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看画猜字

更新时间:2022-12-11 00:00:09 阅读: 评论:0

中考真题分类集训语文答案-品红溶液


2022年12月11日发(作者:诗生活)

1

综合性学习:猜字谜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各方面进行归类辨析,通过广泛的自主活动,增强对汉

字构造的感性认识,悟出汉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记汉字的效率,增强对汉字的情感。

2、通过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及时记录自己的发现与思考,总结、反思后,

初步唤起学生对汉字的赞美之意。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

二、学习资源内容简要说明

课前教师先将一些字谜分门别类地辑录,并查找了一些与本活动有关的汉字网站,做好了

链接,然后把教学资源合在一起,进行学习。

三、学生准备:课下利用多种途径,收集各种字谜。

四、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并做成课件。

五、活动用时:一课时

六、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回顾与分享,激发兴趣

师:我们平时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

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今天,让我们利用这节课,一起遨游汉字

王国,【点击课件,出示题目:《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汉字》】

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吧!

师:不过听说,去往汉字王国并不容易,必须一路闯关,你们有信心一路

上过关斩将去汉字王国吗?

二、畅游字谜乐园

(一)文字谜小屋

师:第一关是文字谜。请大家在我出示字谜后,抢答,并说说你是怎么猜

到的。

1、【点击出示课本上的阅读材料。】

师出示:谜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谜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谜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谜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2、交流收集谜语的途径。

师:文字谜小屋里的谜语没有难倒大家,看来,同学们都是猜谜能手!听

说,你们还另外收集了不少谜语,交流一下,是怎么收集到的?

生1:我是上网查的。

生2:我是买了一本谜语书。

生3:我也有一本谜语小字典。

师:哦,我看到你们的桌上放了几本书,能说说是什么书吗?

生:《谜语小字典》、《字谜三千条》„„

师:老师赞成同学们手中都拥有一本相关的书,它不仅是这个阶段的学习

中你的学习伙伴,希望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你还能从书中汲取更

多营养。

交流收集谜语的

途径。

2

3、小组汇报。

师:文字谜多姿多彩,大家收集的是什么样的字谜呢?谁准备考考大家?

生A:我准备了2道题,请写出谜底,看谁猜得又快又对。

※教师把他准备的谜面通过网络交互展现给大家。

谜面一:有皿能把物存,有口笑出声音,有手把物取走,有鸟象征和平——

“合”。

谜面二:有火放鞭炮,有手来拥抱,有饭吃个饱,有脚赶快跑——“包”。

师请答对的同学说说是怎么猜的。

师:老师发现你出的谜语很有意思,都跟课本上的第4则类似。你是有意

收集这样的字谜,是吗?

生A:是的,我特别偏爱这类谜语。因为从中我们发现了汉字一个很有趣的

现象,就是一个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

师:哦,一个字可以“生”出好几个字。(生笑!)

师:谢谢你带来这么有意思的谜语!让我们感受到汉字可以一个字可以“生”

出很多个字来。汉字真有趣!还有谁收集到有趣的字谜?也来考考大家!

生B:我收集的是同一字谜,就是一个汉字可以编成不同的字谜,或者说是

好几个谜语的谜底是同一个字。

师:真的?能不能拿来考考大家?

※师通过网络交互协助出示。

生B:同学们可要认真看了,我的这三则谜语,可是只猜一个字。

第一则“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手命难

保。”第二则“一物分两旁,一旁好吃一旁香;一旁眉山去吃草,一旁岷

江把身藏。”第三则“一物长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的跑

不快,长翅的飞不好。”

师:既然都知道了,那就一起说答案吧。

生B:你们可真厉害!我还有好多有趣的同一字谜,课后还可以来找我猜哦!

师:收集的字谜果真不一样。厉害!

