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
周瑜的个人事迹五篇800字
周瑜的个人事迹第一篇
我曾定义英雄为“聪慧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这是刘劭
《人物志》上的话)随后又自己加了一条道德高尚。有人指出依据这
么说法三国还有几个英雄?—对了!此兄可谓一针见血,我的目的原来
就在缩小英雄的范围,先框定在操,亮,瑜三人之内,最终再把我所说
的英雄桂冠带在我最心仪的人物周瑜身上。我的英雄之说原来就是耍
个小花招,现在自己露馅,目的不言自明。由于依据我说的条件周瑜
最符合,所以我今日就在这里具体说说周瑜怎么是个正真的英雄,一
个完善的英雄!可能我本人对他很偏爱多少有些溢美之词,但周郎受
歪曲这么多年,难得正正名也是应当的。
下面就总论一下他的完善,因是总论文章分几个部分,可能冗长
了一点。
一.周瑜的完善
翻开正史我们可以发觉本传中的周瑜好象毫无缺点,的确是个完
善之人。周瑜除了符合我上面说的三点外,从另一个角度说他的完善,
可说他是一个有德;有才;又有风度和朝气的人。
先说德:他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
人能比;性度恢弘众将诚服。如说诸葛亮是高风亮节的话,周瑜在人
品道德上也是无可挑剔的。
次说才:他弱冠征伐为东吴开国立下汗马功劳;赤壁又力挽狂澜
立下头功;后又亲冒矢石为东吴开拓荆州,丰功伟绩不去多提,单说
当时人对他的评价吧,他的文武全才在时人眼中已万众瞩目了。“英
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
这些就是时人对周瑜才智的评价,而且说这些话的都是当时第一流的
第2页共7页
人物。周瑜的有才本已公认没必要再多做文章了。
再说风度,周瑜是出名的儒将,其雅量高至又有曲有误周郎顾的
谣言流传,非比那些凶凶武夫,是一个风雅超群的人物。只一句“遥
想公瑾当年”其人其貌已使人多么心驰神往了。
最终说说他的朝气,周瑜假如仅具德,才,风度,和诸葛亮也就没
什么区分了。(诸葛是名士风度)但他又独具一种朝气,一种锐意进取
自信豪迈的英霸之气。对自己人他是谦逊有礼的,但对敌人和挑战他
又表现出蔑视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在刘备和周瑜在赤壁战前相见
时,当刘备说起兵力太少,周郎“此自足用”的回答是多么有气概,
而刘备的拖延在后相比又是多么的猥琐。周瑜的谋略也无不透出这种
先发制人,锐意果敢的气质,这就是我最艳羡的“英才天纵”了。但
周瑜的豪迈和关羽之流的狂傲又有本质区分,由于他的自信是建立在
合理的分析谋划基础上的,非比关羽之流无谓的狂傲换来的只是身败
名裂,正由于此周瑜是成功的。他的这种气质和孙策相象,但孙策又
是轻佻和嗜杀的,周瑜却是从容娴雅的,就象有人说的他的气质是孙
策和诸葛亮的结合,在周瑜身上刚和柔就这么恰到好处的结合了。
如此一个刚柔相济的人物又有无可挑剔的优秀品德和令人赞美
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殊偏爱给了他俊美的外貌,内外皆秀又风
度翩翩,他称不上完善又有谁能称得上呢?用一句话形容周瑜实在是
再合适不过了,他可谓人如其名:周瑜就象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
是一块完善无瑕的美玉啊!
二.周瑜历来受到的误会
由于三国演义为了塑造诸葛亮形象把周瑜当作了主要陪衬人物,
小说中和他在大众心里的形象完全受到了歪曲。虽然由于历史学问的
普及,好多人已知道历真实的周瑜并不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小人,
第3页共7页
但还是有些人对周瑜有误会,我即说了周瑜完善就要说清这些误会,
当然和小说有关的不论,只谈历史层面上的。
周瑜的个人事迹其次篇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酣畅淋漓,淋漓
尽致地表现了前者的足智多谋和后者的胸怀狭窄。
咱们先看一看在罗贯中笔下孔明先生是怎样有意欺侮公瑾
的:
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商定,假如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
失败,刘备再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
战胜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
取了地盘。真是一举两得!
