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纪录片解说词
【篇一:河西走廊高中地理】
河西走廊--------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穿越河西走廊的铁路干线是兰新线,是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兰新
铁路穿过河西走廊上许多城市.)
古代,河西走廊是我国东部通往西域“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目前,河西走廊仍是联系亚洲和欧洲、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
通道。
说出河西走廊上的绿洲城市,分析水源与绿洲、
人口、城市有何关系。
1.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是重要的灌溉水源。
2.哪里有绿洲,哪里就有人口和城市。
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与山西太原、四川西昌并称为我国三大卫星
发射基地
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及保护
生态环境状况:十分脆弱,绿洲仅占总面积的17.4%,其余为沙
漠、戈壁和难以
利用的土地;易发生扬沙或沙尘暴天气。
生态的环境的保护: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建立完善的生态
保护法规和政策
体系;发展节水农业;禁止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绿洲边缘的荒地;
控制人口数量,人地关系要协调发展
【篇二: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
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据新华社2008年2月21日电,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宣布,我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芯片“领航一号”已于日前在上海研制成
功。回答:1.我国“北斗”系统主要属于下面那一类现代技术
.3s
2.一支地理考察队用手持式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
下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a.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b.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c.在柴达木
盆地调查地质构造d.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答案】1.a2.c
【解析】1.“北斗”系统属于全球定位系统。
2.本题主要考察经纬网定位的有关知识。喜马拉雅山在北纬30度以
南,塔里木盆地主要在东经90度以西,河西走廊主要在东经95度
以东读下图“中国河西走廊示意图”,完成题。
2.影响河西走廊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a.气候b.水源c.土
壤d.生物
3.图中铁路主要分布于
a.绿洲b.盆地c.沙漠d.高原4.图示区域中太阳能十分丰富的原
因是
a.河网密布,吸收热量多b.植被稀疏,地表增温快c.地形多样,
逆辐射增强d.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
【答案】2.b3.a4.d【解析】试题分析:
2.河西走廊位于我国半干旱地区,故影响人类活动的主导因素为水
源。
3.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气候干旱,故影响人类活动的主导因素为
水源,并结合图示信息,铁路线主要分布于绿洲地带。
4.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海洋水汽
难以到达,故气候干旱,晴天多,则光照时间长。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影响城市、交通线分布的主要区
位因素等内容。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掌握我国区域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并能结合影响城市、交通线的主要区位
因素分析即可。2008年10月1日,《甘肃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件》
正式施行。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
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
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
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民勤地
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沙源地之一。阅读资料回答28~30题:
5.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
d.冬季
6.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a.全球变暖,
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c.大量
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7.图示地
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下列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可行
的是()
①植被自然恢复
②工程固沙,如设置草方格沙障
③化学固沙,如在流动沙地上喷洒化学胶结物质④旱地节水,如渠
道防渗、喷灌微灌、田间节水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5.b6.b7.d【解析】