生C:我想考四个人,不仅要说出谜底,还要说说是怎么猜的。

【大屏幕出示学生的谜面:“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请人回

答。

【继续出示谜面,其他人回答:头戴一顶帽,忠诚又可靠。——“实”

鱼头蛇尾巴,成天地上爬。——“龟”

屋里养着一头猪。——“家”

一只黑狗,不叫不吼。——“默”】

生C:同学们可真会猜,我带来的谜语没有难倒大家。我在开展猜谜活动中,

还发现一些字谜提示了汉字的来历,很有意思。想听我的介绍吗?

(想!)你们知道为什么“家”字是这样写的吗?我们看谜面,“房

屋底下养着一头猪”,“家”最早的字型是房里有猪。因为猪繁殖力

强,所以,古人就以繁殖力强的猪象征家的人丁兴旺。

生:(哦,大家有点恍然大悟的样子)还有别的例子吗?

生C:看来,轻轻松松的猜字谜,还大有学问呢!许多谜面就提示了汉字的

来历哦,希望大家仔细研究。

师:生C的研究与众不同,她注意到谜面提示了汉字的来历,提示了特殊

含义。听了她的汇报,你有什么体会?

小组汇报

3

生1:我觉得汉字真是奥妙无穷。

生2:我们可以从汉字中看到古人是怎样思想,怎样生活的。

生3:我觉得汉字真是太神奇了。

师:是的,字谜是汉字发展史上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现象。猜谜,让我们更

加感受到汉字字形上的独特美和古代劳动人民构字上的智慧美。文字

谜小屋已经让我们感受到汉字的神奇。不过,字谜不仅有文字谜,还

有画谜,即一幅画就是一个谜面。接下来,我们就到“画谜室”。

(二)画谜室

1、猜阅读材料中的两则画谜

师:画谜室里挂着两幅画,让我们猜猜其中藏着什么字?

【点击课件,出示第5、6条谜语的图画】谁会猜?怎么猜的?

生1:第一幅图的谜底是“休”,因为图画上画着一个人靠在一棵树旁休息,

提示字形就是“休”。

师:分析得很有条理。

生2:第二幅图的谜底是“斗”。因为图画上画的时钟是“十二点”,一个

“十”加两点组合在一起就是“斗”。

师:画谜的确有意思,可是画谜室里才有两幅啊,真不尽兴。有没有哪位

同学收集到更多类似的画谜呢?

生D:有!【课件展示:象形字:羊、蛇、马、车、舟、目】

生D:你们看,这是我收集的画谜。(幻灯片展示)

生D:我在收集画谜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趣事:我刚开始认为这些就是画

谜,后来才知道这不是画,而是汉字,是甲骨文。怎么样?很有意思

吧。同学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字吗?

生:【大家一起认:羊、马、车、舟、丞】

生D:分析:丞:一个人不小心掉进了陷坑里,上面伸来了一双救援的手,

其本意是拯救,后来“丞”多用于官名,就另造了“拯”字。

生D:真棒!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都是汉字中象形的甲骨文。

生:我想请问你,知道为什么汉字中会有象形字吗?

生D:你问得很好!在古代漫长的岁月里,人们眼中看到的是多姿多彩的自

然事物。当他们想要将一些大事记录下来的时候,首先反映在他们思

想中的就是描绘自然事物外形的符号,也就是象形文字。汉字中象形

文字占了很大一部分。这是汉字独有的现象。我还有许多有趣的画谜,

期待你们来猜哦。谢谢大家!

师:生D在收集画谜中虽然误将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当作画谜,却引发了对

汉字中象形字的探讨,很有意义。谢谢他!

(三)动作谜大厅

1、【课件出示阅读材料7,猜谜。】(说说每个运动员姓什么,是怎么猜

的)

【动作字谜: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

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

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拿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

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2、汇报

4

三、字谜乐园话感受

师:同学们的展示真精彩!没想到光是猜字谜就可以发现汉字的这么多奥

秘。谈谈你的发现吧!

