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
[儿童文学作品推荐]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文学作品篇(1):儿童文学作品《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是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最著名的作品。它也是十九世纪
意大利最伟大的十本小说之一。下面是关于小说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帮
助。
篇1:读《爱的教育》有感
——《我们的新老师》
这篇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新学期的第二天,主人公早上刚来到教室,
一位没有胡子显得很严肃的新老师就已经坐在那了,他去年教过的学生会探头
进来向他问好,有的还会匆匆的跑进教室,和他握手问好再匆匆的跑出去,老
师见同学们都到齐了,便开始听写,有一个同学趁老师不注意做起了鬼脸,老
师拍拍他的头告诉他不要再这样做了,接着又介绍了自己,他没有亲人,同学
们就是他的孩子,他不想责罚他的亲人,那个做鬼脸的同学也向老师承认了自
己的错误。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虽然有些老师很
严厉,但那是对我们的关爱,人们不还说吗:严是爱,松是害!在我们犯错误的
时侯,老师那谆谆教导,使我们脸上火辣辣的;在我们取得成绩时,老师那一句
句充满激励的话语,让我们心里甜滋滋的。。。。。。不管哪个老师不教我们了,但
我们不能忘记他,他是花园里的园丁,是我们的第二个父母,就像我们的亲人
一样,是我们最可亲的人!我们要尊重每一位老师,让老师成为我们最友好的大
朋友吧!
篇2:读《爱的教育》有感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于1886年写的一部儿
童小说。作品描写了发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它
以孩子的眼光、孩子的口吻,孩子的心灵来观察周围的世界,描写了种种人世
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书中
的每一件事、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主人公十二岁的安
利柯极富有同情心,喜欢帮助他人,是一个有上进心、不可多得的少年。他通
第2页共11页
过自己的眼睛,观察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他看到的多数是别人的优点。这
本书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真正的教育都要建立在真挚的情感和爱的
基础上。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吸引我的是那平凡而细腻的文笔中体现
出来的近乎完美的情感。《爱的教育》书中那些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卖炭人、
父亲的老师、“我”的老师、铁匠的儿子、盲童等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首先,《爱的教育》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爱,像空
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
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每个人的生命中。就如父母的爱,安利柯有本与
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记下每天发生的事是他们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刻。想到现
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不想让父母看见,怕父母指责自己有许
多想法,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父母的悲哀最简单的东西、事情最能体现亲人之
间的情感,可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我作为班主任,深感对学生的教育中,爱
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是教育行为的方向。爱像人生旅
途中的鲜花,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幸福,于是,就想继续不停地走下去,
投入满腔的热情,不在乎旅途有多久。我们要告诉学生:“爱”是没有限制
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老师对学生的鼓励教导,父母对孩子关爱照
顾,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为他人捐献骨髓,献血,捐助希望工
程。爱的身影无处不在。
其次,《爱的教育》里的每章每节,都把各种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
致。
《爱的教育》这本书,诉说了大量的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这就是一种最
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也使爱在一次次碰撞中升华。虽然,每个孩子的人生阅
历不同,但是都能体会到经历过的那些爱。爱之所以伟大,还因为它不仅仅对
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看完这本书之后,其中有几篇
是我特喜欢的。例如,书中有一篇《高尚的行为》,内容是这样的:作者上课
室时,看见三四个同学正在戏弄红头发的克洛西,他是一只胳膊残疾的小孩,
他的母亲卖菜为生。有些同学捉弄他,还有人学他一只手挂在脖子上的样子。
第3页共11页
克洛西坐在座位上,脸色苍白,用求饶的眼光望着他们。那几个戏弄他的同学
见他这样,越起劲了,弗兰谛还跳到凳上,扮着克洛西母亲挑菜担的样子来,
学生们见了便哄堂大笑起来。这时克洛西气极了,从桌上抓起墨水瓶,向弗兰
谛掷过去,但是弗兰谛闪在一边,默水瓶恰好打在正走进课堂的老师的身上。
大家见了,都逃回自己的座位上去,老师变了脸色,厉声问:“这是谁干的”
没有人回答,老师提高了声音再问,这时,卡隆突然站起来,承认是自己干
的,但老师说不是他。过了一会儿,老师说决不处罚扔墨水瓶的人。克洛西站
