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世界森林覆盖率排名

更新时间:2022-12-10 22:25:21 阅读:45 评论:0

大山老师高中数学速算宝典-反复句


2022年12月10日发(作者:2017mba分数线预测)

篇一:《保护森林资料》

保护森林森林的作用

制造氧气:

绿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气的生产者。通常一公顷阔叶林一天可以消

耗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730千克的氧气。净化空气:

实验证明,林木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环境得到净

化。

例如,一公顷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美人蕉、月季、丁香、菊

花以及银杏、洋槐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硫。

过滤尘埃:

森林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大地大75倍。一公顷的山毛榉树林,一年之内吸

附的粉尘就有68吨之多。

此外,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护沙、调节气候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如果一个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

而且分布比较均匀,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比较优越,农牧业生产

就比较稳定。

杀灭细菌:

据调查,闹市区空气的细菌,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植物能

分泌强大的抗生素,如橙、柠檬、圆柏、黑核桃、法国梧桐等植物,都有较强

的杀菌力。

消除噪声:

成片的树木能吸收、阻挡声音,因此,在城市大量植树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

中国森林资源

中国森林面积小,资源数量少,地区分布不均。1990年中国森林面积为亿公

顷,人均面积约公顷,而全世界森林面积约亿公顷,人均面积约公顷。中国森

林覆盖率%,而全世界森林覆盖率为31%。中国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人均约8

立方米,而全世界森林蓄积量约3100亿立方米,人均约72立方米。另一方

面,长期以来山区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造林、营林经验,培育了大面积的人工

林,特别是南方山区的杉木林和竹林。中国森林总蓄积量为亿立方米,占世界

森林总蓄积量的%。世界人均拥有的森林蓄积量为立方米,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

量仅为立方米。

中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森林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重大,其

面积占全国林分面积的70%以上,人工林中的幼龄林比例高于85%。

199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森林

面积为亿公顷,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19位。中

国森林总蓄积量为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世界人均拥有的森林蓄

积量为立方米,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立方米。

2000年,中国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份《中国国土绿化状况

公报》显示: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达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为亿立方

米,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国森林面积达到亿公顷,森林覆

盖率提高到%,森林蓄积量为亿立方米。{关于保护森林资源的资料}.

中国森林资源的消耗

根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全国林木年均净增长量为

亿立方米,年均净消耗量为亿立方米,林业资源呈现长大于消的趋势。

中国森林面临的问题

由于长期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中国宝贵的天然林面积大量减少。在占中国国

土面积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许多地区无林可

言。

在中国,酸雨带来的酸沉降正导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积上百万公

顷。

2000年,中国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874万公顷,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为万

公顷。

森林资源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除了提供木

材和各种林副产品外,还具有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

存生物物种、维护生态平衡等作用。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的蓄积量在世界各国中排名第

一百二十位以后。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的森林资源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却处于不

断下降的趋势中。一九八一年与一九七六年相比,

全国森林面积减少了三百零九万公顷。据调查,我国有二十三个省、市、区的

森林面积是减少的,其中主要原因是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和破坏生态平衡。

森林资源的减少,引起气候恶化、沙尘暴、海啸,甚至还会导致物种灭绝等。

森林是地球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学生的用纸浪费现象很严重,造纸的原料很多

都来自于森林,会导致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一些生活中的木制易耗品也要注意

恰当使用。我们认为可以改进的方法:

1、将旧练习本中未用完的纸张装订起来,做草稿本。{关于保护森林资源的资

料}.

2、收集用过的草稿纸和旧作业本及试卷,找到合适的途径,送到造纸厂重新加

工成可以使用的纸张。

3、节约用纸,把草稿纸写满,不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

4、尽量节约用纸,无论是手纸还是餐巾纸,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5、在废报纸上练习写毛笔字和画国画。

6、有些包装纸,可以做成手工艺品,美化生活。

7、尽量不用一次性碗筷。

8、方便筷或竹签使用后可以回收利用,做成工艺品。同学们,保护森林就是

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篇二:《保护森林资源共建绿色家园》

保护森林资源共建绿色家园

摘要:自觉提高生态保护意识,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消费观,

自觉争当保护森林资源的卫士,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共建和谐新林区做出应有

的贡献!

