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教案一一对应
【篇一:中班数学活动:开心农场一一对应】
中班数学活动:开心农场一一对应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数量的多、少及一样多。
2、体验解决问题后的快乐。
3、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多、少、一样多的问题。
教学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手口一致点数数字1-9。
2.物质材料准备:1、农场动物小鸡和小虫、小狗和骨头、小猫和小
鱼图片
2、两组颜色不一样的瓶子,分别为紫色和红色。每一组的瓶身与
瓶盖颜色相同,瓶盖的数量可以与瓶身不一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小动物在农场”的歌曲,幼儿跟唱。
老师预先布置成一个农场的场境。教师:“今天,我们要去农场玩,
看看农场都有什么小动物?”
二、过程:
(一)给农场的小动物喂食物
1.老师:“农场里的小鸡在哪里?”找出小鸡,有序贴在黑板上。(从
左到右一个跟一个排好队)“小鸡喜欢吃什么?”(虫子)幼儿找出虫
子。师:“小鸡肚子饿了,我们来给小鸡喂虫子吃,一只小鸡吃一只
虫子,谁来帮忙?”请一名幼儿给小鸡喂虫子,老师:“她是怎么喂的?”
(一只小鸡吃一只虫子……)“每只小鸡都有虫子吃了吗?还剩下有虫
子吗?”
引导幼儿发现虫子比鸡多,并学习说“虫子比鸡多”。
2.教师:“农场里的小狗在哪里?”找出小狗,有序贴在黑板上。(从
左到右一个跟一个排好队)“小狗现在肚子饿了要吃东西,小狗最爱吃
什么呢?”(骨头)“我们来给小狗喂骨头,一只小狗喂一块骨头……),
谁来帮忙?”请一位幼儿协助喂小狗吃骨头。老师:“她是怎么喂的?”
(一只小狗吃一块骨头……)“骨头喂完了,骨头比小狗怎么样?”引导
幼儿发现骨头比小狗少,并学习说“骨头比小狗少”
3.教师:“这是什么?(小猫),原来小猫也想和小朋友玩游戏,先帮
小猫排好队”。(请一位幼儿操作)“小猫最爱吃什么呢?(小鱼)小猫现在
肚子饿了,我们一起给小猫喂鱼吃吧,小猫要开始吃小鱼了(一只小
猫要吃一条小鱼……),谁来帮忙?”请一位幼儿协助喂小猫吃小鱼。
老师:“她是怎么喂的?(一只小猫吃一条小鱼……),“每只小猫都有一
条小鱼吃吗?小鱼喂完了吗?”引导幼儿发现小鱼和小猫一样多,并
学习说“小鱼和小猫一样多”。
(二)操作发现,尝试解决。
1、幼儿分组操作一一对应。
(1)第一组:小鸡吃虫。
请小朋友先把小鸡排好队(从左到右),然后要求幼儿一只小鸡吃一条
虫,一一对应的操作,发现虫子比小鸡多,学说“虫子比小鸡多”。
(2)第二组:小狗吃骨头。
请小朋友先把小狗排好队(从左到右),然后要求幼儿一只小狗吃一块
骨头,一一对应的操,
发现骨头比小狗少,学说“骨头比小狗少”。
(3)第三组:盖红瓶子。
请小朋友先把瓶子排好队(从左到右),然后要求幼儿一个瓶子盖一个
盖子,一一对应的操作,发现红盖子比红瓶子少,学说“红盖子比红
瓶子少”。
(4)第四组:盖紫瓶子
请小朋友先把瓶子排好队(从左到右),然后要求幼儿一个瓶子盖一个
盖子,一一对应的操作,发现盖子和紫色瓶子一样多,学说“盖子和
瓶子一样多”。
2、尝试解决“多、少、一样多”
(1)师:“请大家观察小鸡和小虫,看看每只小鸡都有小虫吃了吗?
还剩小虫吗?剩下的小虫怎么办?”
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剩下的虫子的问题。
幼:“再找一些小鸡来吃虫子”、“一只小鸡多吃一只虫”。
(2)师:“请大家观察小狗和骨头,看看每只小狗都有骨头吃吗?”
(有只小狗没有骨头吃)“有只小狗没有骨头吃,肚子好饿,怎么办
呢”
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小狗没有骨头吃的问题。
幼:“找其他的食物给小狗吃。”“再去找一些骨头来”
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解决“盖子和瓶子”的问题。以此类推,解决
四个问题。
在活动过程中,对表现好的幼儿予于奖品奖励,激励幼儿动脑筋想
问题。
三、结束部分
收拾整理活动材料。
活动延伸:把学具投放在活动区角,幼儿可在自选活动中继续进行
一一对应的操作。
活动反思:
1、比较多、少、一样多,是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的。如何让孩子
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是中小班比较重要的一个活动。
2、中小班幼儿的思维比较直观,本次活动中,教师准确把握住了
“小班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的理念,让幼儿动手操作,在玩的过程中
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
3、此次活动前的各项准备都很充分,能针对幼儿的特点设立事宜的
目标,在目标设计上能够尊重幼儿的的主体性,可以看出教师是经
过深思熟虑的。活动中教师设计有趣的农场情节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请“小朋友给小动物喂食”的任务展开主动学习,特别是“小鸡吃虫”
的教具使用了“连接”的方法,这样的设计符合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
用“直观的连接”把一只小鸡和一条小虫连接在一起,从动手操作中
学习一一对应的概念。
4、数学是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见的问题。在本次活动中的解决问
题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解决“多、少、一样多”的问题,活动中采用
奖励的方法,有效激励孩子解决问题,孩子从自己的思维角度解决
问题,很是精彩。这是一节生活的科学活动。
【篇二:《蒙氏数学》对应】
《蒙氏数学》对应
对应——《蒙氏数学》第2册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两个序列中物品的对应关系。
2.乐意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已具备按一种特征分类和简单排序的经验。
2.物质准备
(1)教具:“小熊的一家”。
(2)学具:“小熊的一家”,大小不同的瓶子,《操作册》第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好。
2册第13-14页。
(2)情景导入,走线。
师:“老师刚接到熊爸爸的电话(出示教具),它说需要小朋友的
帮忙。我们大家一起去它们家看看吧!”