了起来,哭着把事情的经过告诉老师。教师便叫那四个顽皮的学生站起来,教
育他们要尊重同学和同学的家人,不嘲笑残疾孩子,这是一个优秀民族应有的
表现。然后他走到卡隆面前,赞扬他的心灵是高尚的。卡隆还求老师饶恕那些
顽皮的孩子。这个故事中,教师及时处理了这个不良事件,教育孩子要有同情
心和民族自尊心,学会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就是一个很好的爱的教育的例子。
想想如今我们的教育中,仍有体罚孩子的行为。许多家长对老师说:“他
(她)要是不好好学习,你就狠狠教训他(她)。”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打就能解
决所有的问题吗我们身为教师就更应该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们,孩子的
天性决定他们会在成长道路上犯很多错误,还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应该
多包容孩子们无心犯的错,耐心的帮助纠正他们的错误,这样才会真正对他们
的成长有益。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
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
有教育”。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牢记的。
《爱的教育》的确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一生必读的经典作品。这部处
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的那种深厚,浓郁的爱的力量,真是很伟大!读读这本
书吧。它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篇3:读《爱的教育》有感
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掩卷深思,觉得爱在我的心目中更伟大
了,爱无处不在。《爱的教育》以一个爱字贯穿全文,使人读起来特别亲切自
然。
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小学生安利柯一个学年的故事,这本书的每
第4页共11页
篇故事都充满了友爱,亲情。故事中的每个小主人公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爱的教育》这本书里有很多故事都令我非常感动,一次又一次的令我体
会到爱是多么的伟大,爱是多么的无私,是任何事物都无法阻挡的。《意外事
件》一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友情的伟大,小学生罗贝蒂为了救一个比他小的一
年级小同学,而不幸牺牲了一条腿,他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令我敬佩不已。《万
里寻母记》中十三岁的小主人公马尔科不远万里苦苦寻找他的母亲,他对母亲
的爱和思念感人肺腑,简直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从安利柯的爸爸妈妈给安利
柯的信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们是多么爱安利柯啊,他们教给安利柯怎样学
会感恩,怎样才能拥有一颗爱心,怎样跟同学们和睦相处,让他热爱祖国,热
爱劳动者,帮他解脱困境。对他无微不至。真是用心良苦,可怜天下父母心
呀。
我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我也象安利柯一样生活在爱的包围中。清晨餐桌
上一盘盘可口的饭菜是父母的爱;试卷上一句句鲜红的评语是师长的爱;课间里
小伙伴们相互帮助,一起玩耍是同学的爱。爱是冬日的阳光,是沙漠里的泉
水,是春天里细雨,它总是人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人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
助,让人对生活充满希望。
让我们手拉手,使世界充满爱。让世界的明天更加美好。
篇4:读《爱的教育》有感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叫《爱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是:埃得蒙
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年)。他是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
志者,作家。出生于意大利古利亚地区一个名叫奥奈季亚的村镇。20岁时从军
校毕业后参军,开始写一些爱国短篇故事,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意大利军
旅生活》。1886年,耗时近十年创作的《爱的教育》面世,为他赢得了世界声
誉。
我从扫烟囱的孩子抽抽搭搭地说:“今天我扫了好几处烟囱,得了30个铜
币,谁知弄丢了。我的衣袋有个洞。”说到这儿,他不禁哇哇大哭,“没有钱
我不敢回去,老板肯定会打死我的!”
围观的人渐渐增多。众人正不知该怎么办,这时,一个女孩拿出两个铜币
第5页共11页
说:“我只有两个铜币。大家凑一凑,帮帮他吧。”立刻有很多人掏出钱来,8
个,10个,15个。还是不够。一个助教走过来,放下一个银币,大家向她欢
呼,她却红着脸跑开了。还差5个!这段话中,我觉得大家和助教的乐于帮助的
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有一次,我和我的弟弟一起玩,吃饭的时候,我去端板凳,弟弟在那里自
己玩,突然,“咚”的一声,弟弟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我赶紧放下板凳,飞奔
过去,弟弟已经爬起来了,我问弟弟有没有摔破那里,弟弟说没有。我放心的
去端板凳了。
儿童文学作品篇(2):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
引导语:冰心是我国儿童文学家,她歌颂母爱,童真,自然。非常爱小
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下文就是她的儿童文学作品,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
《繁星》(诗集)1923,商务
《春水》(诗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说、散文集)1923、商务
《寄小读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O,开明