关键词: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绿色家园

青山不老树为本,绿水长流林是源。森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离不开

森林,森林更需要人类的保护。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

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火灾、虫灾等也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面对森林资源的

严重不足,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就日益重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对林业来

说,首先是保护好森林资源,第二是科学规划和布局,合理经营和利用好森林

资源。加强木材的综合利用和林地的综合利用,延长木材使用寿命。提倡节约

消费,加强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下面是我个人对森林资源保护的一点浅

见,如下:

一、保护森林资源,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区管理。要管好林业,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

二是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三是严格森林采伐计划、采伐量、采伐方式;四

是严格采伐审批手续;五是重视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资

源补偿金的方法,加强森林保护。这对林区的百姓来说,应该转变过去”靠山

吃山”的观念。“靠山吃山”的陈旧观念根深蒂固,祖祖辈辈习惯上山砍树,

不习惯搞综

篇三:《保护森林资源的方法》

保护森林资源的方法

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火灾、虫

灾等也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面对森林严重不足,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就日

益重要。

首先禁止乱砍滥伐,改变"靠山吃山"的落后思想。我国政府已规定,对天然

林、原始森林一委严禁采伐。这对一些身居深山老林的百姓(少数民族)来

说,应该转变过去"靠山吃山"的观念。山上的森林不是"上帝"只传给你的,还

要留给子孙后代的。如果现在把树木砍伐光了,山秃了,几年后会带来"泥石流

"等灾难。

同时,制定并实施多项林业生态工程计划,大力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措施如下:

对森林资源保护,最重要的是提高民众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强化人类

生存环境意识,此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

要管好林业,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二是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三是

严格森林采伐计划、采伐量、采伐方式;四是严格采伐审批手续;五是重视森

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资源税的方法,加强森林保护。

2、合理利用天然林区

利用森林资源,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

平衡。同时要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

3、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

在本世纪末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到20%,应分期分阶段和分不{关于保护森林

资源的资料}.

同地区来实现。

4、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

我国应尽快建立起西北、华北等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发挥森林小气候作用,抗

御自然灾害。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生物生产

力和经济效益,同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改善土地和环境条件,减少水土流

失。

5、搞好城市绿化地带

城市应大力植树造林,把城市变为理想的人工生态系统。我国城市绿化面积很

低,上海市仅为人均,距国家人均10m2的差距很大,和国外差距更大。

6、开展林业科学研究

重点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关系研究。

特别是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改善生态状况,力求生态、经济、环境三者

之间相对协调发展。

7、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如SO2、O2、酸雨及酸沉降等都能明显对森林产生不同伤害,影响

森林的生长、发育。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随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也将对森林产

生影响,控制环境污染的影响有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例如:

1978年开始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从黑龙江到新疆,20年来,使许多荒漠

化土地得到了治理。

另外还有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等工程。

总之,主要有两种措施:

1.防止自然因素:防治森林大火;防治病虫害;注意地质与气象灾害……

2.防止人为因素:禁止乱砍乱伐;制止在林区开山、采矿、挖掘等危害性举

动;注意游客对森林的破坏;保护野生动植物

篇四:《加强保护森林资源几点建议》{关于保护森林资源的资料}.{关于保护森

林资源的资料}.

