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谥号含义
第一部分、悯谥--
谥号含义
伤未家短折
殇短折不成
哀早孤短折
愍在国逢难
悼年中早夭
第二部分、恶谥--
谥号含义
厉杀戮无辜
灵死而志成
庄武成不遂
隐隐拂不成
愍使民悲伤
悼恐惧从处
幽动祭乱常
顷甄心动惧
第三部分、平谥--
谥号含义
元始建国都
敬夙夜警戒
庄屡征杀伐
简一德不懈
景布义行刚
成安民立政
康安乐抚民
定安民法古
理质渊受谏
献聪明睿智
平布纲治纪
懿温柔贤善
第四部分、美谥--
谥号含义
文经纬天地
文慈惠爱民
武威强敌德
戴爱民好治
孝秉德不回
武克定祸乱
桓辟土服远
襄辟地有德
昭昭劳有德
庄胜敌志强
穆布德执义
惠爱民好与
孝;德通神明曰孝;先意承志曰孝;能奉祭祀曰孝;志不忘亲曰孝;富贵不骄曰孝;德加百
姓曰孝;徽音克嗣曰孝
纯:中正粹曰纯;见素抱朴曰纯;安危一心曰纯;志虑忠实曰纯;至诚无息曰纯;
内心和一曰纯;治理粹曰纯
贤:仁义合曰贤;宠至益戒曰贤;行义合曰贤;明德有成曰贤;内治隆备曰贤;内
德有成曰贤
"孝贤"是富察氏的谥号清制皇后死后的谥号中必有一"孝"字,如"孝庄"、"孝诚"、"
孝钦"等"纯"是乾隆的谥号(高宗纯皇帝),皇后的谥号后面都要加上其夫皇帝的谥号
关于谥号和庙号
古代有一定身份的人死了,大家是要对他盖棺论定一下的。这风气据说出自"郁郁乎
文哉"的周朝,他们把商击灭之后,开始着手给死了的姬昌和姬发摆摆功劳。结果是一个夸
为"文",一个称为"武",也就是所谓周文王和周武王了。那名目叫做"谥"。"谥者,行之迹也
",摆明了一副给你钉上棺材板后谁也别想翻案的架势。
说到"谥"的起源,这里要提到一本《逸周书》了,那里面有篇《谥法解》,是解释各种
谥法来由的。文章的开头就说,周公旦和姜子牙两个老头子商量了老半天,制定了一个谥典,
因为《逸周书》是晋朝时从战国魏王墓里挖出来的,说法这么早,我们也不敢轻易怀疑。虽
然有人不相信,可是这书里保留了一篇类似遣策的东西,我们看不大懂,以为是什么特别古
怪的古书。等到楚墓的遣策也就是陪葬品清单大量出土,我们才发现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张
陪葬品的清单,当时晋朝整理的专家们不知道,就当书和其他真正的古书编在一起了。这就
证实了《逸周书》的真。总之,我们由此知道,谥号在古代确实是很严肃的事,以至要写进
煌煌典册之中。
谥号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这里我要扯到章太炎了。他在《??书?平等难》里,说众生平
等是虚假的,人的身份总有高低贵贱之分。他的说法似乎还颇有那么一点道理。就说民主典
范的美国吧,要把乔治?布什完全和一般老百姓平等起来,事实也办不到,并非每个人能象
布什老爸那么阔,花足钱让他念名牌大学乃至推上总统位置的。不过章太炎他老人家说,绝
对平等虽然不可能,但是绝对的批评确是可以平等的,由此他就迂腐地祭起了"谥"这个例子,
说老百姓对他们的王可以置褒贬,有罪的王,史书上不得不留下那么丑恶的一笔。就象埃及
的法老一样,犯了大过错不厌人心,则连躺进金字塔的资格也没有,煞是可怜。因此这惩罚
很能让生前的王深自悚栗,不敢过分为非。可见谥号的作用。当然,一般老百姓是用不着谥
号的,因为你的能力不够大,对社会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费心力去褒贬你完全是浪费纳税
人的钱,不符合经济规律。《大戴礼记》里说:有土之君也,一怒而天下惧;匹夫之怒,适
以亡身。这是很经典的概括,对我们现在还适合。比如一个县长对公安局长发怒,限定至某
日止要破某案,公安局长只有胆战心惊地照办,哪怕随便抓个人屈打成招。可是一个平民状
告官员,很可能遭到报复,说不定连命都保不住呢。我们老百姓只好把制定谥号这玩意当救
命稻草捏在手里,希望君王们发号施令、生人杀人、欺男霸女时能有稍微收敛。
综观历史,客观地说,这谥的作用起先还有那么一些。而且似乎越在上古,皇帝的权力
越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比如汉代,皇帝的圣旨下去,臣下也可以不买帐,毫不客气地提
出异议驳回,那叫"封还诏书",什么金口玉牙之类,多是小说家言。而关于谥号,新即位的
皇帝也改动不了,这可能有迷信的因素在支撑。老的皇帝死了,群臣就要到南郊去祷告上天,
为崩殂的皇帝制定谥号,有不敢欺骗上天的意思,新的皇帝虽然对老爸的谥号很反感,但慑
于天的威力,只好知趣地闭嘴。所以象周朝的"厉王"和"幽王",他们的儿子宣王和平王看
着不舒服,也只有干瞪眼。
应该说在先秦,这谥号的作用还是发挥了一定作用的,诸侯王确实比较在乎这个,比如
春秋时楚共王临死的时候,很惭愧地对大夫们说,我幼年即位,水平很低,国家治理得很一
般,还去跟晋国打仗,鄢之战败得一塌糊涂,辱没祖宗,给诸位大夫带来忧虑。如果我死了,
能和先王共受祭祀于太庙,给我的谥号就叫"灵"或者"厉"吧,你们斟酌斟酌,哪个更适合我。
床边的大夫都愣了,不答应。因为"乱而不损曰灵"、"戮杀不辜曰厉",都是很恶劣的谥号。
只是这临死的王很执拗,众臣劝说了五次,不管用,终于答应了。不过到安葬,真的制定谥
号的时候,宰相子囊又一本正经地说,该为王制定谥号了。众大夫又一愣,说,王临死前不
是说好了,让我们在"灵"和"厉"之间选一个吗?子囊说,你们这帮猪脑子,也不想想,我们
的王有这么差劲吗?赫赫楚国,君王临之,蛮夷宾服,诸夏敬畏。他老人家竟然还觉得自己
有过错,这不是一个很恭敬的君主吗?我看谥为"共"比较合适。于是众大夫皆称好。因为"
既过能改为共",也确实符合楚共王一生的经历。谥号的制定这么严格,也可见当时的君王
很在乎身后之名,这样说来,有神论对社会还是有一点积极意义的,他相信死后有灵,就不
会无耻到说"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相比之下,某些号称唯物主义的组织恐怕更容易让
人民担惊受怕,不是吗?
