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10min

更新时间:2022-12-10 12:55:40 阅读: 评论:0

初中数学教师素质考试-槽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2022年12月10日发(作者:重阳节祝福的话短句)

1

10.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16年10月选考21)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

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

..

的是

A.25℃时,在10~30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0.030mol·Lˉ1·minˉ1

B.对比30℃和10℃曲线,在50min时,R的分解率相等

C.对比30℃和25℃曲线,在0~50min内,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对比30℃和10℃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15年10月选考20)某温度时,2NO(g)+O

2

(g)===2NO

2

(g)反应2s后,NO的浓度减少了

0.06mol·Lˉ1,则以O

2

表示该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A.0.03mol·Lˉ1·sˉ1B.0.015mol·Lˉ1·sˉ1

C.0.12mol·Lˉ1·sˉ1D.0.06mol·Lˉ1·sˉ1

3.(17年4月选考21)对水样中溶质M的分解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

质的量浓度(mol·Lˉ1)随时间(min)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

...

的是

时间

水样

Ⅰ(pH=2)0.400.280.190.130.100.09

Ⅱ(pH=4)0.400.310.240.200.180.16

Ⅲ(pH=4)0.200.150.120.090.070.05

Ⅳ(pH=4,含Cu2+)0.200.090.050.030.010

A.在0~20min内,Ⅰ中M的分解速率为0.015mol·Lˉ1·minˉ1

B.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

C.在0~25min内,Ⅲ中M的分解百分率比Ⅱ大

D.由于Cu2+存在,Ⅳ中M的分解速率比Ⅰ快

0

2.0

1.6

1.2

0.8

0.4

0.0

t/min

c

(

R

)

/

m

ol

·

L

ˉ

1

30℃

25℃

10℃

2

4.(17年10月选考16)已知:N

2

(g)+3H

2

(g)2NH

3

(g)ΔH=-92.4kJ·molˉ1。起始反应

物为N

2

和H

2

,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且总物质的量不变,在不同压强和温度下,反应达到

平衡时,体系中NH

3

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

温度

物质的量分数

压强

400℃450℃500℃600℃

20MPa0.3870.2740.1890.088

30MPa0.4780.3590.2600.12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系中NH

3

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大,则正反应速率越大

B.反应达到平衡时,N

2

和H

2

的转化率之比均为1

C.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均为92.4kJ

D.600℃,30MPa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

3

的物质的量最多

5.(18年4月选考22)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和O

2

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

为0.10和0.06,发生化学反应2NO(g)+O

2

(g)2NO

2

(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实验

数据如下表:

压强/(×

105Pa)

温度

/℃

NO达到所列转化率需要时

间/s

50%90%98%

1.0

3

9

8.0

300.23.936

900.67.974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

C.在1.0×105Pa、90℃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反应已达平衡

D.若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为amol,反应速率以v=Δn/Δt表示,则在8.0×105Pa、30℃

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时段NO的反应速率为4a/370mol·sˉ1

3

6.(18年11月选考22)已知2SO

2

(g)+O

2

(g)2SO

3

(g)ΔH=-197.8kJ·molˉ1。起始反应

物为SO

2

和O

2

(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且总物质的量不变)。SO

2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

压强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K

压强/(105Pa)

1.015.0710.125.350.7

67399.299.699.799.899.9

72397.598.999.299.599.6

77393.596.997.898.699.0

下列说法不正确

...

的是

A.一定压强下降低温度,SO

2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SO

2

所需要的时间相等

C.使用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D.工业生产通常不采取加压措施是因为常压下SO

2

的转化率已相当高

7.(18年6月选考16)等质量的锌与过量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实验数据见下

表。收集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时间最短的一组是

组别ABCD

盐酸浓度/mol·Lˉ12.02.52.52.5

温度/℃25305050

锌的状态块状粉末块状粉末

8.(19年4月选考22)高温高压液态水具有接近常温下弱酸的c(H+)或弱碱的c(OH

),油脂在

其中能以较快的反应速率水解。与常温常压水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

...

的是

A.高温高压液态水中,体系温度升高,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

B.高温高压液态水中,油脂与水的互溶能力增强,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

C.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增大,可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且产生的酸进一步催化水解

D.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c(H+)的酸或相同

c(OH

)的碱的水解

4

9.(16年4月选考12)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

...

的是

A.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B.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反应体系中混合物的组成保持不变D.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10.(16年4月选考18)X(g)+3Y(g)2Z(g)ΔH=-akJ·molˉ1,一定条件下,将1molX

和3molY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mol。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ˉ1·sˉ1

B.第10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ˉ1·minˉ1

C.10min内,消耗0.2molX,生成0.4molZ

D.10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kJ

11.(16年10月选考1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2Y(g)2Z(g)ΔH=-akJ·molˉ1,

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反应放出akJ热量

B.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D.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Z的逆反应速率

12.(17年4月选考12)已知:X(g)+2Y(g)3Z(g)ΔH=-akJ·molˉ1(a>0)。下列说法

不正确

...

的是

A.0.1molX和0.2mol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mol

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kJ

D.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13.(18年4月选考14)反应N

2

(g)+3H

2

(g)2NH

3

(g)ΔH<0,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

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C.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

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

2

)∶c(H

2

)∶c(NH

3

)=1∶3∶2

5

14.(17年10月选考21)在催化剂作用下,用乙醇制乙烯,乙醇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生成乙烯

的物质的量与乙醇转化的物质的量的比值)随温度、乙醇进料量(单位:mL·minˉ1)的关系如

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相同)。

在410~440℃温度范围内,下列说法不正确

...