生1:一个字可以加上不同的部首,“生”一连串的字。

生2:许多汉字本身就提示了字的来历,让我们了解到古人是怎么想的,怎

么生活的。

生3:有的汉字字形提示了字的意思!

生4:汉字中有许多象形字,而且汉字还经过了演变。

师小结:一个汉字就像一幅画,一个汉字就像一首诗,一个汉字反映一段

历史,它让我们如此沉醉,如此着迷,它值得我们热爱,值得我们

细细品味。

5

二、有趣的谐音

栖霞市实验小学于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2、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增强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象、记忆等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

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课前准备:

分好学习小组,布置学生搜集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提出学习目标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A、出示故事《开会》。

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

菜太贵啦!(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县长讲

完以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

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

都使大碗吧!)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不要讲话,我讲个

故事给你们听听。)

B、自由读,说说哪里好笑。

C、小结:这个笑话,是因为汉语方言的谐音引起的。谐音就是指字、词的

音相同或相近。(板书:谐音、一音多字)同学们,谐音现象是汉语特别的地

方,它在别的语言中是不多见的。今天就让咱们一起遨游“谐音趣味王国”

吧?

2、引出课题。

3、引导学生(结合单元导读及课文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1)学习书上的那些歇后语,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2)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3)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

(4)根据汉字的谐音用法,进行个性创作。

二、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我会读这些歇后语。

自由读,说说哪里

好笑。

6

2、这节课,我知道了歇后语是一种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带有谜语性质的固定

语句,前一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通

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利用谐音,是创制歇后语重要方式。

3、我还知道了这些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趣识谐音

1、谐音歇后语。

①狐狸吵架——()

②老九的兄弟——()

③和尚的房子——()

④和尚打伞——()

2、对联。

①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缺一少十。

指名学生讲《郑板桥妙解对联》的故事。

②对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指导读出节奏和韵味。感受谐音用法的妙处:对

联字面上的意思是明显的,而作者用“莲”与“怜”、“梨”与“离”的谐音

关系,含蓄地表达与儿子隔离的凄苦、酸楚之情。

3、商品的广告词

随心所浴(欲)咳不容缓(刻)默默无“蚊”(闻)

洗出望外(喜)酒负胜名(久)“骑”乐无穷(其)

一明惊人(鸣)别无锁求(所)首屈一纸(指)

4、古诗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游历了谐音王国,说说对汉字的谐音有什么新的认识。

2、多种方式展示搜集到的谐音性歇后语、古诗和对联。

3、根据汉字的谐音用法,自主创造一些歇后语、古诗和对联等。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知识拓展延伸

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然后和同学交流。

别人展示时,其他

同学要学会倾听,

并做好点评。

7

(小组展示的形

式多种多样

8

综合性学习:仓颉造字

栖霞市实验小学潘文华

[教材分析]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讲人类早期长期没有文

字,为了帮助表达、记忆等,曾经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方法,但都很不方便,人类社会的

发展受到阻碍“。这两段是就全世界的情况而言的。三、四两段讲传说中的仓颉创造了汉字,且形

态丰富,受到人们的欢迎。

编选本文的目的是:阅读这个传说,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主要让学生了解:

没有文字非常不便;汉字的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汉字是从模拟事物的形状开始创造的。

学习这一课,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

容,鼓励学生想象“结绳记事”“物语”的好处和问题,体会文字发明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学生会讲结绳记事和物语的故事。

2、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

4、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

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重点难点]

了解汉字的起源

[课前准备]

寻找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

[设计理念]

在《仓颉造字》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自主探究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初

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着力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对于“汉字”同学们是最熟悉不过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她,都在

跟她打交道。汉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

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

字就是一段历史.汉字到底是是怎么来的呢?