《南归》(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说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
《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
《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开明
第6页共11页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开明
《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
《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读者》(散文集)1981,少儿
《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简介
作者简介/冰心儿童文学全集
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其父谢葆璋是一
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
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
的爱国之情。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
会学校贝满女中。“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
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国运动。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
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
诗集《繁星》等。1923年赴美留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
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举世为之瞩目,至今仍然声誉不
衰。1926年回国后,相继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29年至
1933年写有《分》、《南归》等。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
知》。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抗战胜利后到日
本,1949—1951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1951年回国后,除继续致
第7页共11页
力于创作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
事等职。
内容简介/冰心儿童文学全集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1)(美绘版)》内容简介:“爱在右,同情
在,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
漫。”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里的一个充满爱的句子,这个句子曾经深
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她的作品以歌颂自然、歌颂母爱,歌颂一切美好的东
西为思想内核,她思想中深切的爱心和对人生中美的追求,使她的作品渐渐地
形成了清新、细腻、隽永的风格,感人至深,净化着读者的心灵。她的一生都
在为孩子们写作,为们留下了无数作品。她用女性那特有的温婉细腻去描述孩
子们的童贞、两小无猜的情感、无阶级差别的友谊。《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
卷1)(美绘版)》特别整理了她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散文作品,带你品味童年的真
挚的美好感受。
媒体评论/冰心儿童文学全集
书评
作品中显示了作者的女性,使你咀嚼到温柔、细腻、暖和、平淡、爱。—
—张天翼冰心女士所写的爱,乃离去情欲的爱,一种母性的怜悯,一种儿童的
纯洁,在作者作品中,是一个道德的基本,一个和平的欲求。——沈从文过
去我们都是孤寂的孩子,从她(冰心)的作品那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
慰。我们知道了爱星,爱海,而且我们从那些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里重温了我们
永久失去了的母爱。我想把这《冰心著作集》当作一份新年礼物送给他们,希
望曾经温慰过我们的孩子的心的这册书,也能够给他们在寒冷的夜间和寂寞的
梦里送些许的温暖吧。——巴金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三本书曾经特别地打动
过我,一个是意大利的作者写的《爱的教育》,其中最动人的是《六千里寻
母》。一本是《木偶奇遇记》,比诺乔的命运使我牵肠挂肚。再有就是北新书局
出版的《冰心全集》了。这一类的书我长大以后并没有看过许多,但是它们毕
竟把善良、爱心、向上的种子洒到了我心里。——王蒙任何一位读过她(冰
第8页共11页
心)文章的人,哪怕只读过几篇;任何一位和她谈过话的人,哪怕只谈过几分
钟,都会被她的心深深感动。——舒乙
儿童文学作品篇(3):儿童文学作品《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亲爱的汉修先生》获国际大奖,这本书作者用雷伊的书信形式向读者呈
现了雷伊这个普通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的历程。下面是相关的《亲爱的
汉修先生》读后感,欢迎欣赏与借鉴。
儿童文学作品《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本书共有八章,以一章书信一章日记的形式推进,从开始的书信长日记
短,发展到后面的书信越来越短少,日记越来越长,越来越精彩。采取这样的
形式非常符合鲍雷伊成长的实际,也符合他写作水平不断提升的实际,当然也
符合现实——不可能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作家写那么多的信,真正的成长还是在
自己写给自己的“信”——日记——中。
书中的线索有三条,一是小男孩鲍雷伊与作家汉修先生的通信交流,二是
鲍雷伊在新学校的事情,主要有午餐被盗、小作家征文比赛,三是鲍雷伊的家
