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个⼈评价是怎么样的
鲁迅,很多⼈提到他的名字第⼀反应都是⽂学巨匠,他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呢?以下是⼩编给⼤家
搜集的关于鲁迅个⼈的评价,欢迎⼤家参考借鉴!
关于鲁迅的评价1
也许更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对“艺术之宫”⾥的,也即学院体制内的“学者”⾝份的警觉与拒绝。鲁迅当
然知道学院体制内的“学者”和前⾯所说的“特殊知识阶级”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但他对之同样有着深刻的疑
惧。据鲁迅说,在1925年,他曾多次被封为“学者”。年初,当他主张中国青年“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
书,多看外国书”时,33就有⼈出来说话了,以为“素称学者的鲁迅”不应该如此。后来鲁迅和章⼠钊论战,特
别是章⼠钊⾮法取消他的佥事职务,鲁迅向法院上告时,⼜有论客出来指责鲁迅“确是⽓量狭窄,没有学者的
态度”。陈源们为了显⽰⾃⼰的“公允”,也多次称鲁迅为“学者”、“⽂学家”。不是说鲁迅“多疑”吗?鲁迅真的就警
觉起来:为什么⼈们总希望、要求我做学者呢?还有“学者的态度、⽓量”,⼜是什么呢?鲁迅终于醒悟:所
谓“学者的态度、⽓量”就是要“做⼀个完⼈,即使敌⼿⽤了卑劣的流⾔和阴谋,也应该正襟危坐,毫⽆愤怨,
默默地吃苦;或则戢指嚼⾆,喷⾎⽽亡”,据说只有这样端起学者的架⼦,才能“顾全”⾃⼰的“⼈格”。34《现代
评论》3卷66期还真的发表了⼀篇⽂章来讨论“绅⼠”的“架⼦”,据说“⼀个⼈⽣⽓到了应该发泄的时候,他不发
泄”,“⼀个⼈失意或得意到了应该忘形的时候,⽽他不忘形”,这就是绅⼠风度。35这或许也算是⼀种涵养
吧,但这⼀套对鲁迅是根本⽆⽤也⽆效的。他倒因此⽽明⽩:所谓学者的头衔、尊严,不过是“公设的巧计,
是精神的枷锁,故意将你定为‘与众不同’,⼜借此来束缚你的⾔动,使你于他们的⽼⽣活上失去危险性的”。
36也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学者”不仅是⼀个称号,更意味着⼀种规范,在学院的“艺术之宫”⾥是有许多“⿇
烦的禁令”的。37譬如说,“舆论是以为学者只应该拱⼿讲讲义的”,38如果你在“讲讲义”之外,还要做什么社
会批评、⽂化批评,特别是在课堂上不死念讲义,还要即兴发挥,那你就会被指责不像学者。还有,学者是
必须有涵养的,不能随便⽣⽓,即使别⼈打上门来,你也得像陈源们那样,“吞吞吐吐”,“笑吟吟”的。陈源宣
布鲁迅的⼀条⼤罪状就是“要是有⼈侵犯了他⼀⾔半语,他就跳到半天空,骂得你体⽆完肤――还不肯罢
休”,什么罪名呢?就是没有“学者风度”。39“不准⽣⽓,不准骂⼈,不准跳”,这⼤概都是学院⾥的禁令。这些
规范、禁令,对⾝份的划定,其实都是学院体制化的产物。在鲁迅看来,这都构成了对⼈的个体⽣命⾃由的
某种束缚,这是以“⽴⼈”、个体精神⾃由为终极追求的鲁迅所绝对不能接受的。
关于鲁迅的评价2
“我是⼤概以⾃⼰为主的。所谈的道理是‘我以为’的道理,所记的情状是我所见的情状。
“我的话倘会合于讲‘公理’者的胃⼝,我不也成了‘公理维持会’会员了么?我不也成了他,和其余的⼀
切会员了么?我的话不就等于他们的话了么?许多⼈和许多话不就等于⼀个⼈和⼀番话了么?