2、板书课题:仓颉造字

3、介绍仓颉

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汉字创始人,被尊为“造字圣人”。

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

斯,葬于斯。

二、明确学习目标

(1)读通读顺《仓颉造字》一文,讲讲“结绳记事”“物语”的好处与问题。

(2)课外资料搜集展示。

读通读顺《仓颉造

字》一文,讲讲

9

(3)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交流读后的感想。

四、细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⑴在没有汉字之前,人们怎样进行交流?

⑵仓颉怎样造字?

2、讨论交流。

(1)“结绳记事”方法帮助记忆和表达。

(2)“物语”方法帮助记忆和表达。

(3)仓颉是从模仿鸟的足迹开始的,进而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

(4)提示:

人类杜会之初,因生产力极低,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采用原始简

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斗争。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应运而生。

语言一瞬即逝,即不能保存,也无法传递到较远的地方,而且,单靠人的大脑

记忆是不行的。于是,产生了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图画文字经过了三千多年的逐渐

演变,由象形文字→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到楷书,以至现在的电脑字

体。图画文字已成为笔划省简、具规模的汉字了。

汉字是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汉字在世

界文字体系中有着独特而又崇高的地位。

汉字却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用一种独创的方法把音行义结合起来,成为一种丰

富多采的文字体系。

(5)贯穿资料交流

汉字起源的传说:

契刻记事

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记录数目。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契,

刻也,刻识其数也。”清楚的说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帮助记忆数目。因

为人们订立契约关系时,数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争端的因素。于是,

人们就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

双方的“契约”。这就是古时的“契”。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分作两半,

双方各执一半,以二者吻合为凭。古代的契上刻得是数目,主要用来作债务的

凭证。右图是在甘肃省西宁县周家寨出土的仰韶期遗址的骨契图形。

(6)创作性展示

想象“结绳记事”、“物语”的好处和问题。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仓颉造字知识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造的,

也不可能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活动。关于汉字的起

源,还有许多传说。课下,同学们可继续查找资料。

资料袋:

汉字的起源

汉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而又

“结绳记

事”“物语”的

好处与问题。

指名分自然段读

课文。交流读后的

感想

10

完备的汉字,是殷墟甲骨文,是商代人使用的文字,距今三千多年了。而汉字

产生的年代应该比甲骨文早得多。关于汉字的产生,过去曾有过多种说法。

关于仓颉造字。这是汉字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许慎在《说文解字?叙》

中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

契。„„”李斯《仓颉篇》“仓颉作书,以教后嗣”;《淮南子?本经训》“昔

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论衡?骨相》“仓颉四目”。以上的古书

记载,把文字的创造归功于仓颉,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长着四只眼睛,

目光炯炯,面相奇异,能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辨鸟兽之迹,见人所不能见。

传说中这样一个超乎寻常的人创造了文字,可见文字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当然

仓颉造字只是传说,汉字不是个人发明创造,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如果历史上真有仓颉,可能也是文字的采集或整理者。

关于结绳记事。是汉字起源最早的说法。《易?系辞》上说:“上古结绳

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意思是上古时代没有文字,人们用结绳来帮助记

忆,到了后世,圣人才用文字取代了结绳。结绳记事就是原始人用给绳子打

结来记时间、人数、男人或女人,打结的位置和不同形状,表达不同的意思,

我国古书里有“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的记载。不仅

我国,古埃及、古波斯、非洲、澳洲的土人,都曾结绳记事。结绳是帮助记忆,

传递消息的方式,曾被广泛使用。但结绳是利用实物来记事,不能直接发展为

文字,可以看作是发明文字前的探索。

对汉字的起源,目前普遍认为起源于图画。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说:“他

(原始人)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

咒野牛的事。”他还讲到“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

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这里

形象地讲述了汉字的起源。也就是说图画是用来记事、表示意思的,他和文字

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但不等于就是文字。只有当图画的线条趋于简单一致,

能够读出音来,并表示一个确定的意思的时候,就成为最初的文字了。

11

“册”“典”“删”的来历

栖霞市实验小学王倩

一、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

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3、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二、课前准备:相关的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检查,激活学习兴趣

1、猜字谜活动比赛。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2、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

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3、仓颉如何造字。

二、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

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前几天书上的介绍,这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

解,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好,让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

三、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一)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89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

料4”,真实地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4”,思考:这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有趣的?