5.根据材料和图示,流经民勤绿洲的河流补给主要靠祁连山的冰川
融水,夏季气温高祁连山冰雪融水多,所以民勤绿洲水资源丰富。
所以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夏季。本题选择d选项。6.根
据图示和材料叙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
乎拦截全部河水”,可以看出上游地区用水量增大,导致下游地区水
资源减少。所以本题应该选择b选项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
减少。
7.防治荒漠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①植被自然恢复(速度
慢,难度大。不可行);②工程固沙,如设置草方格沙障(可行);
③化学固沙,如在流动沙地上喷洒化学胶结物质(容易引起其他环
节问题,不可行)④旱地节水,如渠道防渗、喷灌微灌、田间节水
等(可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
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
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8.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资源可利
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c.解
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调水
9.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a.降水总量少b.降水年际变化大c.浪费更严重d.水资源需求
量大
10.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违背可持续发展区际公平原则的
是()a.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日益加剧b.河流下游水量锐减,
甚至断流c.地下水逐渐增加,水循环加快d.植被退化严重,生物
多样性减少
【答案】8.c9.d10.b
【解析】8.由题意可知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且低于世界平
均水平,故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故选c。
9.海河流域人口稠密,人们生产生活及工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需
求量大。故选d。10.在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人们在上游
建水库、发展灌溉农业,大量占用水资源,致使河流下游水量锐减,
甚至断流,这是违背可持续发展区际公平原则的。故选b。图9为
“我国葡萄种植分布图”,回答问题。
11.我国葡萄主产地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黄河故道、河西走廊、
新疆一线,该线自然环境的变化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整体性特征
12.新疆是我国著名的葡萄产区,其种植葡萄的区位优势是a.雨
热同期,有利于葡萄的成熟b.降水充足,土质肥沃
c.农业科技水平高d.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13.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1/2。该地发展葡萄酒酿造业最主要的区位条件是
a.靠近原料产地b.能源资源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d.劳动力
资源丰富
【答案】11.b12.d13.a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及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分
析。
11.从环渤海地区、黄河故道、河西走廊到新疆一线,呈东西方向
自然景观的有规律变化,即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2.新疆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故光照强,昼夜温差
大,利用瓜果生产。13.葡萄酒酿造业靠近葡萄酒产地,故主导因
素为原料。
14.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
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
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谷飞禽。据此完
成2题。
【小题1】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小题2】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a.沙丘
b.火山堆c.冲积扇d.风蚀洼地【答案】
【小题1】c【小题2】c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小题1】据材料“西部地区”为干旱地区,可判断为风力侵蚀的结
果。【小题2】风蚀洼地是风力侵蚀的结果。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
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2-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
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16.此处地貌的形
成过程是
a.岩浆喷出一沉积一外力侵蚀一地壳抬升b.岩浆侵人一沉积一地壳
抬升一外力侵蚀c.沉积一岩浆侵人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d.沉积一
岩浆喷出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答案】15.b16.c【解析】试题分析:
15.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弱,主