“公理是只有⼀个的。然⽽听说这早就被他们拿去了,所以我已经⼀⽆所有。”40
鲁迅在这⾥表达的是⼀种恐惧感:恐惧于在实现学院体制化、学术和学者规范化的过程中,会落
⼊“许多⼈”变成“⼀个⼈”、“许多话”变成“⼀番话”,思想学术⽂化被⾼度地⼀体化的陷阱之中。这就会导致知识
分⼦的独⽴个性,⾃由意志和创造活⼒的丧失。他同时忧虑于⼈的⽣命本来应该有的野性的彻底丧失,“尤其
是青年,就都循规蹈矩,既不嚣张,也不浮动,⼀⼼向着‘正路’前进”,不过是⾛向死路⽽已。41这都关乎鲁
迅的根本信念、理想,在追求⽣命的独⽴、⾃由与创造活⼒这些基本点上,鲁迅是绝对不能做任何让步的。
他必然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关于鲁迅的评价3
“掷去了这种(“学者”的)尊号,摇⾝⼀变,化为泼⽪,相骂相打……”
“我以为如果艺术之宫⾥有这么⿇烦的禁令,倒不如不进去;还是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乐则
⼤笑,悲则⼤叫,愤则⼤骂……”43。
这是⼀个⾃觉的⾃我放逐:把⾃⼰放逐于学院的体制之外,还原为⼀个独⽴的,⾃由的⽣命个体。
这也就是鲁迅在《彷徨》题诗中所说――
“寂莫旧⽂苑,平安新战场。
两间余⼀卒,荷戟独彷徨。”44
关于鲁迅的评价4
鲁迅⾃⼰则将其定位为“孤独的精神的战⼠”。45――他依然坚守住了20世纪初即已做出的选择。
鲁迅当然明⽩,他的这种⾃我放逐所要付出的代价,所以他说⾃⼰必定是“运交华盖”,被各式各样
的,有形和⽆形的⼒量“罩住”,从权势者的压迫到⽆物之阵的包围,不断地碰壁,永远碰钉⼦,被“打得遍⾝
粗糙,头破⾎流”。也许更为致命的,是要陷⼊⽆休⽌的论战之中,如鲁迅⾃⼰所说,“⽔战⽕战,⽇战夜
战,敌⼿都消灭了,实在⽆聊”,46“⼀近漩涡,⾃然愈卷愈紧,……所得的是疲劳与可笑的胜利与⽆进步。
”47与现代评论派的论争就是这样⼀场令⼈沮丧的论战:实在说,陈源和鲁迅不在⼀个⽔平线上,和不成为对
⼿的对⼿论战是很⽆聊的――鲁迅终其⼀⽣(甚⾄包括他⾝后,甚⾄直⾄今⽇)也没有遇到真正的对⼿,这是
他的⼀个悲剧。⾃⼰不会有多⼤进步却必须纠缠在⾥⾯,所以他说:“我的⽣命,⾄少是⼀部分的⽣命,已经
耗费在写这些⽆聊的东西中,⽽我所获得的,乃是我⾃⼰的灵魂的荒凉和粗糙”,⼼情是相当沉重的,同时袭
来的是绵绵⽆尽的悲凉感。但是鲁迅说,他绝不后悔。这是⼀段很有名的话――
“正⼈君⼦这回是可以审问我了:‘你知道苦了罢?你改悔不改悔?’⼤约也不但正⼈君⼦,凡对我有些
好意的⼈,也要问的。……我可以即刻答复:‘⼀点不苦,⼀点不悔。⽽且倒是很有趣的。’”48
这种回答是真正鲁迅式的。这也是鲁迅说的:我“时时抚摩⾃⼰的凝⾎,觉得若有花纹,也未必不及
跟着中国的⽂⼠们去陪莎⼠⽐亚吃黄油⾯包之有趣”,我“实在有些爱”这“荒凉和粗糙”的灵魂,“因为这是我转
辗⽽⽣活于风沙中的瘢痕。”49这确实是两种不同的⽣命价值:“陪莎⼠⽐亚吃黄油⾯包”的⽣命诚然舒适然⽽
苍⽩,“辗转⽣活于风沙中”⾃然⾟苦却充实⽽⾃由:北京⼤学的教授们终于分道扬镳。
关于鲁迅的评价5
鲁迅对他⾃⼰的,以及知识分⼦的选择问题,还作了更加深⼊的思考。这⾥我要向⼤家介绍两篇⾮
常重要的⽂章,⼀篇是1927年10⽉25⽇在上海劳动⼤学的演讲《关于知识阶级》(收《集外集拾遗补编》);⼀
篇是1927年12⽉21⽇在上海暨旦⼤学的演讲《⽂艺与政治的歧途》(收《集外集》)。在某种程度上,这两篇
⽂章是鲁迅经历了和现代评论派的论争,经历了“三.⼀⼋惨案”、“四·⼀⼆”⼤屠杀等⼀系列事件之后,他关于
知识分⼦问题的理论思考的总结。
先看《关于知识阶级》。他⾸先提出要警惕“打倒知识阶级”的思潮:“知识就仿佛是罪恶”,“再利害
⼀点,甚⾄于要杀知识阶级了”。――我们在前⾯已经讲过,鲁迅在《知识即罪恶》⾥就批判过这样的反智主
义的思潮。鲁迅在这⾥正是提醒⼈们:对知识分⼦的⾃我反省与批判,绝对不能导致对知识和知识分⼦本⾝
的否定:这是反思知识分⼦问题的⼀个必要前提。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是存在着反⽂化、反知识、反知识分
⼦的⼟壤的。鲁迅的警戒⾃有很⼤意义:近半个世纪以后“⽂化⼤⾰命”中反智主义的⼤泛滥,对知识和知识
分⼦的⼤摧残,正是证明了鲁迅思考的超前性。即使在今天,我们也总能从某些“⾼论”中,看到反智主义的
幽灵。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21:24: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50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