暴君秦始皇是看到了这一层的,他讨厌谥号,所以一并吞天下,自我膨胀得要命。改了
王称"皇帝"还不够,还下诏要废除谥号制度。理由是"朕闻上古有号无谥,中古有号,死而
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
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看他多有野心,想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结果只落得二世而亡。这"二世"虽不算谥号,可比所有的恶谥还臭。后世说起灭亡的例子,
必定以这厮为首,说他是"人头畜鸣",这不是没起到封杀谥号的效果吗。
汉代建立,又开始搞谥号这套了。可是也慢慢变了味,再差的王也可以得美谥了。综观
西汉一朝,就没有被冠上恶谥的皇帝,诸侯得恶谥的倒不少,比如谋反的淮南王刘长,全称
为"淮南厉王"。这当然是诸侯王的权威不够,无法阻止中央对自己褒贬的缘故。而且,同样
有趣的是,任何其他的含有褒贬色彩的程序也遭到和谥号相同的命运。比如庙号。
庙号同样是一个盖棺论定的程序,对王起着褒贬,也就是称祖称宗,永享太庙,而没有
庙号资格的皇帝过一定时期牌位要被撤掉。起先谥号是每个王都有的,可是庙号只有牛比的
王才配享用。刘邦的谥号是"高",而庙号是"太祖",合起来就是"太祖高皇帝",文帝庙号是
太宗,武帝庙号是世宗,宣帝号称中兴,庙号是"中宗",元帝其实很孱弱,他在位,汉朝开
始衰落了,可是他也很幸运地分到一个庙号,称为"高宗",可能是王莽别有用心的缘故,因
为他的姑姑是元帝的皇后,又活得特别长,到他篡位的时候还在呢,看在姑母的面子上,总
得给那早死的姑父一个面子,不是吗。总之,整个西汉,虽然不无舞弊的嫌疑,但有资格称
庙号的也就这么五位,享有"文景之治"盛名的汉景帝和聪明得不得了的汉昭帝都没有资格横
插一腿,可见入选的严格。但是,和谥号一样,这庙号很快变了味,到了唐代,已经是无帝
不可以称宗了,包括被太监掐死的那个十八岁的短命皇帝也煞有介事地叫什么"敬宗"呢。
从谥号到庙号,我们可以饶有兴趣地看到"新闻自由"是怎样被建立,又怎样变味的过程。
即使有再多的类似程序,在专制的制度下都不能幸免的。因为制定所谓谥号和庙号的想法
自始至终都在他们自己的控制之下。
历代帝王称谓主要有谥号、庙号、尊号(徽号)、年号四种,它们都可算是别号,不过
这是皇帝的别号,
A、谥号,至迟始于西周。唐代孔颖达为《礼记·曲礼》中提到的"谥"字作"疏"说:"谥者,
列平生德行而为作美号"。一般统治者死后,由继承者按其生前的行为给予总结性的评价,
这就是谥号。谥号一般由礼官拟定,大臣谥则由皇帝赐与。大约在东汉以后,出现了私谥,
就是在民间流传,非官方认定的谥号。谥号在秦代中止了一段时间,据《史记·始皇本记》
载,秦始皇说:"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甚无
谓,朕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汉刘之后,独尊儒术,谥号又得以恢复。唐宋头时昌盛。
历代谥号按其性质大致可分为颂扬、批评、同情三类。而以颂扬为主。
颂扬的如:神、圣、贤、文、武、明、德、康、成、昭、穆、元、平、景、贞、桓、宣、
庄、惠、敬、肃等131字,《郑樵·谥法》称"用之君亲,用之君父"。
批评的有:灵(乱而不损,故知鬼事,不勤成名)、厉(杀戮无辜)、刺、戾、丑、炀(好
内违礼,违天虚民)、惑、夸、抗、缪、爱(吝于施与)、丁、夷、荒、隐等65字,用于昏
君小人。
同情的有:悼、伤、愍、哀、幽、怀、殇等14字。
对这些谥号的意义有专门的解释,历代文官多有研究,其中以宋代苏洵(老泉)奉旨编
写的《谥法》一书最著名,其中收谥号168个311条,基本上包括了历代谥号,最初的谥号
多为单字,后来慢慢字数加多到二字、三字、多到十几字不等。"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
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高宗乾隆"共29字为乾隆谥号。
谥号大多名实相符,其中也有不相符的。如晋惠帝司马衷"柔德慈民,爱民好与,曰惠
"。又如秦桧死时,被谥为"忠献公",五十多年后改为"缪丑"。
谥法中还有追谥、加谥,改谥,夺谥等情况,因时局变化而定,不一一说明了。
B、庙号:
《说文》:"尊先祖貌也,从广朝声",庙是古人祭祀祖先的场所,文献常常"宗庙"连
称,宗跟庙有密切联系。
康殷《文字源流浅说》中说"宗,甲骨、金文作"以天子庙代社稷江山政权。
《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祖父称王考,曾祖称皇考,高祖称显考......太庙祭
始祖。
西周中叶以前,只设五庙,周中叶以后始设一庙三昭三穆,左昭右穆,共七庙。
太庙(后稷)
武王(世室)文王(世室)
显考(高祖上四)皇考(曾祖上三)
王考(祖父上二)考(父上一)
从此以后逐渐形成规矩,"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语见《礼记·礼器》,《左
传·僖公十五年》也有载)庶民以下一室称家庙。
现在北京的明清故宫是这样设置的。
故宫(居中,即天安门的位置)
左太庙祭祖宗,即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位置;
右社稷坛,祭天地,今中山公园原为社稷坛。
帝王死后,继任者立室奉祀,称某祖某宗,这就是庙号。
庙号称呼约始于商代,如太甲成汤称太宗。周秦无庙号,汉魏六朝时有时无,西汉12
个皇帝只有五个有庙号,刘邦有,即高祖,唐以后几乎每帝-个庙号。从意义上讲,庙号是
专门被用于宗庙内立室奉祀时的称号,帝王祭祖之宗庙叫太庙,历代皇帝死后都在宗庙中受
祀,为示区分而定庙号,由于是先帝、故帝,往往是现任皇帝的祖先,故称某宗某祖。一般
开国之君称太祖、高祖,继承者则叫太宗、世宗之类。如刘邦称高祖,汉文帝刘恒称太宗,