加强保护森林资源的几点建议

【摘要】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林业工作的根本,是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林业

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我国虽然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

双增长,但仍是一个少林国家,森林资源基础仍很薄弱,可采伐利用的资源越

来越少,质量不高,潜在危机仍然存在。为了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

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持续发展的命根子。森林数量的多少

和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当前环境和生态问

题已成为全球关心的热点。发展林业是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造林绿化是保护

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发达的林业不仅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

牧业稳产高产,保障水利设施充分发挥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加快国

民经济发展,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

意义。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效益低下,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对林业多样化需求,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仍面临新的挑战。

1.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各级国家林业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严管林”的要求,切实把森林资源管好,

一要狠抓限额管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

篇五:《保护森林资源》

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建议

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县委明确提出了建设全省食用菌大县战略目标。食用

菌产业是我县农民实现增收最直接、最快速的主要项目。近几年来,县委、县

政府结合县情,从政策上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引导,食用菌产业发展取得了

很好的效果,全县农民增加了收入。要实现食用菌大县目标,不仅需要有强力

的政策支持,更需要有足够的森林资源做保证。而森林是大自然的“调度

师”,它调节着自然界中空气和水的循环,影响着气候的变化,保护着土壤不

受风雨的侵犯,减轻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那么如何在产业发展增加农

民收入的同时,又合理利用保护好森林资源,是当前我县食用菌发展面临主要

问题。现结合马桥实际,就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全县食用菌的发

展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食用菌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发展经历过几

起几落。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食用菌产业健

康发展的意见》后,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很猛、形势很好,实现了快速发

展。据统计,2011年,我镇发展袋料食用菌350万袋,可实现收入2600万

元,为农民人均增收600元以上。截止目前,

全镇生产袋料食用菌达到一万袋的专业户有个,达到三十万袋的示范村有个。

(二)产业发展消耗了大量森林资源。据调查,目前我镇发展袋料食用菌生

产,采用的都是以栎类为主的森林资源,其它的替代原料用量极少。由于较粗

的栎类粉碎、装袋等都较方便,既省工、又省时,所以农户在加工袋料食用菌

时图方便都采伐成年粗壮的栎树,对较细的枝、桠等,却都没有利用起来,浪

费了森林资源成本,在全镇袋栽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都存在着这一普遍问题。按

2011年发展的350万袋规模计算,需消耗森林资源万立方米。近年来,全镇已

发展袋栽食用菌近1500万袋,消耗森林资源近6万立方米。

(三)产业发展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通过近年来的大力发展,发展农

户逐年增加,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加之近几年来食用菌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农

民收入逐年增加。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多数农户脱贫致富的骨干产业、支柱产

业,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食用菌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辐射、

带动作用的进一步增强,产品加工转化后进一步增值,保康食用菌产业发展的

前景将更加广阔,农民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食用菌产业在脱贫奔小康建设新

农村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

二、食用菌产业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县委提出建设全省食用菌大县,总量达到1亿袋的发展目标,可以说定位符合

县情、符合农民发展的愿望,但是通过调查,近几年我县在发展食用菌产业中

也还存在着袋料生产需求量与森林生长率、发展方式单一与资源保护相矛盾等

等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一)亿袋食用茵生产与森林资源自然增长的矛盾。据调查,全县林业用地面积

400.04万亩,森林蓄积量为668.4万立方米,生长率为6.3%,年森林资源

生长量为42.11万立方米;可用于食用菌生产的森林蓄积量为529.04万立方

米,年生长量为33.33万立方米。目前,全县森林资源消耗主要有:烤烟耗

材、炒茶耗材、农民生活耗材、农民建房耗材、食用菌生产耗材等五大类。

2010年,全县共消耗森林资源38.5万立方米,其中:烤烟耗材2.5万立方

米,炒茶耗材O.4万立方米,农民生活耗材16.2万立方米,农民建房耗材

0.4万立方米,食用菌耗材19万立方米。要达到年发展1亿袋食用菌的规

模,按每袋消耗森林资源7斤,每2200斤折合1立方米计算,需消耗森林资源

31.8万立方米,仅此一项就基本将全县可用于食用菌生产的森林资源的年生

长量(33.33万立方米)消耗贻尽,还不包括农民生活、烤烟等消耗的栎类等可

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资源。若不推广使用替代原料,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发展亿

