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黑发底下

更新时间:2022-12-10 04:19:00 阅读: 评论:0

我想和你面对面交谈英文-旋转拼音


2022年12月10日发(作者:拼音表)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考情分析

高频考点:1、作品内容及主题概括2、品味词语3、品味句子4、理解标题5、表达方式

6、分析人物形象7、理清线索8、拓展延伸

常考题型:共设3-6题,绝大部分为主观题①内容理解概括,约2-4分②赏析重点词语,

约2-4分③品鉴重要句子,约2-4分④人物形象分析或拓展运用题,约4分总分值约12

-20分

命题规律:1、记叙文(散文、小说)是中考必考题型,所占分值比重较大2、常常从作品

内容主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形象分析及拓展延伸等角度命题

二、答题策略

看分做题踩点得分格式答题

例1:

1.生气→嘲笑→后悔→感动(每空1分)

2.(1)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1分)生动写出“我”在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

钱后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1分)

(2)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1分)形象写出“我”有意嘲笑民工兄弟的心理和举动。

(1分)

3.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疼丈夫。丈夫因为没钱,为自己买了一大碗面,而他却喝白开

水,所以心疼、难受,吃不下面,二是埋怨丈夫。丈夫瞒着她把钱借给别人,而两人连生活

费和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所以埋怨、生气,吃不下面(答对一个方面原因可得2分,答对

两个方面原因得3分)

4.(1)交代“我”默默为民工兄弟买一大碗面后离开的原因,点明主旨

(2)议论抒情,升华主题:

(3)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4)对民工兄弟的评价和赞美。(写出三点可得满分)

5.最令我们感动的人,可以是民工兄弟、“我”或者“女人”,能结合选文说明感动的原因,

表达完整、流畅即可。(2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从“维护爱的尊严”或“献爱心”

的角度答题均可。(2分)

答案示例:最令我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因为他乐于助人,是个在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

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2分)在生活中,我们常

常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2

分)

例二:

1.简要概括文中围绕“怀念火柴”写的两个场景。

答(1)辛苦粗糙的农人在劳动间隙点烟的场景;

(2)夜晚父亲递火、乡亲们接火点烟的场景。

2.下面两个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有雨后森林的气息,是土地和草木宽厚绵长的呼吸,使得那些即使没有见过森林的

人们,也能随时闻到森林的气息;也有点像母亲用皂角洗过的头发的气味。

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点燃火柴后松香的味道,如同雨后森林土地和

草木散发的气味儿——芬芳、清新、纯粹、淳厚;和母亲头发的味道比较写出对火柴的喜爱、

眷恋之情。

(2)这一刻,我的父亲被乡亲们亲切地围着,俨然成了夜晚的中心,成了温暖的中心,成

了这个世界的中心。

答: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充分展示了父亲被别人需要的幸福感以及围在他身旁的乡亲

们对父亲的尊重和感激。“亲切”二字体现了生活在乡村的父辈们之间宽厚的感情。

三、精耕细作,重点突破

1.概括情节2.概括主旨3.理解标题4.品味词语5.品味句子6.表达方式7.表现手法

8.人物形象9.延伸拓展

(一)概括情节、内容主旨

例文《黑发底下》(2015南宁):

[题目]文章以父亲的头发为线索,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

[变式题]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以“父亲的头发”为线索,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3、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叙述的?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旨。

【答题公式】①人物+原因+事件

②起因+经过+结果

【答题格式】1.××人在××时间××地点做××事,有××结果(××人做××事)

2.文章通过写××内容,表现了××人物的××品质(性格或精神),抒发了

人物(作者)××的情感。

归纳:理情文章的脉络

关于“找线索”的题目。

(1)标题;

(2)开头;

(3)文章反复出现的短语或句子;

(4)或以时间为线;或以人物活动为线;或以情感为线;或以事物为线;

记叙的顺序

1.顺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

2.倒叙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

作用:补充衬托,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含义:

(1)表层含义

(2)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2.作用: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线索

(3)表明写作对象(4)文眼(提示文章中心)

(5)修辞(6)设置悬念

(7)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

二、品味词语

【考试题型】

1、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结合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好处;体会加

点词语“××”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2、加点词语具体在文中指什么?

3、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深层含义。

4、文段中“××”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5、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

[答题内容]

1、根据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语临时义

[例]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真是太聪明了。

2、把握词语关涉对象,准确理解词语指代义

[例]没能高大的道旁树、没有……没有……,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这是不可取的。3、

理顺段落层次关系,准确推断词义或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题技巧】弄清词语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1、内容上:

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照应内容、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2、结构上:

①在文章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②在文章中间: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③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照应开头、前呼后应、发人深思、卒章点题【具体方法】

1、没有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字词

例《刀爱》:说说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好在哪里?