二气周瑜——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依据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
的妹妹孙仁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谁知吴国太
(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女儿许配给
他。周瑜便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并且用声
色迷惑刘备,使之丢失争夺天下的雄心,但是又失败了。诸葛亮随后
使计让刘备平稳回到了荆州,并且让周瑜中了潜伏,还叫士兵高唱“周
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嘲讽周瑜,让周瑜气得吐血。
三气周瑜——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进展壮大自己,然
而东吴怕养虎为患致使刘备强大后对自己构成威逼,三番五次要求其
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拒绝东吴的要
求,却又迟迟不攻取,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遂想出了名为过道荆州
关怀刘备攻取西川实则攻取荆州之际,不想却被诸葛亮识破,使得吴
军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最终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
古感叹而不治身亡。
第4页共7页
看罢“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宠爱诸葛亮的大可不必为诸葛
亮喝彩,宠爱周瑜的也没有必要为周瑜难过,由于“以上纯属虚构”。
在三国历,南郡之战是一个特殊重要的战役,假如要弄一个名次
的话,其重要性应当仅次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灭吴之
役、灭蜀之役,排在第六位,由于正是这场战役最终确定了曹操、孙
权、刘备在荆州的势力范围。和演义中不同,南郡之战主要表现的不
是诸葛亮的聪慧才智,而是周瑜的文韬武略。
周瑜的个人事迹第三篇
有一句歇后语叫做:“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句歇后语中包含着一个很好玩的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吗?若不知
道,请听我渐渐道来。
那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时,曹操的八十万大军预备进攻刘备和
周瑜的联军,刘备和周瑜知道,自己的军队仅仅有五万兵力,而曹操
的军队足足有八十万人马,自己远不是曹军的对手。怎么办呢?正值
刘备和周瑜两人无计可施的时候,黄盖来到帐中找到周瑜,说:“大
人,我可以假装投奔曹操,让曹操放松警惕,之后再找机会把曹操的
大军一举拿下!”周瑜被黄盖的忠心所感动,便同意了黄盖的方案。
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周瑜和黄盖大吵了起来,黄盖甚至出言不逊,
让周瑜下不了台来。周瑜大怒,下令要把黄盖赶出军营。在众多将领
的苦苦恳求之下,周瑜没有把黄盖逐出军营,但还是被周瑜打了五十
军棍。这件事被曹军派来的探子知道了,便把这件事快速报告给曹操。
后来曹军的探子又听说黄盖对周瑜怀恨在心,想投奔曹操。曹操大喜,
可他并不知道,他正在一步一步地落入周瑜细心设计的圈套之中。
在赤壁之战中,黄盖带着几名士兵驾着一艘小木船驶向曹操浩大
的舰队。黄盖的船上蒙着一层油布,里面装的是满船的干草。曹操看
第5页共7页
到黄盖,自以为这仗赢定了。没想到,黄盖竟然点燃了船上的干草,
随后和士兵一齐跳入水中,游走了。无人驾驶的木船冲向曹军的船队,
立即,火光冲天,哭喊声、爆炸声响成一片。在赤壁之战中,曹军几
乎全军覆没,曹操也险些死于关羽的刀下。
现在,人们常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句歇
后语来形容两厢情愿的事,以表示后人对黄盖的敬爱。
周瑜的个人事迹第四篇
初读《三国演义》,我对周公瑾的看法是:心胸狭隘、嫉贤妒能。
由于周公瑾消逝的篇幅不长,我也没太留意他。直到最近,我细读了
一遍《三国演义》,才发觉,周公瑾消逝的篇幅虽不长,但他的可争
辩价值特殊高。对于周公瑾这个人,公认的看法是:心胸狭隘、嫉
贤妒能。我的看法是,从大方面来看。公瑾的却是嫉贤妒能,心胸狭
隘;但是单从东吴的角度来看,其实是由于各为其主,他之所以要害
死诸葛亮,是由于要维护本国的利益。所以,周公瑾只是要忠于自己
的主公——孙权,才要害死诸葛亮的。其实,在车壁之战中,周公瑾
是立了大功的,假如没有他,单凭他诸葛亮,根本无法打出这赤壁之
战,曹操南下,也就随他去了。没有周公瑾,就不会有草船借箭、火
烧连营的典故。有一个出名的歇后语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假如没有周瑜,曹操又怎会信任黄盖投降?又怎会败走华
容道?