2.集体活动
(1)师幼共同探索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师出示教具“小熊的一家”:“这些小熊有什么不一样?给它们按从
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吧!现在,小熊一家要出去郊游,可怎么也找
不到自己的衣服了,请小朋友帮小熊的一家找一找它们自己的衣服
吧!”
请幼儿上台给小熊的一家一一对应找出衣服。
小结:“小熊和衣服的排列规律是一样的,都是按照从大到小对应
排列的。”
(2)幼儿操作学具“小熊的一家”。
教师分发学具,幼儿操作。注意引导幼儿把最大的衣服给熊爸爸,
最小的衣服给熊宝宝,比较大的衣服给熊妈妈,感知大小之间的一
一对应关系。
3.分组活动
第一组:请幼儿将瓶子按顺序排列,再给瓶子配上相应的瓶盖。
第二组:操作学具“小熊的一家”,继续给小熊配上相应的鞋子和手
套。
第三组:做《操作册》第2册第13页的活动“圆形与花朵”。
4.游戏活动
游戏“碰一碰”。(儿歌附后)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1)请个别幼儿分享,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操作的。
(2)收拾学具,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帮小熊的一家做了
这么多的事情,小熊的一家说非常感谢你们。小熊该回家了,我们
一起和它说再见!”(教师带领幼儿按原路走出教室)
教学资源
碰一碰
小朋友,小朋友,头碰头。
小朋友,小朋友,肩碰肩。
小朋友,小朋友,脚碰脚。
小朋友,小朋友,手拉手。
【篇三:大小一一对应】
小班科学活动
活动内容:《按物体大小一一对应》
活动目标:
1、
2、
3、通过数学活动体验到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知道物体有大小之分
能按物体的大小一一对应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
2、
3、老虎、乌龟图片一个、椅子、杯子大小不一的图片2张大小不
同的蜂蜜图片2张每人2个大小不同的半圆形、门、泥工板(贴了
2个大小不一的正方
形)、卡通乌龟、老虎贴贴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吸引注意
师:今天,马戏团的小乌龟拖拖和老虎功夫大师受熊大熊二的邀请
来到森林里游玩。
二、引导发现大小对应
1、观察发现拖拖和功夫大师的椅子水杯大小不同
师:拖拖
和功夫大师来到熊大熊二的树屋,热情好客的熊大熊二搬出了椅子
和水杯给拖拖和功夫大师,小朋友们看看,那张椅子给拖拖坐?那
张椅子给功夫大师坐?你们觉的拖拖应该喝哪杯水?功夫大师喝哪
杯水?为什么?
2、个别幼儿分类
师:拖拖和功夫大师这次来森林玩还给熊大熊二带来了他们最爱吃
的蜂蜜,小朋友们猜猜哪罐蜂蜜是拖拖带来的?哪罐是功夫大师带
来的?
3、幼儿操作活动
师:喝完水,休息了一会,熊大熊二就带着拖拖和功夫大师去森林
里游玩、野餐,可是熊大熊二有一些担心今晚拖拖和功夫大师住哪
里,熊大熊二的树屋太挤了,他们帮
拖拖和功夫大师盖的2间房子只盖了墙还没有盖好,请小朋友们帮
他们把房子盖上屋顶和门,并让拖拖和功夫大师住进去,小朋友们
要注意哦:
(1)、小朋友要仔细观察2座房子的墙的大小再配上屋顶和门。不
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屋顶太大房子会塌,屋顶太小的话,房子就会
漏水。
(2)、盖好房子后小朋友可以让拖拖和功夫大师住进他们的房子,
小朋友们要看清楚哪间房间适合拖拖,哪间房间适合功夫大师。
(3)、每个小朋友都有材料不要争不要抢
(4)、请小朋友们不要把贴贴纸贴在自己身上或其他小朋友身上
(5)、小朋友们把撕完的废纸放进桌子上的红色盘子里
(6)、老师弹琴时请小朋友们搬椅子坐在线宝宝上
三、活动结束
师:你们给拖拖和功夫大师盖的房子盖好了吗?他们住进去了吗?
师:熊大熊二让我谢谢你们,下次他们会请小朋友们去森林里游玩。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00:48: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7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