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地篇》“霸王之兵”释疑
摘要:《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杰出的兵书,注家辈
出。本文就《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中各家对《九地篇》“夫
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
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
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的不同理解分别加以分析和
探讨,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得出此句为“霸王之兵”
的反例的结论。
关键词:《孙子兵法》;霸王之兵;反例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
崇,研习者辈出。笔者因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的《十
一家注孙子校理》,发现一些问题,特书己见。
《九地篇》: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
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
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十一家
注解略分四类:1.与天下诸侯绝交,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征
服天下一统江山。曹操、李荃、杜牧,持此观点。曹操曰:
霸者,不结成天下诸侯之权也。绝天下之交,夺天下之权,
故己威得伸而自私。李筌曰:能绝天下之交,唯得伸己之私
志,威而无外交者。杜牧曰:信,伸也。言不结邻援,不蓄
养机权之计,但逞兵威,加于敌国。贵伸己之私欲,若此
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2.破坏敌国的外交,是诸侯之间
不能交合,达到分敌而逐个歼灭的战略意图。陈�、贾林持
此观点。贾林曰:诸侯既惧,不得附重,不敢合纵,我只智
谋威力有余,诸侯自归,何用养交之也?不养,作不事。陈
�曰:智力既全,威权在我,但自养士卒,为不可胜之谋,
天下诸侯无权可事也。仁智义谋,己之私用,用以济众,故
曰:伸私,威震天下,德光四海,恩沾品物,信及豚鱼,百
姓归心,无思不服。故攻城必拔,伐国必隳也。3.敌人不得
合交第三方势力,我方也不得合交,第三方势力不参与敌我
之间的争斗。持此观点的是梅尧臣。梅尧臣曰:敌既不得与
诸侯合交,则我亦不得争其交,不养其权,用己力而已尔。
威亦增胜于敌矣,故可拔其城,可隳其国。此谓霸王之兵
也。4.把“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
于敌”当做霸王之兵的反例,即:如果这样做,其下场是
“其城可拔,其国可隳。”王皙、张预持此观点。王皙曰:
结交养权,则天下可纵;伸私损威,则国城不保。张预曰:
不争交援,则势孤而助寡;不养权力,则人离而国弱;伸一
己之私忿,暴兵威于敌国,则终取败亡也。或曰:敌国众既
不得聚,交又不得合,则我当绝其交,夺其权,得伸己所
欲,而威倍于敌国,故人城可得而拔,人国可得而隳也。
我们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本句的意思:《九地篇》依
“主”、“客”形式和深入敌方的程度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
及相应的战术要求。强调要因地、因敌而动以决战事。叙述
完对不同地形的不同策略后,接着说:“四五者,一不知,
非霸王之兵也。”“四五”即九,这九种地形不了解、不能
从容策对,者个队伍就不能算霸王的军队。那么,霸王的军
队,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军形和作战素质呢?下文解释道:
“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
不得合。”。所谓“霸王之兵”,攻伐大国,大国因惧我连
聚合军队的能力都丧失了;兵威震慑敌军,使得敌人的盟友
也望风而逃,不敢公开支持和救援他了!到此为止,既介绍
了我军针对九地的策略,又说明霸王之兵的兵威。接下来
的,是一个反例,说明纵使有强大的军队、富庶的国家资
源,但不按“九地”应采取的策略而进行专意征伐、恃势黩
武,最终的下场逃不过其城被拔、其国被灭而已。这是要
“有余”的军队不能得意忘形,肆意杀伐,要慎战,要“明
主虑之,良将慎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
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
而止。”即使不得已而战,也要因地制宜,其中,针对“衢
地”这种特殊地形,孙子曰:“衢地吾将固其结”,即:争
取道义上的盟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紧紧地交结各
方势力,以巩固自己的实力、强大自己的力量,取得助力,
使敌人自处弱势。故“胜可为也”。
联系全文,我们可以看出:《孙子兵法》时时贯彻
《始计篇》开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秦王朝统一天下也是靠“远交近是:“夫吴
人与越人相恶攻”,慢慢的来的。绝对实力压倒各个小实
力、能够彻底瓦解敌方联盟、可以在攻下城池后没有损失、
补给和国用一直充足、逐一灭掉周围的势力而不引起别人的
恐慌和注意,这种情况只存在于理想模式中。因此,也是不
切实际的,说不通的。我们来看第三种:在动乱的春秋时
代,是不允许第三方势力存在的,相互攻伐,只有利益是永
恒的,道义被扔到臭水沟。不合弱,是俱强亦是没有远见,
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不附强,则亦是自取灭亡,因
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样,看似明哲保身的决定,
在逻辑上是最糟糕的、最被动地策略。反过来说,承认第三
方的存在就是说我方力量没有达到“霸王之兵”的程度,这
个假设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因此,这种说批发也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笔者倾向第四种说法,即:把“不争天下
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当做霸王之兵
的反例。这是种自我警醒。是提倡积极地外交政策、虽然强
大但不唯我独大的和平方针、体惜民力不滥施兵威、谨慎的
对待战争的态度、仗义而不仗强的精神的反面案例,是我们
悠长的历史所沉淀下来的思想精髓。从而也证明了:我们是
和平的、友好的,永不称霸的,自古如斯,未来亦是如斯。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十一家注孙子校理[M].杨丙安校理.北京:中华书
局,第一版(1999年3月).
[2]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
(2005年1月1日).
[3]于汝波.孙子兵法研究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
社,第1版(2001年1月1日).
注解:
①《十一家孙子注校理》,《九地篇》,325-327
页。只有曹操、李荃、杜牧、陈�、贾林、梅尧臣、王皙、
张预八家对此句作注。
②《十一家孙子注校理》,《火攻篇》,354页。
③《十一家孙子注校理》,《计篇》,1页。
④《十一家孙子注校理》,《用间篇》,361页。
⑤《十一家孙子注校理》,《九地篇》,314页。
⑥《六国论》,苏洵
文档资料:《九地篇》“霸王之兵”释疑完整下载完整阅读全文下载全文阅
读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莱芜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研究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的教学模式研
究及管理对策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归正人”对于辛弃疾南
归后词作的影响论室内设计的色彩关系风水色彩在标志设计中的心理暗示作用
简述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甲骨文象形字研究综述墨子及其学说综述新媒体
互动装置艺术的实用性前景分析从《雪国》看川端康成笔下的“物哀”之美探
析当代大学生赏析文艺作品的重要性浅析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景德镇传统彩
绘陶瓷雕塑的艺术风格论方胜盘长在标志设计中的继承与延伸渭北拴马桩石雕
艺术文化内涵研究油画绘画的装饰性色彩理论研究浅谈二维动画与实拍影像的
结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
尽快删除。*
本文发布于:2022-12-10 14:17: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9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