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a错、b对。读图可以看到,图中岩石形成
的是蜂巢状的孔洞,冰川侵蚀地貌形成的是角峰和u形谷,c错。流
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图中岩石是花岗岩,d错。
16.读图,图中沉积岩被花岗岩切断,说明先有沉积岩形成,然后
有岩浆侵入形成花岗
【篇三:玄奘之路解说词1(乱世孤旅)】
第一集:乱世孤旅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
方,寻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
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了心中的圣地。十九年时间,一百一
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在异国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
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
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为圣物。然而,他放弃了一切荣耀,
依然返回故土。
他翻译的佛经,达到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是一个前
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他离世的时候,大唐的皇帝悲痛不已,
百万人哭送。
几百年之后,历史逐渐变成了传奇,传奇慢慢的变成了神话,一只
神通广大的猴子,带着一头猪和一匹马,保护着斯文懦弱的师父去
西天取经。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这个叫孙悟空的徒弟成为故事
的核心,而师父唐僧已经面目全非,在《西游记》成为文学经典的
同时,人们渐渐淡忘了唐僧的本名——玄奘。真实的玄奘越走越远,
只剩下一个轮廓模糊的背影。
《三藏法师传》由玄奘的弟子惠立和彦棕撰写,真实地讲述了玄奘
的一生,在一千三百年之后,让我们根据这两本著作,穿越时间的
迷雾,从神话回到真实,从唐僧回到玄奘。
公元六百二十七年的秋天,大唐的都城长安,一场罕见的霜灾突然
降临,严寒冻死了关中地区所有的庄稼,大面积的饥荒就在眼前。
刚刚立国九年的大唐措手不及,只能打开城门,放任灾民逃难,在
扶老携幼的百姓中间,行走着一个僧人,这个僧人就是玄奘。那一
年,他二十八岁。与寻找食物的难民的不同,玄奘离开长安不是逃
荒,而是为了实现根植于心中多年的一个梦想,他的目的地在遥远
的西方,兵荒马乱,盗匪横行,西去之路危险重重。玄奘明白,他
很可能再也无法返回大唐。
公元六百年,隋帝国创建二十年,在都城长安于东的洛阳附近,一
个婴儿悄然诞生了。
洛州是今天的洛阳,玄奘就出生在距离洛阳三十公里的陈家村。玄
奘俗姓陈,《大唐三藏法师传》记载,陈氏家族曾经显赫一时,玄
奘的高祖和曾祖作过北魏的太守,是名副其实封疆大吏,祖父因为
品学兼优而出任国子博士,同样是朝廷的高级官员。父亲陈慧,仅
管只是隋帝国的一个普通县令,但对儒家经典颇有研究,
在这样的名门世家,幼年的玄奘,接受了良好的的儒学熏陶。然而,
童年的快乐转瞬即逝。玄奘五岁的时候,母亲去逝,十岁的时候,
辞官隐居的父亲有撒手人寰,显贵一时的陈家遭遇巨大的变故。
关于玄奘的传记都提及玄奘早熟,或许,童年的不幸使年幼的玄奘
过早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父亲去世之后,无依无靠的玄奘跟随兄
长来到洛阳的一座佛寺,从此踏入佛门。
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立了佛教,
大约六百多年后,佛教开始向东传入中国。
公元六十七年,两位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佛经和佛像抵达中国,汉
帝国修了一座专门的寺院,供印度高僧翻译佛经,为表彰白马驮经
有功,寺院被命名为白马寺。白马寺就在洛阳,它是中国第一所官
办寺院,被尊为佛教在中国的祖庭。自佛教东传以来,洛阳一直就
是重要的佛教中心。年幼的玄奘因为家庭变故,不得不投靠佛门,
但是,这个早熟的孩子发现,洛阳的寺院生活,非常适合自己的天
性。公元六百一十二年,隋帝国选拔僧人,这是一次有皇帝亲自发
动的宗教活动,考试很严格。只有那些禀赋超凡的人才能被录取,
但是,十三岁的玄奘以非同一般的聪慧打动了主考官,最终被破格
剃度。
当玄奘成为一名僧人的时候,佛教已传入中国近六百年,寺院林立,
僧侣如织,少年玄奘在洛阳浓厚的佛学氛围中逐渐长大,由于良好
的儒学根底,仅仅五、六年时间,他的才华就传遍了整个洛阳。他
不仅对佛教经典有惊人的记忆力,而且见解独到。
公元六百一十八年,隋帝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战火燃烧到洛
阳的时候,玄奘来到了都城长安,此时的长安刚刚更换了主人。隋
帝国灭亡,大唐初建。战争还没有结束,长安的寺院破败不堪,痴
迷于佛法的玄奘选择了南下,从此开始了长达七年的游学生涯。在
七年的时间里,玄奘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他孜孜不倦地研究
各种佛教典籍,访问了几乎所有的高僧大德,师徒彻底读懂佛法。
如饥似渴的学习使玄奘声名鹊起,被誉为佛门的——千里之驹。然
而,疑惑开始困惑玄奘。佛的本性是什么?凡人最终能否成佛?佛
教典籍中没有确切的答案,也没有一个高僧的解释令玄奘信服,对
于一个僧人而言,这是一种根源于灵魂深处的迷惘。玄奘明白,他
将用一生的时间去解开心中的迷惘,去寻求生命的意义。
公元六百二十五年,玄奘结束了游学生涯。第二次来到大唐都城长
安。此时,历尽磨难的长安秩序已经恢复,大唐帝国在李氏家族的
统治下开始崛起,各种迹象都表明,一个伟大的时代即将开始。
《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年幼的时候,母亲曾做过一个奇怪的梦,
梦中的玄奘身穿白衣,骑着一匹漂亮的白马向西而去,或许,这是
冥冥之中的某种暗示……一个偶然的机会,玄奘在长安碰到了一个
来自异邦的高僧,这次遭遇将改变玄奘的一生。这个叫波颇的僧人
来自印度,他正在长安讲经说法,心事重重的玄奘从波
颇身上迅速体悟到印度佛学的智慧,感受到佛学发源地的魅力。
在玄奘的年代,来自印度的佛经并不齐全,再加上翻译的曲解,对
佛法的误读司空见惯,佛教领域教派众多,相互争执不下,玄奘的
内心充满了迷惑,佛法的真谛究竟在哪里。波颇告诉玄奘,印度有
一个叫那烂陀的寺院,是研究佛法的最高学府,那烂陀有一个叫戒
贤的高僧通晓一切佛法经论,是当世的佛学大师。印度僧人的出现,
