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5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9月
Vol.26No.5JournalofTangshanTeachersCollegeSep.2004
──────────
收稿日期:2004-04-08
作者简介:李子田(1963-),男,唐山师范学院地理系副教授,从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72-
谈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李子田,郝瑞彬,沈方
(唐山师范学院地理系,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论述生物入侵的概念、危害、途径以及防治措施,旨在引起世人对生物入侵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生物入侵;危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Q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04)05-0072-0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
物质基础。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环境保护
的一个热点。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的
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并确定每年
的12月29日(根据第55届联大第201号决议,国
际生物多样性日由每年的12月29日改为5月22
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唤起世人对保护生物
多样性的重视。新世纪第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
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外来物种的管理”,这表明人
类已开始广泛关注生物入侵及其对生物多样性影
响。生物入侵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受入侵生物影
响的国家和地区将付出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代价。我
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保护好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全球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进
步也会产生深远影响。以下就有关生物入侵的相关
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1生物入侵的概念
一种生物以任何自然或人为作用的方式传入
其原产地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并在那里繁殖,建立
自然种群,这种生物被称为外来种。如果外来种在
当地适宜气候、丰富的食物供应和缺少天敌抑制的
条件下,得以迅速增殖,并形成对本地物种的生存
危胁,就称为生物入侵。
从上面的概念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外来种都
是有害的,只有那些危害或可能危害本地动植物或
动植物产品的外来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病原体等)
才是有害的。根据联合国环境问题委员会(SCOPE)
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研究,在已被确认的外来物
种中约有10%是对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的。
2生物入侵的危害
外来有害生物侵入新区后,在生态系统中占据
适宜的生态位,种群迅速增殖、扩大,发展成为当
地新的优势种,这是一个生态学过程。生物入侵带
来的直接后果是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危害和生态安全
的破坏。
2.1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外来生物在新的生
境中或是没有天敌的抑制而迅速增殖,或是通过与
本地物种争夺生存空间、捕食本地物种等方式,破
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本地物种多样性。例
如,河鲈是生活在欧洲和我国额尔齐斯河水系的肉
食性鱼类,但当它入侵新疆博斯腾湖之后,由于缺
乏天敌,大量繁殖,鱼群大肆掠食其他鱼类,导致
该湖特有名贵鱼类——新疆大头鱼和原来生活在湖
中的鲤鱼等其他鱼类绝迹(陈宜瑜,1990)。尼罗河
河鲈引进非洲维多利亚湖之后,导致该湖300种鱼
类中的70%消失。云南洱海原产鱼类17种,引入
了13个外来种后,目前原有17种土著鱼中已有5
种濒于灭绝;凤眼莲(水葫芦)作为观赏植物、饲
料和防治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从美洲引进后,在我国
南方广泛种植,结果成了令人头痛的恶性杂草,由
于它的作祟,造成滇池水域面积缩小,鱼类从68
种下降到30种(王献溥,1999)。此种例子极多,
不胜枚举。由此也充分说明,生物入侵确是一个影
响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强大因素,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2外来种在其侵入区内,除了直接的生存竞争对
当地生物多样性进行干扰外,还通过改变植物初级
李子田,郝瑞彬,沈方:谈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73-
生产力、土壤营养和水分、群落的结构、动态以及
稳定性等方式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如在南非,
对当地14种引进的农作物造成危害的130种害虫均
是本地种,它们原来并不取食这些作物,而是由于
引进的外来植物促使这些昆虫改变了食性的结果
(陆庆光,1999)。
2.3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危害。外来种对社会经济的
影响首先表现在增加农业病虫害防治费用或直接造
成水产和林业资源的破坏,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
据1999年7月2日《经济日报》报道:“目前,河
北省和天津市美国白蛾发生面积43.4万亩;松材线
虫病的疫区已达108.6万亩,累计枯死松树1500
万株,遍及苏、浙、皖、鲁、粤5省,且呈跳越式
传播,造成森林资源的极大破坏。”据专家估计,20
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白蛾、松材线虫及松突圆蚧
等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给我国林业造成的损失,每年
就超过20亿元(王淑英,1994)。90年代初,侵入中
国的美洲斑潜蝇对疏菜和水果生产造成严重损害,
仅1995年四川省就损失2.4亿元,而山东省高达11
亿元(雷仲仁,1994)
另外,外来有害生物还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严重
影响。如1999年6月1日,欧盟步美国、加拿大后
尘,以防止一种名为光肩星天牛的木材害虫威胁其
森林为由,要求从我国出口的木质包装或铺垫材料
必须进行高温处理。据估计,这一决定影响了我国
70多亿美元的对欧出口贸易。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同
样遭受着外来有害生物的危胁,比如,地中海实蝇
号称“水果头号杀手”,自从1929年传入美国大陆
后,由于无法根治,一直影响着美国的水果生产和
出口,许多国家现在还暂停进口美国的水果,经济