唐李渊称高祖武皇帝,太宗李世民。
庙号的文字也有长有短,长者都呼其简称。
C、年号:年号是帝王继位后用以纪年所定的名号,自汉武帝时代开始至清末,历代皇帝除
了用干支纪年之外,大多有年号。有人认为最早的年号是公元前841年的"共和行政",即周
召共和时期。但学界大多认为汉武帝时期所定的"元封"应是最早的年号。据载,公元前110
年,武帝率兵十八万巡视边防,一路所见国泰民安,后登上泰山,祭告天地,当时叫"封禅
"。并颁诏天下,将这一年定为"元封"元年,以后,又将武帝已在位而时间在"元封"之前的日
子追定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
据统计从汉武帝到宣统皇帝溥仪,历代王朝,包括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政权以及少数
民族政权,历史曾现过820余个年号。
一般唐以前皇帝喜欢改元即改年号,唐以后年号改得少了,明清后更趋稳定,基本上
一帝一年号。
如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共用过11个年号(光宅-长安)
武则天年号更多,在位21年,从公元684至705年,共用过17个年号。
明清间一般一皇一号,如洪武、嘉靖、永乐、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咸丰。
改元一般遵循三点:
1、逢国喜大庆,新帝登基。
2、天瑞:汉昭帝时,三凤来朝,便改元为"天凤"。汉宣帝时,甘露降于京师,改为"
甘露"年号。
3、天灾:汉宣帝本始四年,山东地震,宣帝下诏罪己,次年改元"地节"。
晋惠帝司马衷,登基第一年(304年)三度改元。正月永安,七月建武,十一月复改
回永安,十二月又改为永兴,达是历史上改元频率最高的皇帝。
历史上也有无年号的皇帝,如北周孝文帝、明帝;西魏的恭帝、废帝;元代宁宗等,
还有共用年号的皇帝如后周世宗和恭帝共用"显德"年号。
D、尊号(徽号)
尊号自唐李渊开始,纯是阿谀奉迎之辞。一般由新登基的皇帝给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或
其他长辈上尊号,如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等。
唐玄宗安史之乱后回京,受"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的尊号;宋太祖,受尊号"应天广运仁圣文
武圣德皇帝"。尊号是生前上的,故可累加。除帝王外,某些特别著名的人物,也可有尊号。
如孔子(孔丘)
唐开元27年(739)尊封为文宣王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元圣文宣王
五年(1012)改谥至圣文宣王
元大德十一年(1307)加谥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嘉靖九年(1530)至圣先师孔子
清顺治二年(1645)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
皇后、太后的尊号又称徽号,有时皇帝之尊号也称徽号,最长的尊号是慈禧的徽号。慈
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共19个字。
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年的名号,也是时代的标志。"纪元"亦称建元,是纪录年度之始。西汉以
前,一个皇帝无论时间长短,都是既不改元,又无年号,一元到底,概称XX帝的XX年。
王号纪年比年号纪年方便一些。彼时,承袭王位者,也只采用王号纪年,不建年号,如周惠
王元年。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帝王们出于政治的需要,便逐渐改变了纪年的方式。我国
历史上正式改元是从汉武帝开始。正式建立"年号"作为制度传袭下来,则在前140年汉武帝
即位后。年号实行后,每一位新皇帝登基都要重建"年号",即称为改元,一直延续至清末"
宣统"为止。辛亥革命后,所用的民国岁次和袁世凯的"洪宪"仍留有年号的遗迹。我国历代
各朝所定的年号,为了称谓之便,大多以两个字命名,如汉初建、晋永和、唐贞观、宋元嘉、
明万历等等。但也有很少数是三个字、四个字以至六个字的。三个字年号是从公元9年王莽
的"始建国"开始的。之后的还有"中大同"和"中大通"等。四个字的年号就不少了,如北魏太
武帝的"太平真君",唐代武则天称帝后采用的"天册万岁"、"万岁通天",宋真宗的"大中祥符
"等。还有六字年号,如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惠宗"天赐礼盛国庆"等。封建帝王年号
在用词上是十分考究的,总要经过反复筛选,采撷吉祥字眼,多用"大、太、应、元、天、
中、永"等字开头。因此历史上历代年号的采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复现象,如用"建武"
作年号的有7个;"建兴"有11个;"太平"做年号的达9个之多;另外"中兴"、"永和"、"永
平"、"永兴"、"建和"、"建平",这些年号就分别各有6个皇帝使用过。究其原因,有的是皇
帝大臣缺乏历史知识,有的是有意追慕摹仿前朝,因而导致年号重复。先看庙号是中国古代
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
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
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
