅取决于外贸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国民经济

整体素质的提高。未来中国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

结构调整,都将有力地促进产品结构的升级,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这无疑为中国的对外出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以预见,未来5-10年的

时间内,中国的对外出口将在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逐步实现结构的优化,

以根本上改变目前粗放扩张的贸易格局,成为支持国民经济成长的高效益

部门。

四、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形势

90年代以来,在中国经济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问题也逐渐

变得严重起来。199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年平均)较上年上升3.4%,1992

年上升6.4%,1993年则达到了14.7%。尤其是1994年物价水平继续大幅

攀高,使通货膨胀形势更趋严峻。与上一年平均水平相比,1994年居民消

费价格总指数上升24.1%,零售物价总指数上升21.7%,为改革十多年来

首次增幅超过20%的年份。(见表5)

价格指数

-1993199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1103.4106.4114.7124.1

(上年=100)

其中:城镇101.3105.1108.6116.1125.0

农村104.5102.3104.7113.7123.4

年末居民消费价格

指数(上年末=100)

104.3104.5108.8118.8127.0

零售物价指数(上年

=100)

102.1102.9105.4113.2121.7

其中:城镇100.2104.5107.7114.2120.9

农村103.2102.0103.9112.6122.9

年末零售物价指数

(上年末=100)

102.2104.0106.8117.6122.0

农产品收购价格指

数(上年=100)

97.498.0103.4113.4139.9

农村工业品零售价

格指数(上年=100)

104.6103.0103.1111.8121.6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

数(上年=100)

104.1106.2106.8124.0119.5

(二)通货膨胀的长期因素分析

尽管90年代以来只是近两年通货膨胀问题比较严重,而且如上所述,

许多通胀成因都是短期性的,有望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加以注意和解

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只要调整好宏观的财政金融政策,并对物价加强

管理,就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治理好中国的通货膨胀。这是因为一些导致通

货膨胀的长期性因素的存在,决定了中国对通货膨胀的治理将是一项长期

的任务。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除了货币政策等短

期性的宏观调控措施的合理运用,也要对通货膨胀的长期因素予以重视,

寻找对策。在现阶段,尤其需要防止用短期措施来解决长期问题的倾向。

如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控制,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在任何时

候都将此当作治理通货膨胀的良方。否则既影响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必

需的投资增长,又达不到治理通货膨胀的预期目标。1994年的情况就已经

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

推动中国物价水平上涨的长期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主要农产品供给不足

2能矿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相对不足

3转轨时期市场机制的不完

4结构性通货膨胀

五、地区发展

(一)地区发展状况及政策沿革

以改革开放为始点,特别是自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沿海地区试办

经济特区以来,中国的地区发展战略和政策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变。以“效

率优先”为原则的各种促进沿海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成为整个

80年代中国地区政策的基本特点与内容。

在这种政策形势下,加上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天然便利,形

成了80年代沿海大部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和内地发展相对滞后的格局。

1979年至1990年,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人均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分别为7.18%、6.46%和6.77%。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基数本来就高,

加上十数年增长高于中、西部地区,使得地区间发展差距越来越大,成为

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

地区发展差异的扩大,一方面影响到各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过分

拉大,从长远看,可能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则可能导致地方利

益冲突的加剧。由于中国的市场体系尚未健全,各地区的经济活动难以自

觉地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尚未形成“各展所长、优势

互补”的格局,反而呈现出结构趋同的特点,在某些时候演变成地区间的

利益冲突。在目前政府对经济保持广泛参与的状况下,这种冲突往往转化

成地区间的经济割据与壁垒,同时追求经济上的自成体系。我们一直未能

很好解决的重复建设问题,非经济规模问题等,都可以说是上述原因所导

致的结果。

(二)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战略思考

解决地区发展差异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经济发展的目前阶段,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仍然是地区发展的基本方针。至少到本世纪末,沿

海地区领先发展的格局将继续保持。基于地区间协调发展的长期考虑,近

期的着眼点在于促进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从机制上和物质基础上入手,逐

步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为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创造条件。包括在税收和

财政关系上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用法律手段保障地区间的经济合

作,以中央投资为主导加强跨地区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应该说,

90年代以来政府在分税制改革、市场法规的建设以及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

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对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和促进地区

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地区政策方面,从向沿海地区的政策倾斜到向产业倾斜的政策变

化,从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到沿边、沿江及内陆省会城市对外开放的延伸,

都显示出中央政府在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上面的意愿与努力。此外,一些正

在逐步实施或加大力度的政策措施,也将对地区协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包括(1)越来越受重视的农业扶持政策,将对中部农业省区的发展产生积极

推动作用;(2)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将为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中西部地区

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动力;(3)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