在赤壁之战之后,诸葛亮从七星坛上下来后,周公瑾对鲁子敬说:
“诸葛亮竟会妖术,此人不除,必有后患。”从大体上看,周公瑾试
看诸葛亮比自己厉害,要杀诸葛亮,但是细看一下,其实周公瑾是为
了东吴的后来着想,他认为,一旦孙刘两家闹翻,一旦刘备哪方有诸
葛亮在场,那将是麻烦重重。所以说,当时是各为其主,假如让周公
第6页共7页
瑾在刘备营中,定不会这样。
说周公瑾间接害死了关云长,这是事实,他逼着刘备还回荆州,
同时也增加了孙权讨回荆州的决心。最终,刘备在取西川之时,孙权
亲自率兵夺取荆州,在麦城杀死了关云长。其实,只有一半是关云长
自己的错误,他刚愎自用。而周瑜呢,他也是为了讨回本国的城池。
可以看出,这完全是由于他忠于自己的主公。
其实,在历史中,周公瑾确有其人,历史上的他是一位儒将,所
谓儒将,就是那种风流倜傥、潇洒帅气的将军,历史上的他:英俊异
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
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历史中的周公瑾既是如此,但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诸葛
亮,不免把它写成了一个论谋略,其策略被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得料
到;论心胸,他心胸狭隘,远不及诸葛亮豪放的人,不免被诸葛亮气
死的一个失败的人。所以,我们要看清一个古人的真面目,就要遵
从历史,多看看正史,多动脑争辩争辩野史,就会看到:往日里在野
史中是个英雄的人,他可能静静无闻,或是个卑鄙小人;在野史中是
个小人的人,他可能是个英雄。
周瑜的个人事迹第五篇
每次反复地品尝《三国演义》,觉得周瑜这个人物并不是像我们
认为的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之辈。周瑜应当是无辜的!理由如下:
首先都说他是心胸狭窄的,这个观点我大不赞同。大家说他是个
心胸狭窄的人,主要表现在他被诸葛亮活活气死!说他被气死,也不
完全对。巧得是孙策之死与周瑜之死有些相同。孙策是被许贡的门客
用毒箭射中,最终生气导致死亡。周瑜是被曹仁用毒箭射个半死,也
是生气而死。可最终,《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反倒落个心胸狭窄的罪
第7页共7页
名要比孙策的“人气”高很多呢!再分析一下可得到一个结论:无论
是孙策还是周瑜,假如不被毒箭射中,会被气死吗?看到前面的一些
故事,很简洁看出,周瑜也受过不少气,可不都平稳无恙吗?所以只
能说周瑜是由于毒箭引发而病死的。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周瑜是个既
不心胸宽广,又不心胸狭窄的中立人物!
周瑜不是嫉贤妒能之辈的理由更充分了:学校六班级语文课本第
11课《草船借箭》的第一段就是“周瑜见诸葛亮挺有才能,心里很
嫉妒”我不知道是编者的错误生疏还是编者的意思没说清楚。竟然如
此说?我决不信任周瑜是像《水浒传》的王伦那样的人,读过《三国
演义》的人都知道,周瑜曾经让诸葛瑾说服诸葛亮归顺东吴,又大力
支持孙权重用庞统。很明显,诸葛亮、庞统都要比周瑜强一些,可周
瑜却情愿让这两位高士归顺东吴。可见,周瑜是个爱国主义者,只不
过是恨济世之才在他人之手,不能关怀自己的祖国罢啦!如此说来,
周瑜可不是什么嫉贤妒能的小人!
我再次极其人们对《三国演义》中的周瑜的看法,这也就是写历
史小说局限——最好写真历史,要知道的是真正的周瑜可是一个心胸
宽广、雄才大略的人物!
本文发布于:2022-12-10 15:22: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99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