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教育箴⾔
周国平教育箴⾔
寄语: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院哲学系。何为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
论。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哲学家之⼝。今天分享的是著名哲学家周国平的教育箴⾔,欢迎阅读。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理学的细节,显得肤
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它们的确具有箴⾔的特征:
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却
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依然朴实的⼼灵⼀定会感到,这些箴⾔多么切中今⽇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
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第⼀条:教育即⽣长,⽣长就是⽬的,在⽣长之外别⽆⽬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后杜威作了进⼀步阐发。“教育即⽣长”⾔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的天性和与⽣
俱来的能⼒得到健康⽣长,⽽不是把外⾯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个容器。
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灵魂⾥固有的能⼒,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去,苏格
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放进瞎⼦的眼睛⾥去似的。
懂得了“教育即⽣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和理性思考的能⼒,⽽不是灌
输知识;德育是要⿎励崇⾼的精神追求,⽽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不是灌输技艺。
“⽣长就是⽬的,在⽣长之外别⽆⽬的”,这是特别反对⽤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们即使承认了“教育即⽣长”,也⼀定
要给⽣长设定⼀个外部的⽬的,⽐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的努⼒,⽣长就没有了任何
价值似的。
⽤功利⽬标规范⽣长,结果必然是压制⽣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长”。⽣长本⾝没有价值吗?⼀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
的⼈难道不是既优秀⼜幸福的吗?就算⽤功利尺度——⼴阔的⽽⾮狭隘的——衡量,这样的⼈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
意义的成功吗?
⽽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个由本性优秀的男⼥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第⼆条:⼉童不是尚未长成的⼤⼈,⼉童期有其⾃⾝的内在价值
⽤外部功利⽬的规范教育,⽆视⽣长本⾝的价值,⼀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童期的内在价值。把⼉童看作“⼀个
未来的存在”,⼀个尚未长成的⼤⼈,在“长⼤成⼈”之前似乎⽆甚价值,⽽教育的唯⼀⽬标是使⼉童为未来的成⼈⽣活做好准
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
“长⼤成⼈”的提法本⾝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之前⼉童不是⼈似的!蒙台梭利⾸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肯定⼉童的⼈格
价值的基础上建⽴了她的⼉童教育理论。
杜威也指出,⼉童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中⼀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的各个阶段皆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个阶段仅仅是另⼀个阶段的准备。尤其⼉童期,原是⾝⼼⽣长最重要的阶
段,也应是⼈⽣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功德是给孩⼦⼀个幸福⽽⼜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有意义的
⼀⽣创造良好的基础。
然⽽,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世界纷纷把⾃⼰渺⼩的功利⽬标强加给孩⼦,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我担⼼,在他
们未来的⼈⽣中,在若⼲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式显现出来。
第三条:教育的⽬的是让学⽣摆脱现实的奴役,⽽⾮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做⼀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标塑造学⽣。
⼈在社会上⽣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的。
蒙⽥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是为了丰富⾃⼰。孔⼦也主张,学习是“为⼰”⽽⾮“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都强
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内在的精神能⼒,从⽽在外部现实⾯前获得⾃由。当然,这只是⼀种内在⾃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
内在⾃由,这种独⽴⼈格和独⽴思考的能⼒,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类社会的现实发⽣了伟⼤的作⽤。
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由、产⽣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第四条: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卢梭之⼝,由我们今天的许多⽿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卢梭⾃有他的道理。
如果说教育即⽣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是⾃由的时间,第⼆是好的
⽼师。在希腊⽂中,学校⼀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看来,学⽣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由地发展其⼼智能
⼒。
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光阴⽐虚掷光阴损失更⼤,教育错了的⼉童⽐未受教育的⼉童离智慧更远。”今天许多家
长和⽼师唯恐孩⼦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点⼉玩耍的时间,⾃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师的
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
了。
到了⼤学阶段,⾃由时间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师,但不可没有⾃由时间。说到底,⼀切教育都是⾃我教育,
⼀切学习都是⾃学。就精神能⼒的⽣长⽽⾔,更是如此。
我赞成约翰·亨利的看法:对于受过基础教育的聪明学⽣来说,⼤学⾥不妨既⽆⽼师也不考试,任他们在图书馆⾥⾃由地涉
猎。我要和萧伯纳⼀起叹息:全世界的书架上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们却被迫去啃那些毫⽆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
第五条: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的⼀句俏⽪话。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段论述,⼤
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旦需要它们,⼜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价
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受了教育。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你的⾝⼼的原理,⼀种智⼒活动的习惯,⼀种充满学问
和想象⼒的⽣活⽅式,⽤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个⼈从此成了不可
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学教育。
第六条:⼤学应是⼤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师的熏陶下⽣长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是培育智⼒活动的习惯、独⽴思考的能⼒等,这些智⼒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
培育的唯⼀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师——的熏陶。
⼤师在两个地⽅,⼀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便是在⼤学⾥,⼤学应该是活着的⼤师云集的地⽅。正如怀特海所说:⼤学存
在的理由是,拥有⼀批充满想象⼒的探索知识的学者,使学⽣在智⼒发展上受其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命的热情之间架
起桥梁,否则⼤学就不必存在。
林语堂有⼀个更形象的说法:理想⼤学应是⼀班不凡⼈格的吃饭所,这⾥碰见⼀位⽜顿,那⾥碰见⼀位佛罗特,东屋住了⼀位
罗素,西屋住了⼀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宇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他强调:“吃饭所”不是⽐⽅,这些⼤师除吃饭外,
对学校绝⽆义务,学校送薪俸请他们住在校园⾥,使学⽣得以与其交流接触,受其熏陶。⽐如⽜津、剑桥的⼤教授,抽着烟⽃
闲谈⼈⽣和学问,学⽣的素质就这样被“烟熏”了出来。
今天的⼤学争相标榜所谓“世界⼀流⼤学”,还拟订了种种硬指标。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最硬的指标是教师,⼀个⼤学拥有
⼀批⼼灵⾼贵、头脑智慧的⼀流学者,它就是⼀流⼤学。否则,校舍再⼤,楼房再⽓派,设备再先进,全都⽩搭。
第七条:教师应该把学⽣看作⽬的⽽不是⼿段
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关系规定的原则。他指出,⼀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的⽗
母本能,如同⽗母感觉到⾃⼰的孩⼦是⽬的⼀样,感觉到学⽣是⽬的。他强调:教师爱学⽣应该胜于爱国家和教会。
教师个⼈是否爱学⽣,取决于这个教师的品德。要使学校中多数教师把学⽣看作⽬的⽽不是⼿段,则必须建⽴以学⽣为⽬的的
教育体制。把学⽣当作⼿段的⾏径之所以⼤量得逞,重要原因是教师权⼒过⼤,⼿握决定学⽣升级毕业之⼤权。
所以,我赞同爱因斯坦的建议:给教师使⽤强制措施的权⼒应该尽可能少,使学⽣对其尊敬的唯⼀来源是他的⼈性和理智品
质。与此相应,便是扩⼤学⽣尤其研究⽣的权利,在教学⼤纲许可的范围内,可以⾃由选择⽼师和课程,可以改换门庭,另就
⾼明。考核教师也应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学⽣的爱戴,⽽⾮是得到⾏政部门的青睐。
像现在这样,教师有本事活动到⼤笔科研经费,就有多招学⽣的权⼒,就有让学⽣替⾃⼰打⼯的权⼒,否则就受⽓,甚⾄被剥
夺带学⽣的权利,在这种体制下,焉有学⽣不沦为⼿段之理。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22:50: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54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