庭,包括爸爸妈妈的婚姻、鲍雷伊对父母情感的变化等。这些线索交叉推进,
故事看似普通,但因为有鲍雷伊丰富的情感变化、心理成长在里面,所以又引
人入胜,感人至深。
对于孩子来说,理解鲍雷伊的深层心理、情感还是比较难的,毕竟她只有
六岁。所以当读到最后,我都有些哽咽时(我的“泪点”较低),她还在欣赏最
后一张插图,图中妈妈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喝咖啡,她学着图中妈妈的神
态,示范给我看。不过,理解表层的故事和心理对孩子来说没有问题,比如,
鲍雷伊在听到电话中有一个小男孩问爸爸是否带他去吃披萨时的心理,孩子就
能理解,爸爸妈妈离婚了,但鲍雷伊还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复婚,电话中“披萨
小男孩”的出现让鲍雷伊的希望幻灭了,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开始感动我的是校工法兰德林先生对鲍雷伊的关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一个小男孩父母离异,跟妈妈过着贫困的生活,到了一个新的学校,还有人经
常偷他的午餐,他的心情会怎样呢法兰德林先生看似不经意的关心让小男孩倍
感温暖,也让他信心大增。后来,图书馆馆员的关注也让鲍雷伊格外温暖。我
第9页共11页
们每个人心底其实都是渴望被人关注的,尤其是身处逆境的时候,一份小小的
关注,带给我们的力量是巨大的。
随着情节的深入,让我感动终至落泪的是鲍雷伊对父母复合的期望和父母
对复合的不同态度。爸爸虽然已渐渐淡出鲍雷伊的生活,但是一直不曾远去,
因为他就藏在鲍雷伊的心里,在他的思念里。所以信和日记中有很多关于爸爸
的记忆,对这个被妈妈看作“永远长不大”的爸爸,鲍雷伊怀抱着极其复杂的
感情,爱与恨并存,可爱总是为主。鲍雷伊的妈妈曾是一个边远小镇的女孩,
由于贫困没有上大学,后来遇到开货车的鲍雷伊的爸爸就跟着他四处奔波,去
见识外面的世界。女人的心常常是需要一个港湾的,需要安定和稳固,所以当
有一天鲍雷伊降生,妈妈就厌倦了这种漂泊生活,而热爱卡车、热爱路上生活
的爸爸还保持着原来的兴趣和爱好。而当妈妈忍受不了等待的寂寞和无奈时,
他们的婚姻就走到了尽头。一段似乎很普通的感情故事,但是依然有动人的力
量。
的确,“平实而感人”是我对这本书故事的理解,也是它最终非常感动我
的原因。当抛弃各种复杂的技巧和华丽的辞藻依然能把故事讲述得感人至深,
那才是最让人佩服的。
儿童文学作品《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在这个寒假刚开始的几天里,我和卢老师一起读了美国作家贝弗利·克莱
瑞雪的儿童文学作品《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曾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
书中主人公鲍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一本课外读物,她很喜欢那本书
的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同他联系。之后几乎每年、每个学期甚至每周、有时
候还是一两天,鲍雷伊就给汉修先生写信。到了六年级,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
作业,他跟汉修先生联系得更加密切了。在信中,鲍雷伊说出了他父母离异的
事情、自己转学后的不适应以及内心的孤单。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鲍
雷伊不但学会了应该如何面对生活,还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体会了父
母对他的关爱,而且练就了一手好文笔。一篇描述他和爸爸坐卡车出游的文
章,使他获得了小作家征文的荣誉入围奖,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成为一名作
家的决心。
第10页共11页
汉修先生告诉鲍雷伊,成为作家的方法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并且要多听—
—听别人讲话,把内容记下来。我在平时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对事情的观察也
不够仔细。其实汉修先生对鲍雷伊说的话,也是对我说的,我以后要争取养成
这些好习惯。
鲍雷伊到新学校后,午餐总是被偷,所以下午经常饿得头晕眼花。他听从
了别人的建议,在午餐袋里装了一个防盗警报器。但他没有真正地抓住小偷,
而是原谅了他。鲍雷伊真善良呀!
汉修先生给鲍雷伊的建议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些建议,对我的各个方面
都有帮助。所以,我要认真阅读这本书和更多的书籍,相信这些书籍会使我在
我的成长路上越走越好。
儿童文学作品《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去年妈妈读给我听《亲爱的汉修先生》,我还听了一遍英文版的,今年我可
以自主阅读啦!(哈哈)
我非常喜欢鲍雷伊(最喜欢埃米尔),因为他和我很像:我们都没有宠物;我
们都是普通男孩,不是超常生也没有特殊才艺;我们的妈妈都喜欢说不能一辈子
都期待别人帮忙做每件事情;我们的妈妈都说看电视会使脑袋变笨,鲍雷伊妈妈
不肯修电视机,我妈妈干脆把电视机送人了;我们的妈妈都逼着我们依照汉修先
生的建议多看书、多观察、多听、多想和多写,去年暑假妈妈假传圣旨(以老师
的名义)骗我用尽洪荒之力,写了6篇读书笔记,12篇小练笔,16篇奥运日记
(幸亏奥运会四年一次,一次只有16天)。
书上说鲍雷伊写的《卡车上的一天》获得年度小作家征文比赛入围奖,贝
乔女士感觉身临其境,好像她自己开着卡车在陡坡上载着好几吨葡萄。我在墨
尔本看到各种各样的卡车,又大又新,又漂亮又干净,有的有鼻子,有的没鼻
子,不过有些没鼻子的卡车有耳朵或金雕。卡车司机看上去很酷很开心,妈妈
说澳洲卡车司机赚钱多,但是很辛苦,必须忍受和家人分离的痛苦。
我和鲍雷伊的爸爸比尔一样爱卡车,也爱永远不知道下一站是什么地方的
新鲜刺激感,我也喜欢看高山、沙漠的日出,结满橘子的果园,还喜欢闻新鲜
牧草的气味,“土匪”和鲍雷伊也喜欢跟着卡车旅行,我不明白为什么鲍雷伊
第11页共11页
的妈妈邦尼不喜欢这种生活。妈妈说年纪大了就安土重迁,不想折腾了。
据说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作文选,可是我读了好几遍,写作
文还是像卡梅拉第一次下蛋一样难产,鲍雷伊能借我一只神笔吗
本文发布于:2022-12-10 14:39: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97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