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2、除了这种汉字有趣的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汉字有趣现象?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四)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学生汇报“册、典、删”的来历

四、拓展延伸,感受汉字魅力

1、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默读《“册”“典”“删”的来历》。你还知道其它

汉字的来历吗?

2、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3、认读课后的十一个生字。

五、畅谈收获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

猜字谜活动比

学生可以自由

发言,教师相机

点拨。

学生自学、讨

论、交流,教师

参与学生活动。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2

栖霞市实验小学郝忠英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

趣。

2、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5、学会1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我爱你,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汉字起源、造字形式、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

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等资料。

2、搜集的优秀书法作品,寻找身边的小书法家。也可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作指导。

三、活动开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一)走进汉字

导语: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人说,

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文明。她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故事。她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

质和精神的历史,她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符

号。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让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研究汉字,走进汉字

的缤纷世界吧!

(二)制定计划

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了解汉字的历史、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

不良后果的事例、社会用字调查、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作品。)

2、设疑。

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

3、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

目标。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搜集笑话或趣

事。

调查社会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

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搜集书法作品: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

作品。

4、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

小组活动计划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按共同研

究的内容自愿

组合成学习小

组、讨论确定研

究专题和研究

具体目标。小组

内明确分工,组

织协调。

13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学阅读资料。(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

汉字、书法作品欣赏、我爱你,汉字)

6、小组开展研究:

(学习方式:观察了解、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

等等)

第二阶段:活动展示

活动一:汉字历史、趣事知多少

1、猜一猜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

2、说一说

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

3、看一看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

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

字体;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

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种汉字的演变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

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

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4、故事串

①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讲解“监”、

“国”、“女”等汉字故事)

②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一字毁千军、一点值

万金„„)

活动二:火眼金睛

3、撰写报告

学习调查报告

4、指导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

位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

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别字

的原因有哪些。

(3)提出整改建议。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

5、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6、小小建议书

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部门、当地政府或你的同学写一封建

自学阅读资料。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的发现、

一点值万金、街

头错别字、赞汉

字、书法作品欣

赏、我爱你,汉

1、创意寻找

组织活动:带学

14

议书,建议改正错别字。

活动三:书法作品赏析

1、欣赏教材作品

阅读课本: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2、拓展书法文化

你知道的书法家有哪些?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3、读读背背《赞汉字》,结合诗中的词语欣赏搜集碑帖和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

楷书端庄,草书奔放,篆书隶书,古色古香等。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

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其次

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

行气、章法。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4、举办小型书法展览

可以欣赏有书法特长的同学的作品,也可邀请同学或老师、家长现场挥毫。

活动四:诗文诵读

1、激情导读

一个个方块字,就是一幅幅跳跃的画。细细读她,如同一段隽永秀美的小诗;用

心品她,好似一则意蕴深远的故事;静静赏她,仿佛走进了多彩的历史画卷„„

读读诗人刘湛秋的散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你一定会为自己面前的这一个

个方块字而动情!

2、体验

汉字在作者眼里,一个个“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

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作者还觉得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读读这14个

生字,张开想象的翅膀,你从哪些字中感受到、回味到怎样的风韵?

3、感悟

交流自己静心品读的感受。

4、交流

读完课文我最想

(有感情地读、体会热爱文字的情感,摘抄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句子„„)

5、出手不凡

汉字多奇妙,它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它以无限活力和奇特魅

力吸引着你,它以不同的风韵展示它的灵性,你觉得汉字带给你的是怎样的感

受?