像一盏黑夜中的明灯,照亮了玄奘迷惘的心灵,玄奘决定前往印度,
在佛教的发源地寻求佛法的真谛。母亲的梦在冥冥中应验了,向西
而行,去那个叫那烂陀的地方。玄奘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僧人,
联名上书朝廷,请求西行。然而,朝廷拒绝了他们的请求,禁止出
境。当时,大唐立国不久,帝国的安全仍然没有彻底解决。
在北方边疆,游牧的突厥人重新崛起,铁骑经常南下,长安随时都
有可能陷落。公元六百二十六年,就在玄奘请求西行的那一年,突
厥可汗率领十万骑兵抵达长安郊区,帝国陷入恐慌当中,刚刚继位
的唐太宗没有任何护卫,单骑会晤突厥可汗,冒着巨大的危险,大
唐的皇帝终于劝退了突厥大军,长安暂时又恢复了安宁。但是,大
唐和突厥人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唐太宗在等待决战的时机,为了准
备与突厥人的战争,帝国实行禁边政策,严禁大唐的百姓外出,玄
奘的西行计划就这样被官方否决,结伴同行的人都退缩了,但是玄
奘没有放弃。他一边学习古印度文,一边等待着离开长安的机会。
第二年秋天,机会终于降临,为了应付霜灾造成的饥荒,官方允许
长安的百姓外出,对于玄奘,这是离开长安最好的时机。公元六百
二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统治大唐的第一年,二十八岁的玄奘离开
了长安。
古代中国人去印度,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海路,一条陆路。海
路在当时还不发达,大多数人只能走陆路。从长安出发,一路往西,
经过西域和中亚才能抵达印度。
公元前二世纪,汉帝国的使节张骞,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第一次穿
越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通道。由于丝绸是这条通道上最著名的商品,
这条通道被后人誉为丝绸之路。
自张骞以来,丝绸之路一直就是东西方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在
张骞之后八百年,西行的玄奘踏上了丝绸之路,风餐露宿一个月之
后,玄奘抵达河西走廊的门户凉州。张骞凿空西域以后,汉帝国在
这里开始设置郡县。大唐建国之初,凉州处于突厥和吐蕃的夹击之
下,这个边防大成的安全直接影响帝国的稳定。公元六百二十七年,
大唐和突厥的战争一触即发,凉州城空气非常紧张,军队戒备森严,
没有官方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向西而行,忐忑不安的玄奘走进来凉
州城。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如何才能走出凉州。
凉州就是今天甘肃的武威市,自汉代以来,它一直是河西地区的文
化中心和商业大都会。这里的佛教气氛非常浓厚,玄奘决定设立道
场,一边讲经,一边等待机会。玄奘在长安时已经拥有很高的威望,
前来听讲的人除了僧侣还有尾数众多的百姓。在丝绸之路上像玄奘
这样的高僧,地位备受尊崇,大众视其为精神导师。每次散会之时
信徒们都会布施大量的珍宝财物,玄奘留下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旅费,
其余的全部捐献给了凉州的寺院。
《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在凉州停留了一个多月,严峻的考验不
期而至,讲经期间,密探向当局告发了玄奘西行的意图,凉州的最
高长官勒令玄奘立刻返回长安。西行刚刚开始,似乎就面临着结束。
然而执意西行的玄奘,感动了凉州的佛教领袖,在两个僧人的掩护
下,玄奘悄悄地离开了凉州城。在一个实行军管的城市,这其实是
一场非常冒险的行动。从此,玄奘只能隐姓埋名,昼伏夜行。沿着
河西走廊,玄奘来到了赫赫有名的瓜州城,从瓜州往西,就是大唐
的边境,边境之外,就是玄奘一无所知的西域,那是他日思夜想的
地方。瓜州隶属凉州,是大唐西部边疆最后一个军事重镇。当年的
瓜州城仍然屹立在大漠深处,它是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古城遗址。城池已经废弃了很久,但轮廓依然非常清晰。一条南北
向的土墙将全城一分为二,东城据说是将领极其家属的住所,西城
则为军营,驻扎着守边的普通士兵。残垣断壁,滚木礌石,一切都
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金戈铁马的边塞岁月。
玄奘进入瓜州的时候,这个军事要塞充满了战争的紧张气氛,他再
也不能堂而皇之地暴露在官方面前。玄奘找到一家客栈,悄无声息
地之下,开始思考如何走出风声鹤唳的瓜州城。距离瓜州古城不远
就是丝绸之路古道,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中国人就开始不断地向
西行走,古道一侧,古长城的遗址默默地暴露在冬天的阳光下。另
一侧,则是唐代的烽火台静静地注视着远方。古道上车轮留下的痕
迹仍然历历在目,那是沧桑之旅的很久见证。古代交通之困难,今
天的人们很难想象,行走在艰险的丝绸之路上,随时都有肯能付出
生命的代价。自公元四世纪以来,这个僧人就开始结队前往印度,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宗教活动之一。在玄奘之前最著名的僧
人是法显,他是史料记载的第一个到印度的探险者,绝大多数朝圣
者。不是没有记载,就是死在了半路上,对于藏身在客栈的玄奘而
言,境况似乎比先驱们更为艰难,作为一个违法西行的人,他首先
得设法偷渡边境的关卡,这个关卡就是声名显赫的玉门关,它是中
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唐代玉门关的确切位置至今仍然不清楚,
但是有些学者相信,这座名为破城子的遗址就是大唐的玉门关。
史料记载,玉门关建在险峻偏远之地,一面是百草繁茂的沃土,一
面是黄沙漫漫的大漠。在这座黄土废墟上耸立的高台,或是观察哨,
或是防卫的城堡。全副武装的边关将士虎视眈眈,随时准备缉拿偷
渡出关的人。玄奘为了探路,很可能远远地注视过玉门关,这座戒
备森严的关口,即使插翅也难以飞跃。玄奘的心情是何等的绝望。
夕阳西下,偌大的瓜州城里,玄奘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正在这
个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本文发布于:2022-12-10 03:34: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67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