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2-12-10 03:16:59 阅读: 评论:0

山西中考模拟试卷语文-骨鸟念什么


2022年12月10日发(作者:函授本科自我鉴定)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与“拟人”这两种修辞格,在文章中的应用极为广

泛,它们的使用往往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渲染文章的表达

感情氛围,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那么如何去识别“比喻”和

“拟人”句呢?笔者谈点个人经验:

“比喻句”通常是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去写,识别的重

点应当体现在“比”上,即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所抓住的共

同点是两事物间的相似点,一般有三种表达形式,即“明喻”、

“暗喻”和“借喻”。同时出现

“明喻”是说甲事物像乙事物,通常“本体”、“喻体”和“比喻

词”同时出现,其典型的标志是出现代表性的“比喻词”“像”。

如,《桂林山水》中的比喻句极多,“像老人,像巨象……像

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它们分别把“山”比作“老人、

巨象……屏障、竹笋……”再如,《索溪峪的野》中的“索溪像

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把“索溪”比作“野孩

子”。当然,比喻还有其它表示形式,如,“……宛如……”“……

似的。”“犹如……”等都是明喻的表示形式。明喻的典型特征

是能把比喻句改写成“……像……”的形式进行表述。如,《第

一场雪》中的“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可以改写成“雪末儿

像玉屑似的随风飘扬”。

“暗喻”是直接“把甲事物说成乙事物’,典型的表达形式是

“甲是乙”。如,“产党是太阳”。其它标志形式有“……变

成……”,“……化成……”“……构成了……”等。如“万里江

山变成了粉装玉砌的世界”。(《第一场雪》)

“借喻”是直接用“乙事物”来把“甲事物”替代。通常只出现

“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落光了叶子的柳

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天麦盖三层被,

来年枕着馒头睡。”(《第一场雪》)直接用“银条儿”、“棉被”

来替代“雪”。抓住了事物间的相似点进行表述。

而“拟人句”是把某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富有人的行为、

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重点是抓住事物间的相关点,如,

“它尤其爱跟山哥哥闹着玩:一会儿牵着手,并肩而行;一会

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索溪峪的野》)“天空撒

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凡卡》)再如,“小河一路

欢笑,一路歌……小树招手,乐呵呵。”都是拟人句式。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

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只要所描写的

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本文发布于:2022-12-10 03:16: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66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必要的
下一篇:消除的近义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