损失难以估计。
3生物入侵的途径
3.1人为有意识地引进物种。为了发展我国的经
济,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是必要的。但是在引进物
种时必须从国家生物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高度进行全
面的分析,评价其风险、代价和得益之间的关系,
作出正确的选择。20世纪80年代以来,正是由于
缺乏全面综合的评价,我国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
也引进了大量的有害生物,如水葫芦、水花生、大
米草、福寿螺等等。
3.2进出口贸易和入境旅游。进出口贸易和入境旅
游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便捷途径。我国检疫部门
每年在进口贸易的产品、进口产品的木质包装和铺
垫材料以及入境旅客的检疫中都能截获大量的有害
物种,其中包括危险性的病、虫、杂草等,如松材
线虫、地中海实蝇、美国白蛾、双勾拟翅蠢、以及
假高梁和小麦矮星黑穗病等。
3.3船舶压载水的携带传播。通过船舶压载水所引
进的外来生物已经并正在危胁着海洋环境、公共财
产和人类健康。航运业是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送着全球90%以上的货物和商品,而船舶压载是
船舶航行安全的必备条件。据估计每年约有100亿
吨的压载水在全球转移,而这些水大部分是取自于
船舶卸货港口及其附近水域,因而水中几乎含有所
有水生生物所需的生存条件。据估计,每天约有3000
余种动、植物通过压载水在世界范围内迁移(胡承兵,
1999)。这些生物在到达一个新地方之后,在适宜的
生境中,有可能立足并繁衍,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
甚至造成生态灾难。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有:欧洲斑
马贝被引进北美五大湖,造成贝类的疯长,布满当
地水下建筑和下水道,为控制污染和清除这些贝类,
花费了几十亿美元;美国栉水母被压载水引进到黑
海和亚速海,导致了当地鯷鱼几近灭绝和当地渔业
的萧条等。
3.4边境农副产品走私。边境农副产品走私,尤其
是水果和种苗走私,是危害我国经济和生态安全的
一大毒瘤。不仅偷逃国家巨额关税,还为外来有害
生物大开方便之门,大大削弱了国家检疫机构的把
关作用。由于水果是地中海实蝇的重要寄主,我国
早于1981年11月就禁止从受地中海实蝇之害的78
个国家和地区进口水果。但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发现,
有十几个地中海实蝇疫区国家的二十多种走私水果
长期占据着我国的水果市场,给我国的水果生产构
成了严重危胁(夏飞平,1999)。
4生物入侵的防治对策
由于生物入侵的危害和入侵的途径都是受多
种因素影响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入侵生物的防治
策略上,应该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
要杜绝盲目引种和违法引种以及加强动植物检疫等
工作,防患于未然,将有害生物拒于国门之外;而
对于已入侵的有害生物则应因地制宜,积极合理地
利用农业、化学、生物、物理等一切有效方法控制
其扩大、蔓延。
4.1重视生物入侵,加强与之相关问题的基础性研
究。目前,从总体上看,我们对外来有害生物的重
视还不够。如对我国外来有害物种的种类、分布状
况、入侵途径、对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或潜在的危
害以及经济损失的评估等许多问题还没有系统的研
究。这对于防治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这方面是首先需要加强的。
第26卷第5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74-
4.2建立科学的引种制度。很多外来有害物种是由
于人为不恰当的引种导致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
国家级的引种综合评价中心,改变现在由林业、农
业、检疫等部门分别审批的局面,这样将有利于有
害物种的判别,加强物种管理,避免盲目引种造成
的损失。
4.3加强动植物检疫,树立全民检疫意识。动植物
检疫是阻断入侵生物入侵的有效措施,它能够禁止
或限制危险性害虫、病菌、杂草和带病的苗木、种
子、家禽、家畜等的传入,或者在传入后限制传播、
阻止向其他地区蔓延。另外,公民的检疫意识对阻
止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控制疫情蔓延也十分重要。
如边境农副产品走私,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大米草、
水葫芦和福寿螺等)和贸易单位瞒报应检物品等行
为,都是公民缺乏检疫意识的表现,也是阻止外来
物种入侵、控制疫情蔓延的薄弱环节。因此,应将
普及检疫知识,树立公民检疫意识纳入环保宣传计
划之中,树立全民检疫意识。
4.4对已经入境的有害生物,要采取各种措施,尽
量予以根除。根除就是全部种群治理。对于新入侵
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的有害物种就应该及时采取物
理、化学、生物等措施予以根除或控制其扩大、蔓
延。在这些方法中生物防治尤其是从有害生物原产
地引进天敌防治具有成本低、效果持久、对环境安
全等优点。如1888年美国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瓢虫
防治吹绵蚧,到1889年底就彻底清除了吹绵蚧的灾
害挽救了年轻的加州农业,就是生物防治的一个经
典的例证。1978-1985年间,我国引进天敌182种
次,成效显著,如引进丽蚜用于防治温室白粉虱取
得良好效果;引进豚草条纹叶甲对豚草有较强控制
作用,阻止了豚草的扩散。再如近年,广东省引进
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面积达60万公顷,成为我
国生物防治的又一成攻事例。
4.5加强国际合作,解决船舶压载水的生物污染问
题。由于船舶压载水而导致的生物入侵问题已被世
界各国所认识。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上,
该问题也被作为主要的议题之一。但船舶压载水问
题关系到世界各沿海国,而且技术性较强,并不是
某一个国家所能解决的,因此应加强国际合作,共
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文献:
[1]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06-121.
[2]彭少鳞,等.植物外来种入侵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生态学报,1999,19(4).
[3]胡承兵.阻止“搭乘”于压载水中的外来生物入侵者[J].交通环保,1999,20(4).
[4]陆庆光.生物入侵的危害[J].世界农业,1999,(4).
[5]夏平飞.重视外来有害生物的危胁[J].中国环境管理,1999,(6).
TheDiscussionontheHarmandDefenMeasureofBiological
Invasion
LIZi-tian,HAORui-bin,SHENFang
(GeographyDepartment,TangshanTeachersCollege,HebeiTangshan063000,China)
Abstract:Biologicalinvasionwhichinflue
foundationofniorperson,thepaperhasdiscusdtheconcept,theharm,thewaysandthedefenmeasuresofbiologicalinvasion.
Itsaimistocautheattentionofthepublic.
Keywords:biologicalinvasion;theharm;defenmeasure
责任编辑、校对:李春香
本文发布于:2022-12-09 20:12: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746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