第三阶段:活动评价、活动续曲

1、你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写一写。

2、小组完成活动评价表。

“我爱你,汉字”活动评价表

自评能提一些好的主意

与组员愉快地合作

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同学对你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老师对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评价

3、总结本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成果。

运用自己写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班级举办展览、总结本

生去走上街头,

调查招牌、广告

等用字情况;或

让学生分析本

班同学作文班

或作业中的错

别字。

2、实践指南

现在,你是否愿

意把观察到的

错别字情况记

录下来?你可

以采用记录表

的形式(如下

表),可以拍摄

下来,也可以采

用其他的方式

记录。

了解他们有名

的碑帖。

15

单元学习的成果。

4、学习中继续探究有关汉字的问题。

如识记汉字的方法,防止错别字的办法等。

交流自己静心

品读的感受

综合性学习:汉字的演变

16

栖霞市实验小学孙吉成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甲骨文怎么被发现的。

教学准备:查找资料,了解不同的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导语: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让我们阅读提供的材料,搜

集更多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吧。

2、阅读表格,了解汉字演变的过程

(1)读表格,说说汉字从古到今大体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2)补充说明,这些不同的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3)从表格中发现汉字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汉字的发展逐步由象形走向符号,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书写也更加

快捷。)

3、甲骨文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材料

(2)复述甲骨文被发现的经过

(3)谈谈自己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读材料

谈谈自己有什么感

综合性学习:一点值万金

栖霞实验小学崔书梅

教学目标:

17

引导学生认识写错别字的危害,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点实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自由阅读材料

1、思考交流: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的原因、结果?

2、讨论:读了文章有什么感受?

(错别字有时危害特别大。要防止写错别字、要自觉纠正错别字)

二、找出4街头错别字,订正

三、检查修改作业中的错别字(日记作文生活乐园„„)

四、讨论: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五、策划课外活动方案

1、搜集因为写错汉字、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或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2、调查招牌广告、电视字幕、书籍报刊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在调查的基

础上,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或者给有关部门写建议书,反映调查的情况,

推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

六、汇报调查收获

检查修改作业中的

错别字(日记作文

生活乐园„„)

搜集因为写错汉

字、读错汉字而发

生的笑话或造成不

良后果的事例。

综合性学习:赞汉字。

栖霞市实验小学衣成华

18

教学目标

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

1、搜集喜爱的书法作品。

2、认真书写一篇楷体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种特殊艺术的载体,从

古至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

书法作品。

二、欣赏“阅读材料6”

1、出示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2、学生初步欣赏这两幅作品并作出评价。

3、讲讲欣赏书法的一些方法:

⑴整体感知,如气势、神采、章法等。

⑵细微观察,如用笔、用墨,字的点画、结构、线条。

4、学生再次欣赏这两幅作品,作评价。

5、教师介绍这两幅作品:

王羲之的《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著名行书字贴,相

传的本子共28行,324字。《兰亭序》书法艺术很高,被称为“天下第一

行书”。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全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楷书四大书体之一。碑

文28行,每行54字,共1512字。碑书字体严谨,用笔干净利落,瘦劲

俊丽。历代学柳体字的人,多以《玄秘塔碑》为范本。

三、学习“阅读材料5”

学生欣赏这两幅

作品,作评价。

自由阅读《赞汉

字》

19

1、自由阅读《赞汉字》。

2、用《赞汉字》一诗中的词语来赞美王羲之与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3、读诗文,讲讲词义:连缀、顿挫抑扬等。

四、小小书法展

1、师:在综合性学习中,你们搜集了优秀的书法作品,请展示出来,让我们

尽情赏析吧!

2、学生出示自己搜集的作品,交流互赏。

3、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赏析。

4、将学生搜集的或写的优秀作品贴在班上的展示栏里。

五、作业

背诵《赞汉字》。

展示自己的书法

作品,互相赏析。

背诵《赞汉字》

本文发布于:2022-12-11 00:00: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22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压成语
下一篇:辉的部首
标签:看画猜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