袋食用菌生产将会对森林资源造成较大破坏,会影响到全县的生态环境保护,

影响到生态经济强县建设。

(二)大规模专业化食,茵生产与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的矛盾。据调查,发展食用菌

专业村、专业大户,实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大多数都是由外地老板或本地能

人进行生产。虽然这种发展方式可以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但一方面会加快各

地的森林资源消耗,过度地利用森林资源,专业村内可用的森林资源将会在短

时期内消耗殆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也不可能实现长期持续

发展。另一方面会造成森林资源利用收益差别过大。村内有一定经济基础、技

术能力的农民,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不切实际地扩大生产规模,会大量地购

买本村或邻近村的可用森林资源,而那些发展能力较差的农民,只能靠低价变

卖森林资源获得少量的经济收入,而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所获得的高附加值、高

利润,则被极少数专业户、大户所赚取,造成消耗了森林资源的农户没有赚到

钱,收入也没有增加。另外,专业村、户实行大规模的发展,少数人会为了获

得资源,谋取更大的利益,而非法采伐、违法贩卖森林资源,会给森林资源管

理带来较大难度,甚至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三)发展方式单一与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的矛盾。一方面,我县目前发展的袋栽

食用菌,基本上全部是以利用栎类等森林资源为主,每年消耗的森林资源数量

过大,而利用果树枝条、作物秸杆的数量极少,持续大规模的发展会对森林

资源的保护、增长带来难题。另一方面,我县目前发展食用菌的品种单一,主

要发展的是以利用栎类资源为主的袋栽香菇,袋栽黑木耳、灵芝等发展的较

晚,且数量、规模都不大,而利用边角剩料发展木腐菌、利用作物秸杆发展草

腐菌基本没有启动,还仅仅处于推广试种阶段。综观全县目前食用菌发展方

式,森林资源利用的单一性与发展品种的单一性,会过量消耗全县的森林资

源,既不利于全县食用茵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

三、建议

(一)用替代原料发展食用茵。发展食用菌产业,推广使用替代原料大有文章可

做。一是要遂步减少椴木生产。目前全县用于椴木生产年消耗森林资源2.2万

立方米,要通过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将椴木生产改为袋栽生产,减少50%的椴

木生产,可以节约1万立方米用于袋栽生产,可新增发展300万袋食用菌。二

是要大力发展替代原料。通过实施“一建三改”,以煤、电、气、太阳能代

柴,逐年减少农民消耗森林资源数量,以此增加菌类生产资源量。据调查,全

县农民每年生活耗材16万立方米,通过能源替代节约50%资源量,每年就可

有8万立方米用于菌类生产,仅此就可新增发展袋栽食用菌2000多万袋。如

果炒茶、烤烟烧材全部用煤、电代替,可节约2。4万立方米的森林资源,又可

新增发展’100万袋食用菌。三是要发展产业增加资源。通过大力发展

篇六:《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

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

摘要要真正做到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必须大力宣传林业法律,建立机构,完善

体制,提高林业执法人员素质,健全执法责任制。

关键词依法保护森林;法制宣传;执法

森林资源指的是林地及林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它是国家巨大的财富,是人类

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的强大武器,它不仅能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大量木

材、林副产品,而且在保护自然生存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由于受金

钱利益刺激和林区经济状况的影响,目前,林木资源消耗过量,乱砍滥伐林木

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又重新抬头,林木资源保护管理职能有所削弱,木材流通

秩序混乱,违法运输、非法经营木材活动加剧,林业案件呈上升趋势,森林资

源和林政管理队伍不稳,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如何切实解决好法律对保护森林资源所起的作用,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依法保护

森林资源,笔者认为多方面加强林业执法是关键。

1加强完善林业立法力度,加大法制宣传

加强完善林业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建设是依法治林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全

国人大、国务院等有关立法部门,加大了立法进程,1984年9月24日第六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是

本文发布于:2022-12-10 22:25: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818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数字线划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