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微波波导波长与频率
的测量
实验三微波波导波长与频率的测量、分析和计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微波测量线的使用;
(2)学会测量微波波导波长和信号源频率;
(3)分析和计算波导波长及微波频率。
二、实验原理
测量线的基本测量原理是基于无耗均匀传输
线理论,当终端负载与测量线匹配时测量线内是
行波;当终端负载为短路或开路时,传输线上为
纯驻波,能量全部反射。根据驻波分布的特性,
在波导系统终端短路时,传输系统中会形成纯驻
波分布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驻波波节点之
间的距离即为波导波长的1/2,所以只要测量出
两个驻波波节点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得到信号源
工作频率所对应的波导波长。
方法一:通过测量线上的驻波比,然后换算出
反射系数模值,再利用驻波最小点位置d
min
便
可得到反射系数的幅角以及微波信号特性、网络
特性等。根据这一原理,在测得一组驻波最小点
位置d
1
,d
2
,d
3
,d
4
…后,由于相邻波节点的
距离是波导波长的1/2,这样便可通过下式算出
波导波长。
0min1
0min20min30min4
2342
1
dd
dddddd
g
(3-1)
方法二:交叉读数法测量波导波长,如图3-1
所示。
图3-1交叉读数法测量波节点位置
为了使测量波导波长的精度较高(接近实际
的波导波长),采用交叉读数法测量波导波长。
在测试系统调整良好状态下,通过测定一个驻波
波节点两侧相等的电流指示值I
0
(可选取最大值
的20%)所对应的两个位置d
1
、d
2
,则取d
1
、
d
2
之和的平均值,得到对应驻波波节点的位置
d
min1
。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另一个相邻波节点的位
置d
min2
,如图3-1所示,则d
min1
、d
mi
n2与
系统中波导波长之间的关系为:
)(
2
1
);(
2
1
432min211min
dddddd(3-2)
1min2min
2dd
g
(3-3)
在波导中,还可利用下面公式计算波导波
长:
ag21
0
0
(3-4)
式中,λ
0
为真空中自由空间的波长。本实验
中波导型号为BJ-100,其宽边为a=22.86
mm,代入上式计算出波导波长。
信号源工作频率f(对应工作波长λ)可由下
式求得:(其中:
22
cg
cg
)
8103
f
(3-5)
信号源工作频率亦可用吸收式频率计测量。
实验中采用的吸收式频率计连在信号源与检波
器之间。当吸收式频率计失谐时,微波能量几乎
全部通过频率计,此时选频放大器指示最大。使
用时,缓慢旋转频率计套筒,即调节吸收式频率
计,当调节频率计至谐振状态时,选频放大器指
示表上观察到信号大小发生明显的变化,并达到
最小处,此时一部分能量被频率计吸收,并可以
确定此时读得吸收式频率计上指示的频率即为
信号源工作频率。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按图1-1所示连接微波测量系统,打开信号
源、选频放大器的电源,将信号源设置在方波
调制工作方式,将衰减器调整到合适位置,使
选频放大器输出指示不超过满量程,即使系统
工作在最佳状态。
2.测量线终端接短路板,从负载端开始旋转旋
钮,移动测量线上探头座,使选频放大器指示
最小,此时即为测量线等效短路面,记录此时
的探针初始位置,记作d
min0
,并记录数据;
3.继续旋转移动探头座位置,选择合适的驻波波
节点,一般选在测量线的有效行程的中间位置,
并选择一个合适的检波指示值(I
0
),如图3-1中
所示,然后按交叉读数法测量波导波长。测量
三组数据,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波导波长的测量
值,记入表3-1;
4.将数据代入式(3-1)、式(3-2)计算出波导波长。
5.用频率计测量信号源工作频率:缓慢旋转频率
计套筒,即调节吸收式频率计,当调节频率计
至谐振状态时,选频放大器指示表上观察到信
号大小发生明显的变化,并达到最小处,此时
一部分能量被频率计吸收,并可以确定此时读
得吸收式频率计上指示的频率即为信号源工作
频率。读取频率值时,在频率计上两条水平红
线之间读取竖向红线处的频率刻度值。反复测
3次,取其平均值,记入表3-2。
6.将频率计测量结果、波导波长测量结果及计算
结果进行比较。
注意事项:
(1)频率计是用来测量频率的仪器,而不是用来
调整频率的微波元器件。测完频率后应将频率计
调至失谐。
(2)波导波长的测量方法中要注意指示值不要太
大,尽量不要在测量线的两端,而是放在测量线
的中端进行测量,读数要仔细。
(3)测量波长时,测量线探针座位置应该向一个
方向移动,以免引入机械回差。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探针初始位置d
min0
=79.72mm
表3-1(a)方法一的测量波导波长数据记录
表(单位:mm)
1min
d
2min
d
3min
d
位置读数
测量次数
1103.04124.44147.16
2102.06125.10146.88
3103.76124.72146.28
表3-1(b)方法二的测量波导波长数据记录
表(单位:mm)
位置读数
测量次数
1
d
2
d
3
d
4
d
1min
d
2min
d
199.1
2
105.