施,以及鼓励社会各界支持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都将有助于地区发展格

局向好的方面转化。

六、就业与城市化

(一)就业的增加及结构

90年代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就业的增加并未表现出同

样的趋势。从总量上看,199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705万人,1994年

为715万人。而在经济增长相对较为缓慢的1990年和1991年,城镇新增

就业人数更多,分别达到785万人和765万人。由此导致1993年和1994

年的城镇失业人数分别上升到420.1万人和480万人,失业率分别上升到

2.6%和2.9%。

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来看,90年代以来,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持续

下降,其中以1993年下降的幅度最大,从上年的58.5%下降到56.4%,

下降了2.1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持续

上升,其中尤以第三产业上升更为迅速。1993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已上升

到21.2%,比上年增加1.4个百分点,新增的就业人数接近1000万,超过

了全国新增就业人数的总和,显示出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就业方面的巨大

的潜力。

(二)就业前景及有关政策考虑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就业压力的迅速增

大。一方面,每年大量新增劳动力形成很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由于

结构迅速变动和企业改革的深化,造成劳动力再就业的巨大压力。从城市

看,随着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数以千万计的企业富余人员将逐步从企业

中分离出来,将成为城市就业问题最为重要的方面。从农村看,一方面是

每年上千万新增劳动力,另一方面是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逐年减少。随

着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将要

加快。如何吸纳如此巨大的劳动力就业将是中国就业问题的最主要方面。

解决中国日趋加重的就业问题,需要有多种途径。包括积极发展城镇

私营经济,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乡村私营企业。由于这些企业从总体上说

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吸纳就业的能力强,对国家投资的依赖小,只要

政府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支持,就可能在增加就业方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如前面所提到的,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就业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将逐

步成为三次产业中就业比重最大的产业。然而,明确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

方面的功能并不意味着已经找到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途径。这是由于第三

产业的发展不会是空中楼阁,它是以第一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发展为

载体,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因此,制定正确的总体经济发展战略,是解决中国未来就业问题的根

本所在。也就说,只有在正确的发展战略指导下,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高

增速长,才能有效地缓解可能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因为只有经济的迅速

扩张,才有可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说,在发展中解决中国的就业

问题,是最为根本性的要求。反过来看,目前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

也是中国可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的希望所在。

(三)未来城市化战略的调整

在与就业问题相联系的各种战略选择中,城市化战略尤显重要。它不

仅涉及到庞大的农业劳动大军如何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也涉及到中国

工业化的整个进程的顺利推进。

在过去十多年中,政府对农村劳动力采取“离土不离乡”的政策,通过

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

1994年底,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达到1.2亿人,比1978年增加近1亿人,

其作用是明显的。

然而在农业劳动力转移加速的情况下,依赖乡镇企业为主要吸纳渠道

的方式可能难以持续下去。此外,从劳动力迁移的规律看,追求城市

生活是目前及未来数十年中国农民的基本愿望。这种愿望将随着中国的户

籍制度的改革更为充分地表现出来。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看,工业

化在某种意义上说与城市化是同义语。尽管中国有其具体情况,但从总体

上看,城市化的趋势是一致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工业化与城市化有其内在

的联系和必然要求,而且因为城市化本身就意味着大量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将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动力,意味着大量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相关的

就业机会、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机会的形成。

未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应该有所加快,以适应工业化进程和人口迁移

的一般规律。虽然中国城市化过程存在许多难点,主要是大城市基础设施

及住房不足,显得“人满为患”,但这并不能否定中国城市化的总体趋势。

从结构入手是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原则,包括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努力扩大这些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使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

市和小城市的人口结构趋于合理。此外,乡镇的建设对于中国的城市化也

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作为农村与城市的结合部,在聚集乡镇企业方面将发

挥重要的作用,并由于乡镇数量的众多,将在吸纳农村人口(包括非农人

口和部分农业人口,季节性农业人口)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从这个意

义上来说,中国的城市化实际上将表现为一种“城镇化”战略。对于大城市

来说,也有必要在增加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在加强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

基础上,逐步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主动和适度地增加大城市的吸纳能力;

对于特大型城市,应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的原则基础上,在城市建设与管

理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尽量减少由于人口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是在进行经济体制重大变革的过程中逐步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

期的,并且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内,改革与发展仍将是中国经济的两大主

题。这是世界上已经完成工业化的所有国家都没有经历过的。正因为如此,

中国在其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将不断面临新的困难和问题。90年代以来在

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进一步暴露出了许多体制、结构和战略方面的问

题。中国也正是在这些不断的挑战面前,不断吸取经验,不断加深认识,

不断作出更为科学的战略决策。中国经济也将由此逐步纳入健康发展的轨

道,获得进一步的并且是举世瞩目的发展。

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2:08: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27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水玻璃模数
下一篇:necktie
标签:增长幅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