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缠绕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2-12-10 14:53:59 阅读: 评论:0

优胜教育初中数学面试题库-钰拼音


2022年12月10日发(作者:六年级期末考试卷)

石渠记小石潭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石渠记小石潭记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16分)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

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

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

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

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

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

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

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乃记之而去。

(选自《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②箭:小竹。③庥:同

“休”,休息。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4分)

(1)民桥其上()(2)逾石而往有石泓()

(3)北堕小谭()(4)心乐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风摇其巅,韵动崖谷。(2分)

(2)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2分)

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简要概

括。(4分)

小题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

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桥:建桥、架桥。(2)逾:过、越过。(3)堕:

落入。(4)乐:以……为乐

小题1:(1)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

回荡。(2分)

(2)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

齐,随风飘荡。(2分)

小题1: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清澈透明,水声悦耳。

小题1:先“乐”后“忧”(2分)。作者被贬谪后心情抑郁,因而

寄情山水寻得欢乐。但这种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小石潭凄清环境的

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就流露出来。

小题1:试题分析:(1)“桥”在此为“动词”,意思为“建桥”。

(2)“逾”根据语境,意思为“超过”。(3)“堕”根据语境意思

为“落入”。(4)“乐”在此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为“以----

为乐”的意思。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时,注意“巅是山顶的意思,韵是像

----音乐的意思,动是回荡的意思”,翻译时还要使整个句子保持完整

性、流畅性。翻译(2)时,注意“蒙是覆盖的意思,络是缠绕的意思,

缀是连接的意思,参差是长短不齐的.意思,披拂是随风而动的意思”,

翻译时还要使整个句子保持完整性、流畅性。

小题1:试题分析:甲文中“其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小”体现出

水具有“清澈幽深、鸣声多变”的特点。乙文中“如鸣佩环,水尤清

冽”体现出水具有“清澈透明、水声悦耳”的特点。

小题1:试题分析:作者柳宗元被贬永州,心情郁闷,因而把心情

寄托于山水之情,但快乐的心情只是暂时的。所以分析作者心情变化

的原因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小石潭凄清的环境”来分析即可。

本文发布于:2022-12-10 14:53: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98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名词做定语
标签:缠绕的意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