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①[答题公式]文中意思+写作对象特点+强调突出内容

【答题格式】××词在文中是××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表现)××(人物或事物)的

××特点(情感、心理、精神、性格、品质)或强调突出了××

②[答题公式]原词意思+文中意思

【答题格式】××词在文中是××,在文中指××

③[答题公式]内容作用+结构作用

【答题格式】××词在内容上的作用是××;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答案:“虔诚”是恭敬而有诚意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梨农们砍树时的细致、用心(认真),

表达了梨农们对梨树深深的爱及期望。

2、理解词语的修辞作用

或: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字词

例《流泪的蓑衣》

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

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

辛苦的一生。

2、理解词语的修辞作用

或: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字词

例《流泪的蓑衣》

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

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

辛苦的一生。

【答题公式】修辞+修辞作用+具体内容+情感

【答题格式】××词在文中是××的意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生动形

象地写出(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情感、心理、精神、性格、品质)或强

调突出了××

三、品味句子

答题技巧:

1、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和特殊作用。

解题方法:

(1)联系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意图来思考。(2)不能局限于语句本身,上牵下连,从周围

的语言环境中找答案或开篇点题,扣住题目:或巧妙过渡,承上启下;或前呼后应,铺垫照

应;或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3)对语句所涉及的对象、背景和相关情形有所了解。

2.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

的兴趣或思考;

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

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

(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4)令人深思,给人警醒或留

有思考的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注:答题时不能只答概念,而是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主题回答。)

3、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4.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

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5.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

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

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6.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

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

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7、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

(开头)首尾呼应。(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3)、写法上:气氛渲染、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

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

沉感人.

8、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9.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排比: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反复,夸张:突出了(强调了)(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2).表现了什么内容(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此句运用了……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表达了……

四、表达方式

【常见考题】判断选文属于哪种描写方式,并分析其作用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1、抒情:

【答题公式】情感+感染力+共鸣

【答题格式】抒发人物的××情感,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

2、描写:(环境/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场面描写)

(1)环境描写

【答题公式】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氛围(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答题格式】运用环境描写,交代(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时代)背景,渲染××的

气息,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作铺垫。

例《我的叔叔于勒》: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

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2)人物描写

①肖像(外貌)

【答题公式】肖像描写+人物状况+精神品质+铺垫作用

【答题格式】运用××描写,①交代(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生活)

状况,②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性格、品质),③为下文写××作铺垫

②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答题公式】描写方法+描写情景+人物心理(精神品格)+铺垫作用、

【答题格式】运用××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表达(表现)出人物××心情

(心理、情感),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格(品质),为下文写××作铺垫

③侧面描写

【答题公式】侧面描写+衬托对象特点(突出作者心情、态度)

【答题格式】通过侧面描写,侧面表现(烘托,反而衬托)了写作对象××的特点(品质、

精神)等,(表达了××心情)

④细节描写

【答题公式】细节描写+交代内容+表现内容+铺垫作用

【答题格式】运用××描写,交代(体现)了××,表现出××精神(性格,品质),为下

文写××作铺垫

3.议论: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

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抒情: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

5.说明:起补充交代的作用。

六、表现手法

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借景(物)抒情:通过描写此景此物抒发感情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

4.象征(托物言志):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的特点,表现主题。

6.衬托手法: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是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突出所写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七、分析人物形象

【常见考题】

1、综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

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答题公式】①性格+品质②行为+性格品质

【答题格式】××反映出他××品质,××反映出他××性格,他是一个××的人

例《流泪的蓑衣》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从父亲听从劝说去陌生的城里生活看出他善解人意;

从父亲生活艰辛但从不抱怨,怀念故土但不表露出来看出他感情深沉。父亲是一个勤

劳朴实、善解人意、感情深沉的人。

八、拓展延伸

1、开放性试题注意事项。

(1)要关注生活,广泛阅读,开阔视野,不断吸取知识营养。(2)要针对话题,选取适当

的角度,具体阐述,避免空泛,“谈”的内容应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

想和健康的情感。(3)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语言力求简明扼要。

2、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

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3.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2)、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

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4、评价感悟类

评价:“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

看法。

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及理由。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要

求的全部答出

5.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本文发布于:2022-12-10 04:1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69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模仿英文
标签:黑发底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