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庙号制度被废止。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汉朝以后
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
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
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
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孝惠
帝刘盈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文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
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光武帝刘秀上庙号);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孝明
帝刘庄上庙号)、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孝章帝刘炟上庙号)、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孝和帝
刘肇上庙号)。东汉另外还有几个皇帝孝和、孝安、孝顺、孝桓四帝有庙号,不过孝献帝时
被取消。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庙号常用"
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
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
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
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
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
但是通常也选择具有美好意义的字,例如太、世、高、神、圣、仁、睿、明、章等等。从唐
朝以后开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庙号常常为"太宗"。如果王朝
帝系发生变化,则其庙号为"世祖"或"世宗"。但是这并不是成例,也并不是通例。以下将中
国历史上庙号为太、世的帝王简要摘列如下:汉太宗文皇帝刘恒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庶五
子西汉第五代皇帝唐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开国皇帝高祖李渊次子唐第二
代皇帝宋太宗至仁应运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赵光义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弟,赵弘
殷次子北宋第二代皇帝辽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第二
子辽第二代皇帝金太宗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完颜吴乞买(完颜晟)开
国皇帝太祖完颜阿骨打弟,完颜劾里本第四子金第二代皇帝明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
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朱棣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第三代皇帝清太宗应天兴国弘
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开国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
赤第八子清第二代皇帝再看谥号:为中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
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
性质的称号。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迟至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
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
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
名,如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
据统计,西汉到清朝末期,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代两代就有5935人,
占总数的57%左右。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
谥号则由朝廷赐予。种类:谥法初起时,只有"美谥"、"乎谥",没有"恶谥"。善、恶"谥号"则
源自西周共和以后,另外还有"私谥"。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
的字,供确定谥号时选择。这些字大致分为下列几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
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
示"布纲治纪"。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
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等。"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
"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私
谥,这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
末,到汉代才盛行起来。徽号规则: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
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簧王、赵孝成王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议定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同时因"谥号"的定夺将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
故而废除谥法。嬴政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等。汉代时期恢复谥法,
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
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汉字: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唐宋
时期为谥法发展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美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
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武则天时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打破了皇帝一、两字谥号的旧
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
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元圣文神武皇帝"。皇后之"尊号"即"徽
号"。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
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多达二十五个宇
(见慈禧条)。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
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
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
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明代皇帝谥号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明成
祖的谥号为: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清代皇帝21字,硕亲王1字,大
臣2字,例如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1:"清圣祖"是指康熙的庙号!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
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
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
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
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2:"圣"这里指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
3: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
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
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
称祖。
这里把"康熙"说成"祖"是指他开疆扩土"御驾亲征击退噶尔丹,又能治国安邦善于管理。他运
筹帷幄,决胜千里,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收复台湾,显示了康熙卓越
的军事指挥才能"的功绩。
本文发布于:2022-12-10 05:09: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71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