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文质彬彬
【成语名字】文质彬彬【汉语拼音】wénzhíbīnbīn【成语解释】作为一个君
子,必须文采和实质均备,表里一致。语出《论语.雍也》。后用“文质彬彬”
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也用作形容文章内容与辞采并茂。【成语典故】《论
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成语
注解】(1)质胜文则野:实质胜过文采,就显得鄙略。(2)文胜质则史:文采胜
过实质,就显得虚华。(3)彬彬:不同事物配合适当的样子。【成语出处】1、《论
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源)2、《后
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敷奏以言,则文章可采;明试以功,则政有异
迹。文质彬彬,朕甚嘉之。”3、南朝梁.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
“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
吾尝欲为之,但恨未逮耳。”4、《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天情睿敏,下
笔成章,千赋百诗,直疏便就,皆文质彬彬,超迈今古。”5、唐.王勃〈三国
论〉:“文帝富于春秋,光膺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籍,文质彬彬,庶几君子
者矣。”6、元.白朴《东墙记.楔子》:“文质彬彬一丈夫,千里寻师为学谋。”7、
清.王夫之《尚书引义.卷六.毕命》:“盖离于质者非文,而离于文者无质也。……
故文质彬彬,而体要立矣。”8、《镜花缘.第一五回》:“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
质彬彬,极其清秀。”【成语用法】一、语义说明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
使用类别用在“举止高雅”的表述上。【文质彬彬造句】1、一篇好文章,必定
内容充实,辞采丰茂,文质彬彬才能行之久远。2、文章写作要能达到文质彬彬,
丽而不浮,典而不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辨识【近义词】:彬彬有礼,温文尔
雅,谦恭有礼【反义词】:放荡不羁,俗不可耐辨似:形音辨误彬,彬彬,各种不
同事物配合适当的样子。不可写作“杉”。【参考词语】:彬彬文质【汉语拼音】:
bīnbīnwénzhí【成语解释】:即“文质彬彬”。见“文质彬彬”条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01:4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9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