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龙怎么读

更新时间:2022-12-10 12:46:18 阅读: 评论:0

初中生作业托管多少钱-ca979


2022年12月10日发(作者:语文阅读题)

《叶公好龙》教学设计之一

教材分析

《叶公好龙》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

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写了古代的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叶

公,他非常喜欢龙,他家里的梁、柱、门、窗和日用摆设上都雕刻着

龙,连衣服被子上也绣着龙,屋里墙壁上也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

了,很感动,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这条真龙的龙头从窗户探进来,

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吓坏了,呼叫着逃走了。现在这也是一

个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

学生分析

本册书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再次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

点,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

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文字比较

浅显,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具有鲜明的训诫

性、讽刺性和哲理性,适合小学生学习。作为五年级的孩子,这是第

二次接触文言文寓言故事,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了一定的

学习兴趣,所以在理解、诵读等方面并不会感到困难。

教学设想与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

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相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等。

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学生接触过古文,但是它与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截

然不同的。学生能否准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

所以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来看,难

点在于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由此

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利用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

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增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

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成语入手,激趣导入

1、交流课前搜集情况,引出课题。同学们,能说出相关龙的成语

或诗词吗?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叶公好龙。

2、点出课题,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龙相关的寓

言故事。“叶公”是谁?“好”是什么意思?应读几声?想不想知道

叶公和龙之间了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由“好”这个中心词入手提出问题,激发起了学生

欲进入课文中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

个字的音。(让生自由读,这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文、认字。提

示学生遇到不理解的生字或不会读的句子,能够查一查字典,能够问

一问老师,也能够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谁来把这些生字

读给大家听听?字音都读准了吗?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教师巡视,

听出不准的字音,即时纠正。全班齐读一遍。

3、读文感知意思。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认真听,

每一句话都读对了吗?再找学生读,评价、纠正;再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全班齐读,边读边体会课文的大体意思。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中感悟,读中促讲,读

中发展学生水平都需要教师调动学生读文的积极性。用学生喜欢的方

式读,学生乐读,爱学。读法多样,读的兴趣浓厚,使学生在多种形

式的多次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三、回顾学法,合作解疑。

1、前后联系,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想:我们上学期在学习《刻

舟求剑》一课时,是怎样解决难读、难记、难懂的句子的?在老师的

引导下,学生总结出学习古文的很多好的方法。

2、由难入手,自主提出问题。课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读懂了,能

大胆地告诉老师在预习、读书时遇到的难题吗?学生边说,教师边把

重点句、词或共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一角。

3、使用方法,自主、合作译文。(课件出示古文)刚才,我们一

起总结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种方法

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也能够提出你的问题在小组里解决。下面我

们来个小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自学得好自学得快。老师也参与到你们

中间。

4、集体讨论,研读探究。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你都解决了吗?

你解决了哪个问题?(学生可能谈到的词句:“写龙”、“窥头与牖”、

“施尾于堂”、“失其魂魄”、“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你是怎么理解

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呢?你能把它读给大家听听吗?

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你是通过学习,自己解决了?你也能够提

出来考考大家。

老师这里也有问题,看谁能解决?⑴、有些字的字义,古代与现

代有很大不同,你能找出有哪些字吗?⑵、“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

似龙而非龙者也”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谁把它读给大家听听?

【设计意图:本层次的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在

质疑之后分工合作解决疑难,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汇报交流

中,学生以简驱繁,突破难点,畅所欲言,打破了传统,形成了开放

式课堂。特别是男读女译→女读男译→师读生译等一遍遍不同形式地

读、译、问、答,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

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

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回归整体,挖掘寓意。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则寓言写了

个什么故事?你觉得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想到了什

么?

2、联系生活,拓展开去。同学们,你喜欢叶公吗?为什么?

你想对叶公说点什么?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叶公这样的人?展开想

象:真龙回到天上以后,会怎样想?叶公回家之后又会怎样做?

【设计意图:创造性的设计问题意图在于明理,拓展了学生

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体情悟

道自然不刻意。】

五、演一演,背一背

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这则寓言。第一次可以先

用现代话演,然后启发学生:如果用古文来演效果肯定会更好,怎么

样,有信心吗?在此基础上,促使全班学生都能背过。

【设计意图:演一演为学生的诵读提供了空间,将学生带入

情境中,身临其境,熟读成诵。实际上这里在表演时揭示写作顺序,

为学生背诵做铺垫,使朗读表演相辅相成,理解背诵相得益彰。】

六、探究作业

1、把《叶公好龙》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考考他们。

2、给叶公写信,告诉他如何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3、继续收集与龙有关的资料,办一次“我所知道的龙”手抄

报。

【设计意图:巧设作业,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教后反思

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关注过程,为

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同桌合

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

久地保持,乐读趣学自主感悟。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

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特别是小学

生,接触文言文不多,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

明理,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本文发布于:2022-12-10 12:46: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92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耶怎么读
标签:龙怎么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