的是

A.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升高

B.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温度的升高,乙烯选择性不一定增大

C.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醇转化率减小

D.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烯选择性增大

15.(18年11月选考14)已知X(g)+Y(g)2W(g)+M(g)ΔH=akJ·molˉ1(a>0)。一定

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与1molY(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akJ

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与W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1∶2

C.当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

D.若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16.(18年6月选考22)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

A(g)+2B(g)3C(g)。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浓度/mol·Lˉ1

时间/min

c(A)c(B)c(C)

01.01.20

20.8

40.6

60.9

A.在0~2min内,B的反应速率为0.1mol·Lˉ1·minˉ1

1.2mL·minˉ1

41

温度/℃

0.4mL·minˉ1

1.0

0.9

0.8

0.7

1.00

0.99

0.98

0.97

0.96

1.2mL·minˉ1

41

温度/℃

0.4mL·minˉ1

6

B.2min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ˉ1

C.4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为0

D.在4~6min内,容器内气体分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17.(19年4月选考20)在温热气候条件下,浅海地区有厚层的石灰石沉积,而深海地区却很

少。下列解析不正确

...

的是

A.与深海地区相比,浅海地区水温较高,有利于游离的CO

2

增多、石灰石沉积

B.与浅海地区相比,深海地区压强大,石灰石岩层易被CO

2

溶解,沉积少

C.深海地区石灰石岩层的溶解反应为:CaCO

3

(s)+H

2

O(l)+CO

2

(aq)===Ca(HCO

3

)

2

(aq)

D.海水呈弱碱性,大气中CO

2

浓度增加,会导致海水中CO2−

3

浓度增大

18.(2020年1月选考19)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

2

·6H

2

O,能得到无水MgCl

2

。下列说法

不正确

...

的是

2

·nH

2

O(s)===MgCl

2

·(n-1)H

2

O(s)+H

2

O(g)ΔH>0

2

·2H

2

O(s)Mg(OH)

2

(s)+2HCl(g),HCl气流可抑制反应进行

2

·H

2

O(s)Mg(OH)Cl(s)+HCl(g),升高温度,反应更易发生

2

·4H

2

O(s)MgCl2·2H

2

O(s)+2H

2

O(g),HCl气流可抑制反应进行

19.(2020年1月选考21)一定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g)+2B(g)3C(g)。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n/mol

t/min

n(A)n(B)n(C)

02.02.40

50.9

101.6

15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min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9mol·L

−1·min

−1

B.该反应在10min后才达到平衡

C.平衡状态时,c(C)=0.6mol·L

−1

D.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为20%

7

20.(2020年7月选考18)5mL0.1mol·L

−1KI溶液与1mL0.1mol·L

−1FeCl

3

溶液发生反应:

2Fe3+(aq)+2I

(aq)2Fe2+(aq)+I

2

(aq),达到平衡。下别说法不正确

...

的是

A.加入苯,振荡,平衡正向移动

B.经苯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C.加入FeSO

4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2(Fe2+)/c2(Fe3+)·c2(I-)

21.(2020年7月选考20)一定条件下:2NO

2

(g)N

2

O

4

(g)ΔH<0。在测定NO

2

的相对分子质

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A.温度0℃、压强50kPaB.温度130℃、压强300kPa

C.温度25℃、压强100kPaD.温度130℃、压强50kPa

22.(2021年1月选考19)取50mL过氧化氢水溶液,在少量I-存在下分解:2H

2

O

2

=2H

2

O+O

2

↑。在

一定温度下,测得O

2

的放出量,转换成H

2

O

2

浓度(c)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t/min020406080

c/mol·L-10.800.400.200.100.050

A.反应20min时,测得O

2

体积为224mL(标准状况)

B.20~40min,消耗H

2

O

2

的平均速率为0.010mol·L-1·min-1

C.第30min时的瞬时速率小于第50min时的瞬时速率

D.H

2

O

2

分解酶或Fe

2

O

3

代替I-也可以催化H

2

O

2

分解

23.(2021年6月选考20)一定温度下:在N

2

O

5

的四氯化碳溶液(100mL)中发生分解反应:

2N

2

O

5

=4NO

2

+O

2

在不同时刻测量放出的O

2

体积,换算成N

2

O

5

浓度如下表:

t/s22202820x

1

25

cNO/molL

1.400.960.660.480.350.24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00~1200s,生成NO

2

的平均速率为5.0×10-4mol·L-1·s-1

B.反应2220时,放出的O

2

体积为11.8L(标准状况)

C.反应达到平衡时,v

(N

2

O

5

)=2v

(NO

2

D.推测上表中的x为3930

8

24.(2021广东)反应

X2Z

经历两步:①

XY

;②Y2Z。反应体系中

X

Y

、Z的

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cX

随t的变化曲线

B.

1

t

时,cX=cY=cZ

C.

2

t

时,

Y

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

D.

3

t

后,

0

cZ=2c-cY

25.(2021湖南)已知:A(g)+2B(g)3C(g)0H,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A和3molB发生反应,

1

t

时达到平衡状态I,在

2

t

时改变某一条件,

3

t

时重新达到平衡状

态Ⅱ,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内压强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

B.

2

t

时改变的条件:向容器中加入C

C.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

(II)(I)

D.平衡常数K:

(II)(I)KK

9

参考答案:DBDBDBDDDCCDAACDDDCDDCDDBC

本文发布于:2022-12-10 12:55: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92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形容香的词语
下一篇:黄海标高
标签:10min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