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铜锈化学式

更新时间:2022-12-10 23:46:16 阅读: 评论:0

七年级上册单词表图片-变量英文


2022年12月10日发(作者:难受的英文)

1.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密切联系生活

的教学理念。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

方面都离不开化学.对新世纪的青少年而

募 霎 篓 万变的环境。初j学生通过一年的化学学

量 篙 鬟 学正在 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节

复习课的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提出 蛋l

活中寻找素材,密切联系生活的教 臻 ‘Tm^ …

i 设问题情境。 镛 2.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探究式的学习

模式。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展开,关键在于问

生的潜能,只有被调动的潜能才有可能发 霉

展成为学生的能力。在本1 复习课中,【书I绕 萨

日常生活中的铜锈来创设学习情境,发挥

篡 动 实验验证猜想并得m结论。在应用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播放古代的

青铜器、收藏家珍藏的相关铜器的图片:从 纛

饿 可是这些铜器的表面都生满 锈

你知道 毋

这些铜锈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生1:根据铜能和氧气反应的化学巨质

生2:我猜想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OH),。

生3:我猜想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C1,或Cu(NO3)

或CuSO

生4:我猜想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CO 。

生5:我猜想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 CO

教师点评:通过对铜锈主要成分的猜想,可以进…步

拓展成对元素符号、原子团和化合价等化学用语的复习。这

样的设计比单纯的概念的堆积或习题的讲解要更富有吸引

力和感染力。

2.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引导学

生开展合作学习) 讨论要求:①采用不同的方法或实验对

提 的猜想进行甄别,排除错误的猜想,得出结论。②对需

要实验判断的要有明确的实验原理、方案、步骤,并完成相

应的化学方程式。③讨论完成后每组选一名学生汇报你们

的方案,其他同学补充 ④完成对相关知识 的复习。

学生讨论非常激烈,代表发言积极,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组:由于铜锈的颜色是绿色的而不是黑色的,所

以铜锈的主要成分不可能是CuO。

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顺其自

然地引人物质颜色的复习_卜j归纳,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学生讨论激烈,课堂气氛活跃。

第二组:由于铜锈在水中是不溶解的,而CuC1 或Cu

(NO ) 或CuSO 是溶于水的盐类物质,所以铜锈的主要成

分不可能是CuC12或Cu(NO )2或CuSO :

教师表扬学生的回答很好。然后引入物质溶解性的复

习与归纳,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学生讨论激烈,课堂气

氛活跃。

关于物质的溶解性小结的也非常全面,我们先告一段

落,课后去整理。

教师点评:学生判断非常准确,能迅速通过颜色排除

CuO的可能性;也能从物质的溶解性着手判断出CuC1 或

Cu(NO )。或CuSO 的猜想也是没有根据的。然后教师可以

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将有关物质的颜色、有关物质的溶解性

进行归纳和总结。

第三组:接下来可以向样品中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产生,如果产生气泡,则铜锈的主要成分不是Cu(OH) 。

教师:说的很好。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碳酸盐是如何检验

的?还有我们学过的酸、碱以及铵盐是如何检验的呢?

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不一会儿答案都有了,连一向不

善表达的学生都积极参与了活动,效果较好。

教师点评:通过碳酸盐的检验帮助学生将有关物质的

检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同样比单纯的去知识整理要丰富和

精彩的多,学生的热情达到了顶点,教学效果显著。

教师确定了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CO 或Cu (0H)

CO 之后,如何进一步确定?下面我们看一道计算题:

计算:取一小块“铜锈”,逐滴加入14.6%的稀盐酸到恰

好完全反应,用去100g稀盐酸,产生了4.4g二氧化碳,通过

计算确定“铜锈”的化学式。

(提供化学方程式:Cu2(OH)2CO3+4HCI=2Cu—

CI2+3H2O+CO2 1 1

学生进行汁算,汇报结果。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巩固了重要离子的检验,化

学计算以及相关物质的基本性质,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

化学探究过程的认识能力。同时也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学以致用的思想。

在中考的复习中,一些老师搞题海战术,教学成 你

教,我学;你写,我抄;你给,我收的局面。教师越教,学生越

不爱学,更别说会学了 此时,如果老师能根据学生错误较

多的知识点,适当设计或选择一些合适的探究性课题,设置

一些 难,让学生去探索、去解惑,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

兴趣。在此过程中,既复习了一些物质的lI生质,又让知识得

到很好的综合应用,给学生创造复习、整理和运用知识的机

会。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加深与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

加深对化学的热爱,并且热爱生活。进而体现了化学是“从

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努力挖掘生活

中富有探究性的内容,精心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案例,教师和

学生一定会在复习课中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

学生之友己{I10/1]75

本文发布于:2022-12-10 23:46: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21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研拼音
下一篇:一月之秋
标签:铜锈化学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