74
121.
18
127.
84
102.
06
125.
10
299.1
0
106.
08
120.
70
128.
24
103.
76
124.
72
399.1
2
105.
88
120.
90
128.
10
103.
04
124.
44
注:上表中
1min
d和
2min
d为实际测量值。
计算得:
方法一:
第1次测量:mmdd
dddd
g
44.45]
23
[
3
2
0min1
0min20min3
第2次测量:mmdd
dddd
g
94.44]
23
[
3
2
0min1
0min20min3
第3次测量:mmdd
dddd
g
81.45]
23
[
3
2
0min1
0min20min3
mm
g
39.45
mma
c
72.452
mm
cg
cg21.32
22
GHzf313.9
1038
方法二:
第1次测量:
mmddd
mmddd
51.124)(
2
1
43.102)(
2
1
432min
211min
mmdd
g
16.442
1min2min
第2次测量:
mmddd
mmddd
47.124)(
2
1
59.102)(
2
1
432min
211min
mmdd
g
76.432
1min2min
第3次测量:
mmddd
mmddd
50.124)(
2
1
50.102)(
2
1
432min
211min
mmdd442
1min2min
g
mm
g
97.43
mma
c
72.452
mm
cg
cg69.31
22
GHzf466.9
1038
表3-2频率测量数据记录表
频率测量
次数
123
f(GHz)9.3689.3669.368
计算得:
第1次测量:m
f
032.0
1038
第2次测量:m
f
032.0
1038
第3次测量:m
f
032.0
1038
mm32
GHz
fff
f367.9
3
321
经比较分析可知:方法一测量计算得波导波
长为mm
g
39.45,工作波长为mm21.32,工作频率为
GHzf313.9;方法二测量计算得波导波长为
mm
g
97.43,工作波长为mm69.31,工作频率为
GHzf466.9;而频率计测量的工作频率为GHzf367.9,
计算得工作波长为mm32。计算值和测量值近似
相等。
五、思考及体会:
测量线为什么在波导中心线开槽?
微波测量线是测量波导中微波电场分布的
精密仪器,它的结构是一段在宽边中心线上开槽
的波导管和可沿槽线滑动的探针,它在微波测量
中用途很广,可测驻波,阻抗,相位,波长等,
测量线通常由一段开槽的传输线,探头,传动装
置三部分组成,由于耦合探针伸入传输线而引入
不均匀性,其作用相当于在线上并联一个导纳,
从而影响到系统的工作状态。矩形波导中的主模
为TE10模,而由TE10的管壁电流分布可知,在波
导宽边中线处只有纵向电流。因此沿波导宽边的
中线开槽不会因切断管壁电流而影响波导内的
场分布,也不会引起波导内电磁波由开槽口向外
辐射能量。
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熟悉了微波
测量线的使用方法,学会了测量微波波导波长和
信号源频率,以及波导波长及微波频率的计算方
法。
本文发布于:2022-12-10 13:36: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94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